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官-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她的认真精神,方应物很感动,也相信她是真心想和自己这未来继子处好关系。但在心里还是要吐槽一句,这扮演的很生硬,演技太差了,雕琢痕迹甚重。

    而且还可以看出来,她这是担心自己被强行扣留后,心怀不满,从而产生仇怨之心,以后不好相处,所以今天想方设法的化解掉。

    但他从内心深处是根本不想留在苏州,这是没法化解掉的。不过她的态度倒是个机会,似乎可以从中利用一下。

    想至此,方应物很诚恳的说:“梁园虽好,却不是久留之地,一切好意尽都心领。在下如今惦念父亲,还望令尊高抬贵手,不要阻碍了。”

    王六小姐解释道:“我父亲对你并没有恶意,我对你更没有恶意,拿你当做亲族后辈看待,你不要放在心上。”

    方应物忍不住高声道:“不要说这些没用的!你怎么让我不放在心上?在下有在下的志气,也并不想求着你们王家什么!

    你们有什么资格高高在上,决定在下的去留?在下姓方,不姓王!”

    方应物说话冒着火,十分不客气,王六小姐的脾气也渐渐起来了,“这也是为了你自己好!你去京师,并没有什么益处,不如留在苏州府!”

    方应物叹口气,很是诛心的问道:“你们王家,不会是想拿我当什么人质罢?”

    六小姐愣住了,“拿你当人质作甚?”

    “谁知道呢,前妻留下的儿子总是很碍眼罢。”

    王小姐感到一腔好心都当了驴肝肺,愤然道:“你怎能说出如此伤人的话!”

    方应物当然知道王恕不是这个意思,无论从昨天察言观色还是从历史上风评来看,这老头不会干这种事。真要有这种心思,就不会斥责自己贪图荣华富贵了。

    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才敢这么说,算是一种激将计,告诉王恕本公子已经有这个疑心了,小心这种类似流言的传出去。

    若王恕真有这个心思,方应物反而不敢点破了,那无异于逼迫对方下狠手。

    这种法子委实有点损,有利用别人感情的意思。但方应物除此之外也真没有别的办法,他无权无势,无兵无勇,又是客场作战,不从名声方面做做文章,凭什么去争取自己的权益?

    王六小姐挺不明白,方应物方才挺懂事的,怎么突然之间变得如此不可理喻,句句都能戳伤人心。这想得都是什么小人心思!

    她生气的站起来,“你等着,我去与父亲说!”

    方应物连忙起身相送,“慢走!”(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 口角

    王六小姐确实去找了她父亲,将方应物的原话转述一遍。

    王恕闻言没有任何惊奇,无动于衷道:“他要真如此想,就不会如此说了,小人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这不过是少年人气血上头,一时性起胡言乱语而已,不必当真!”

    “但所说也未尝没有道理,真传出闲话担心影响父亲声誉。”

    王恕很硬地表态道:“为父行事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所遭受的诽谤还少了?这点事情算得什么。”

    却说方应物一连等了两天,还是不见有王恕任何反应,这让他很失望,没反应就是没效果。然后他便主动去求见,但又听说王老大人去昆山察看水灾了,不在行辕中。

    方应物感到好像一拳打在了空气中,毫无用处。如果他知道王恕老大人始终只是将他当做不谙世事的少年看待,打的主意就是镇之以静,只怕更郁闷。

    不过王六小姐依旧热情,时不时前来看望,各种供应也都应有尽有。

    “小哥儿安心读书罢,父亲说等他回来,便安插你去府学跟着读书。苏州府府学是天下数一数二的,不知出过多少高才,近十年就出过状元和探花各一位,而且还可以结交不少未来栋梁。”六小姐劝道。

    方应物郁闷归郁闷,也真不想留下上学,但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也不好再对未来继母恶言恶语。

    这日,从老家带出来的随从方应石换上了新衣服,狠狠啃着新鲜大桃子。对方应物道:“我看留在这里也不错,吃喝不愁。住着也安逸。六小姐对待我们也甚好,不会受气。在哪里。何必一门心思去京师。”

    方应物没好气的训斥道:“没听说过老话么,温柔乡是英雄冢!你看看这才几天,你的志气全都消磨完了!把衣服给我换回来,以后不许穿新的!”

    “我又不是英雄”方应石嘀咕道。

    方应物踢了他一脚,恨铁不成钢的斥责道:“几颗桃子一件衣服就把你收买了!让王英继续给你讲三国故事去!看看个头跟你一般高的关云长怎么为人做事!”

    教训完手下,方应物在寓处呆着烦闷,便向外面走去,想到城中散散心去。

    苏州府在明代一直是东南首郡、天下第一繁华富裕地方,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若只是路过还好。但既然无可奈何的要住几天,那么出去看看也不算白来。

    不知怎的,方应物想起了上辈子看过的一本网文,书名叫《奋斗在新明朝》,这书主角李佑就是在苏州府起家,干了好几桩轰轰烈烈的事情,以白丁之身硬是名扬江左,成就了李探花名号。

    同为穿越者,自己行事还是不如那李佑不择手段肆无忌惮。连抄诗都抄的不如李佑惨无人道,女人方面更没法比,太失面子了。

    一边想着爽歪歪的李佑,一边唏嘘自己确实不如网文主角。方应物走出了辕门。

    方应石和两个军士连忙跟上。巡抚行辕的人倒是没有拦着方应物,因为方应物独身一人出去,家人行李都仍在住处。一看就不可能是逃走的模样,所以也就任由他出去逛了。

    看到背后三个大汉当保镖。方应物只有苦笑,虽然在陌生地方。但这安全感当真十足。应该没有多少不长眼的会来欺负自己这外地人罢。

    从巡抚行辕出来,并没有上船,只是安步当车向西而去。因为方应物知道,姑苏城最繁华的的地方都在西北。

    穿越以来,他在淳安县小地方住了将近一年,渐渐已经适应了百人小村、三里小城、人流稀少、平静恬淡的生活。

    猛然间了姑苏城逛起来,还真是生出几分新鲜,看到街面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和密密麻麻的店铺,感受着市井的喧嚣,方应物找到了几分上辈子城市生活的感觉。

    这是公元一四七八年地球上最发达的城市,方应物亲眼目睹之后,心里做了个考据结论。

    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了阊门这里。穿过城门,外面却又是一番更繁荣热闹的景象,没有明显的城内城外区别。严格来说,从阊门外一直到枫桥这条线路才是商业核心区。

    过了五条河流汇聚之处的阊门外五龙桥,方应物看看已经是午时,便找地方吃饭。

    恰好上塘河边上有一处酒楼,是难得一见的三层建筑,在周围这片算是高点了。酒楼门楣上挂着“望远楼”的招牌。

    方应物登楼而上,一直到了第三层,看到临着雕栏摆了一排桌椅,大小样式不一,各自用屏风隔开,形成一个个的小空间。

    方应物拣了一处坐下,对外面望了几眼风光,便让店家上酒,又点了几盘实惠的菜肴。

    同时他叫三个保镖一同坐下,不过三人都摇了摇头,谁也不肯落座。方应物也不强求,便一边想着心事,一边自斟自饮,倒也自得其乐。即便不能一醉解千愁,但暂时忘了烦恼也可以了。

    结果他又想起了《奋斗在新明朝》里的李佑,那本书给他的印象太深了。现在身临苏州其境,难免会屡屡记起。

    如果是李大官人单身临窗喝酒,又被认出来,那么想必在一刻钟之内,就有附近的名妓美人蜂拥而至。甭管是卖身的还是卖艺的,估计到最后都是一个下场,既卖艺又卖身。

    烦闷的时候,方应物居然发现自己有点羡慕那个李佑的无拘无束,或者说毫无底线,这指的是心灵上的、精神上的。

    不知何时,背后屏风另一端也坐上了几位客人。方应物这边很安静,结果屏风另一边的话清清晰晰就能飘了过来。

    一开始方应物并未在意,只是猜测另一边也是读书人。因为听到他们不停的谈论刚出榜没多久的殿试结果。这这很正常,读书人凑到一起不谈谈功名才是怪事。

    但是过了一会儿。却听到那边有人猛然拍案,引起了方应物注意。

    “说起举业。我家也忒可惜了!三年前乙未科,若不是商辂在殿试时妒贤嫉能,我家兄长也不会失去登顶机会!”

    听到有人叫出了商相公的姓名,方应物立刻又加倍注意起来。

    然后便听到另一人迎合着说:“是哩是哩,那商辂生怕令兄夺了三元,那可是真正的连中三元,这便要抢他的风头,因而故意将令兄定为探花,这都是知道的。”

    “确实遗恨终身。若令兄拿下了状元,那就是真正的连中三元,比商辂的三元还要高。”

    “我看还是商相公心怀嫉妒,凭借首辅权势压下了令兄!不然令兄才华,怎会平白失去状元!”

    听到有人诋毁商相公,作为淳安人,作为商相公半个弟子,方应物感到出离愤怒。

    虽然那几人说的没头没尾,也没说出一个人名。但他当即就猜到前因后果了。

    这涉及到一个苏州名人,那就是三年前的探花王鏊,此人在历史上也是较有名气的大臣,也是一个超一流的考试达人。

    上一次科举年。二十五六岁的王鏊先后夺下了南直隶乡试解元和会试会元两个第一,险些就成为另一个三元。

    但是在最后一关殿试中,王鏊只是第三名探花。和连中三元的至高成就擦肩而过。

    乡试会试都是糊名,王鏊连夺第一名。但在相对最简单的不糊名考试中却只有第三,这就让一些阴谋论者心里产生了许多想法。

    当时首辅正是商辂。便有人猜疑说是商阁老为了保住自己唯一三元的身份,在殿试中故意把王鏊压到了第三名。

    方应物坚定地认为这是无稽之谈!

    这次听到屏风另一端有人称王鏊为“家兄”,他就可以猜得出,此人必然是王鏊的兄弟。

    看来在王家内部,不服气的大有人在,很是相信那些阴谋论啊。

    那位王鏊的兄弟还在大放厥词,“殊为可恨!说什么一代贤相,我看也是徒有虚名的伪君子!”

    方应物听不到也就算了,既然听到,怎能任由别人肆意诋毁商相公?

    当即借着酒意,狠狠在桌案上拍了一下,“哈哈”大笑几声,屏风另一边的议论便因为干扰暂停了一下。

    方应物高声道:“我初至姑苏,便听到王鏊家如此浅薄污浊的话,只是楼下水塘太脏,找不到地方洗耳朵!”

    当即又作诗讥讽道:“领解南都第一名,猖狂得志与天横;榜出妒恨人居上,姑婆闲言信口生。”

    大意为:你们王家只不过出了个解元,就猖狂的不知天高地厚,便以为状元势在必得,得不到就像怨妇一般满嘴牢骚。

    骂几句也就算了,也许说过就完,但被作诗嘲讽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很严重的打脸了。

    因为诗词是会在读书人圈子里流传的,万一传得广了,那比被辱骂还要丢脸十倍。

    方应物信口诵出这首诗,也有点奇怪,自己怎么像是《奋斗在新明朝》里的李佑了?李佑便是口齿刻薄,唯恐不把事情挑大的做派,典型的江南狂狷士。

    这一定是他心情不爽又喝多了酒的原因罢,或者是想得太多,见景生情入乡随俗了?方应物自忖道。

    屏风另一边桌椅作响,有三人纷纷起身绕了过来,来到方应物这边。

    看了看自己这方三个壮汉保镖,方应物底气十足的也站了起来,与来者对立。

    果然对面三人都身着青衫儒巾,如同所料是读书人,不然也不会议论半晌科举功名典故。只是不知哪位是王鏊王探花的兄弟。(未完待续)

第八十章 抄袭被发现。。。。。。

    方应物又迅速打量了几眼对面三人,都是很年轻的士子,大的二十出头,小的十**,也就心浮气躁的年轻人才会在公开场合说出那种话罢。

    他估计当站在中间这个眉清目秀的士子就是王鏊的弟弟,因为从刚才对话来看,显然是另外两人捧着王鏊的弟弟说话,这说明王鏊的弟弟地位最高,所以最大可能性是站在中间。

    方应物随意的对王鏊弟弟拱拱手,“在下花溪方应物,阁下何人?”

    “花溪?”三人齐齐疑惑,从来没有听说过。

    方应物也发现自己自我介绍失误了,外面人哪里知道花溪村是什么地方?又改口道:“在下淳安方应物,阁下何人?”

    那三人这才恍然,原来是淳安人,难怪刚才尖酸刻薄的讽刺他们,淳安人是一定要帮商辂说话的。

    中间的二十出头士子只点点头:“在下东山王铨。”

    这态度十分傲慢无礼,方应物以牙还牙的冷哼道:“从没听说过东山是哪里,也没听说过王铨是什么人。”

    旁边另两个人也正要自我介绍,方应物举手阻止道:“为首都是无名之辈,其余小卒子大概更碌碌无闻,便不要说了,反正说了也记不得。”

    王铨气极反笑道:“什么小地方来的人物,孤陋寡闻坐井观天还不知自己可笑。方才那首诗是你所作?”

    方应物反唇相讥道:“久闻苏州士子气焰大,多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之辈,今日见了王朋友,果然名副其实。在下见教了!”

    又吟诵了一遍道:“领解南都第一名,猖狂得志与天横;榜出妒恨人居上,姑婆闲言信口生。在下方才还觉得可能夸大了,现在看来倒是恰好。”

    王铨反而哈哈大笑,气派十足的说:“满嘴酸刻之言,你想猖狂,有这样的资本么?是想猖狂而不得罢!领解南都第一名的滋味,你只怕这辈子也难懂。”

    他身边两个朋友一起陪着笑了起来,在功名之事上争辩,最好还是拿成绩说话,有成绩才有资格。

    没有成绩为后盾,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