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觉醒-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尹成浩沉默了片刻,“我们的火器”

“将会失去效用。”飒玥郡主终于笑了,冰凉的笑餍间闪过犀利的寒光。

“暴雨将会使帝国军团的战斗力倒退至少一百年,”高丽将军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我们不可能只靠冷兵器战胜十万罗刹佬。”

李华梅略微一扬下巴,“现在,你明白啦?”

“把权勇队都调过来!”玄武步兵师第三军团长曾纯手拄大刀登高呼喊道,明军将士全装贯带,挎刀负弓从他身边蜂拥而过。他们在城堡的墙垣上架起巨大的橹盾,从箭垛缝隙间向城外密如蚁聚的敌兵死命射击。

这里是敖德萨要塞,鞑靼人称之为卡吉贝伊。帝国泰西远征军登陆点,黑海岸最大的补给港。由四千精锐守军戍卫,而今处在五万敌军重围之下。

城上城下,箭矢疾如飞梭,尖啸的利镞在血雾中纷舞。高逾三层楼的攻城塔上下包着坚硬的挡箭板,在俄罗斯民兵的推动下缓缓移动,塔座上生铁铸成的羊头攻城锥上泛着青黑色金属光泽,咄咄凶狠地向城墙逼近。来自安托利亚高原的奥斯曼士兵高举着盾牌直往前冲,已经将云梯搭上了城堡的外墙。

城头,明军弓箭手又是一轮齐射。绑着燃烧物的箭支拖着长长黑色曲迹,纷扬如若火雨天降。进攻者的队形一时出现了不大不小的混乱,然而蒙在攻城塔外那层厚实的牛皮抵挡住了火焰的洗礼,这些由原木和钢铁构成的巨大怪物继续移动,坚定不移地向城墙缓缓挺进。塔顶的木栅箭台上,弓箭手和火绳枪兵居高临下向明军猛烈还击。奥斯曼工程师甚至还利用杠杆将数门阿巴斯炮吊上箭台,它们炽烈的炮火有效将明军士兵压制在了城头。

胜利的曙光令得俄国人兴奋起来,他们嗬嗬吼叫着,用手中粗制滥造的简易长矛使劲擂着拍子。军官们挥舞着军刀,喝令农奴兵顺着云梯加紧向城头攀爬。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而清晰,只要在城墙上夺取一席立足之地,联军十倍的人数优势便能如铁槌一般将中国人的防线碾个粉碎。

“我们的炮兵在哪里?”曾纯高声喊着,一把将面前的军官扯了踉跄,“工兵总监!给我马上组织火力!把这些该死的攻城器统统轰掉!”

身穿红绸面夹袄的明军炮手很快将二十多门虎蹲炮搬上城头,如此近的距离,如此庞大的目标,甚至不用瞄准也能将炮弹准确地砸向攻城塔。一寸来厚的橡木板被炮火粉碎洞穿,撕裂的木质纤维四散炸开。一座攻城塔的承重支架不幸被两枚重逾三斤的铅弹连续命中,水桶粗细的木梁砰然折断,三十俄尺高的木塔发出刺耳的吱嘎声,开始慢慢向一侧倾斜坍塌。几秒钟之内,这座攻城塔从中间拦腰折为两段,被自身的巨大重量压碎成为一堆残柱断梁,至少将五百名俄军士兵掩埋在这废墟之下。更多的人被掀倒在地,挣扎着试图躲开空中不断落下的金属与木块。随着俄军攻城塔被接连摧毁,敖德萨城头承受的压力也骤然减轻。

“权勇队!”曾纯再一次扯着嗓子喊了起来,充当预备队的明军士兵以五十人编为一组,迅速上前以强弩重铳一通猛击,掩护前队激战已久的同袍们退到后方喘息休整。这股生力军刚一出现在墙头立刻将局势有力扭转。身被锁子狻猊铠的重装步兵左手持盾右手挥舞铁叶连枷,用力敲击蚁附城墙的奥斯曼人,把他们如蚂蚱般挨个打下云梯。

“上啊!你们这群该死的野人!有胆量就继续冲上来啊!”似乎就连战场上的枪炮也盖不住军团长豪放的声音,“小子们,把仓库里的‘一窝蜂’和‘万人敌’都搬出来!老子还有的是好玩艺,够这帮野蛮人好好喝一壶的了!”

突然之间,一声惊雷响彻战场。曾纯只觉得脚下一个趄趔几乎跌倒在地,他惊讶地环顾左右,与同样惊讶不已的士兵们面面相觑。“天哪,看那!”有人在身边喊着。曾纯并没有理会,然而他随即看到一名副官在忙乱地朝自己打着手势,于是顺着方向看了过去。

几十步外,城堡的一座箭塔塌了半边,残垣间露出新鲜的木梁断口,一台五百余斤重的守城床弩被打得粉碎,扭曲弯折不成样子的铜骨弩机直飞出百步之外。甚至城墙表面也有数十尺砖皮开裂脱落,黑色的夯土扑簌簌往下掉个不停。

“这是怎么回事?”曾纯侧身靠墙,一手扶着被震歪的头盔漫无目标地大声问道。

“是敌人的大炮!”工兵总监立刻作了回答:“他们正在朝我们开火!”

“那就还击啊!”军团长不假思索地喊了出来:“马上端掉他们的炮兵阵地!”

“我们没法这么做,大人。”工兵总监往城外探出头去,又很快缩了回来。“距离太远了。”

“你说什么?”曾纯惊愕地张开嘴,脸上浮现起愤怒的颜色。“你是想要告诉我,这帮野蛮人还有比帝国近卫军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你们军器局的工程师就是这样为帝国效力的?”

工兵总监面色平静如水,拿出一个千里镜递到军团长手中,淡淡地说道:“那是奥斯曼帝国的怪兽射石炮,炮身长一丈六尺口径两尺四寸,能够把重逾千斤的石弹射出一千步开外。在突厥海峡两岸,他们部署了四十二门同样大小的巨炮。”

曾纯接过千里镜,却先不忙着拿到眼前。“难道帝国的铸炮技术还造不出同样的巨炮?”

“技术上毫无问题。”工兵总监回答道:“美中不足的是,据我们估算,奥斯曼射石炮自重至少也在三万斤以上,需要六十头犍牛和好几百人运上战场。换句话说,这东西根本不具备机动作战的实用价值。”

“好,我不管你要怎么解释。”曾纯没好气地说,“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你认为完全不可能出现的东西,现在真真实实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不知道那帮突厥鬼子是怎样把它弄上战场的”

“也许他们早就准备好了。在严寒的冬天,利用雪橇和滚木”

“不,不,我现在不想知道。”军团长举起双手,做了个停止的手势。“我只知道有这么一门大炮,正在从好几里之外向我们抛掷石弹,磨盘那么大的石头!而我的首席枪炮工程师告诉我他对此无能为力!”

“就用这几门山炮?那我确实无能为力。”工兵总监不卑不亢地回答:“除了新式的三千斤级子母鹰扬炮之外,我们没有任何武器能达到一千步的射程。”

“那还等什么?就用这个!”

“将军,鹰扬炮后座力太大,没有特制炮床根本无法在城墙上开火。再说,这一时间也找不到杠杆和滑轮把这么重的炮吊上城头。”

“你们就不能动动脑子?”曾纯咬牙切齿地低声骂道:“敌人都冲到眼皮底下了,怎么还是这么死脑筋?”他在两名橹盾手的掩护下抬头往城外望去,用千里镜细细观察奥斯曼人的炮兵阵地。“好家伙这东西多久才开得了一次?”

“至少大半个时辰。”

“还好”曾纯深深吸了口气,“我们还有时间”

第一节 生死归途

执盾凯旋,或伏尸于上。

——斯巴达民谚

王骑不慌不忙地拉开手中的黄铜千里镜,眯着眼睛细细打量着眼前的海滩。时虽正午,天空却昏暗欲雨,阴沉的像张随时准备盖上的殓布。海军舰长唇间不觉露出一丝微笑,觉得这个比喻简直恰当极了。

一场葬礼,突厥式的葬礼。王骑不无得意地透过千里镜欣赏着视野中的一片狼藉。隆隆的震动连续不断从脚下传来,那是底层火炮甲板十八门六寸重炮的轮番开火。重达五十斤的铸铁炮弹尖啸着掠过海面,挟万钧之势落向挤满土耳其士兵的敖德萨海岸。巨大的欧洲攻城器在这些钢铁死神面前就像积木一样脆弱不堪,王骑刚亲眼目睹一座机动攻城木堡被一枚六寸炮弹正面击中,足有半英尺厚蒙包铁皮的橡木板护甲立刻炸成几块,接着被反弹而起的跳弹干净利落地掀掉了整个堡顶。

在上层的火炮甲板中,四十二门较为轻型的舷炮已经换上了开花弹和霰弹,朝着密集的人群恣意扫射。水兵们毫不担心来自岸上的反击,和动辄数千斤的重型舰炮比起来,奥斯曼人的阿巴斯步兵炮的威力比孩童手中的石块也强不了多少。至于那些笨拙的射石炮,用来攻城倒还差强人意,想要击中战舰这样的移动目标就简直是痴心妄想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惠威号战舰风帆半张沿岸缓行,便若信步游庭,谈笑间挥洒炼狱之火。王骑舰长更是寸步不移站在艉楼指挥台,一定要亲眼把整个轰击过程看个真切。

“一个新的时代将要来临。”王骑深深吸了一口充满浓郁硝烟味道的海风,得意洋洋地向身旁的军官们演说道:“陆军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优雅轻盈的亚麻水手服将把那些明晃晃的厚重铠甲扫进历史的尘堆!一个大陆强国,面对海岸线上架起的几门大炮也会心惊胆寒!此刻,我们才是战争的主宰!今日,我们将共同开创一个新的时代,海权的时代!”

充满激情的美妙演讲。王骑骄傲地高举双手,准备着接受舰队上下数万官兵的鼓掌和致意,仿佛领口已经缀上了舰队提督的青龙纹章。美中不足的是,除了惠威号以外,大概附近一千里都找不到第二艘帝国主力舰了。

“报告,怪兽射石炮进入射击范围!距离,戌乾向,八百五十步;我舰航速,癸丑向,每字二百五十步。”火炮长姜育天快步走上指挥台,向王骑行了一个海军礼。

“噢!妈祖在上!就是这个鬼东西?”王骑闻言再次端起千里镜,看着远处奥斯曼炮兵阵地上那段黝黑的粗短青铜圆筒。这个庞然大物被铁链和手臂粗细的绳索固定在原木搭成的炮架上。将近一百名土耳其奴隶正在拉动连着滑轮的粗大铰链,把装填好炮弹和火yao的巨炮升到合适的发射角度。

“看起来不怎么样嘛,那帮突厥人铸造出来的就这种玩意?”海军舰长挑剔地哼了一声,“只知道一味加大炮身口径,说到底还不就是一门特大号的旧式虎蹲。只需要区区一炮一炮能确保摧毁它吗?”

“这样的距离,这种尺寸的目标我想炮弹很难直接命中。”火炮长歉意地回答道。

“没关系,那就十八门主炮齐射吧。一次不行还可以再来。”王骑放下千里镜,满不在乎地拍了拍雪白亚麻手套上莫须有的灰渍。“既然陆军兄弟们搞不定,那我们也就辛苦点吧。”

姜育天沉默地点点头,走到指挥台一角扳动机括打开木罩,拿起一根镀金的铜管在黄铜传声筒上敲了三下。很快,两声清脆的回声从下面传来,火炮长从铜喇叭口拔出软木塞,大声朝里面喊道:“第三火炮甲板注意!首要目标,定标八百五十步,左舷齐射!”

长度超过二十丈的巨大船身颤抖着,十八门重型舰炮依次射击,火焰与钢铁的混合物从炮口喷薄而出。一枚直径五寸八分的炮弹以极小的角度陨落于地,又在溅起的大团尘土中一跃而起,正好从拖着铁链的奴工群中疾飞而过,在飞舞的残肢断腿中撞出一道血路。二十多条茶盅口粗的铁链飞扬而起,正在吊装的怪兽射石炮突然往下一沉,失去平衡剧烈摇晃起来,将剩下的奴工扯拽得踉跄摔倒在地。

好几十名奥斯曼工兵飞身扑了上来,他们冒着被跳弹打个粉身碎骨的危险,死命拉住铁链企图稳住摇摇欲坠的巨炮。然而立刻又有炮弹接连落下,其中一枚从射石炮近旁穿过,把高大的炮架打塌了半边。一连串哗啦啦的铁链乱响声中,这门重达三万三千斤的超级火炮高昂的炮首轰然坠地,两人环抱的石弹轰隆隆从炮膛中滚出,径直从好几名跌倒于地的奴工身上碾了过去。

然而此时怪兽射石炮的最终末日还没有真正到来,直到一枚六寸炮弹直接命中了它的巨大炮身。金铁相击如开碑裂石声震数里。射石炮整个歪到了一边,一丈六尺长的炮管弯折成一个可怕的角度,连接两段炮管的螺纹锁扣开裂变形,炮壁也瘪下去了一大块。

惠威号战舰上欢呼雷动,片刻之后,更大的欢呼声从敖德萨城堡远远传来。明军将士眼看着城堡最大威胁的解除,喜悦之余个个都是士气高涨。反观奥斯曼军队阵地上却是哀鸿一片,尽管惠威号的炮击令土军伤亡惨重,海滩上至少留下了一千具尸体和差不多同等数量的重伤员,然而和射石炮的被毁相比这点损失根本无足轻重。怪兽青铜射石炮是奥斯曼帝国枪炮工业的得意之作,苏丹宫廷雇佣的五十名最好的工匠,在小亚细亚海岸用粘土做出精细铸模,十座炼铜炉同时生火,将炽热发青的铜汁灌入模中。铸造完成后,近百名奴工使用码头上最大号的装卸杠杆,才将巨炮的两截炮管分别吊上两艘经过改装的专用运输船,连同在采石场定做的五十枚石弹一起远航数百英里来到这里。没有两三个月时间,伊斯坦布尔不可能将第二门大炮送上战场了。

“帝国海军万岁!”曾纯握紧拳头,在敖德萨城堡的高墙上振臂高喊道。和身边的每一名士兵一样,他痛快得简直合不拢嘴。“看哪!那帮脑子发育不全的泰西混蛋正在逃跑!让我们给他们好好留个纪念!近卫军,进攻!”

“时至今日,我不得不承认,俄罗斯人在战争中的坚韧或者说蛮勇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就在一个星期之前,当我听说明俄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丧师已逾二十万的时候,我对这个夸大的消息只是报以怀疑的一笑。然而就在昨天,我亲眼看到十万俄军踏上战场,看着这些与其说是士兵倒不如叫做农奴的可怜人,向装备和训练都远胜十倍的明军阵地发动冲锋。

“自杀冲锋。

“是的。莫斯科的将军们根本不懂配合,也不想配合。他们只顾对着大权在握的戈都诺夫阿谀取悦,把军国战事当成争宠的儿戏。据我的估计,就这么一天的工夫,三万五千人有去无回,更不用说躺在战场上无人救助的伤员了。

“一开始,这场突袭似乎还取得了那么点成就。不幸的是,一开始被打懵了的中国人很快醒过神来。他们的火枪比我们的更加犀利,大炮又多又厉害,使用弓弩和刀剑的本领也毫不逊色。不错,他们被狠狠痛揍了一顿,但程度仅仅只够激怒这头恶龙而已。

“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