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官-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应物半是欣慰半是痛苦的拍了拍脑袋,父亲这考试达人简直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飙到底了。这下子,想指望父亲当个地方官,躲开京师乱局也不可能了。

    代表全国的三千多精英举子汇聚京师,出了三百多进士,这已经是十分之一概率了。在十分之一里又夺下第七名,父亲的成绩也太恐怖了。

    方应物最害怕升的越高,摔得越重。

    二甲第四名,是铁定要留在京师当京官了。如果能通过馆选,那就是去翰林院做庶吉士,即便不能入翰林,那去六部都察院肯定没有问题。

    部院翰林,都是国家机构里的核心层,父亲要进去了,只怕立刻就卷进漩涡里。

    想至此,方应物越发的忧心忡忡,更坚定了去京师的想法。

    四月初,离别的日子还是到来了。县城南门外的青溪古渡头,片石嶙嶙,芳草萋萋,方应物在岸上与洪松洪公子互相道别。

    方应物左看右看,发现项成贤确实没有和洪松一起出现,很是稀奇,忍不住问道:“项兄在哪里?莫非你们闹了纠纷?”

    洪松标志性的苦笑出现在脸上,“自从上次雅集之后,项伯父便他把押了回家,年内是不能自由了,所以今日出不来。

    说起来,项伯父动辄将你挂在嘴边鞭策他,他现在快把你恨死了。”

    方应物叹口气,也有点依依不舍。洪、项二人虽然性子不同,但都是很值得做朋友的人,近半年对自己帮助当真不少,至少自己借走的钱从来不催自己还

    他深腰施礼,开口道:“此去不知几年,我花溪方氏一族若有事情,还望洪兄不吝伸出援手。”

    洪松还礼道:“好说好说,但请放心。亦祝方贤弟此去高飞,鹏程万里。”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方应物喝过三杯离别酒,扭头上了船。船夫撑起了船,缓缓向江心行去。

    方应物站在船头上,和洪公子互相招手。船离了岸有几丈远时,忽然有人从路口那边飞奔过来,一口气冲到了码头上。

    不是别人,正是项成贤。他气喘吁吁,隔着水流对方应物叫道:“你等着!本前辈日后一定要强过你!”

    方应物哈哈大笑,挥挥手钻进了船舱。

    岸上洪松奇道:“你怎的又出来了?”

    项成贤答道:“听说是送方贤弟,家父就放了我出来半日。”

    两人目视船只渐渐远去,忽然听到从船舱里传来似咏似唱的词曲,便静心细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项成贤喃喃自语道:“走就走罢,还走的这么煽情。”(未完待续)

第七十五章 姑苏城外寒山寺

    从淳安县到京师,虽然距离遥远,但路线是很畅通的。顺新安江、钱塘江到杭州府,然后转入运河,再一路向北,走到无路可走时,京师也就到了。

    就是转船很麻烦,坐船不是私家船的话,不可能从淳安县出发一直开到京师,最多也就到杭州。

    所以只能在杭州、苏州、扬州、淮安、临清这些枢纽地方一次一次的换船,又不少时间都耽搁在这里了。

    沿途各地从南向北,杭、苏、杨、淮、临清都是天下有数的繁华所在,可惜方应物一行并没有心思和计划去游览,只想码头过了夜便继续赶路。

    原因有两个,一是方应物担心父亲状况,所以心急赶路,不想在路上额外耽搁时间。

    二是囊中羞涩,所带的盘缠本来也就是将将够路费,到了京师还不知道是什么状况。因而必须节省使用,不可能浪费在沿途游览上。

    如果声誉足够的名士,还可以靠着名气到处交游,本地人也卖面子招待。方应物显然是不够格的,他在淳安也算小有名气,但放眼全国,也就是十万秀才中普普通通的一员而已。

    一行四人,除了方应物和兰姐儿外,还有两人。一个叫方应石算是族兄,虎背熊腰蒲扇大的巴掌,负责震慑宵小兼挑箱笼的;另一个便是兰姐儿的兄长王英,口舌便利,负责和车船店脚打交道的。

    两个人上路很容易枯燥,但四个人就稍好一些,人多热闹一些。

    却说坐船走了十几日后。方应物一行人到达了一个了不起的地方,那便是天下第一繁华都会苏州府。

    运河在苏州城之西的码头就是大名鼎鼎的枫桥码头。没错,就是《夜泊枫桥》的枫桥。

    从杭州租来的航船只肯送到这里。所以方应物等人下了船,在枫桥边上找了家看着还算干净的旅舍住下。此后就该寻找客船,讲定价钱后前往扬州去。

    枫桥旁边就是大名鼎鼎的寒山寺,虽说方应物并不打算在路上游山玩水,但这次距离寒山寺实在太近了,出了旅舍门,走几步路便能到。

    面对近在咫尺的名胜,去转一转并不用费多少时间。

    同时兰姐儿也很期待去看看唐诗里的“姑苏城外寒山寺”是什么模样,方应物便答应了明日上午一起去寺中观光明代逛古寺应该不收门票钱罢。

    一夜无话。到了次日。方应物和兰姐儿以及两个随从,一起前往寒山寺游览。

    寺中游人如织,明显可见香火极盛。方应物虽然算是唯物信徒,但这时候也不会煞风景,他在寺外买了几柱香递给兰姐儿,陪她一同前往大雄宝殿烧香去。

    宝殿正门前布置有供桌铁鼎,密密麻麻人头攒动,香火烟云缭绕,一直飘到了飞檐上。

    方应物和兰姐儿在两随从的护卫下。勉强挤到了人群前方等候。方应物与小妾说笑几句,眼瞅着前面香客已经要收工走人,他们准备上前补位。

    正当此时,忽然后面人群耸动。声浪哗然,呵斥惊叫互相交杂,好像到了菜市场。

    方应物向后看去。却见出现了十几名军校,在一名小头目的率领下。手持长棍强行冲了过来。

    他们并非要打砸抢,只是分成两列。不停挥舞长棍,将人群驱赶到边上去,方应物一行人也随着人群晃动被挤得站不住脚,一直退到了殿前台阶的边上。

    很快军士们就在宝殿正前方清理出一片空场地,并围住后静静站立等待。

    方应物看这架势,心下十分明了,想必是有大权贵人家前来上香了!敢在苏州府名胜如此嚣张的,来历匪浅。

    忽然听到身边有当地人议论道:“这应当是巡抚衙门里的标营军士。”

    原来是巡抚的人马,难怪敢如此张扬跋扈!

    经过宣德朝以来的不断强化,巡抚从临时差遣渐渐演变为常态化,其品级不见得多高,但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地方最高封疆大吏。巡抚实际权力在布政、按察、指挥三司之上当然苏州府属于南直隶,没有三司衙门。

    不过方应物听父亲八卦时,好像听说过父亲的恩主、以刚直无私闻名的王恕就是现在的苏松巡抚

    没多久,却见有一顶轿子落在,缓缓的从轿子里下来一位中等身量,娉婷袅娜的妙龄女子。

    她头戴遮阳帽,垂下了面纱拦住了别人的视线,看不清容貌如何,年龄自然也无从猜起,只能看出并不是很大。

    方应物又听到身边两个本地熟客议论道:“此女八成乃是抚台幼千金也。”

    方应物心里再次一惊一乍,原来这女子就是父亲绯闻中的女主角!仔细看这抚台千金点香、跪拜、祈祷,动作优雅好看,颇为赏心悦目。

    等到王家千金起身时,周围军士又开始大肆动作,要送千金上轿离开。但却不小心将方应物和兰姐儿撞了一下,险些栽倒在台阶下。

    方应物忍不住大怒道:“听闻王中丞乃当世名臣,原来也不过如此!今日得见,名不副实!”

    这话声音有点儿大,那王家千金正要离开,听到方应物的话,转身走到方应物面前,打量过后问道:“方才是你说话?哪里名不副实?”

    方应物冷笑几声,“这里是佛门清净地,若千金之躯到此,好言相劝腾出空地也就罢了,但没听说过拿着棍棒打砸驱赶香客的名臣!”

    隔着面纱,看不出王小姐什么表情,却见她转头把开路的军士头目叫来,责问道:“严头领,这位公子所言属实?”

    那小头目讷讷不能答,周围尚未散去的香客看到有人出头。一起起哄道:“自然是属实,不然我等偏喜欢站在边上拜佛么!”

    却见面纱晃动了几下。王小姐对军士吩咐道:“严头领胡乱扰民,拿下打四十棍。当众谢罪!”

    方应物摇摇头,暗叹这王小姐也太爱现了。没必要如此当众重罚自己人,也不怕下属寒心。

    其实只要当众训斥,承诺回去后从严处分,那就可以了,根本不用这样动真格。

    不过这都是她的家法了,方应物当然不回去管闲事。不过人家表了不姑息的态度,自己出于礼貌也该回应,便拱拱手行礼道:“王中丞家果然德行如一。传言不假,在下先前言辞不妥,如此便告辞了。”

    方应物并不想和王家攀交情,他还急着去京师。再说这王恕未来十年都进不了朝廷,朝局中帮不上多大忙,所以攀交情不急在一时。

    何况自己父亲和王小姐到底什么关系还弄不清楚,如果是令她反感的流言蜚语,自己去攀交情不是自讨没趣,反而会让人厌恶么?

    总而言之。一切以早日见到父亲为最优先考虑事项。让父亲独自在妖魔鬼怪横行的京师,方应物打心底的不放心。

    习惯性的放下手,潇洒的振了振衣袖,方应物转身就要走。却听那王小姐叫道。“慢着!”

    方应物疑惑的回头,“还有何事?”

    王小姐同样很疑惑的问道:“这位公子我看你好生面善,似是在哪里见过。”

    难道被认出来了?方应物笑了笑。她这话放在上辈子可真是老套的不能更老套的搭讪用语。可惜此女是父亲的绯闻对象,借自己十个胆子。也不敢调戏。

    只好一本正经的说:“在下首次来苏州府,王小姐想必是一时恍惚了。还请回去多歇息,在下告辞了。”

    王小姐等方应物转过半个身为,突然又开口道:“弟老官等下添!”

    方应物下意识答道:“我还要去做生活罢!”

    等答话出了口,方应物当即目瞪口呆,怎么冒出花溪口音了?

    淳安县山水太多,区块支离破碎,便有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王小姐方才那句问话,是标准的花溪方言,而他乍闻乡音,一时情不自禁,也下意识的拿花溪话回答了。

    不但方应物惊呆,兰姐儿和方应石、王英全都惊讶万分。

    王小姐的面纱抖了抖,抬起手指着方应物道:“你肯定姓方!是不是方应物?说!”

    方应物尴尬无语,总有装糊涂被当面揭破的感觉。

    他可以肯定了,自己父亲绝对和这位小姐有某些说不明道不清的关系。不然她怎能冒出一句花溪方言?不然她怎能轻易就把自己识破。

    但这样更尴尬啊!

    无可奈何,方应物只得再次行礼,“在下确实是方应物,却不知”

    王小姐反问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你父亲没有对你提到过我?”

    方应物决定还是装糊涂,这关系太莫名其妙,不装糊涂没法见礼,难道对这貌似不超过二十岁的大小姐当后娘拜么?“父亲从未提起,在下真不知晓。”

    王小姐沉吟片刻,邀请道:“无论你真不知假不知,你先不要走了,随我去行辕罢!让我父亲也见见你!”

    方应物真心不想去见大名鼎鼎的王恕王中丞。王恕这老大人太正直太无私,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自己身上又不是没缺点,估计和王中丞性格不会太相投,确实相见不如不见。

    他皱眉推辞道:“在下要急着赶路,又身份低微,不敢打扰老中丞,还请见谅。”

    王小姐了如指掌道:“你必然是去京师?你父亲已经二甲及第了,还着什么急?不差这一时三刻!

    左右何在,请起方公子,跑掉了自行领军法!”(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 行路难

    方应物一行人便在军士的簇拥下,上了船,沿着水路望姑苏城西北的阊门而去。

    一路上见两岸人烟稠密,店铺鳞次,而在水面上满载货物的船只来来往往穿梭不息,十里繁华十里红尘,当得起一声天下之最。

    进了城又不知走了多远,在一处码头登岸,便到了巡抚行辕。

    大门外多一重高大牌坊,大门则是很阔气的五开间,两排威武雄壮的军士矗立在大门左右——这就是方应物对巡抚行辕的第一印象。

    内里庭院深深,方应物一行被领着绕过前面大堂,从侧路进入了行辕后院。又穿过两道月门,来到一处小花园。

    花园里建有书房,向里面禀报过后,方应物独自被带了进去。

    却见临窗小厅中,坐着一位便装老者。头发花白,眉毛略显稀疏,但眼神极其锐利,颧骨很高,脸型轮廓十分硬朗。即使不清楚王中丞的名声,只看这外形,也是很刚直的。

    方应物知道,如果在明代找几个以真正大公无私的大臣,眼前这个老头肯定能排前三。

    现在可以看做以士子身份见前辈,方应物决定不叩首了。他实在没有这个叩首的爱好,在礼节两可的场合,都尽量省心。

    方应物揖拜道:“晚生方应物,见过中丞老大人。听闻家父曾多受恩惠,晚生感激不尽,铭记五内,向来没有机会道谢,今日便莽撞了!”

    王恕微微抬手,算作还礼,方应物直起身躯,立在下首处,等候训话。

    王老大人答话道:“令尊天资卓越,心正性纯,老夫自当为国推荐人才!此乃分内之事,不需多谢,事实证明老夫没有看走眼,如此便足以欣慰。”

    同时又转了话头询问道:“你是从淳安来?要往何处?”

    方应物如实回答:“久不见家父,心中念想,故而欲前往京师膝前尽孝。”

    王恕闻言不悦,脸色凝重起来,冷哼一声训斥道:“年轻人岂能贪慕荣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