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官-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也有人不高兴,比如次辅大学士刘珝。本来他可以做出不与小儿辈计较的高姿态,然后以静制动,等待天子出手拿下方应物。

    到了那时,他再暗中添油加醋火上浇油,整不死这可恶小贼!但现在天子消了气,没法指望天子为自己火中取栗了,只能亲自动手。

    堂堂一个次辅大学士被方应物直接骂成了与太监、妖僧并列的国家三蠹之一,根本不可能无动于衷,否则威望何存?

    但让刘次辅有点忧愁的是,自己不能赤膊上阵与方应物对骂,否则会丢了自己的宰辅体面,反而抬举了方应物,所以只能找与方应物同级别的官员上阵。

    可将自家党羽里六七品的人列出来看了看,总感觉与方应物相差太远,仿佛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

    有人对刘珝便劝道:“刘公何必多此一举?最常用的法子往往就是最有效易行的法子,请刘公按着常理以退为进即可。”

    刘珝长叹一声,“只能如此了!”

    这个以退为进,就是执政大臣应付弹劾的一种老套路了,过程也简单,先上疏请辞,然后回家闭门谢客。

    号称是摆出了等待朝廷处分的姿势,其实潜台词是向朝廷要一个说法,尤其是弹劾人与被弹劾人分量十分不对等的情况下。

    如果当朝次辅摆出辞官架势要说法。那朝廷肯定要处置一下方应物,不能因为方应物谩骂几句就让次辅下台,宰辅大学士不能这么不值钱。

    而且这次方应物攻击的实在有点狠了,为了安抚刘次辅,朝廷对方大知县的处置肯定轻不了,所以天子才会说“有人拾掇他!”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方应物真在慈仁寺里面吃了三天素。老老实实的熬完了三天三夜才走出慈仁寺。

    由此可见方大知县谨慎之处,虽然形同胡闹,但也要讲究专业素养。如果时间不够三天,被人告一个欺君之罪,那可就辩无可辩了。

    回到县衙里,因为临近年关故而到处都是闲人。闲话流言也很多。方应物立刻听到了一好一坏两条消息:

    好消息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罗祥因工作不力,被调用为御用监掌印太监。

    而前御马监太监、西厂提督、在边关监军数年的汪直复出了,被任用为东厂提督,成为继尚铭、罗祥之后的新任厂公。

    至于坏消息,就是次辅大学士刘珝上疏谢罪辞官,另有一干朝廷官员上疏切责方应物凭空捏造、构陷宰辅。要求严惩方应物以儆效尤、以正风气。

    方应物正琢磨着汪芷消失半个多月,这会儿得偿所愿,总该出来亮亮相了。结果想曹操曹操到,何娘子酒店那边有人过来传话说“小公子到酒店喝酒来了。”

    这汪芷藏头露尾许久,还是忍不住跑出来喝酒庆祝啊。。。。。。如此方应物便起身出了县衙,从后门悄悄进入酒店内院。

    他熟门熟路的来到老地方,却看到汪芷坐在热炕上,一杯又一杯的不停往嘴里倒酒。

    见状方应物很吃惊。他对汪芷的酒量很清楚,不是一杯晕三杯倒也差不多了,所以汪太监喝酒向来小气。但今天这么个喝法,怎么看也不像是喜事,反倒像是上次那样借酒浇愁似的。

    何娘子在旁边侍候,见方应物进来便低声道“都是兑了水的”,然后出门离开。关上了院门。

    方应物皱眉道:“听说你做了东厂提督,可是大喜的日子,也不能这么喝。”汪芷半醉半醒,乜斜着眼道:“不高兴!”

    方应物纳闷了。上次见到汪芷,她还因为提督东厂兴奋不已,今天梦想成真了,又有什么不高兴的?

    汪芷拍着案子,借酒撒疯似的叫道:“司礼监里那些老混蛋!竟敢说我才学浅薄,不配入司礼监,气杀我也!”

    方应物恍然大悟,消息里汪芷只是提督东厂,并不是惯例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虽然权力上都是这么一回事,但进不进司礼监,这名分上的差别可就大了。

    司礼监相当于太监衙门里的内阁,司礼监太监都是极其讲究文化学历的,就好比“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宫中有个内书堂,是专门培养文化型太监的地方,司礼监太监大都是内书堂出身。

    汪芷这种只认得几个常用字的半文盲。。。。。。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半文盲想入内阁,那只怕没有一个人敢答应,还不得被全天下读书人群起攻之?所以汪芷想进司礼监,不被集体抵制就怪了,天子也不好硬来。

    作为既得利益者,方应物心里是愿意维护这种唯文凭论的秩序,便对汪芷道:“司礼监诸位公公都是国之柱石,你为何要骂他们?”

    汪芷涨红了脸,指着方应物喝道:“方应物!你注意一下立场,你向着谁说话?你耳朵聋了没听到么,是我受了气,是那群老混蛋先对我不客气的!”

    方应物叹口气,无奈道:“我觉得他们的话已经很客气了,你岂止是才学疏浅?你压根就没有才学可言啊。”

    “我和你拼了!”汪芷忽然化身泼妇,从炕上扑到方应物身上,一边扭打撕咬着一边叫道:“你不知道我有多生气,你竟然还嘲弄我!”

    方应物苦笑不已,这汪芷真是不能喝醉,一醉酒就撒酒疯。他费尽力气死死抱住了汪芷,在她耳边道:“我早说过,叫你趁着年轻多读读书,这总不是坏事,你全都当了耳旁风,现在后悔了罢?

    你说你在边关这几年,闲着也是闲着,除了吃败仗都干什么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我明天就去宫中内书堂读书!我就不信熬不过那些老混蛋!”汪芷咬牙切齿的痛下决心道。

    方应物表示,汪芷这个去内书堂读书的决心,他至少听到过五次了,不知道还有没有第六次。

    汪芷忽然又很跳跃的说:“对了,你方大才子也是翰林出身,来内书堂当教习好不好?以后教我读书作文,我管你叫先生。”

    “。。。。。。”方应物无语,然后又道:“那画面太美,我不敢想,还是先来一发罢。”

    ps:求月票啦!!!!



    

第四百七十二章 绷不住了!



    

    内书堂教习是专属于翰林的差事,而且是超级受欢迎的差事。这项差事说白了就是去宫中内书堂教书,干的活和私塾先生差不多,但差别在于学生是极其特殊的一群人。

    大概从宣德朝起,宫中开始选择聪明伶俐小太监送入内书堂,学成肄业之后立刻提拔重用。所以一个太监进内书堂读书,出来后能又进入司礼监文书房,就相当于入翰林,戏称为内翰,更进一步成为司礼监太监,那就是内相了。

    如果说一个读书人中了进士,那最终入阁概率是百分之一;而入了翰林后,最终入阁概率提升到十分之一;那么如果成为内书堂教习,只要他自己不犯傻、不短寿死掉,入阁概率至少五成以上!

    道理很简单,内书堂里读书的太监将来都是宫中最有权势的太监,与这些太监建立了师生关系,那在庙堂上还不是如鱼得水?若你的一群学生都进了司礼监负责批红,那你不当阁老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就拿当朝大学士来说,首辅万安、次辅刘珝都当过内书堂教习。只有刘棉花是修书出身,他位置屈居万安、刘珝之下,很难说与这个没有关系。

    正因为内书堂教习这个差事非常敏感,一般情况下是属于资深翰林的,所以方应物才担心汪芷胡来,生怕汪芷给自己带来不可预测的大麻烦!自己毕竟资历还浅,就连自己父亲方清之只怕资历也不够!

    而且方应物还听到过传言,翰林院老板凳李东阳有意要争取内书堂教习的差事。。。。。。这可是自己的进士科房师。素来相处关系还不错,犯不上为此得罪将来可能当首辅的李东阳。

    故而方应物连忙打情骂俏、上下其手。打消汪芷的念头。一通乱战、云收雨散后,汪芷渐渐醒了酒。脑子恢复了清明。

    她一只小手指头在方应物胸口画着圈圈,同时责问:“你骂次辅刘珝也就罢了,为何还要连御马监太监梁芳一起捎带上?这才是真正惹了麻烦,我对你说过不要去惹皇爷身边的近幸之人,否则防不胜防。”

    方应物此时懒洋洋的,随口答道:“这不还有你在么,有堂堂的东厂提督撑腰,我怕什么梁芳!你若不主事东厂,我还惧他几分。可你都做上东厂提督了,那我怕他何来!

    再说那梁芳与你也不算和睦罢,他当初为了做御马监掌印太监,曾联合尚铭、万通等人驱逐你。”

    啪!汪芷不满的拍了方应物一巴掌,“你若惹上梁芳,我只给你善后也很麻烦!”

    啪!方应物反过手来,也拍了汪芷一巴掌,“也好叫你晓得,我给你善后更麻烦!前两年帮你躲过祸事。结果你又按下葫芦浮起瓢,天知道几年后该怎么办。。。。。。”

    汪芷一赌气,背过身子不说话。方应物挨挨擦擦的凑过去,在汪芷耳边吹了一口气。“不用过于担心,我自有分寸。”

    汪芷虽然没有答话,但方应物知道她肯定正在听着。便继续说:“你猜猜,我把刘珝牵扯了进来。天子心中是不是乐见其成?会不会对我有点小欣赏?”

    汪芷蹙起眉头,方应物这话仿佛有点道理。。。。。。本来阉贼梁芳、妖僧继晓是众矢之的。天子承受很大压力。

    但方应物跳出来连带刘珝一起大骂,成了一时的焦点,倒是帮天子分担走不少压力。方应物逃进庙里耍赖,天子为何轻易放他一马,大概就有这个因素在内。

    不过汪芷还是觉得很忧心,转过身来正色道:“那你如何应付次辅刘珝?你这行径总像是站在悬崖边跳舞,稍有不慎就掉下去粉骨碎身。”

    方应物神秘一笑,“岂不闻吉人自有天相。”汪芷吐槽道:“你又掐指一算了?这回少了几年寿命?”

    方应物开解道:“你先别担忧我了,我自保不成问题。倒是你听我一句劝,在宫里时可悄悄去西苑,结交一下废后吴氏,以为日后保身之道。”

    汪芷有点茫然,“废后吴氏?好像听宫中老人提到过几句。”

    方应物叹口气,汪芷毕竟是年轻,对宫中老掌故了解不多,想那吴氏被废都是遥远的二十年前之事了。他耐着性子,简单解释了几句。

    汪芷惊奇道:“这种宫闱秘事,你却了解如此详尽,你究竟是怎么知道的?”方应物避而不答,只说:“别跑题,你照我说去做。”

    汪芷怜悯的摸了摸方应物的脸,“还是少掐指一算?这么算下去,你还能活到三十么?”

    说完话,汪芷与方应物前后脚离开了何娘子酒店,各回各家。

    之后几天,朝堂上的风暴仍旧在持续着,只不过风头有点不同。次辅刘珝以退为进,上了辞官奏疏后,真回家闭门谢客了。

    而与此同时,一波舆论攻势开始配合着刘次辅的动作出现了,至少有十几封奏疏弹劾方应物妄议朝政、诽谤大臣、该当问罪!

    还有指责方应物人品败坏、沽名钓誉,居心叵测的搅混水泄私愤!甚至有更明确的谏言,请求将方应物直接逐出京师,远放边僻州县以儆效尤!

    面对这波攻势,方应物的父亲方清之也没有半点动作,完全没有表现出袒护自家儿子的意思,不过大概是为了避嫌。

    而受到瞩目的方应物上了一封辩白疏,自称忠心为国、天地可鉴。又说如果因为自己弹劾几句次辅,就被肆意围攻污蔑,那今后还有谁敢进言?

    然后又有人抨击方应物,说风闻言事乃是言官之责,方应物只是一地知县却也敢风闻言事,实属违规。

    常言道,双拳难敌四手、好汉不敌人多。方应物纵然个人实力很强,但单枪匹马面对有组织有计划的围攻,显得弱势许多。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又不肯勾连同党来帮腔,一味的自己独自论战,显然在声势上落下风。在明眼人看来,孤军奋战的方应物如同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被朝廷处置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在成化二十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朝廷各大衙门封印休假的前一天,独自抗争次辅势力的方应物终于绷不住了。。。。。。不等朝廷处置下来,他也要辞官了!(未完待续。。)

    ps:今天还有!



    

第四百七十三章 惊变





    承天门外御道西侧,通政司。在这各衙门准备封印过年的时候,通政司作为朝廷文牍往来的中枢衙门,也渐渐的闲了下来,这时候奏疏已经不多了。不过由于通政司衙门的特点,肯定是要坚持到最后的。

    通政使张老大人悠哉悠哉的坐在公房里喝着热茶,琢磨着今天看什么书打发时间。

    他刚从书架上随意拿下一本,还没来得及看封皮,便听到门外传来慌慌张张的脚步声。然后有书吏叫道:“大老爷!宛平县知县方应物亲自来送奏疏!”

    方应物可是最近的重点关注对象,张老大人便吩咐道:“将方知县带进来,本官亲自见上一见。”

    不多时,方应物被带到通政使大堂上,亲手将奏疏递交上去。张老大人展开奏疏迅速浏览了几下,这内容很简单,就是上疏辞官。

    忍不住叹口气,张通政使劝道:“方知县静静等待朝廷处置即可,何至于辞官?即便被发配外地州县,那也不失为一种磨砺,你还是少年人,多点磨难不见得是坏事。

    如果辞官归去,那功名就没了,之前所作所为岂不前功尽弃?须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还是将辞官奏疏拿回去罢!”

    张老大人倒是好心,他还有潜台词没说出口:那刘次辅闹辞官,你方应物也跟着闹辞官,但你分量差远了。刘次辅肯定是真戏假做,你方应物估计要弄假成真,和刘次辅这样顶牛没有意义。

    方应物神色悲愤。慷慨而道:“吾羞与国蠹同列于朝廷!虽势单力孤,但何惜自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张老大人再次叹道:“君能言人所不能言,吾辈羞愧!但粉骨碎身物有何益哉。尚请深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