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我要尽快拥有自己的实力,否则我会像公子襄一样。一夜之间天地颠覆,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公子襄知道自己怎么死的吗?他肯定不知道,这个可恰虫。
    秦王微微蹙眉,一双眼睛盯着宝鼎看了一会儿,嘴角轻撇,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哂(。魄状一如既往,平静如水,波澜不惊。
    “如何处置?”秦王又问了一遍
    宝鼎头都大了。哥哥哎,我都说了,我这颗脑袋就给你了,你还要怎样?咸阳就是一个局,我就是这个局里的诱饵,我这个诱饵先在盐池捣鼓了一个谋反大案,你犹嫌不足,又逼着我在抵达咸阳的第一夜就帮你整死了公子襄,就这样还不够?就算做个诱饵吧,我这个诱饵也够肥的了,足够让对手垂涎三尺了吧?你还要怎样?
    “大王,两个计策占”宝鼎咬咬牙,决定先扯淡吧,着看秦王到底什么意思。
    这千古一帝太可悄了,玩我就像玩小鸡似的,可笑我还自以为是,以为只要为他冲锋陷阵就能赢得他的信任,就可以跟在他后面混,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老子就是他一颗棋子而已。怪不得他明明知道宝鼎是个痴儿,还是要逼着宝鼎出乌氏,原来他
    陇状是巴蜀人的领军人物,做为首脑,他需要亲信为他做事,但未必会透漏自己的所有秘密。魄氏名义上的家主院藏也罢,琴氏家主院清也罢,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这个大兄的真正面目,或者说他真正的内心世界,他们只是信任自己的大兄,忠实地执行大兄的命令。
    现在回头想想,巴蜀人突然到晋阳。试图找老秦人联手,以私盐为突破口打击楚系,这肯定就是魄状的主意,因为魄状知道自己所有的事情。他知道自己到了晋阳后,老秦人就要动了,这时候,巴蜀人介入的机会恰到好处。
    自己对巴蜀人突然出现在晋阳一直有疑问。有些事情可能是巧合,但这件事情怎么看都不像巧合,而是巴蜀人有意为之。现在总算知道答案了,巴蜀人有魄状这个幕后策划者。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则可以给老秦人以助力,确保事情可以成功,二则可以趁此机会让巴蜀人与老秦人建立关系,为后期巴蜀人的崛起做好准备。院状算无遗策,每一步都做得完美无缺。
    至于魄藏诱惑自己做君侯的事。肯定也是魄状的主意。院藏或许不知道院状的心思,真心诚意地为自己打算,毕竟巴蜀人要崛起嘛,有自己这个助力当然好了,但谁知魄状看得远,未雨绸缪,早早就在秦王心里埋下了一根刺。有了这根刺,自己不要说做君侯了,恐怕连活下去都成问题。如今想想自己的爵位为什么升不上去,除了楚系的阻扰外。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自己在咸阳还没有起步,就给人在背后下了黑手,想想真的万分郁闷。
    被迫无奈,宝鼎只好自己要官做了,否则这个小夫门监还不知道要做到猴年马月。
    宝鼎本以为秦王会生气,这样他就有更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对聪状的猜测是对的。
    院状这个人无论对大秦帝国的未来。还是对自己的未来,都太重要了,如果能做到知己知彼,即使不能百战不殆,至少也可以自保,不至于像前几次一样给人玩了还不知道。
    但秦王的表情,秦王的眼神,让宝鼎旋即想到了一件事,夜里在辊车上,秦王为什么要说那句话?他是有意暴露魄状的真实面目,还是无心失言?如果是有意为之,秦王的心思就不简单了,他显然是旨在挑起自己与院状的矛盾。他要用自己,但又对自己不放心,院状也是一样的情况,于是他一句话就挑明了魄状的真实面目,让自己和院状明争暗斗,他在其中渔翁得利。后世人都知道帝王御下之术有这么一个经典的“鹞蚌相争”的策略,让两个下属互相牵制,互相斗,帝王则渔翁得利。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是好事,说明秦王要用自己。
    是不是真的如此?宝鼎紧张地看着秦王,他就等着秦王开口,只要秦王答应了,那足以说明自己的猜测**不离十,未来还大有可为啊。
    院状肯定要做承相公,这个历史轨迹不会变。魄状有着深厚的楚系背景,当秦王把楚系外戚赶出咸阳,楚系的人不会就此树倒栅称散,他们还有院状,楚系这颗大树还在。楚系这介。庞大的派系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倒了,秦王也没有那个实力在一夜之间摧毁一个大派系,他也不可能那么做。如果楚系真的一夜之间轰然倾覆,王国必定受到重创,毕竟王国的治理需要官吏,一夜之间把楚系官吏全部赶走,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秦王的目的就是巩固和集中王权,自己要有绝对权威,能够一言九鼎说一不二就行了。
    楚系外戚倒了,但楚系不能到。秦王政不可能自己直接去控制楚系。他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这恐怕就是秦王政和魄状走到一起的原因吧。陇状是楚系巴蜀人,由巴蜀人代替楚系外戚成为楚系的中坚力量。但巴蜀人的实力与楚系外戚没有可比性,巴蜀人没有权倾一时的条件。如此一来秦王就可以控制楚系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因为按照历史轨迹来看,自楚系外戚被赶出咸阳后,大秦的承相只有三个派系的人轮流出任,楚系的院状和李斯、关东人的冯去疾。还有就是老秦人王绾。而魄状做等一承相的时间最长,所以历史的真相可能和自己的猜测相差无几。
    如今自己穿越而来,代替死去的兄弟到了咸阳,背负着重振老秦人的使命,假如自己成功了,让老秦人成为咸阳的第一大派系,牢牢压制住楚系和关东系,那么,自己是不是有机会去改变历史,改变帝国的命运?
    这一瞬间,宝鼎突然做了一个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老秦人崛起。让老秦人成为咸阳第仁大派系。由此改变帝国的命运,否则这趟自己白活了。
    秦王的眉头逐渐舒展,脸上再度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宝鼎心里顿时一松。成了,赌对了。“慎始慎终。”秦王说道,“今夜的事,由脑车庶长和内史处置。幕园的事,尽快处理好,然后去长阳门做你的门监。”
    宝鼎大喜,躬身应苏
    秦王冲他点点头,然后大步离去。
    院状和宝鼎、曝布匆忙跟上。
    秦王再没说话,出了秘库就直接上了辊车。
    院状则在上车之前向宝鼎躬身致礼。宝鼎一边还礼一边冷笑。老子前世做推销,干的就是尔虞我诈的事。但老子有良心,不愿意坑蒙拐骗背后害人,不愿意和同行撕破脸。否则也不止于穿越到了这里,不过我既然重活了一次,有机会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那不要说仁义了,连良心老子都不要了,这辈子我就和你斗到底了。我不斗你,秦王就要斗我,所以,大兄,这辈子我们注定是对手,没办法,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啊。
    宝鼎和曝布返回秘库。很快,黑鹰锐士就把公子襄带了进来。
    公子襄的手臂已经包扎好了小因为失血过多,脸色非常苍白,精神更是极度萎靡。
    “还记得我父亲吗?”宝鼎问道。
    公子襄抬头望着宝鼎,眼神怨毒。嘴唇哆嗦了半天才憋出几个字,“他是个英雄,你不是,你是一头狼,吃人的狼。”
    “但他死了,死得很惨,背着谋反的罪名死去,埋在长城脚下,永远都没有机会归葬祖坟宝鼎摇摇头,一脸落寞,“知道他为什么会背上谋反的罪名?”
    公子襄听出了一点东西,他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绝望的心突然剧烈地跳了起来。
    “我们都是弃子公子襄冷声说道,“你父亲是弃子,你迟早也有这一天。”
    安鼎点点头,“我知道
    “你到咸阳第一天就夜袭幕园,这是
    宝鼎再次点头,“他来了,又走了。”
    公子襄呆了一下,脸上露出痛苦之色,黯然垂首。
    “我父亲流配北疆,我二十五年后才重返咸阳,我家就剩下我一咋。了。”宝鼎问道,“你的运气不会比我父亲好,二十五年后你家还能剩下几个子孙?又有几个子孙可以重返咸阳?”
    公子襄黯然叹息,“你说吧。”
    “用你一条命换你一家的命。”宝鼎声音冰冷,没有丝毫感情,“你死了,我当着你儿子的面烧掉所有的证据。”
    “这是他的命令?”
    “这是我的想法。”
    公子襄盯着宝鼎的眼睛,眼里露出一丝怜悯之色,“你还能活多久?”
    “他既然要借刀杀人,我也没有办法。”宝鼎面无表情地说道,“不过,我既然回到了咸阳,我就要争取活着,谁敢杀我,我就杀他全家。鸡犬不留。”
    公子襄沉默良久,然后用力点了点头,“把我儿子叫来,我满足他的心愿。”
    宝鼎冲着曝布打了个手势,曝布转身走出了秘库。
    “叔父还有什么要交待的吗?”宝鼎问道。
    公子襄想了一下,摇摇头,“你为什么要回来?”
    “他的命令,谁敢违抗?”
    公子襄苦笑,“留个孩子吧,留个希望。“谢谢叔父。”宝鼎站起来,微微躬身。“叔父走好。”
    赢豹再次走进了幕园。他和公子襄谈了一会儿。然后便带着公子襄的长子走出了府门,向相国熊启等人大概解释了一下。夜里公子宝鼎来了,发生了一点冲突,公子襄受了伤。如今双方在大王的调停下已经和解。经过商谈,公子襄决定归还公子宝鼎的所有财产,并把自己名下一半财产送给公子宝鼎做为赔偿。
    熊启、熊定和熊炽相顾无语。公子襄完了,但大王顾及宗室颜面。把事情掩盖了,这事就算结束了,只是老太后岂肯罢休?她最为溺爱的儿子就这样给公子宝鼎杀了小双方的仇恨就此结下,接下来就是不死不休之局,楚系和老秦人之间的战争全面爆发了。
    赢豹要求内史赢腾调集人手继续封锁刁斗巷,其余人等立即遣散,该干啥干啥去,不要看热闹了。
    秦王政回宫后。直奔老太后的寝殿,把夜里发生的事详细述说了一遍。公子襄罪孽深重,证据确凿。死有余辜,谁也救不了他。此事如果任由公子宝鼎公开,那宗室的脸面丢尽了,而且因为牵连太广,涉案官吏数不胜数,大秦必遭重创。
    老太后没想到灾祸连连,娘家的事还没有结束,儿子又给撂倒了。虽然都是自作孽、不可活,但这一连串的重击太可怕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秦王如此绝情,为了打击楚系外戚,连下毒手。公子宝鼎算什么?一个可怜的孩子而已,秦王政为了自己的权力,竟然把一个无辜的孩子卷进来,太残忍了。
    她望着秦王政,忽然觉得他太陌生,她已经不认识他了,眼前这介。秦王已经不是她认识的那个秦王,不是她喜欢的那个秦王了。
    老太后躺倒在榻上,心痛如绞,泪流满面。她失去了一个儿子,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孙子,另外一个刚刚从北疆归来的孙子也是危如累卵。血腥的杀戮又要开始了,只是不知道这一次谁胜谁负,又要死去多
    人。
    老太后觉得很累很累,自从嫁给安国君。她就一直在权力的漩涡中挣扎,几十年过去了,她心力交瘁,已经尖撑不住了。
    当天夜里,公子襄和他的家人。还有数千门客短兵、幢仆女婢离开了蔡园。在冲突中死去的人,则由内史府安排抬重车,连夜拉到城外
    。
    第二天,公子襄上奏,请辞主爵中尉一职,并于当天带着家人离开咸阳,到标阳老府去了。
    紫塞坊议论纷纷,虽然宗室权贵们不知道蔡园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在这场争斗中,公子襄败了,败得非常惨。
    公子宝鼎夺回了老府,马上命令城外庄园里的虎烈卫全部搬进蔡园。这时候一定要小心戒备,公子襄就是前车之鉴,稍一不慎可能就被别人灭了。
    过了两天,标阳传来消息,公子襄暴毙。
    噩耗传到王宫,老太后痛哭失声。昏厥数次,病情再次复发,卧榻不起。
    公子襄暴毙的消息引起了宗室权贵和公卿士大夫们的诸多猜测,但普遍的看法是,公子襄被公子宝鼎打出咸阳,丢了面子,活活气死,了。更有传言说,公子襄被公子宝鼎打伤了,吐血而亡。
    没有人知道秦王去了蔡园,知道的也不会说,至于公子襄贪赃枉法已经暴露的事,知情者更是察黎,否则一夜之间,咸阳城至少有一半的官吏要逃之夭夭,另外一半则惶惶不可终日。
    大秦以法治国,以严刑峻法著称于世,然而,现实情况是,越是严刑峻法,越是贪污**盛行,为什么?秦王政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有一点很明显,这与楚系外戚独揽大权有直接关系。一个派系独揽大权。上上下下都是这个派系的人。军政官长和御史都是一家人,那结果可想而知。
    秦王政决心改变这种局面,尤其河北大战失败后,他迫不及待了。老太后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她更多考虑的是家人,是亲情。宣太后对她的影响非常大,当年宣太后把一家人团结在一起,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她有意效仿,但结果让她非常伤心,秦王拒绝了她的安排。秦王要独揽大权,现在的秦王就像昭襄王晚年时候一样,受到了关东人的盅惑。要把家人亲人统统赶走。昭衷王的教就是前车之鉴,但年轻的秦王似乎忘记了当年的血腥大风暴,他又要重蹈覆辙了。
    咸阳宫里为公子襄的死而伤心。朝堂上的公卿士大夫们也为他的死而饮颐,公子宝鼎呢?公子宝鼎正在与老秦人密议,尽快审定谋反大案。再给楚系沉重一击。
    公子宝鼎的建议被老秦人否决了。
    王陵、蘸公等人对公子宝鼎夜袭幕围,导致公子襄暴毙而亡的事极其恼火。你已经到了咸阳,大家都在一条船上,要同舟共济,尤其像这种重大的事,当然要商量,要谋定而后动,结果我们前脚网走,你后脚就带人杀进了幕园,你眼里还有我们吗?你将老秦人的利益置于何地?你想让老秦人给你陪葬吗?
    (这再天有些忙,只能更新一章了,抱歉。)
    一(未完待续)心删二需要个聪明的宝鼎,他只要个可以为他杀人的常鼎口为所有的部署都安排好了,只要按部就班一步步来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