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官-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没有退回班位的倪御史突然开口道:“方应物,你被弹劾也并非空穴来风,西厂提督汪直五次探视你,并屡屡密谈,这总归是事实罢?”

    方应物对此万分惊奇,反问道:“你知道的还挺详细,从哪里知道的?”

    随后他用手指头虚空指点了几下,恍然大悟道:“倪御史,东厂,原来如此!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有大臣与东厂勾结,联起手来欲置在下于死地!”

    倪御史本身的名声就不好,听到方应物“貌似有理”的反手倒打一耙,大臣人群里忽然响起低低的哄笑声。

    更有几道用意不明的目光频频射向万首辅,很多人都知道,倪御史是万首辅的亲信门生。

    只有刘棉花暗暗皱起了眉头,方应物虽然表现的很激爽,但这种做派只怕会让天子不喜欢。



第三百六十章 廷审〔下〕

    果不其然,刘棉花刚刚产生了若干忧虑,便听到天子在宝座上重重的咳嗽了一声,显然对眼皮底下的发生情况很不满意。

    这是当廷审问,主题是问罪,人犯是方应物,却被方应物歪七歪八的歪到哪里去了?在这么下去,事情就不是这个事情了,满朝人物站在这里不是来看方应物摆高大上姿势的!

    林尚书亦无可奈何,天子有口吃的毛病,不喜在群臣面前说话,而左都御史王越重心又在武事方面,还是公认的汪直亲信,所以只能由他这个刑部尚书来主审方应物。

    没想到几个回合下来,方应物倒是输人不输阵,气势逼人的快把提供证据的东厂和弹劾他的倪御史打到地洞里去了。。。。。。

    如今天子不满意,林尚书那就只能继续审问。却说林大人正在心里琢磨措辞,但另一旁倪进贤倪御史听到了天子咳嗽,仿佛获得了新的信号,突然再次上阵,抢在前面质问方应物——这可是在天子面前表现的一个机会,而且万首辅也在看着,自己要抓不住机会,还混什么朝堂!

    “方应物你休要花言巧语、顾左右而言他!你在天牢时,西厂汪直屡屡进牢探望你,是否属实?众目睽睽,你瞒不了别人!”

    方应物无奈道:“确有此事,见了几次面。不过他为堂上官,我是阶下囚,汪公公一定要进来,我能拦得住?”

    倪进贤冷笑一声。“敢承认就好,那汪直次次都与你单独密谈。屏退了其他一切人,可有此事?”

    方应物继续无可奈何道:“这汪直定要如此,我这阶下囚即便不想见他并谈话,又有什么能力可以阻止西厂厂督?”

    倪御史又逼问道:“那你们密谈的是什么?”方应物犹疑片刻,没有说话。

    见方应物貌似不敢回答,倪御史高声道:“君子坦荡荡,圣上在此当面,你若真胸怀光明磊落。有何不可言?

    我看分明是今日廷审突然,你没有时间与汪直见面串词,唯恐对答之间出了纰漏,所以才不敢回答!”

    宝座上的成化天子微微颌首,险些就要很不体面的鼓掌喝彩,倪御史果然也有两把刷子,能被万首辅派出来打擂台的。口才确实足够犀利!虽然一开始这个姓倪的落了下风,但重整旗鼓后,还是发挥出了该有的实力。

    平白放掉方应物,自己这当皇帝的很没面子;但若用上疏进谏获罪的名义发落方应物,只怕要遭到全体朝臣的反感,还成全了方应物的名声;但若以勾结内宦的名义发落方应物。任何人都无话可说,还能保住自己的脸面。

    想到这里,成化天子顿感轻松。不得不说,首辅出的主意确实不错,大不了再搭上一个作用已经不如从前的西厂。

    只要处理掉方应物。就是杀了鸡骇了猴,再拖上一段时间。那么这次风波就可以平定掉了。按照天子多年与朝臣斗争的经验,任何话题都很难一直保持在热点上,总会被时间和新的热门话题冲淡。

    倪御史问到这里,便不再搭理方应物,转身对天子道:“臣奏闻陛下,方应物不敢坦承,必然有所密谋,臣所弹劾其内外勾结之罪应当属实!再奏请陛下圣裁!”

    朝臣中不乏有心为方应物开解的人,但想了想也实在不知说什么好,此人跟西厂提督闹得不清不楚,这应该是确定无疑的事情了,不知道内情之前怎么开口?

    再说看方应物仿佛被点了死穴的样子,没准他真的一时糊涂和西厂汪直勾搭上了,替他出头就等于是把自己牵连进去。。。。。。

    倪进贤用眼角偷偷瞥了一眼方应物,见他紧闭着嘴巴木然的站在殿中,到了这个地步仍然没有开口辩解。

    见此光景,倪御史突然大生快感,把这么一个偶像级人物摧残掉,真他娘的神清气爽!

    说实话,从刚才起他对方应物就有点嫉妒,比年纪比学历比相貌全方位的统统不如。。。。。。就是比老师,方应物老师是三元相公商辂,自己老师是臭不可闻的万安!

    要比父亲,自己父亲是上不了台面的商人,方应物他爹又是什么?比婚姻,方应物他未来岳父是宰辅,自己岳家只是个农户!比名声,方应物是清流后起之秀,自己却他妈的是洗鸟御史!给首辅洗鸟的御史!

    天子沉吟片刻后,龙目四顾传唤道:“尚铭何在?”却无人答应,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尚公公已经悄悄滚走了,就像他悄悄地进来一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狗肉上不了席面的东西!天子暗骂一声,这种时候,东厂不出来当恶人,难道要他天子亲自出面吗?

    此时文渊阁大学士刘吉排众而出,对天子奏道:“方应物交通内宦,意图不轨,不宜为朝臣,恳请陛下早做裁断,以安人心。”

    所谓不宜为朝臣,算是个好听话,其实就是被贬谪到外地的意思。刘棉花纵然机谋百出,这时候也无奈,还不如主动站出来当恶人,看在天子眼里起码也相当于是个自首。

    而他刘棉花与次辅刘珝最大的区别就是,能该低头时能低下头,不会与万首辅硬对着干。既然被敲打,那就接受敲打好了。

    天子拿捏片刻,故作姿态道:“念其年幼无知,姑且不做重责,罢免一切朝职,迁外为知县!吏部选官,即刻出京!”至于西厂和汪直如何,那是天子的家务事,犯不着在朝臣面前宣布。

    吏部尚书尹旻出列上前,领了圣旨,只待结束后回了吏部,便为方应物选官然后礼送出京。

    到此为止,大明成化朝唯一一次廷审就算结束了,下面君臣该吃喝的去吃喝该玩乐的去玩乐,该去衙门公务的去公务。

    太监覃昌得到天子示意后,象征性的叫了一声:“有事进奏,无事散朝!”

    群臣当然无事,正要恭送天子先走人,却忽然有太监在众目睽睽下疾步进了殿中,对天子禀道:“圣母传懿旨,要奖赏方应物!”

    什么?满殿君臣相顾愕然,这又是哪一出?(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相大白〔上〕

    貌似风波再起,好戏还在后头,准备散伙的群臣齐齐停住了脚步,瞅向还在中间摆“谢恩”姿势的方应物。。。。。。太后这次竟然要罩着方应物?

    在历史上,不是没有贤明的太后出面保护忠良,但本朝这位周太后是个什么货色,朝臣都心知肚明,与贤明两个字万万沾不上边。

    而且甚至相反,粗鲁、无礼、刁蛮、自私这几个字用在周太后身上那简直再恰当不过了。这样的人本该出现在农家小户里当三姑六婆,但却因缘际会的坐在了太后位置上。

    话说周太后给朝臣带来的麻烦真不少,前文介绍过,大明朝第一次大臣集体伏阙就是因为周太后引发的。

    所以这个让人不省心的太后常常让执政大臣哭笑不得,并仰天长叹一句:“先帝是怎么瞎了眼才看上周太后的?”

    当然,周太后对社稷也不是不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相当重要。周太后最大的优点就是十分钟爱长孙也就是太子殿下,并亲自抚养,若无周太后这颗大树在内宫保护着太子,只怕有明君之相的太子早被万贵妃暗害死了。

    出于这点考虑,所以朝臣对周家胡闹的容忍度很高,生怕把周太后气出三长两短后,太子在宫中没了最大靠山就要倒霉,那时候江山社稷就不稳了。

    闲话不提,却说此刻所有人都产生了疑问,这样的太后若伙同天子与大臣作对,那是在认知范围之内并经常见的,但怎么会为了大臣与天子对着干,并为了正义而出面袒护某大臣?

    其中必有好戏,不,必有缘故。。。。。。就连本已站起来的天子也重新坐回了宝座。

    文渊阁大学士刘棉花忽然冲上前去,疾言厉色的对方应物斥道:“说!你到底如何蛊惑了太后?不然休怪朝廷治你一个欺君之罪!”

    方应物仍然不说话,只是低头不语。刘棉花见状,便正气凛然的说:“老夫今日斗胆要代林尚书在这里审一审你!少不得要大义灭亲!

    你说汪直主动数次进天牢找你密谈,你不想见也无可奈何,这委实令人难以理解!那汪直又不是花痴,无缘无故的怎么会对你纠缠不休?你许给了他什么好处?”

    听到花痴二字。众人没什么感觉。唯有天子无意识的撇撇嘴,用嘲弄目光的扫了群臣几眼。。。。。。

    如果说林尚书是第一审,倪御史是第二审。那刘棉花这次就是第三审了。相比之下,第一审的林尚书是有意袒护,所以问的浮皮潦草;而倪御史审的就比较深了,甚至迎合天子做诛心之论;至于刘棉花这次,看来更加深入。

    方应物长叹一声,答道:“因为在西厂时做了一个梦。”

    听到这里,从天子到大臣微微讶异。因为这个答案实在很奇怪,完全没有让任何人意料到,是一句本来很常见却不该属于这个场面的话。

    刘棉花也愣了愣。继续询问道:“是什么梦?”方应物欲言又止,过了一会儿才很纠结的说:“梦到了一位老者。”刘棉花立刻呵斥道:“不要卖关子,自己全部说完!”

    方应物继续答道:“这老者面目不甚清楚,不过自称是老庆云侯,托梦前来。”

    此言既出,满殿人又一次讶异。众人知道。方应物嘴里的所谓老庆云侯,大概指的就是当今天子生母周太后的父亲,也就是天子的外祖父周能。

    周家本是京郊普通农户,先帝英宗皇帝出外打猎时闯进了周家,遇到年幼时的周太后。而当时周太后面对英宗皇帝的表现有点泼辣。反而引起了英宗皇帝的兴趣。

    此后英宗皇帝便把周太后带进了宫,然后生下了当今成化天子。这故事堪称是古代版的飞黄腾达野蛮女友,或者是“刁蛮少女误上大明总裁”。

    只不过在成化天子登基之前,周太后的父亲周能就去世了,这个庆云侯是成化朝初年时追封的,所以称一声老庆云侯。

    可是问题在于,死了二十几年的周能与方应物的境遇有什么关系?

    已经消停半天没有露面的倪御史忽然上前一步,对天子奏道:“方应物敢在君前妄言鬼神之事,实属妖言惑众,理当问罪!”

    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由头,在天子面前胡乱说起托梦的行为很不妥当。鬼神星象之类的事情对皇家而言是很敏感的事情,乱说话稍有差错就是一项大罪。

    方应物当然不肯认账,连忙喊冤叫屈道:“陛下明察!臣本不想说,方才也只字不提,可实在是要被逼着说出来!如何能是有意妖言惑众?”

    刘棉花看天子没有做出新指示,便对二人分别道:“倪大人先退下,方应物你继续说。”

    方应物一边整理思路,一边慢慢的说:“老庆云侯前来托梦,说是想叫在下帮着寻找小儿子。”

    在宝座上面无表情的天子此时忽然微微动容,忍不住惊讶的“咦”了一声。他的母亲周太后排行居长,共有弟弟三人,方应物所说的“小儿子”,自然指的就是周太后幼弟,小名叫做周吉祥。

    话说当年周吉祥出世后,母亲便去世了,所以这个幼弟由长姐周太后拉扯着活了下来,一直到周太后进了宫才分离开。

    后来周太后生下了当今天子,在登基后,周家便骤然显贵发达。周太后父亲周能被追封庆云侯,长弟、次弟也各自封有爵位官职。

    但唯有幼弟周吉祥却在早年离家失踪了,一直到如今仍然杳无音讯。论起感情亲情,周太后与亲手扯大的周吉祥自然最亲近,多年来对这个失踪的幼弟无比思念,而且周太后现在年纪大了,更怀念年轻时的人物事迹。

    天子是个孝顺的儿子,也很体量母亲心思,这些年连连下过很多圣旨,命令京师以及附近州县大加搜寻周吉祥的下落,但多年来始终没有找到人。

    不成想,今天却从方应物嘴里听到了这个事儿,难道有线索?到底是故弄玄虚胡言乱语,还是真煞有其事?

    ps:

    哭,我也不想总是一半一半的发,但是时间支离破碎,写起来也零零碎碎,只能采取这个节奏了。下午出门,晚上回来继续补,然后开单章求月票!



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相大白〔下〕

    话说到这里,别人都没法开口了,只能任由方应物在这里继续忽悠,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说实在的,在官面上有时候真假并不重要。。。。。。

    方应物神色很是苦恼,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老庆云侯说了几句关于小儿子下落的话。。。。。。其实在下当时惊疑不定,又身陷囹圄,也无法确认此事。但是在被托梦时有梦呓,让西厂牢子听见,又禀报给厂督。

    所以汪太监才会亲自进牢见我,又因涉及内宫事,暂时不便为人知晓。所以汪太监屏退左右,只与我密谈,倒叫有心人看在眼里误会了。”

    这仿佛很说得通,也能自圆其说。。。。。。众人心里自有一杆秤,以那汪直好动多事的风格,遇到这种事情,不去掺乎一下是不可能的。

    至于结果不用细想也知道,自然是皆大欢喜了,不然那太后为什么下懿旨准备奖赏方应物?

    肯定是有好消息,大概那汪直找到了人,最起码也是确定了下落,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