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官-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应物还礼道:“洪前辈留步。”

    礼毕,洪松站在原地,准备目送方应物离去,方应物似乎也要目送洪公子回转。结果彼此告别后两人都没动,互相凝视片刻。

    洪公子颇为感动,“贤弟功名只在翻手之间,你我很快就会在县学见面。又不是远行他乡,故而贤弟不必如此依依不舍。”

    方应物无奈道:“这个,在下身无分文。。。。。。”

    从洪公子身上搜刮了五钱银子路费,方应物去码头坐船往县西而去。

    对少年人而言,常常是小别胜新婚,这次方应物便体验到了。出门半个月算是有生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再回到上花溪村住处,见到小妾兰姐儿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痒痒。

    王兰服侍着脱下外衣时,方应物举手之间,不经意的用胳膊摩擦到了她那饱满胸部,顿时一股异样的激情闪电般刷过全身。他便再也忍不住。拖了兰姐儿上床颠鸾倒凤的亲热一场,不知过了多久方才云收雨散。

    两人都不想起来,除了口舌之外的全身都慵懒地黏在一起,叙着离别情话。等到睡前,方应物安排起明天的家务:

    “我去叫几个乡亲,将后山的木亭子重新打扫过,用水洗干净了,预计马上就要派上用场了。还有,你去找二叔爷,叫他在村里搜集些野茶,多多益善。”

    记忆力超群的兰姐儿认真想了想,提醒道:“三四个月前你说有必有访客纷至沓来,从村里搜集一筐野茶备用,结果放成陈茶,最后自己喝不完都扔掉了。。。。。。”

    这种事还是忘掉的好!方应物轻轻在她光滑的身躯上捏了一把以示嘉奖,“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不舍得投入哪来的收获。这次一定没问题,速速去筹备,记得可用茶叶充租子。”

    这次他出门,沾了商相公的光,在某些方面收获还是很大的。

    以商相公的地位和名望,他返乡过程肯定能算大场面,府县接待都是最高规格。就拿这次淳安县来说,若非是商相公荣归故里,肯定不会有那么多本县元老级别的缙绅乡宦云集一堂,共同迎贺。

    而他方应物从府里一直跟随商相公着到了县里,那真狠狠露了几脸。特别是因为一首有点小题大做的《临江仙》,成为了阁老“忘年小友”,名气必然蹭蹭的上涨了。

    何况自己身份已经无限接近于生员秀才,也算是半个士子,在某类人眼里肯定已经成为具备了参与游戏的资格。

    再加上本县四十年来又一个解元家的名头逐渐传扬开来,不敢说访客如云,但慕名而来的肯定不会少。

    却说如此准备两天,落满尘土蛛网的山林小亭被打扫干净,富含野趣的野茶也搜刮到一箩筐,方家再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这天,方应物正在院中闲坐,兰姐儿一边缝补冬衣,一边陪着夫君说话。其实无论她听不听得懂,只管点头就是。

    “人世间处处皆学问,出了名后,招待上门宾客也是有讲究的。宾客如果多了,也是烦不胜烦,而且近之则逊、远之则怨,其中火候不好拿捏。”

    “一开始要热情几分,多接待一些,落一个礼贤下士、谦谦君子名声。但其后过一阵子就要端起架子。声称沉湎往来交游影响读书,非圣贤之道也,并扪心反思后决定杜门谢客,非特殊者不得见。

    物以稀为贵,露面少才弥足珍贵,这般淡泊名利的风范就出来了,而自身又得到了清净,不至整日匆忙于待客。”

    正当方应物滔滔不绝对小妾灌输待客之道,顺便论证一个名士是怎样炼成的时候,有个小孩子突然在院门外大叫:“相公小叔!村外远远的来了好些人,正打听你的住处!”

    来了!方应物早有预案,反应极其迅速,只见得他从太师椅上一跃而起,抱起书本就朝后山树林小亭子那里奔去。

    方应物可是吩咐过村民,见到有外面陌生人来打听他住处,就迅速来汇报。

    兰姐儿抿嘴笑了笑,提起茶壶,又装了几个瓷杯,也不紧不慢尾随着夫君去后山。

    方应物在亭中背靠木柱,在深秋的瑟瑟凉风中摆好了看书的姿势,望见兰姐儿上来,笑道:“这次如何,果然有雅士文人慕名来访罢,总不会白白准备了,以后方家也将渐渐位列本县名流。”

    不多久,树林子入口处有人影闪动,访客已经找到了这个地方。方应物连忙侧过身去,脸朝另一边装作没有看到人,而口中开始高声读起手里的书,同时摇头晃脑仿佛沉浸其中。

    “哟呵呵,小官人好用功。”背后响起一声嗓音略显嘶哑的女声。

    怎么会是女的?这好像有什么不对,方应物纳闷的转过身,登时愕然。亭子外面站着六七个中老年婆子,几乎都是红红绿绿的穿戴,油光可鉴的发髻,脸上皱纹里也抹着脂粉。

    他想象中的雅人骚客呢?士子名流呢?这帮老婆子是从那个角落里冒出来的?

    趁着方应物没有反应过来的当儿,几位老婆子将方应物围得密不透风,七嘴八舌的开始抢着话吵吵起来:

    “小金山程老先生家有个孙女,读过几本书,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女,堪称知书达理,正是良配!从小就算过命,很有旺夫运,谁要娶了她,那可是大福气!”

    “县西威坪有个大户家的徐小姐,品貌双全,手也很巧,操持家务一把好手!她从小就算过命,很有旺夫运,谁要娶了她,那可是大福气!”

    “县城南李财主家有个女儿,能写会算,机敏能干,绝对是贤内助的材料。她从小就算过命,很有旺夫运,谁要娶了她,那可是大福气!”

    原来全是三姑六婆中的媒婆!方应物默默泪流满面,想象中煮茶品茗,吟风弄月傲啸山林的场面没出现,却迎来了一群比赛嗓门的老媒婆,他是招谁惹谁了?

    他才十五六岁,还不想如此早早的就受到婚姻束缚!再说他身边有贴心小妾一枚,什么功能都有,又不是真缺女人的。

    “先听在下一言!”方应物高声道,“在下功业未立,何以家为?大娘们的好意心领了,但在下此时并无婚姻之意,还是请回罢!”

    媒婆们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小官人误会了,也是老身说话不周到!此次前来做媒人,事主指了名,务必是想要和解元老爷结亲的。所以这次先通个气,留下名字在这儿,等解元老爷回家了,也好有个挑选。”

    又有另一个老婆子道:“小官人也不要着急,大喜事要先紧着令尊,若与令尊无缘,退而求其次才轮得到小官人哩!还是等等令尊罢!”

    还有人叫道:“小官人若是劝令尊选了我这边的,老身可以附赠美貌贴身婢女一名!”

    方应物再次默默泪流满面,原来他只是父亲的备胎,原来童生待遇真的比解元差那么多,原来连年纪老十五岁的鸿沟都可以直接无视,原来一个个年纪和他仿佛的妙龄少女都想当他的后母!

    难怪后人总有批判,科举扭曲了人性呐!

    三天之内,共计有被许以重金报酬的媒婆媒公十八人登了方家门。淳安县媒人界流传起一句话——大方小方,得一方便可吃三年也!

第五十章 秋粮

    从府城回到家后的这些日子,方应物确实比较烦,而且是烦透了。

    天天被十八路媒婆轮番骚扰的痛苦,绝对不亚于高宠连挑十一辆滑车,方应物很不明白,这些老太婆是如何具有穿过十里山路的体力。

    之前他曾经从也去参加了今科乡试的洪、项二公子嘴里听说过,好像父亲被那南京王中丞家小姐看中了。大约这个消息没在本地传开的原因,所以才会有一群人对父亲虎视眈眈。

    一个解元放到官场也许不会取得多大成就,但在老家本地,那绝对是响当当的名角了,能不招人青睐么。国朝毕竟是个乡土社会,各地自治权力就在本地乡绅手中。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洪项二人倒也算是君子,值得交往。因为他们没有胡乱传别人闲话的习惯。不然只怕父亲和那位王小姐的绯闻早就满天飞舞了。

    方应物仔细考虑过后,并没有将父亲的绯闻放出去,不然别人绝望之后,目标完全转移到他身上,那只怕会多出十倍的烦心。

    还是先用父亲吊着别人的胃口罢,风潮总是一阵阵的,等这股风头过去后,他多少还可以松快松快。

    十月二十三日这天,总算没有人来骚扰,方应物微微松了口气。他与兰姐儿吃过晚饭,正要红袖添香、挑灯夜读——天可怜见,时至今日方童生终于点得起油灯了,而且是很明亮的高级货色!

    却听见门外有人叫道:“小相公在家么?”这声音是花溪三村的里长方逢时的,方应物起身站在屋门,招呼他进来。

    进了屋,借着灯光方应物发现,这位总甲族叔愁眉不展,仿佛有什么为难事情。

    却说上半年四五月间,方逢时在方应物相助下,一举扳倒了在花溪称霸多年的前里长程开泰,一举成为新里长,人人见了都尊称一声老总甲。至此花溪地区的历史车轮向前滚动,正式进入了新时代。

    所以在方应物印象里,每每见到这新总甲,都会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春风得意。当然方总甲有自知之明,在方应物面前是不摆里长架子的。

    但今天方总甲这样愁眉不展的样子,就让方应物颇觉稀奇了。

    “唉!”方总甲未说话先叹气,随后大倒苦水道:“十月开始征收秋粮,这差事简直不是人干的!”

    国朝征收粮税,复杂程度堪称前无古人,每个县之间条例都不同,而且小小一个县里税粮科则多达上百条。什么官田民田免税田屯垦田,什么上田中田下田,什么上户中户下户,每条有每条的算法,当然这都和现在的方应物没关系。

    总而言之,花溪三个村子共计有一千零六十五亩地,去掉方应物父子名下的一百四十亩,其余为九百二十五亩。田赋秋粮正税合计为三十七石,加耗按一倍算,总共七十四石米粮。

    秋粮征收都是由粮长负责、里长配合,但今年原粮长王德王大户去杭州做生意了,一时间没人服这个役,所以全归了新里长方逢时负责。

    春风得意了几个月后,方总甲终于苦逼了。正税很明确,就是如何分配加耗实在太难协调了。

    “上花溪的乡亲对我说,过去本族一直受欺负,今年我被乡亲们扶持当了里长,难道不照顾自己亲族补偿回来么?这样我便没法张嘴了,让族人担了加耗,必然要被骂吃里扒外被戳脊梁骨。

    中花溪王家那边,过去都是受王大户照顾,今年断然不肯更弦易张,坚持要按往年办理。其中你那便宜老岳父王冬烘叫唤的最起劲,我也不敢动他,真是没奈何!

    下花溪程家那边,本来就因为承担了今天所有徭役而怨气冲天,有几个程家老人明明白白说了,今天秋粮加耗别找下花溪村当大头。程家若还承担加耗,只怕真要起来造反了。”

    “征不上来会怎样?县衙会有章程处分这种现象?”方应物手抚下巴,很学术的问道。

    “在本县加耗一倍是规矩,必须保证的。若征收不上足额秋粮解送到县仓,我就要挨县衙的大板子。半个月一比,收不齐就挨一次。三个月仍收不齐的,我就要在县衙门外被枷号示众三日。”

    原来如此,方应物对细节的考据癖得到了满足。看在县衙眼里,一般不会管具体每个村民如何,一切都由里长粮长代管。

    可怜的方总甲在此时就是花溪全体村民的替身,若秋粮不齐,就替全体村民挨板子。

    诉完苦,方逢时满怀希望的看着方应物,期待方应物给他出个主意。

    方应物感慨道:“我以前还纳闷,从前程开泰当里长时,他为何越当越霸道,难道他真不懂得与邻为善的道理么?

    现在渐渐懂了,当里长的若没势力不霸道就很难管得了人,而管不了人就是自己受罪,官府才不会在意他的苦衷。所以程开泰成了恶霸倒也情有可原。”

    方逢时愣了愣,细细一琢磨还真有几分道理,小相公不愧是读书人,看问题就比他这种泥腿子深刻。可是道理不能救急,方逢时忍不住直接问道:“你看如何是好?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为叔被县衙打板子罢?”

    方应物很诚恳地提出建议,“要不。。。。。。你别当这个里长了?无役一身轻。”

    方逢时好像要被强暴,跳起来缩着肩膀惊恐道:“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小相公你聪明盖顶,都说你是星宿下凡,莫非没有半点主意了么?”

    方应物摇头道:“你还看不透么。人人都是利益相关,让别人心甘情愿的多交,你不行,我也不行。”

    方应物连说了几个不行,方逢时张张嘴,再也没有说什么,无可奈何的起身离开了。

    送走了方逢时,兰姐儿与方应物闲谈时问道:“莫非你看不出来么?方总甲是想请你出动,去县里说项,减免掉花溪今年秋粮的加耗,也省得他征粮为难。”

    方应物叹道:“我当然看得出来,但我不能如此做。加耗虽然名义上不是正项,但多少年来约定俗成,在官府那里和正项也差不多了,实际上也是税收一部分,只不过较为灵活而已。

    既然是国税,那收税就是朝廷官府的权力,与士绅特权之间是有一条平衡线的。虽然不外乎人情,但凡事都讲究一个度。

    像我方家这样的人家,因为功名原因税粮已经全免了。若还要包揽减免全村全里的税粮,那有点过度了,打破了平衡必然会引起反弹。

    今天若我方应物去说项,明天说不定又是谁去,谁还能没有点面子?难道都要减免税粮么?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更何况我现在没有功名,只是一个个区区童生,有什么资格去干涉本县政务?如果因为这点不干己事的问题去烦扰知县,估计要被看做不知天高地厚的多事,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若引起了县尊的反感,那就得不偿失了,毕竟今后就算中了秀才,还是要在县学里度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