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秦朝当皇子-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到消息的胡亥越发感觉到了扶苏隔着千里传到的压力,心中泛酸的胡亥十分敏锐地感觉到了嬴政对扶苏的态度。这让胡亥压力十足,回想到这年许时间始皇对扶苏的变化,胡亥眼中越发细细眯起。
    随着权力的增长,历事的经验增多。胡亥渐渐磨平了往日的急躁和武断。此刻,作为狗头军师的李复摇头晃脑地看着墨家的经典。见此,胡亥不由摇头。这李复也不知在哪儿见了那蒙毅家的女儿,竟然也跟着读起了墨家的经典。这么一个狠厉阴险的人,能接受墨家的兼爱非攻?
    换好正装的胡亥抛去这些杂念,不久过后,始皇就要东巡了。是留守监国,还是跟随始皇左右谋事。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就在不久前,中车府令赵高传给了胡亥一个十分重要的命令:始皇咳血了。
    这个消息让胡亥十分警惕。为此,胡亥有必要去请教一下他最大的盟友:李斯!
第四十七章:田租口赋愁白首 上
    秦除按地收租外,还论户取赋,也就是所谓的口赋,即人头税。wWw;农民户数的多少直接影响户赋收入,所以早在商鞅变法时期就明确规定:〃农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秦时的赋税除上述两项外,还有徭役制度,就是无偿征取力役之课,是秦赋役制度的重要部分。徭役主要有更卒,正卒和戍卒,以及复除。复除就是依法规定或为帝王临时诏令免除劳动者应纳的租税和应服的摇役,最初名为〃施舍〃,即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一种恩赐,复除制度伴随赋税制度而来,最早见于商鞅变法。
    例如扶苏用战俘去代替本地徭役,在公告上对百姓免除徭役的说法就是:复除今年长城之徭役。
    这,便是秦朝时期的税赋制度。也是扶苏为之开心不已的一个战争红利。
    能让见惯千万钱不动声色的扶苏动容的,自然不是一个小数目。
    雁门郡在秦朝征服过后,有过两任郡守。扶苏,则是第三任雁门郡的行政长官。其中要论政绩,自然是第一任郡守蒲公最为显著。而扶苏这里的前一任郡守,则要逊色许多,可以用碌碌无为来说。
    用最简单的,财政收入来论便可以看出差距。当然,单纯以税赋收取来判断一个官员是否合格称职这并不科学。但在古代,能够从豪族世家牙缝里抠出税赋,能以古代低水平的技术用不过两三百人收取一个治下人口数十万的税赋,的确可以称得上一个大工程。而不仅能够顺利完成,还收得十分成功,那就更是能说明执政者的才能了。
    要计算财政收入,为扶苏在雁门的行动准备坚实的物质基础。扶苏在后世自然是没有这方面的资料的,但这不要紧,可以估算整个雁门郡应当收取的税赋是多少。
    秦朝的财政收入,除去徭役这类。就是地租和口赋。当然,还有在当时占据比例并不多数的商税。
    要估算雁门郡的税收额度,当然就要有雁门郡的户口资料。地租,当然是以户计算的。而口赋,则是按照人口计算的。先计算人口,整个秦朝的人口大约在三千万左右。这是秦末乱世之前的人口,据资料秦末乱世之后也就是楚汉战争后,当时九州的人口已经只有一千万左右了。连刘邦想兜风都拿不出马色相同的座驾来,其时之经济可谓凋零之极。
    秦朝的人口,主要是在黄河沿岸,以及川蜀,江淮之地为主。相对来说,秦陇川蜀之地算一块。函谷关外的黄河中下游部分算是极大的一块,还有黄河下游淮河左右,这又是一块。
    这么多,唯独没有雁门。所以,三千万人口大部分都是绕着黄河沿线,以及各个丰饶的平原地区。要说故赵之地,也就三块盆地人多一些罢了。
    另外,按照古代计算人口的习惯。口,是不将年纪很大的老人和所有妇女计算在内的,口基本上就是壮劳力,大多数时候,儿童也是不计算在内的。也就是说,这三千万人,还能再涨出一两成下来。
    如此,该如何估算雁门郡的人口?
    精细的实在难以办到【PS,YY一下的话,扶苏翻翻账簿自然就出来了。可微言我还得辛辛苦苦地计算我嘞个汗】,但计算到万还是可以的。
    古代县这一基层,在官员品级的设定上,有一个讲究。万户以上的县,为县令。而万户以下的,则为县长。大致说,这大部分的县令是中原地区以及丰饶之所的。而雁门郡,一共辖善无、沃阳、中陵、阴馆、楼烦、武州、剧阳、崞、平城、埒、马邑,疆阴等县。一共十二个县,其中除去善无可以说是大县,长官称之为县令。其余的县,基本上也就没有县令了,全都是县长。
    算入城区人口,整个雁门郡的人口大约在十二万户左右。按照秦朝强分户的法令:一户内子女成年必须另立户口。十二万户,按照夫妻子女计算。大约就是一口四人!如此,雁门郡的人口就是在四十五万到五十万左右。
    由此,再估算古代的口赋。也就是人头税,按照规定,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治库兵车马。即一个青壮年男女每年缴纳人丁税120钱。而另据规定,商人与奴婢须“倍算”,即加倍缴纳人丁税。
    雁门郡十二万户,一户之中至少有两人会交这人头税。也就是二十四万乘以一百二十钱。不算商人和奴婢,也就是两千八百八十万钱。这个数字一计算出来,扶苏当场就晕了。
    为何?扶苏辛辛苦苦,从四大豪族查抄出来的钱,不算固定资产,总共才不过六千万出头。这还是扶苏一狠心,将李家也算进去这才有的。毕竟,扶苏在奏章上将李行算作义士已经很够意思了,这是对李左车的另类赏赐。可要再把李家海量的资产也放走,那一个李左车还没这面子,把李左车同级别的韩信喊过来归服还差不多。
    四大豪族,可谓之这片土地上最有钱的四个势力集团。不算固定资产,全部查抄完,才六千万钱。其中扶苏上缴了四千多万,留下了一千万算作三府的行政资金,又装着胆子扣下了七百多万的钱财当私库。
    就是这七百多万,已经让扶苏几乎为之欢天喜地跳脚了。可就是而今,一算,光是口赋这个一向不占大头的人头税也就将近三千万的税。这如何不让扶苏自尊心瞬时感受到了打击?
    感情,自己还是穷人啊!扶苏心中怨念地盯着这个数字。
    人头税计算了出来,田赋就很难计算了。按照秦朝法令:秦的土地资源属于国有,由于当时地广人稀,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国家大面积授田给农民。《商君书?算地》中提出,每个成年农民由国家授田“小亩五百”。按《说文》“六尺为步,步百为亩。秦田二百四十步为亩”的记载可知,前者为小亩,后者为大亩。一秦尺相当于0。23米,6尺为1。38米,小亩为190平方米,相当于现代的0。29市亩五百小亩相当于现在的143。8市亩。取用秦亩,便是一户应当有田地五百亩。
    以雁门郡十二万户计算,理论上便是一共有六千万亩在自耕农手中。其中,不包括官府控制的无主荒地,未开垦的土地。当然,这个数字也有待商榷。毕竟,以前的四大豪族杵在那里,托庇豪族之下的隐户、不交税的自耕农相当之多。
    至于秦朝的税赋收取比例则有两种说法,一时让扶苏有些头晕。
    一种是受到质疑,但出自权威专家:泰半之收。泰半为何意?也就是说,额定你年景好时,亩产最高的一半。也就是十五税制。这个税收比例可谓高的惊人!可谓是说明秦政乃*的一大如山铁证!
    那再说说这个权威专家是谁?
    汉代大儒董仲舒!搞文学的
    先不说董仲舒作为汉代臣子会不会为曾经的敌人说好话,咱就来分说分说这十五税制的真面目!用董仲舒的数量表述,主要是三组对比数字。第一组:古代为什一税,秦时佣耕豪田为什五税;第二组,秦人口赋与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第二组,古代徭役一年三日,秦之“力役”则三十倍于古。
    然则,秦帝国时代的田税率究竟有多高,没有帝国原典史料可查。董仲舒的数字,也没有明确指认自己的史料依据。董列出的田税率是“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依据当代经济理念分析,董仲舒的这个数字不是国家“税率”,而是佣耕户的地租率。其实际所指,是如陈胜那般“耕豪民之田”的佣耕者,向豪民地主交出一半的收成。董仲舒显然不懂经济,将地租率硬说成国家税率,使秦帝国时代的田税率猛然提升到十分之五的大比例。有意还是无意,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后世将这一典型外行的指控当成了历史事实,当成了真理性质的史料依据。
    这便是真正十五税制说的真面目!又是一位专家啊,文学界的专家去做经济学研究,其结果的确令人咋舌。
    另外一种的说话,便是十分之一,也就是十税一。是董仲舒所认为的,三代时税制,是历代儒者为之向往的世界。这种说法主要取决于上一种说法的否定。也就是说,秦庭收取农民土地收入的十分之一,而非自耕农的群体,则还要忍受地主十分之四的剥削。
    实际上,所谓地主只收十分之四,可谓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猜想。即使自诩君子的书香之家,能将只收佃农的一半,已经是十分仁慈了。更何况,书香门第世家豪族,往往有强大在政治背景能够抗拒来自政府的税收收取。而政府少交的那部分,自然就被地主给拿去了。
    而且,根据古代政策贯彻的巨大落差。中央政府政令下达基层实施时,往往会有极大的差别。就是在技术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何况在十里隔绝的秦代?朝廷政令,说要改税制,十税一,而基层却照样十税五。而多收的,却到了基层官员,办事吏目的手上。
    这些,都是极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便是扶苏要面对的地方基层。这不是高层政治人物可以随意揉捏的一块泡泡糖,而是一个浑身带刺的刺猬,或者一个滑不溜手的油泥鳅。扶苏剪去了雁门这头刺猬上的刺,可变化成泥鳅的雁门,却同样让扶苏有些咋舌。
    还好还好,刺去了之后,至少扶苏下手时不用担心扎手。
    不过,当扶苏转到那个数字之后。扶苏的脸色顿时有变得有些捉摸不定,似讥讽似冷笑。这个数字是去年雁门人头税的账册,总额,是:六百七十三万六千七百四十六钱。
    和扶苏估算的,足足差了有两倍之多。而另外一本厚厚账册上,田赋的账册更让扶苏有些着恼。
第四十六章:究根问底话田赋
    【⊙﹏⊙b汗这个。wWW;。。昨天将发错了章节。。。想要改,不过移动阅读基地有一个规定。发了以后就不允许改了,所以。。。。。抱歉抱歉,今天将漏掉的章节补上去】
    【大年初二,给各位拜年啦。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红包,红包有木有?里面塞几张红票子就成啦。。。】
    扶苏还不晓得胡亥此刻在凝聚着什么阴谋诡计,对赵高那个阴阳怪气却相貌堂堂的死太监也伸不出那么远的手去监视。特科在咸阳的力量更多似与一个联络机构,对于级别如此之高的人物,除去扶苏布下的深海鱼,根本就接触不到。
    身在雁门善无的扶苏正在既是快乐又是痛苦地善后。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四大豪族无论是否有反秦的心思,一顶叛逆的帽子盖上,四大豪族整个上前直系子弟直接被判令死刑,而其余数千旁支子弟则统统成了奴婢,配发功臣人家。
    除去了扶苏掌握雁门的最大障碍,扶苏成了雁门之中最大,同时也是唯一的强大势力。借着清洗叛逆的机会,扶苏一举彻底掌握住了雁门郡守府、监察御史府以及郡尉府的全部。三个郡署的掌握让扶苏真真切切能够达到政令贯彻的美妙。
    同时,扶苏也将原先在咸阳限于党政不得志的小官僚们借调到了雁门郡。作为一个政~治集团的领袖,一个皇储扶苏自然也其一套班子。文武都有,不似扶苏的门客大多只是武将少有文官。
    同样,这也是扶苏向自己班底实行政~治分红的一个机会。接着扶苏清洗周边数郡最大豪族集团的机会,扶苏将各个官位给抓在了手中,在上,扶苏有廷尉许谨的配合,皇帝的默许。在下,扶苏有清洗叛逆的大旗,神挡杀神,魔挡灭魔。
    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扶苏将不少麾下失意的储备人才调集到了雁门、云中郡。至于代郡,扶苏则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先将这两郡抓在手中再说。
    有了有过中央任职资历和行政经验大批后备人才,因为大规模调职的动荡也很快平息,那些和四大豪族勾连颇深的县令、县尉都纷纷被撤职。雁门几乎为之一新,而云中郡上下奸猾老吏也为之一震,纷纷夹~紧~尾巴。
    掌握住了地方,扶苏也借此稳住了咸阳失势后的动荡。不少以为扶苏被“发配”后再无前途的党徒也为之欢呼。作为皇帝继承人的扶苏不说幕僚,就是或明或暗在朝中奔走呼号的人也是极多。这些人和扶苏基本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这具身体前任主人费尽心力苦心经营数年的结果。
    如此,扶苏当然不会放弃。也要借着机会振作麾下士气。止住颓势,这才好跟胡亥争夺日后大宝之位。
    且打住咸阳那块距离太远的土地。此次扶苏一举扫清鬼魅魍魉的红利也是极多的。
    首先,扶苏解决了一直以来一大头疼的问题:修建长城。
    修建长城是国家级别的战略建设,并不是扶苏一个封疆大吏可以随意修改的。说到底,扶苏只有建议权,有影响权,却没有决定权。扶苏可以拖延,可以进言献策,却终究不能拦住长城的建设。
    一旦长城开工,农闲降至,扶苏再也没有借口拦住上面对雁门、云中、代郡征发徭役。
    徭役的辛苦扶苏仅从文字就已经能想到一二。自然,扶苏不想大乱之后的雁门再一次受到动荡,而且还是来此秦庭的伤害。这对扶苏苦心经营的形象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也极容易失掉扶苏在民众基层上的支持。
    更何况,也不想想这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