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围猎罗马-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和财力建造的海军码头以及大量的海军舰船就这样被盖塞里克一把火烧完了,马约里安面如死灰,他已经再也没有财力打造海军。
  多日以后,马约里安留下一部分兵马镇守西帝国在西班牙东部地区,自己带着主力大军启程返回罗马,经此一役,马约里安好不容易在民众心中积累起来的声望又下降了,在各行省总督心中的积威大打折扣,西罗马帝国再次进入了分裂当中。(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四章 党争

  胡人帝国在公元460年秋冬至461年春的西征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不仅灭亡了勃艮第王国、俘虏了包括国王冈多巴德在内的所有王室成员,而且获得了西罗马帝国高卢行省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当日在里昂城内被俘了重要人物还有威尼斯主教乔恩。
  对于如何处置乔恩,秦东在这件事情上考虑了很久,自从班师回朝凯旋而归开始一直到回到才有了决定。
  回到赛迪卡的第一个朝会,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朝会,第一个原因便是这次秦东率军出征半年有余,时间上很长,秦东很久没有亲自召开过朝会了,第二个原因是朝臣们要在朝会上向皇帝秦东朝贺,召开朝会的钟声响了二十四次,这就表明在赛迪卡的所有官员中五品和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前往皇宫朝见皇帝。 
  勤政殿正殿外面站满了众多的文臣武将们,这些文臣武将们三三两两挤在一起小声说着话,有的文官和武将这次随同秦东参加了西征战事,自然有炫耀的资本,在同僚面前讲述着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引得同僚们一阵阵惊叹和羡慕之声。
  现在已经早上七点多了,距离朝会正式召开还有一点时间,秦东不会这么早到,他一向是一个守时的人,不过文武大臣们可不敢掐着点前来,只能早到等候,在朝会召开的时间上,秦东没有沿用中国古代的天还没亮就开朝会,那真是太折磨人了。他将朝会召开的时间定在早上八点整,七点五十分还没有赶到皇宫的大臣就进不来了,因为从皇宫大门到勤政殿需要走十分钟。
  勤政殿大殿大门打开之后。在当值太监的招呼下,文武大臣们按照品级官阶和军衔大小排队依次进入大殿内,这时皇帝还没有来,大臣们只能跪坐在坐毯上与身边的同僚小声闲谈,但话题总是离不开政治。
  今天前来参加朝会的官员比较多,整个勤政殿都站得满满的,最外围的官员都靠着墙了。还有一些官员已经进不来,只能站在殿外走廊里。
  八点整,秦东出现在了大殿内。当值太监高呼皇帝驾到之后,文武大臣们全部匍匐在了座毯上高呼万岁。
  秦东坐上龙椅抬抬手让文武大臣们都起身,然后道:“诸卿有何事要奏?”
  国务院总理大臣佩特乌斯首先出班向秦东行礼道:“尊敬的陛下,臣佩特乌斯恭祝陛下歼灭勃艮第王国。夺取其土地。俘虏包括其国王在内的所有王室成员,大声西罗马,征服法兰克人、撒克逊人、萨尔马提亚人,陛下之功劳堪比天高,臣敬服不已。”。
  佩特乌斯这篇贺词又长又肉麻,包括秦东在内不少人听了都忍不住打着寒颤,尽管如此,秦东还不得不忍着听下去。朝臣们也都面向前方眼帘下垂,好像没有受到任何干扰一样。完全没有任何反应,不过在佩特乌斯说完之后,这些大臣们都高声附和,点头称赞。
  在佩特乌斯之后,又有官员出来朝贺皇帝,而且是一个接一个,最后秦东即便忍耐性再好也听不下去,皱着眉头一脸不高兴地挥挥手道:“好了,这次西征打了胜仗诸位都Zhīdào了,这不仅是朕一个人的功劳,也是参加这次西征之战的将士们的功劳,没有他们,朕一个人也没法打,诸位因为这次西征大胜的事情而高兴是很Hǎode,朕也很高兴,下旨犒赏三军,给将士们酒肉管够,该休假的休假,该抚恤的抚恤!”
  军机院副大臣苏合站出来行礼道:“尊陛下旨意,散朝之后臣等立即办理!”
  秦东点点头,眼神扫视了大臣们一眼问道:“诸位臣工还有何事要奏的?”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钟晖Yǒushì启奏!“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整个大殿内的所有官员都听得清清楚楚。
  听到是左都御史钟晖站出来,官员们心中都是一颤,心说这位“地狱使者”该不会又要向皇帝告谁的状了吧?钟晖作为都察院的一把手,手握重权,一般只要他参的人,很少有能够逃脱罪责的,他在皇帝面前参了哪个官员,被参之人基本上都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死!因此,他站出来对于官员们来说基本上没有好事,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被官员们送了一个外号叫“地狱使者”,谁让都察院就是皇帝为了监察官员而设立的机构呢?
  秦东看了看钟晖,开口道:“准奏!”
  “陛下,近年来官员贪污腐败日益之严重,官场上享乐之风盛行,尽管都察院屡屡弹劾这其中罪大之人,但这股风气始终刹不住,而且都察院武装力量薄弱,对于某些手握重权、掌握武装力量之高官却毫无办法,他们在遭到都察院逮捕之时往往会武力反抗,臣请求陛下准许都察院扩充武备力量,添置武器和防具!”
  对于钟晖请求扩充都察院武备力量、添置武器和防具的事情,秦东的第一反应就是警惕,毕竟都察院的权利已经足够大了,再大的话就会难以管制,不过秦东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他看了看下面的官员们,发现官员们在听到钟晖的话之后都流露出担忧的神色,这是大部分官员的反应。
  其实都察院并非没有政敌,都察院内部之间就是敌对的,左派与右派之间互相防备和监视,以一把手左都御史钟晖为首的左派专职负责督查朝中大小官员,而以阿古尔为首的右派官员在名义上是辅助左派,实际上他们还有一个职责就是监督左派官员,以副手监督正职肯定困难要大得多,因此左派一直将右派压制,但右都御使阿古尔虽然是钟晖的副手,却可以直接面见皇帝禀报都察院大小事务,不需要事事都向左都御史钟晖汇报,所以左派和右派在力量上基本上是旗鼓相当。
  可不管监察院内部的斗争如何,他们左右两派毕竟是在一个槽里扒食,一旦遭到其他派系的力量进攻必然会抱成一团,要Zhīdào整个朝野的监察力量都在都察院啊,没有其他的官署牵制,都察院监察百官,那谁来监察都察院呢?
  监察百官的权利太过集中了,秦东最近也感觉到了这一点,现在钟晖在朝会上提出一系列的建言明显是要再次加强都察院的权利和力量,不过监察院的监察力量薄弱也是实际情况,这件事情到底要怎么处理,他还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思索一了会之后,秦东看向其他朝臣们问道:“钟大人请求增加都察院的武备力量、添置武器和防具,诸位臣工们以为如何啊?”
  先看看朝臣们的反应,不急于做决定,这是秦东一直以来的习惯,也是统御官员们的手段之一,如果不问官员们的意见就自己做决定,虽然圣旨下达之后百官肯定要遵从,但具体实施起来,效果肯定会大大折扣,而如果大部分官员都和皇帝达成了统一的思想,那么政策实行起来肯定会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效,效果也要好得多。
  秦东原本以为总理大臣佩特乌斯等人肯定会率先站出来反对,可出乎他意料的是最先出来反对是户部尚书霍姆斯,“启奏陛下,臣反对!”
  秦东问道:“为何?”
  霍姆斯道:“陛下,此次西征虽然大胜,得了许多土地和人口,可也耗费了钱财无数,国库已然空虚,如果钟大人要加强都察院的武备力量、要添置武器和防具的话,势必要增加都察院的预算,户部现在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多余的钱来的!”
  钟晖一听顿时急了:“霍姆斯大人,我看你这是哭穷,户部明明有钱,为什么就不能增加我们都察院的预算?”
  霍姆斯也不是省油的灯,当即反驳:“钟大人,国库可不是仅仅只为都察院开的,朝廷上上下下各官署衙门都要用钱,给你们都察院增加了预算,就得挪用其他官署衙门的款项,那这个窟窿拿什么来填?我可没那个胆子挪用其他款项!”
  霍姆斯说的也算是实情,一般来说,一个国家都要保证一定的财政赤字才能让国内经济有着更Hǎode发展,不过这个财政赤字不能太大,更不能超过承受能力,也不能让国库每年都有剩余的钱留下,这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如果钱都到国库去了,那么老百姓身上哪来的钱?因此国库的钱每一分都是有用处的,并不是想挪用就可以随便挪用。
  大理寺卿也站出来反对道:“陛下,臣也反对,理由是都察院的权利已经足够大了,如果再增加武备力量,日后恐怕无人能制!”
  这几句话一说出来,官员们都Zhīdào这句话的杀伤力着实有点大,直接指出钟晖想要扩大手中的权利,可以说直指要害。
  “你!”钟晖指着大理寺卿,只说了一个字,后面的话却是没有说出来,然后转向秦东行礼道:“陛下,臣之忠心可昭日月啊,臣只是想给都察院增加一些执行法纪的人员,决无异心啊!”
  “呵呵,钟卿家的忠心,朕是Zhīdào的,你且起来吧,此事容朕再想想!”(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五章 改国号“大秦帝国”

  朝会散了之后,秦东将国务总理大臣佩特乌斯、军机首席副大臣苏合、都察院左都御史钟晖、右都御使阿古尔、侍卫长其木格留了下来。
  在申请增加执法人员的这件事情上,钟晖确实是有欠考虑的,至少在朝会开始之前他应该向秦东报告此事,事先做一个沟通,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这才是让秦东警惕的原因,按理说如果大臣要在政事上提出新的见解或者要施行新的政策,都要事先与皇帝沟通,取得皇帝的支持才行,这也是作为各部大臣首先应该想到的,钟晖在朝会上来这么一个突然袭击除了让秦东有些搓手不及之外,还引起了他的警惕。
  秦东不Zhīdào钟晖为什么要突然在朝会上提出并没Yǒushì先与他沟通的政治举措,因此他并没有立刻表态支持,对于这件事情,秦东准备先放一放,尽管官场的腐化之风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增长,但一时半会还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危害,毕竟建国才不过两年的时间而已。
  “将诸位留下来,主要朕发现各地民众对于帝国的国号并不是太满意,很多人并不喜欢别人称呼他为胡人,诸位认为此事应该怎么办?是要再次更改国号呢?还是不理会民间的呼声继续沿用这个国号?”秦东说出了将这几个人留下来的原因。
  “胡人帝国”这个国号是总理大臣佩特乌斯先提出来的,并事先与秦东做过沟通。因此秦东将这件事情说出来的时候,佩特乌斯乌斯就显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不过秦东也Zhīdào此事不能怪佩特乌斯。
  当时的情况将帝国的国号改为胡人帝国很正常。毕竟在整个帝国内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民族都是蛮族,将这些民族的人统称为胡人并没错,可是时间过去两年,帝国的文化和经济发展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民众开始对自己是胡人这个称呼不太满意了,而且很多人认为“胡人”这个称呼富含有侮辱性的意味。
  佩特乌斯见其他几人都没有说话,只得自己站出来向秦东行礼道:“陛下。臣有罪,都怪臣当时思虑不周,才会造成现在朝廷在此事上很尴尬!”
  秦东摆摆手道:“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你。当时朕也是同意的,朝中很多大臣都是赞同的,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们要想想解决的办法!”
  几个大臣都点点头。认为现在最主要的是想到解决的办法。钟晖站出来道:“陛下,解决这件事情的办法肯定是没有了,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更改国号,二是不理会民间的呼声,继续沿用旧有的国号,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
  钟晖的话不仅让秦东陷入了沉思。其他几个大臣都沉默不语了,更改国号并不是那么简单。这才建国两年的时间就改国号,说出去也不好听,但不改也不行,因为民间对于更改国号的呼声很高,对现在的国号极为不满意,这会降低民众对于帝国的认同感!
  思索良久,秦东收回思绪问道:“诸位臣工,如果更改国号,诸位认为要改一个什么国号既有响亮的效果,又会让民众接受并且有认同感呢?”
  国号要顺口、要响亮、要富有寓意,要有丰富的内涵,对于一个国号而言,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就好比给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取名字一样,小孩的名字寄托了父母的希望,一个国号也是如此。
  秦东问话之后,几个大臣都不出声了,前次佩特乌斯建议取名胡人帝国,现在造成了民众们都不满意,如果再取一个国号又让民众们不满意,后果Kěnéng很可怕。
  秦东见几人都不出声,便指着钟晖道:“钟大人,你说!”
  钟晖是从中原北魏朝过来,要让他取国号,他当然是按照中原的方式来取,一般来收,国号按照所处的地域来取名,又或者按照开国皇帝的封号来取国号,又或者是用开国皇帝的姓氏来命名国号。
  见自己被点名了,钟晖也Zhīdào不能推脱,只能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他脑子急转,很快便想到了两个国号,开口说道:“陛下,臣倒是想到两个,就是不Zhīdào能不能用!”
  秦东道:“你先说说,即便不好也没关系!”
  这下钟晖放心了,将两个国号说了出来:“陛下,臣是这样想的,陛下的祖籍在中原,而且姓秦,不如以陛下的姓氏为国号,即‘秦国’,对外称‘大秦帝国’,臣以为这个国号很响亮,而且很顺口,容易让人记住,再者以陛下的姓氏为国号,臣想民间应该没有人不满了吧?否则的话,难道他们认为国姓也具有侮辱性吗?”
  众人一听,眼睛都是一亮,都不约而同的点头,确实如此,国号跟开国皇帝的姓氏相同这属于很正常的,还有国号与城市名相同的,例如罗马帝国就是以罗马城的名字而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