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儒将-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大人会武功?开什么玩笑?”高新怎么也不相信刘林这样一个较瘦的儒生还是高手,他可是见识过刘林学骑马的。一个当初连马都不会骑的人,怎么可能和将军相提并论。 
  “我看也不会,不过他出手很快,快到看不见他已经出手了。可是他的动作很生硬,又不像是个习武之人。那天他从县衙中冲出,我们刚看到他的人,马上的县丞王吉便倒下了,谁也没有看清他是怎么出手的。”封国说完大步的领着高新与孙立去吃饭。 
  高新站在那里若有所思,又想起刘林先前看他的眼神,不禁心头一冷,跟着他们一起离开了院子。 
  刘林已经躺到了床上,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这几个护卫的对话哪能逃过他的异能听力,他同时也确定了,高新这个人虽然对他有点不服,可暂时也不会做出什么违令的事来,也就放下了心。 
  他现在头痛的是,高新他们所说的黑衣人是谁,怎么可能是自己的师兄?建康王可是只有他一个入室弟子的,他也没有再拜过其它的师父。那这个人究竟是谁呢?会不会和上次飞鸽传书给自己,让自己赶来湖州的那个人?肯定是,要不然他怎么会知道自己就在这湖州王府?他这个时候突然带来建康王薨逝的消息会不会有什么动机? 
  双儿端来一盆热水,放在了床边的木榻上,轻声的刘林的耳边唤他坐起来洗脚。这是每天上床睡觉的必修课,刘林老实的坐了起来,双腿放在床沿外。 
  双儿端着刘林的腿,给他褪掉了布袜,他的双腿浸泡在温热的水中,这真是一种享受啊。特别是双儿那双柔嫩的双手,轻轻的在他的脚踝与脚背上搓揉着。洗完脚,刘林躺了下来,黑衣人的消息暂时他已经决定不告诉湖州王,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他不能肯定这消息的真实性,也许有人在暗地里,又在开始算计着他们也说不准。 
  一会之后,燕儿与双儿又洗的香喷喷的揿开了床帘,习惯性的钻进了刘林的大床。这样的“幸福”生活,对刘林来说是一种煎熬,为了不让两个女孩被湖州王当作棋子安插入宫,刘林牺牲了自己独享大床的权利。 
  每天身边躺着两个香喷喷的娈生姐妹花,刘林要付出多大的忍耐,才压抑住男人本能的反应。这些天过来了,似乎这两个女孩也养成了每晚钻上主人大床的良好习惯,还总是一左一右,还总是睡在床的一头。偶尔不同的只是两个女孩谁左谁右时有调换。 
  燕儿凑近了刘林的怀中,低声问:“少爷,后天您带上我们吗?” 
  * 
  求票;晚上九点后更新今天第二更;谢谢!



第二十六章浮出水面(3)

         刘林没有同意带她们两人一起西征南诏,两个女孩心里有点埋怨,可最终也没有说出来。   清晨起床后,刘林匆匆的给远在柴桑县花山村的刘腾与惜然写了一封信,信中主要就是告诉他们,自己随着湖州王西征了。并且告诫刘腾不充许他们去找自己。他还在信中,让惜然拿出一点钱,帮助花山村刘之善的私熟和村里的路进行修缮,并让惜然入私熟读书。等西南的事办完,便会回来检查她的学业。 
  写完了信,刘林让双儿找王府里的人给送了出去。而后便一个人去了王府园子里的小湖泊边散步。他缓缓的绕着椭圆形的湖泊边缘走着,走的很慢,一股心事重重的样子。 
  湖泊的周围静悄悄的,湖中的游鱼依然在水中欢快的嬉戏,不知不觉的,刘林走过曲折的近水回廊,到了湖心的六角亭中。亭中吹拂着初秋微凉的风,转眼秋天就要到了。 
  自从考中的秀才之后,刘林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他没想过自己能做多大的事业。现在他也算有钱了,虽然那三万多两银子是叛将吕安身上的不义之财,那也够自己舒服的活上下半辈子了。可是刘林渐渐的发现,自己已经很难再离开官场的旋涡了。 
  昨天听到了建康王薨逝的消息,刘林感觉到,就算湖州军能够打败南蛮军,打败蜀王,那也很难再改变李锐与李阳之间的局面。除非建康王没有死,他的死关系太大,在新帝继位时间尚短的情况下,建康王的死无疑可以牵涉到大唐半壁江山的安危。他的死就如同国柱一样轰然倒塌。皇帝和柳群集也不是傻子,这个时候是万万不可能让他死的。 
  刘林希望昨夜听到的一切都是假的,只要建康王还活着,那李阳就多有一丝把握。李阳多了一丝把握,那自己的生命保障也就多了一丝把握。 
  刘林不愿意现在就去破坏湖州王的信心和心理依靠,他不能把建康王的死讯告诉他。他到现在为止,也无法确认这消息来源的可靠性。似乎那个黑衣人对自己的情况很了解,而自己对这个人却一无所知,刘林有种感觉,自己好比是被装在了瓦罐里的蛐蛐。 
  刘林的听觉告诉自己有人向这边慢慢的走近了,而且不止一个人。他仍然面若止水的对着湖泊背手而立,低头欣赏着小湖泊中嬉戏的鱼群。这个时候的湖面上除了看鱼,那就是看太阳落在水中耀眼的反光,刘林也只有接着看鱼了。他没有转身去看是谁正在靠近,这里是湖州王府,有王爷的亲兵护卫着,他认为自己没有必要把自己搞的那么紧张。 
  直到那脚步声越来越近,微风他从的身后方向吹来,他甚至可以嗅到一股淡淡的茉莉花的清香,他才知道是谁来了。 
  只有一人向湖心的六角亭走近,随从都留在了曲折的近水回廊的那一头。一声轻咳令刘林转过身来,来人正是湖州王的正室王妃卿凌风。 
  刘林给王妃躬身行了一礼,王妃面露淡淡微笑在石凳上坐了下来。 
  “不知王妃也来这里纳凉,长云失礼了。”刘林在王妃示意他坐下后说。 
  “刘先生不必多礼,是先生在这里思考,我却是来这里找先生,怎么怪你失礼呢?”王妃一口一个先生的叫着,刘林听着心里不由得警惕起来。高贵的女人一旦微笑着说找你的时候,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事情,特别是像王妃这样古典美女样板式的女人。 
  “王妃如若要找长云问话,叫长云过过去便是,何劳您亲自前来。” 
  “呵呵,也不是什么大事。是这样的,昨日便知先生要随王爷西征南诏,料想先生此去随军中一起出征,路途遥远,军中携带女眷颇有不便。你大可放心随军出征,赵燕儿与赵双儿姐妹,我会好生的安排人照顾,这王府之中没有人会让她们受委屈的。”王妃轻描淡写的说完,刘林也猜出了她的意思。 
  此去西南,由于湖州军与南蛮军军力悬殊过大,装备精良的湖州军不占地利,此战颇为凶险。刘林知道王妃这是留下燕儿与双儿,目的不会那样单纯。 
  他知道王妃应该是代表李阳来找他的,这都是因为在王府里的这些日子,他和燕儿双儿表面上的亲密。夜夜三人同眠,在谁的眼里,那燕儿与双儿在刘林心中的分量也应该不轻了。刘林打心眼里瞧不起李阳的这种手法,这种手段太低级。尽管刘林认为这样的一招太低级,可他又不得不承认,这一招也是最为管用的一招。 
  “多谢王妃,她俩长云本就没有打算带着同行,那就有劳您多照应了。”刘林说。 
  王妃满意的点了点头。 
  次日,天刚蒙蒙亮,湖州王在湖州大营校场点兵,李阳与正六品怀化司阶以上的将官们站在点兵台上,刘林也在台上,不过他自己找了个最不惹眼的地方。 
  李阳身着一套金色铠甲,站在点兵台的最前面。校场之上密布着整齐的军士,四千骑弩手、两千轻骑兵、两万五千名步兵,另湖州王亲卫军五百人、加上先行出发的辎重粮草后勤部一千余人。总计人马近三万三千人。 
  湖州王站在点兵台上誓师之后,将三军分成六部,由六名将领指挥,全军听令于李阳。 
  李阳亲任主将,明威将军司马卫为湖州军副将。定远将军庚京与游击将军葛洪各统领一万步兵,分为左右军。归德朗将袁志所率四千骑弩手、昭武校尉于和所率两千轻骑兵加上三千步营人马,归于中军,由李阳亲自节制。怀化司阶谢义隆为粮草督运。 
  李阳没有明确安排刘林的职务,刘林刚被朝廷平反,现在他还不能明目张胆的公布刘林的身份。 
  湖州三府仅留下不足五百步营人马,三军开拔之后,骑兵先行,一路绵延近十里。急行军六日,方才进驻石城府。 
  湖州军以防御阵形在石城府西七十里处扎营,等待粮草辎重的到达。 
  一边,昭武校尉于和已经派出五人一队的探马五十队,前往前方探查南蛮军与蜀军状况。甚至连宜州府、静江府、贵阳府都派出了探马,以得到周边相邻府县驻军的详细情况。 
  又过两日后,部分探马回报,已经大致探明,南诏超过八万大军的三个大营已经从西阚方向往沧河边靠近。湖州军现在所驻扎的位置正是距离沧河以东不足四十公里处。 
  而派往成都府的五队探马,往宜州府的两队探马,没有一队送回消息。较远的静江与贵阳府,却收到了回报。静江与贵阳似乎很平静。李阳让探马带给静江府与贵阳府府军的请求援助的信件,被原件带回。他们给出的是同样一个理由:没有兵部的调令,不敢轻易出兵。 
  * 
  * 
  刚刚准备上传;看了一眼书评;删了一些广告(本书上传一个多月来,第一次删广告贴。)汗,看来我得非得学别人弄一个广告贴了。招架不住了。嘿嘿。 
  PS:有关主角性格与武侠的话题:我无语。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本文送审签约上传之前,大纲就已经完善。对于人物性格的转变,和大环境的变化都是有了线索的。 
  还有我认为主角的性格多元一点好,没必要天天都是一种形态,哪有天天冷冷酷酷或色色的那种?偶尔做一下柳下惠有什么不好,再说他也不是柳下某某,他不是有正常的反映吗。一个人随着场景和环境不同,做出不同的事,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对谁都是一种姿态,有个朋友提起,刘林这个人是不是应该更有文人的一种傲骨,不要对权贵过于顺从,傲骨是好,可他要是总不分场合的傲一下骨头,也许小命就没了。很遗憾,这种迂腐的事,刘林不会去做。 
  我对儒将的定义是腹有文墨、胸有韬略、并有显著成功战例,通观中国历史,做到这样的人并不多。这根有没有文人的那股不合时宜的傲骨没有半点关系。 
  不好意思,说了不少了,嘿嘿,今天晚上很累了,晚上就不加班码字了,谢谢! 
  关于推荐票那东西,朋友们看着给吧!



第二十七章大战前夕(1)

         湖州军驻扎在距离沧河以东四十公里处的一块坡地,四周平坦,视野开阔。行军的这些日子,刘林骑着一批枣红色的战马,每天跟随着李阳的左右。一路之上,刘林细心观察,以他的过人的眼力与听力,便曾经发现过两名混入军中的奸细。奸细被抓之后,立即吞服毒药自杀,没有留下一点线索。   刘林一路之上,多次与李阳提过,湖州军兴师远征不占地利,但求要占人和,湖州军是正义之师,只要严格军纪。对于扰民者,一律不得轻饶。 
  为此,在大军途经潭州时,一名正九品的仁勇副尉与四名军士强暴了一名村姑,李阳决定责打各三十军棍,罚饷半年处理。结果刘林两次进言,最终李阳同意将为首的仁勇副尉斩首,其余四名军士调入先锋营,将功抵罪。另外湖州军还赔偿了苦主白银百两。 
  潭州过后,有了前车之鉴大军一路秋毫无犯,湖州军中将士看待刘林已经不像从前,谁也没想到一个随军还没有职务的幕僚,执行起军纪来比大将军还要严明,而湖州王好像也很信任他。 
  大军驻扎分为五个部分,李阳坐阵中军大营,庚京与葛洪率本部驻于中军左右五里。探马来报,这附近三百里内,均无大桥可通行。上游与下游水道虽然较窄,但水深激流且两岸是悬崖峭壁,大军根本无法通行。现在大军驻扎的正西面,便是这沧水最宽阔平坦的地方。 
  河面水流平缓,两岸地势起伏也不大,满水期水面宽达七十多丈。 
  驻扎当天,李阳便调出五千人马开始砍伐木材与毛竹,制造渡河船只。 
  石城府知府及府军总管均没有借给湖州军一艘渡船,而石城府的百姓却给湖州军送来了近百只小渔船。这百艘小渔船一次仅能载六百余人渡河,虽然是少了点,不过李阳已经看到了,这正是自己拥有敌方所没有的民心。 
  大军驻毕之后,刘林与严显等四名护卫,骑着战马开始在四周观察地形。大军驻扎的地方是一块较高的坡地,中军正在坡顶,四周的地势起伏不大。打听了大半日,刘林除了看看地形之外,并没有收集到多有价值的线索。他问询了十来个当地村民,都证实了一点,南诏的大军从来没有渡过沧水以东,更没有进攻仅一百二十里之遥的石城府。 
  这明显的不符合一个新建立的军阀势力扩张地盘的特征,他们据河而守,却多日没有渡过,这该死的石城府军居然在河东没有派驻守军,似乎敌人与石城府都在等待着什么。 
  查探了附近之后,刘林又驰往沧河边观察。 
  刘林驻马立于沧河东岸,远眺着河西,河西远远的可以看到衬于蓝天边际淡青色的远山,河西临河数十里内,也是较为开阔的缓坡。虽然现在就凭借刘林的异能眼力还无法看到对岸的大军,可他已经能够想象的出,八万大军要是驻守在河西近岸,那湖州军的三万人马根本无法渡河作战,同样对方也无法渡河。这是一个双方对峙的局面,以对方八万人马,还不至于强大到可以强渡的地步,如若强渡,定会有一大半军士把生命永远留在这沧河之中。 
  双方大军暂时还都没有靠近河岸扎营,可双方的探马已经开始互相的渗透。 
  当刘林准备调转马头的时候,无意眼往水流平缓的河面上一瞥,他发现了一个怪异的事情。河水里竟然缓缓的浮动着几根空竹管。竹管很细,已经不是碧绿的颜色,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