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满江红之崛起-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他又说道。
    “德国是不会允许他的邻邦去接受其对抗国组成的欧洲最高法院的裁决的,君主国家应当团结。”
    7月25日,俄国召开重要内阁会议,沙皇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主张与不主张“部分动员”的两派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但最后以外交大臣沙佐诺夫为代表的一派获胜,沙皇同意宣布“部分动员”。
    “动员令下达了!”
    接到仆人的报告之后,全力推动部分动员的沙佐诺夫的脸上却没有一丝喜色,有的却只是些许忧色,他起身走到地图边,看着那张挂在墙上的地图,视线首先落在奥匈和塞尔维亚的上面,随后又转移到德国,然后又是俄罗斯,最后,他的视线落到东方,在贯彻凝视着东方的时候,他的眉头一皱。
    “中国,中国会作出什么样的表态?”
    当下沙佐诺夫便在心里作出决定,应该与中国驻俄大使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会谈,完全不加任何掩饰的会谈。
    但愿中国
    7月26日凌晨3时26分,俄国参谋总长伊鲁希克维基将军下达了动员令。
    “在俄国整个欧洲部分领土内实行部分动员。”
    而在信奉“动员就意味着战争”的年代里,俄国单方宣布部分动员,无疑使危机进一步升级。
    在动员令下达的第一时间,圣彼得堡火车站电报局来了一位身着西装的东方人,他从电报员的那里取过一张电报纸,电报报发往地是中华帝国首都南京的一家贸易公司,而电报的内容同样非常简单,只有一句话。
    “c
    Ru
    i!”
    中年电报员看到电报上的内容时,不禁一愣,或许俄罗斯人很难理解这句话,但他却是一个英国人,对于这句话却是非常了解。
    公元前49年,凯撒大帝跨过Ru
    i河,战争打响,历史开始改变,在英语里经常把“c
    Ru
    i”作为了军令状一样的存在,跨过了Ru
    i河,便无路可退。
    尽管好奇,但没看到任何异样的他,还是发出了这么一份电报。作为一个电报员,他并不知道这么一份电报,会在东方引起什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或许发出了太多的电报,但是在他的记忆中,却记住了这么一份简单而有些特殊的电报。
    “c
    Ru
    i!”。

第13章 前夜之夜
    第13章前夜之夜
    7月25日,离下午6时即奥国照会中限定的时间还差几分钟的时候,塞尔维亚首相巴希齐亲自将塞尔维亚政府对奥国照会的答复按时递交给了奥国公使吉斯尔。
    奥匈帝国当晚便下达动员令。而此时各列强才开始提出种种和平建议。当这些建议一一落空之后,接下来的便是战争了
    奥国公使吉斯尔从塞尔维亚国政府首相巴希齐手里接过了答复,然而并没有马上回复巴希齐,只是说道。
    “阁下请回去稍候,我们的答复随后就到。我要与我国政府给我的训令比较一下,才能给阁下答复。”
    此时,吉斯尔已经知道塞尔维亚已经下达了动员令,因而他料定答复不会完全满意的,因此他在接到答复之前,已经拟制好了给塞国的答复。现在只需要匆匆看一遍塞国的答复,看准没有接受所有的要求之后,便可以宣布奥塞断交了。
    也许是奥方早有准备,巴希齐刚回到本国外交部办公室,便收到吉斯尔的一份照会,声称:‘现在既然期限已到,而我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故特通知阁下:我和帝国公使馆全体人员将于今晚离开贝尔格莱德。从此信到达阁下的时刻开始,奥塞之间的外交关系断绝,将成为既成事实。‘
    吉斯尔的行动太快了,以致他和他属下居然赶上了6点30分离开贝尔格莱德的火车。这在断绝外交关系的历史上,他确是创立了最快的纪录。
    吉斯尔一行离开贝尔格莱德之后,于6点40分在桑姆林越过边境,在这里铁路电话线早已按照事先的安排特为他保留着,这其实是柏耳查托特非常缜密准备的,其目的是尽快得知塞国答复。吉斯尔先将此消息通知在布达佩斯的匈牙利首相蒂查,蒂查再马上将消息转达维也纳。
    奥匈内阁联席会议主席柏耳查托特本人到易士尔参加奥皇约瑟款待肯伯兰公爵及夫人的宴会去了。在将近中午的时候,他接到俄国代办的一封紧急电报,要求延长限期,理由是各大国对于些事感到太突然,没有机会来研究奥方提出关于萨拉热窝事件证塑的‘文件汇编‘,这种机会本来是奥国所应允的。但是,柏耳查托特回答说,他不能延长限期。不过他补充说,即使与塞尔维亚断绝了外交关系,只要以后塞尔维亚完全接受奥国的要求,也还是可以获得和平解决的。但是,如果真的如此的话,则奥方希望塞尔维亚赔偿奥国因进行军事准备而花费的开支。由此可见,在与塞尔维亚断绝关系以后,奥匈接着一定是对塞采取军事措施。
    到晚上,柏耳查托特在易士尔奥皇的后厅里坐立不安地等待着消息,后来又到外面去呼吸一些新空气。到7点3刻的时候,电话铃响了。金士其伯爵把在维也纳得到的信息传到易士尔:
    吉斯尔公使从桑姆林打电话到布达佩斯:在下午6点欠丽分时,答复送来了;因为对于某几点认为不满意,吉斯尔男爵已与塞尔维亚断绝关系并离开当地。下午3点的时候,塞尔维亚已下令动员。政府及外交团已迁往克拉古耶法。
    马古提男爵把这项消息写在一张纸条上,跑着送交奥皇约瑟。这个老年人战栗的手拿着纸条,倒在椅中,咳呛着半天才说出话来:
    “这事终究发生了!”
    好像他一直希望并相信这种破列是可以避免似的。然后,他心不在焉地凝神望着这张纸条,喃喃自语说:
    “哼,断绝外交关系不一定就是战争。”
    于是,奥皇立即召见柏耳查托特进行密谈。
    奥皇接见前,蒂查、康拉德、驻柏林的奥国大使都极力向柏耳查托特建议,奥国应马上下令动员,任何拖延或犹豫都会被视为软弱的表现,从而增加俄国干涉的可能性。
    柏耳查托特就是用这些理由,说明马上下令实行部分动员的必要性的,最后这位年老的君王很快就被说服了。
    7月25日晚上9点53分,奥皇向参谋本部下达命令:马上实施动员,规定27日为“警备”日,28日为实际动员的第一日。
    奥国参谋本部的任务是很艰巨的。如果只是与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进行战争,那么问题很简单。估计奥国只需动员一半军队——包括20个步兵师的8个团兵力——就可以很快战胜塞尔维亚的12个步兵师和门的内哥罗的4个步兵师。但如果俄国参战,无论是在塞尔维亚之前,或同时,或以后,那么,奥国就必须以绝大多数的兵力倾注到东北方面的主要战场加里西亚,而只留尽量少的兵力在巴尔干战场。塞尔维亚的命运将要与对俄战争的结果来决定。而且,德国要求奥国尽量派军队去对付俄国,减少俄国对德国东部的压力,以便德国集中力量击破西边的法国。
    康拉德和柏耳查托特还不能确定俄国是否会从中干预。当然,他们不希望俄国干预,因为这样奥国与塞尔维亚的战争就可以“地方化。”但是,俄国的威胁不容忽视。为此,康拉德拟定了一种把奥**队分为四组的动员计划:(1)一个尽可能少的巴尔干组,包括3个集团军: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第15和第16集团军和在亚哥朗的第13集团军;
    (2)一个用来对付俄国并于必要时也对付罗马尼亚的8个集团军组:在克拉科的第1集团军,普絷密斯尔的第10集团军,棱堡的第11集团军,赫曼斯塔德的第12集团军,这些是靠近东北边境;维也纳的第2集团军,普来斯堡的第5集团军,喀绍的第6集团军,以及音斯布卢克的第14集团军;
    (3)一个可以两用的4个集团军组:布达佩斯的第4集团军,特斯发的第7集团军,布拉格的第8集团军,里麦利兹的第9集团军。这些是用来对付或是塞尔维亚或是俄国,如果只是与塞作战,则当第一组从西方进攻塞尔维亚时,这一组便从北方推向多瑙河进攻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但在多瑙河方面作战之前如果俄国进行战争,则可将这支兵力转向北方的加里西亚战机;
    (4)在格拉次的第3集团军作为一种后备军,可以用来对付塞尔维亚或是俄国。这种战略上的安排可以动员奥国一半军队而并不动员靠近俄国边境的任何军队,因而避免了使俄国感到恐慌的任何借口。
    就这样,康拉德在7月25日晚上下令动员包括上述的(1)(3)(4)项的军队。
    不知是奥塞两国行动太快,还是列强的反应太慢,在奥塞既已断绝交,并在各自的国内实施动员的情况下,各列强才开始提出了种种和平建议。
    英国国务大臣葛雷建议奥俄进行直接会晤,但遭到了法国总统的拒绝,他认为这太危险了。
    接着,英、法、俄协约国要求奥延长期限。但是,奥塞已经断交并宣布动员,这一要求不仅是马后炮,而且也很难被奥接受。
    接着,葛雷建议对奥俄进行调解,虽然德国表示同意,但法国没有积极响应,俄国大使也不赞同,因为他担心这会影响协约国之间的团结。
    葛雷又建议召开德奥俄法四国大使会议,但遭到德国的拒绝。后来在德国驻俄大使的再次建议下,奥俄进行了直接会晤,但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当时电报往来需几个小时,而形势变化很快,所以各和平建议提出后,只有各国马上接受才有可能奏效,但当时除英国和意大利外,各国对每次和平建议都因种种原因,或者拒绝或者推诿,从而使各和平建议一一落空。
    在科学技术不很发达的当时,对抗国之间的沟通、国际社会的干预和斡旋等处理危机的方式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而危机往往成为战争的前奏,动员便成为战争的彩排。事到如此,看来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得了。
    “战争啊战争”
    接到外交部的汇报之后,轻松的吐口烟雾,半闭着眼睛,陈默然便在心里感叹着这一切。
    余光看到桌上另一份来自海军部的文件,在心下一笑,舰队已经进抵德属东非“访问”,舰队随时都可以动员超过2000名武装水兵上岸,剩下的一切非常简单,国内甚至不需要派兵便可以轻松取得德属东非,拥有了德属东非之后,意味着中国在印度洋上有了一片立足之地,只有如此才能像其它列强一样,在非洲角逐自己的利益
    还有南太平洋,将来还有奥斯曼土耳其占据的中东,这一仗之后,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个,就是中国
    “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到时怎么向国内交待”
    手指点击着桌面,尽管一切还没发生,陈默然还是不得不考虑一下,一但海军“自作主张”在德属东非、威廉领地展开行动的话,国内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浪,不仅国会会反对,甚至还有陆军
    “看来要”
    (这几天无语因为有事担误了更新,希望大家能够见谅,最近尽可能恢复正常更新吧争取像上个月月底一样谢谢)。

第14章 袁世凯的发现
    第14章袁世凯的发现
    “如果旧大陆上的强国之间爆发战争,那么这场战争将意味着旧大陆的沦丧与没落”
    纽约时报1914年7月27日
    “万岁”
    呐喊声维也纳市政厅前的广场上回荡着,十数万站在霍夫堡宫前的奥地利人用欢呼声、呐喊声向他们的皇帝弗郎茨?约瑟夫一世表达着他们的对国家支持,对奥匈帝国的支持。
    一个月前,奥匈帝国的皇储弗郎茨?斐迪南大公和妻子索菲娅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刺杀,随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在等待了一个月后,面对塞尔维亚的拒绝,弗郎茨?约瑟夫一世选择了向塞尔维亚宣战。
    这一天,1914年7月28日。
    沸腾,鼎沸,整个维也纳沸腾了,不仅仅是维也纳,整个奥匈帝国也沸腾了,整个巴尔干,甚至整个欧洲也将沸腾。
    维也纳的街道上,一部中国产的黑色天马牌小轿车在街道上行驶着,汽车很快使驶进了一栋东方式建筑的院内,然后在主楼前停了下来。
    一位身着白色海军制服海军少校推门下车,夹着公文包在门房前稍站了一会儿,只见栅栏式的镶花大铁门旁挂着一块实木的牌子,靠右竖着一列墨笔大字。
    “大中华帝国驻奥匈帝国大使馆”。
    左边横着几排德文、匈牙利文,接着少校信步而入,尚未跨入大厅,先与一位身材修长、样貌清秀的陆军上尉打了个照面,对方抢先敬礼,微笑迎道。
    “是周明涛少校吧?我是驻维也纳武官处的李一波,请跟我来,武官长在等您。”
    几分钟后,周明涛进武官长办公室,而坐在办公室内吴天中校在看到周明涛时脸上带着笑容。
    “涛悟,算年头,咱们可是打从陆大毕业后,可就没见过面了,你去年来了瑞士,原本我还想去找你来着,可”
    显然两人是老熟人了,吴天从烟盒取出一根烟递过去,然后疑惑的问道。
    “怎么样?有什么事是吗?你小子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
    虽说从陆大毕业已经差不多三年了,可过往在陆大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偶尔的,他总会想起那些同学,尽管那些同学中绝大多数人的友谊只是浮于表面,但对周明涛这位小弟,吴天却是颇为想念,而现在,两人总算是见着面了。
    “吴哥,三年没见了吧”
    笑嘻嘻地接过吴天递来的烟,周明涛先拿出火机先为对方点上,然后又无奈摇头道。
    “我也想着您那不是,我是去年来的,这几年,只要一休假,你一准回国,也不想着去看看我”
    长吐了口烟,遥望窗外的维也纳,吴天苦笑道。
    “没办法,谁让家里就我这么一个独子呢?好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朝左右看一眼,然后再看着那未接起的窗帘,周明涛走过去拉上窗帘,现在他不得不小心一些。
    “其实,我就是一个信使,传个话,这不。”
    周明涛朝着窗外一指。
    “奥匈帝国向塞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