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官-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阳就是。

    这位柯学士身居翰林,却喜好山水隐逸之诗,与当时流行的台阁体不大相同,是翰苑风流的代表人物,不过前几年挂掉了。

    却说方应物走到了亭子边上,亭中人仍旧在谈笑自若,却有个眼尖的瞅见了方应物,遥遥指着问道:“亭下青衿者何人?”

    貌似轻佻的话,却引起了一阵轻轻地哄笑。

    这充满了优越感的询问,这叫方应物很不爽,用得着刻意显摆你们都是翰林而别人只是秀才么?

    却见有个年近四十的人站了起来,迈步出亭迎接方应物道:“来者莫非是方贤弟么?”

    这肯定就是商良臣了,方应物上前几步,做了个长揖,给足了礼数,但打定主意不说话。

    商良臣奇怪的问道:“方贤弟为何不出声?”

    方应物又拜了一拜,朗声道:“翰林院的规矩,似乎是不出声?在下进了此处,效仿规矩而已。”

    本来亭子里的人言谈正欢,但耳朵里听见方应物这一句,谈笑戛然而止,所有目光齐刷刷的射向方应物。什么叫不出声?

    方应物讽刺了回去:“翰林号称士林精华,面对朝廷不公事情装聋作哑,当然就是不出声了。”

    商良臣苦笑道:“方贤弟你这是”

    “我只是为家父入庶常感到不值!”方应物不忿道,又吟诵出一首绝句:“翰苑曾闻四谏风,家尊伏阙自从容!柯亭留尔愁吟老,晨钟暮鼓章疏空。”

    听到这种明晃晃的讽刺,柯亭中众人霍然起身,张口欲辩。但面面相觑过后,大都有愧色。从道德上比较,确实败了,完全无法与下诏狱的比较。

    成化初年时,翰林院出了四个人,以状元罗伦为首,都是敢于犯颜直谏的,但先后挨了廷杖,并被贬谪到外地。虽然仕途上遭遇挫折,但这四个人却名动天下,人称“翰林四谏”。

    因而才有方应物这“翰苑曾闻四谏风”之句,后面就是将自己父亲与翰林四谏并列,再后面就是讽刺一群其他翰林只会躲在翰林院里风流自赏,不敢为朝政发言。这也切合方应物先前暗讽的“不出声”。

    好罢,其实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不是人人都是敢直言进谏的人,也不能强求每个人都这样干。但谁让方应物有那样一个父亲,不把其他人对比下去,怎么显得自家人高尚?

    吹捧父亲这是立场问题,不能动摇。要知道,掌握了绝对道德优势,不去拼命鼓吹,简直就是浪费资源。方应物就是想在这些可能是未来宰辅的心目中,树立起父亲不可磨灭的高大形象。

    这时候,方应物再次对商良臣作揖道:“商前辈告辞了!”随后转头就走。

    众人又听见那少年人边走边高歌道:“长安暑至雨来初,谁家隔巷苦索居。执戟长饥愁曼倩,杜门病渴卧相如。庶常三月伏阙后,何愁万里瘴疠余。正可从容谋谏草,治安惟待贾生书!”

    自此之后,便有人将方清之列在了翰林四谏之后,并与翰林四谏合称为翰林五谏,至于方应物,就顺其自然的成了翰林五谏组合成员的儿子。

    从翰林院出来,方应物就去了刑部,将洪松的信捎给了刑部主事洪廷臣。这位洪大人是成化八年进士,已经在主事位置上做了两任六年,最近正在积极谋求升为员外郎。

    如果方应物与刘吉熟悉,还可以帮他通通门路,但可惜现在还没熟到可以开口求官职的份上。

    然后到了次日,方应物又转了几个地方,分别把手头的信一一送到,也算了结了事情。

第一百一十五章 果然来了

    方应物忙着送信和刷名望的时候,朝廷里有些人也没有闲着,比如文渊阁大学士刘吉为了翰林院庶吉士方清之的事情上疏。

    由于他是内阁大学士,奏疏直接能送到了司礼监,所以外朝无人得知具体内容,但从宫廷传出的一些只言片语看,大概是要替方清之求饶。

    这就让人有些看不懂,朝臣不禁惊呼太阳要从西边出来了!刘吉这种人,居然也会做出这种事情?

    他怎么可能会冒着触怒天子的风险,为了一个被天子打入诏狱的人说话?他从来就不会干这种“傻”事的!

    还有另外一些不闲着的人上疏,要求彻查锦衣卫擅自袭击道德模范方应物的事情,奏疏也送进了司礼监。

    这些庙堂上的流程,暂时与方应物无关。却说这日,他终于送完了所有的信,一边考虑明天做些什么,一边走回了浙江会馆。

    会馆的黄掌柜坐在前厅上,看到方应物进来,连忙迎上来道:“方公子,你可是回来了,我这里有件事情要与你说。”

    方应物见了礼道:“掌柜有话但讲。”

    “有个本省同乡,从南边运了大批雕版和一批熟练工匠到京师,打算开一家大书坊。今天那东家来会馆会客时,与我说,开业的时候想请你去捧捧场。”

    方应物皱眉犹豫道:“父亲有祸事,为人子者不好如此抛头露面的去做买卖罢?”

    黄掌柜胸有成竹道:“令尊在牢中也要有花销,你自食其力赚些钱去孝敬,这何错之有?这才是大孝啊!要知道刊比奇,也是宣扬教化的举动,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叫买卖?你去捧个场,也不算什么。

    何况这家书坊起名叫忠义书坊,东家就是看中了你的忠孝名声,正好与他们书坊招牌相符相称!不然他怎的会想起来找你?

    我也觉得你们两边相得益彰,所以才敢牵个线,都是同乡,出门在外互相关照也是人之常情。”

    孝字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没了顾虑,方应物便痛快答应了,反正父亲按部就班的走上了出牢流程,不用天天忧心忡忡了。

    同时他心里唏嘘一番,既然成了名人,就要有这种烦恼和觉悟,没想到他也有当开业嘉宾的资格了。“也好!不知具体要在下做些什么?”

    黄掌柜介绍道:“要当场泼墨挥毫,写几个字为贺词;此外便是将你那些忠义之诗拣几句好的,写成条幅挂在店面里。

    事情倒不繁杂,就是润笔略低了些,不过三两银子而已。但方公子刚起步,倒也不必苛求太多。”

    方应物答应下来,就回了屋。既然是书坊,也算文化事业了,那么去参加一下没坏处。不但赚几两银子,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曝光和宣传的场合,明星也要走秀啊。

    天色微微黑,方应物坐在门外乘凉,顺嘴和方应石闲聊着。不经意间,看到娄天化鬼鬼祟祟的摸进了院子。

    等他走的更近些,方应物闻到了一丝酒气,先开口打趣道:“娄朋友,今天似乎有酒有肉,不是粒米未进了?”

    娄天化身后还有一个人,不过娄天化没有介绍,先将方应物请到屋里,低声道:“有人想要见你,委托在下做个中间人。在下可以担保,此人是可靠的。”

    方应物没有听懂,反问道:“什么可靠不可靠?”

    娄天化依旧神神秘秘道;“在下也不好多说什么,你一会儿便知道这可靠是什么意思了。”

    方应物带着几分嘲弄道:“娄朋友,我看你自己就挺不可靠的,你还敢担保别人可靠?真是笑话。”

    娄天化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叫道:“在下信誉卓著,从来也没有对不住过方公子你,这几次该办的事情也都办了,哪里不可靠?你这样说,叫在下心里非常不痛快,非常难受!”

    方应物也觉得自己在他面前时,心态有点衣食父母般的高高在上,导致说话有些不顾及他心情,这倒是自己做人不周到了。

    正想好言去劝慰几句时。却又听到娄天化继续自证清白:“在下懂了,方公子你是觉得在下来去飘忽,很容易就无影无踪,所以不放心罢?

    为了让公子放心,在下从现在起就可以让公子看管着,以此担保今晚之人是可靠的。若出了纰漏,公子可以随意拿在下来处置,这样如何?”

    方应物叹口气,“为了看着你,是不是还要我管吃管住?”

    娄天化神情坚毅的表态道:“为了彼此信任,区区一些饭食对公子你而言,应该也不算什么!”

    真是不想着蹭饭就会死的人,方应物打断了娄天化的表态,“我还是先去见见你领来的这个人罢!他是袁指挥的人?”

    娄天化大吃一惊,“方公子你怎么猜到的?”

    方应物笑而不语,袁指挥当然会派人来接触他,不来才是奇怪。

    万通万指挥这些招数套路,看着很阴,但前提是别人上了当才是阴,不过本质上还脱不出市井恶棍的习气。

    用二十一世纪的话讲,就是还处在帮派社团街头抢地盘的档次和水平。连他方应物心里都十分不待见,只不过为了父亲和不直接得罪万通,才勉强一直应付,捏着鼻子配合。

    他内心不认同万通,也很排斥万通这种市井气,但理智的人不可能完全由好恶左右选择。如果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他还是会和万通合作的,即使万通再没品也只能认了,虽然可能牺牲自己名声。

    但方应物也在等待其他机会,多几个选择不是坏事。

    想这袁指挥是一个当了二十年锦衣卫指挥使的人,干的就是特务头子差事,不会是糊里糊涂的,总该有点动作的。

    果不其然,袁大人终于在今晚派了人来。若再不来人,方应物就该认定袁指挥老糊涂了。

    娄天化出了房屋,将那人请进来,然后他又出去顺便主动把门关上。方应物借着油灯的光看去,此人相貌很平常,乏善可陈,年纪大约在三四十之间。

    这人拱了拱手,“见过方公子,在下张竹,奉袁指挥之命前来。”

    这就是娄天化为何反复强调“可靠”了。如果有个不认识的人突然跑过来,自称是锦衣卫指挥使袁彬派来的,那方应物肯定心里抱着九分怀疑,根本不会轻易相信。

    他肯定要想,这说不定是万通故意派了人假冒,前来试探自己的。

    所以对方才找到了娄天化来当中人担保身份的可靠,主要也因为娄天化和方应物这边有点交情的原因,别人都不行。

    在方应物想来,娄天化也没有必要在这里搞什么花样,不过说话还是要小心,能不留把柄就不留把柄。

    脑中闪过一些念头,方应物笑了笑,“我就猜到,以袁指挥的英明神武,你们也该有人来了。如果这时候还没有人过来找我,那我还真为袁指挥担心了。”

    张竹也不和方应物讲废话客套,直接问道:“前几日,锦衣卫衙署外面那几个人和你之间的斗殴,是你和万通做戏罢?”

    方应物含糊答道:“那只是一个意外,其实本不该如此。”

    张竹不屑道:“做戏也做不像,还一个打五个,谁能相信?真要做戏,那应该是五个把你们打了,这还像一点。也就万通这个市井无赖出身的,才会相信他那些幼稚把戏骗得过人。”

    万通那些主意,方应物虽然尽力配合了,但还内心感到挺尴尬的。听着张竹点评后,脸上挂不住,“如果你今晚就是想说这些,那么还是请回罢,叫袁指挥另派个会说话的人来。”

    张竹这才住了口,“袁大人听说了,内阁和司礼监那里,有人替你父亲出力。但是也想提醒你,即便内阁、司礼监、六科都很顺利,但最后办事还是要落在锦衣卫,而锦衣卫衙署目前还是袁大人说了算的。

    即使能哄得陛下消气,但在陛下心里,对释放令尊这件事是无可无不可的。袁大人作为锦衣卫掌事官,当然能找出借口上疏,让可变成不可。”

    方应物当然明白这些,官场上有县官也有现管,这件事里,锦衣卫就是现管,可以有很多种运作方式。常言道,县官不如现管啊。

    袁彬功勋盖世,在锦衣卫经营二十年,一直直接向天子负责,**性很强,别人不大能管得了他。而且据说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公公和袁彬也有不错的关系,他们都是先皇英宗皇帝看重的老人。

    就连汪太监在天子的支持下,想尽办法也只能将北镇抚司从锦衣卫里半**出来,让北镇抚司也可以直接向天子负责。但终究是不能彻底掌控锦衣卫,更别说现在连汪太监都不如的东厂。虽然在历史上,锦衣卫经常由东厂管制,但在成化朝绝非如此。

    所以张竹的话,不是威胁,而是一个事实。对此方应物没有说话,他知道张竹不止于此,肯定还有些别的话要说。(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六章 祖师爷方应物

    方应物还等着张竹继续说下去,但张竹却就此收了口。两人互相瞪了半天,方应物才疑惑的问道:“你的话说完了?”

    “袁大人交代的话,就是这些,在下已经全部说完。”

    方应物还等着下面交待自己应当如何做,或者给自己许诺点好处,却没想到就此戛然而止。

    等回味过来,方应物便发现原来这袁指挥就是含而不露的展示一下自己的肌肉而已,并以此警示自己。

    具体情况千变万化,各种细节也是杂乱无章,袁大人更不可能算尽人心,哪怕是对万通这样浅薄的人也不可能处处算到。

    所以他只抓住一个要点,不管别人搞什么鬼,只盯住关键人物就行了——你方应物自己掂量好轻重,看着办罢。

    不得不说,袁指挥做事手段比万通老练的多了。最后,方应物别有深意的对张竹道:“劳烦你向袁大人回话,只说我要探视父亲,还望他高抬贵手。”

    张竹想不明白方应物话里意思,不过他就是个来回传话的,听不听得明白无所谓。

    次日,方应物出门。到了前厅,却见有个绸缎袍子的人,正在和黄掌柜说话。旁边站着位十六七岁年纪的小娘子,一身淡绿衣裙,长得倒也齿白唇红,水灵灵的。

    看到方应物,那人便上前来,拱拱手道:“这位可是方公子?在下敝姓一个江,在崇文门内开一家酒楼。听闻方公子高义,愿赠送婢妾一名服侍左右,还望笑纳。”

    方应物心里很清楚,这绝对是万通派来的。因为现在万通还不便亲自露面,所以才会委托了别人代为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