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唐风流-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哥要不要试试?也让小弟见识一下,”刘逸听刘迈如此说,也有了兴致,指着箭靶道,想看看大哥的射箭水平。

“算了,大哥不献丑了,”刘迈坚决地摇摇头,不想在弟弟面前丢脸,“今日大哥回来是有好消息要告诉你的!”

“什么好消息?”刘逸有些惊喜。

刘迈示意刘逸一道往屋里走,边走边说:“三弟,朝廷举办的竞武大会下个月初就要开始了,长安没有人推荐的宦官子弟都可以去报名了,你打算自己报名,通过预赛选拔后再进入决赛,还是找个人推举,直接参加最后两天的决赛?”

“大哥,父亲不在京,我要找谁推荐去?”听到刘迈如此说,刘逸有些泄气。

刘逸已经大概知道规则,也问过自己的母亲,与父亲相熟的朝中高官有哪些,想找个四品以上的高官举荐一下自己,但母亲却不肯说,并不允刘逸去报名参赛,让刘逸很是郁闷。

“裴侍郎与父亲相熟,要不你去找他?”刘迈想了一下道。

“裴侍郎?裴行俭?”刘逸一愣。

“正是,吏部侍郎裴行俭,”刘迈点头道,“裴家与我们刘家是世交,祖父还曾在裴行俭父亲手下做过多年事,只不过后来遭遇变故,但交情还是保持下来”

“大哥,我想自己去试试,不要人举荐!”裴行俭名头太大了,如今的刘逸又完全没有接触过,甚至都不知道哪个人是裴行俭,莫名的有些害怕。刘逸已经决定凭自己的能力从这些报名者当中脱颖而出,把自己的名声打响!

“那也好!”刘迈想了一下道,“裴侍郎是这次竞武大赛的执裁,由他举荐确实不太方便,其他与父亲相熟的人基本都有举荐的人了”

“大哥,你放心,小弟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刘迈很是自信地看着刘迈。

“大哥也相信你,”刘迈给予刘逸一个鼓励的笑容!

-------

刘逸更加的勤于练武,为即将开始的竞武大会做准备,可是他怎么也没料到,一件突发的事,把他所有的梦想都击碎了

第九章惊天消息

仪凤三年八月十二日,从青海前线传来一份紧急军报:我洮河道的大军在青海遭到重创,前军被吐蕃人包围,三万余人几乎全军覆没,两万人被歼,近万人被俘,只有不到一千人逃回,主将刘审礼、副将王孝杰重伤被吐蕃人俘虏。

这是由鄯州刺史送来的紧急军情呈报,以六百里加急送到长安,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在收到军报后异常震惊,立即紧急召集群臣商议情况。

极少在朝会上发怒的李治,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铁青着脸,在御座前踱来踱去,连坐在帘子后面的武则天低声的呼喊都不理。

这些年李治一向对武则天言听计从,凡事基本都任武则天决定,从来没有发生过武则天唤他不理的场面发生过,李治这般情景,让武则天也不禁感到愕然,也明白皇帝今日的怒气不是平常时候可以比的。

待所召的众臣们都到齐后,李治怒瞪着眼,看着殿下的朝臣们,挥着手中的军报,大声地吼道:“洮河道行军部下所辖的大军,在青海附近与吐蕃大论论钦陵所领的吐蕃大军遭遇,前军总管刘审礼所率的三万大军被吐蕃军队包围,全军尽没,刘审礼和其副将王孝杰被俘”

一些不知情的大臣在刚进殿时候,看到皇帝这副样子,知道有大事发生了,但又不敢相互间打探询问,待皇帝怒吼着说完,他们这才知道,我出征吐蕃的大军遭到惨败。

许多朝中重臣们都知道,皇帝这副暴怒的样子还有一次出现过,那就是咸亨元年薛仁贵兵败大非川,近十万将士几乎全军覆没的时候。皇帝在收到消息后,也是当着朝臣的面暴怒,甚至御案上一块珍贵的玉板都摔碎在殿上,把许多朝臣吓坏了,今日的情景与当时非常相象。

大非川兵败后,率军出征吐蕃的主将薛仁贵、郭待封、阿史那道真回朝后被当堂重责,一些人建议要将他们处死,以儆效尤,后来还是皇帝李治在皇后武则天的劝慰下,也念几人在前些年立下的大功,网开一面,免死除名,贬为庶人,流放至岭南一带。

这次又发生了类似的事,对手还是吐蕃,同样是惨败,要命的是几名领兵将领都被对方俘虏,其中包括堂堂大唐正三品的工部尚书、左卫大将军,这比当年大非川兵败带来的耻辱更甚。

这些年朝廷针对吐蕃的不断侵袭做出了不少的应对措施,面对吐蕃方向的城池都进行了加固,并布置了重兵,以防备吐蕃人的攻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吐蕃互成绞着之势,而且随着大唐国力的逐渐增长,优势还慢慢地向大唐方向偏移,一些朝中重臣们也数次建议朝廷对吐蕃再次用重兵。

龙朔年间,吐蕃攻击青海,归附大唐的吐谷浑不支,原本留在青海附近的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和其妻弘化公主逃奔凉州,他们在以后的几年间多次向皇帝李治请求出兵助他们复国,许多朝臣们也是建议皇帝出兵,夺回青海一带,以使得我大唐与吐蕃间有个缓冲带,并可以青海附近放牧战马。

大非川兵败过去已经八年之久,因兵败带来的阴影也逐渐消散,自觉到大唐国力比当年更加的强大,皇帝李治与皇后武则天最终也是同意了出兵攻击青海一带的吐蕃人。

这次大唐也是打着为吐谷浑复国的旗号,出动大军十八万,就是想一举将盘居在青海一带的吐蕃大军尽数歼灭。前面一段时间不断有捷报传来,虽然说战事规模都小,歼灭的吐蕃人数不多,但这些捷报让皇帝与皇后,还有朝臣们很是欣喜,想着这次终于可以重创吐蕃人。但没想到,我大军在取得了几场小规模的战役后,又遭到败绩,就如当年大非川兵败如出一辙,这样的情况是包括皇帝、主政的皇后,还有朝中的大臣们所不能容忍的。

谁都知道大军兵败,皇帝盛怒之下,领兵的将领肯定会受到重处,只是这次还会与上次一样的处置方式吗?

许多人都在为前方的主帅李敬玄,还有被俘的刘审礼和王孝杰得人担心起来,主帅李敬玄受到处罚,那是一定的,兵败被俘的刘审礼和王孝杰,朝廷也是肯定会降罪的,只是这两将已经被当作俘虏被关在吐蕃军营中,能不能回来还不知道,皇帝的处置会以何种形式下达,也没有人清楚。

但即使这两将回不来,他们的家人也一定会受到牵连的,更不要说万一刘审礼和王孝杰投降了吐蕃人,那样的话他们留在长安的家人,境遇将会非常的惨,一些与刘审礼相熟的人在心里捏了把汗,替刘审礼和他的家人担忧起来。

“你们说,我们要如何做出应对?”李治继续大吼。可能是急怒攻心,李治吼完后接着是一连串的咳嗽,朝臣们更是胆战心惊。

待皇帝的咳嗽稍稍止住后,尚书右仆射戴至德出列奏道:“陛下,青海战事我军大败,必须先稳好军心,并做出必要的手段,防止吐蕃人的继续攻击。臣觉得如今应该派人与吐蕃人接触,谈判议和,以给我军争取喘息机会,待军心稳定后,再作另外打算!”

“陛下,我军惨败,军心一定不稳,必须要严令前方主将,据城死守,不给吐蕃人可趁之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薛元超也出列奏道,“再,臣觉得,因严惩兵败的将领!”

“陛下,臣附议!我大军兵败,前方领军将领有不可饶恕的罪行,臣也觉得,因给予打了败仗的领兵将领以重责,以儆效尤!正是因为以往对打了败仗的将领,没有对其做出相应的处罚,才导致这些年我大唐军队的败绩越来越多”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张大安出列奏道,“为防止吐蕃人的继续攻击,应该令凉州、鄯州、兰州、河州、廓州、洮州、叠州一带的大军策应支援,以牵制吐蕃人!”

“诸位爱卿言之有理!”李治皱着眉,已经坐回到御座上,在听了众臣的奏议后,也即说:“前方的情况要稳定,败军之将,朕一定要给予他们重责”

------------

ps:1。大明宫曾改名蓬莱宫、含元宫,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才恢复了大明宫名称,不过书中为了方便,都以大明宫称之。

2。武则天名中的“则天”应该是其当了皇帝后的封号,不过约定成俗,后世如此称之,书中也以此为其名号!

第十章如何救父亲?

刘审礼在青海兵败的消息也在第一时间内被刘延景所探知。

刘延景在得知自己的兄长兵败青海被俘,全军覆没的消息后,立即放下手中的事,以最快的速度跑进了刘逸家中,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氏,还有待在府中的刘远与刘逸。

“什么?!”在听了刘延景哽咽着说完这个消息后,刘远和刘逸大吃一惊,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父亲所率的军队竟然全军覆没,父亲被俘,这消息犹如一个晴天霹雳,把兄弟两个吓呆了,也把府上所有人都炸闷了。

府上马上乱了套了,刘逸的母亲张氏当场晕倒,刘远跪在地上放声大哭,下人们惊慌失措,府上的人一阵慌乱,还算冷静的刘逸命家人将母亲扶到内屋去,再令管家刘年,管好府中的下人,他们会想办法将刘审礼救出来的。

管家刘年也算是在刘府中呆了多年的人,在看到自家少爷这般沉着后,也抹干了眼泪,指挥下人们做事去了。

事情发生,总是要有解决的方法,刘逸在稍稍的惊慌后也马上冷静下来,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如何将父亲从吐蕃人手里救出来!

刘逸明白,作为主将的父亲被野蛮的吐蕃人俘虏,那肯定是尊严尽失的,此前我军已经取得了对吐蕃战事的多场胜利,许多吐蕃士卒死在父亲所率的大军刀下,恼羞成怒的吐蕃人一定会报复或者羞辱自己的父亲的,刘逸都不敢想父亲的境遇会如何,不过无论如何,自己的家人们都是要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不能听任不管的。

刘逸想着自己手上有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多好,或者手下有后世那些身手与手段都绝对出色的部下,还有那些厉害的武器,那马上可以赶到青海前线,想办法从吐蕃人手中将父亲解救出来,以免被吐蕃人羞辱,或者被吐蕃人杀害。

只是如今只有自己单身一人,虽然说自己身手不错,但要往任何情况都不知道的青海一带去数十万大军云集的吐蕃军营中营救父亲,实比登天还难,刘逸也在后悔着来到大唐之后这大半年时间只顾着练武,没有想到做其他事,以至有大事临了,拿不出来有效的应对手段,这是作为一名特工人员的耻辱。

刘逸在听到消息前,也是绝对想不到父亲会兵败被俘,虽然说当时知道朝廷以李敬玄取代刘仁轨任洮河道行军大总管的事后,心中有过一些疑惑,甚至有稍稍的不祥预感,但无论如何都是不会想到,身为十八万大唐军队副总指挥官的父亲,会落到如此的下场,所领军队全军覆没,自己也成为吐蕃人的俘虏。

若是能预料到这些,刘逸也可能会偷偷地潜到父亲边上,替父亲做事,以免出现意外,被敌人包围,他自信凭自己的身手,还有作为特工人员那不一般的行事方式,侦探吐蕃人行进的动向应该可以做到的。

只是如今想这一切都迟了,父亲已经兵败被俘,如何解决这事,或者说如何将父亲解救出来,那是眼下最需要做的事,当下也即对刘延景道:“叔父,侄儿想召集府上身手好的一些人,到青海去,想办法将父亲救出来!”

听刘逸如此说,还在抽泣的刘延景呆了一呆,很是疑惑地看着刘逸:“带人将你父亲救出来?如何可能?”

“为何不可能?”刘逸也是一愣,叔父为何如此说,难道压根儿就没想到过救父亲?虽然刘逸也知道要将父亲救出来难度非常的大,但不至于不做考虑吗?

“三郎,你父亲是大唐堂堂正三品的工部尚书、左卫大将军,又领着洮河道行军副大总管,洮河道行军司马职,身份不一般,吐蕃人一定是严密看守的。吐蕃军队有近二十万,他们的营帐连绵数十里,你想救,根本进不了军营;即使你能带几个人蒙混进吐蕃的军营,也不可能知道你父亲关押在何处;即使你能知道父亲关押在何处,面对那么多的守卫,你也没办法救,”刘延景一脸的惊惧,“要想凭几人之力要将你父亲从成百上千吐蕃武士手中救出来,那实比登天还难!何况我们从长安去青海,有近两千里之遥,到那时候谁也无法预料事情会如何了”

刘逸与刘延景在说这事的时候,刘远没有插嘴,只是在一旁低声地抽泣着,刘逸怒瞪了自己这个只会哭泣的二哥一眼,很不甘心地再对刘延景道:“叔父,那我们只能听任父亲被吐蕃人俘虏吗?侄儿想去试一下”

“三郎,你千万不能乱来,若是冒昧行事,有可能会害了你父亲!”刘延景声色俱厉地说道,“吐蕃人原本有可能会将你父亲放来,但私下去救不成功的话,有可能会惹怒了吐蕃人,害了你父亲”

“这”刘逸傻眼,还真的有这种可能,若自己解救不成功的话,吐蕃人恼羞成怒之下,有可能会杀了父亲。

“吐蕃人爱财,以往一些将领被俘,家人用钱物去置赎,吐蕃人都会答应的,叔父也想行此道,筹集一部钱物,去吐蕃人那里将你父亲赎回来!”刘延景说道。接着又把前些年一些将领被吐蕃人俘虏,家人如何去用钱将他们置换回来的事说了一下。

听刘延景稍后讲的,刘逸这才知道,如今战败被俘的将领,一般都不会被杀害的,吐蕃人还会趁此机会,收取赎金,然后将俘虏的将领放回来,刘延景也是多次听到过这样的事了。

“叔父,那需要多少钱物?”若是能用钱物将父亲赎回来,那也不失为一条好的计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自己父亲回来了,那就是好事,可继续领兵与吐蕃人作战!刘逸自信,有自己在,总有一天能一雪此恨的!

只是自己的父亲在朝中身居高位,与其他的将领大不一样,吐蕃人会放吗?

“钱物你不要担心,叔父会想办法的!”刘延景知道自己的大哥一向喜欢救济人,府中并没什么财物,要凑赎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自是有办法,也不希望自己的嫂子,还有几个侄儿们为此担忧!

第十一章刘逸的疑问

而在这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