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兵-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猛的话让卫少煌呆住了,那句有何面目去见先人,让他彻底清醒了过来,卫家已经破败了,这个时候李昂随便耍些小手段就能让卫家万劫不复,想到这里,他的脸色变得苍白。

“先生先喝杯酒,听在下一眼可否?”见卫少煌神情大变,王猛心里满意,卫少煌固然曾是世家之主,可惜远离长安,卫家又以商业为主,虽说有些心计,可是在他眼里却还是不够看。

神情复杂地看了眼面前谈笑风生的王猛,卫少煌拿起了王猛为他倒的酒,一口闷了下去,接着放下酒杯,朝王猛道,“请先生指教。”

“先生应该明白,卫家之败,非是我主之罪。”王猛说了起来,卫少煌沉默地点了点头,从诸葛家和司马家在他背后捅刀子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幕后的黑手是谁,只是这幕后的黑手他永远都不可能有报仇的机会,所以才只能迁怒于李昂,其实仔细想想,这一切事情和李昂有什么关系,一切都是诸葛家在幕后黑手的指使下干的。

“既然先生明白,那又为何不能为我主效力。”见卫少煌承认,王猛笑了起来,“不是在下夸口,如今天下间敢收留先生和卫家的就只有我主而已,而能让先生和卫家东山再起,甚至更进一步的也只有我主而已。”说到这里,王猛没有再说下去,而是仔细地观察着卫少煌脸上的表情变化。

卫少煌心里挣扎着,他知道王猛没有骗他,如今敢收留他的怕真地只有李昂这个和皇帝交情非比寻常的天下第一名将,想到这里,他的眼神一凛,定下了主意,抬起头,卫少煌盯着王猛道,“先生,不知征西将军如何可让我卫家东山再起,甚至更进一步。”

复苏的帝国之卷 第三百零九章 北边急报

“贵家自我大秦开国以后,虽然自称高门,可是相信先生心里知道,和长安的高门相比,贵家不过是一大富之家而已。”王猛看着卫少煌,侃侃而道,“即便贵家再财大势雄,可是这长安城里已没有贵家插足的分。”

卫少煌沉默,王猛说得一点都没有错,不管他卫家财力再雄厚,也难以在长安占得一席之地,就算在河东,他卫家在官面上也没什么势力,这一次卫家被曹氏商会暗算,更是明证。

“先生应该知道,我主志不在长安,而在万里之外,而陛下也答应日后我主可以封王立国,为大秦诸侯,不知道先生可愿做开国之臣。”王猛抛出了他的筹码,他相信卫少煌不会拒绝,卫家在大秦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只有李昂才能给他们想要的政治地位,虽然不是在大秦,可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道理,想必卫少煌也是明白的,留在大秦,卫家最后只会沦落成平民百姓,跟着李昂,却还有一朝翻身的机会。

卫少煌看着王猛,放在桌下的拳头握得极紧,过了良久,他才开口道,“先生何时带我去见主公?”

“只要先生有空,何时不可!”王猛看着做出决定的卫少煌,大笑了起来,只要卫家能为李昂所用,河东商会不过是瓮中之鳖而已,他随时可以拿下。

“那请先生稍待片刻。”卫少煌起身,回了房中。他身后是紧跟的儿子。进了房中以后。卫子卿看着自己的父亲,“爹,你真地打算替征西将军办事?”

“征西将军是你可以叫地吗?”卫少煌瞪了儿子一眼。“从今以后,你要称主公。”说着,卫少煌换起了衣服,他是个聪明人,知道投靠李昂地好处,同时也更明白拒绝的后果。

“子卿。你听好了,这次我们卫家是被诸葛家给阴了一把,你要是要恨的话,也该恨诸葛家。”卫少煌换好衣服以后,看着儿子沉声道,“我们卫家能否再东山再起乃至更进一步,就全落在咱们这位‘新’主公身上了!”

“爹,我明白了。”看着父亲。卫子卿眼里地不忿淡了下去,他知道父亲说得没错,他要恨的话,的确应该去恨诸葛家。若不是他们,卫家又怎会落到这般田地。

在得到卫家的效忠以后。李昂对于王猛便更加器重,卫家虽然破产,可是作为历代经商的大世家,他们做生意的本事鲜少有人能与之相比,得到卫家子弟地相助,他手里那些原本属于卫家的产业无形中增值了不少。

“景略,卫家虽然向我效忠,可是仍要防着他们一手,你去河东以后,要多培养些理财的好手,不能让卫家把持一切。”夜晚,书房里,李昂和王猛相对而坐,吩咐着一些事情。

“主公不必多虑,庄里我已挑选了百名伶俐通算学的孤儿,到了河东之后,我自会培养他们。”王猛点了点头,接着又道,“而且河东商会里,我亦可以招纳那些世家为主公所用,不让卫家做大。”

“河东诸事,便一切拜托给景略你了。”李昂看着王猛,正色道,王猛的才能已经毋庸置疑,他所要做的就是让王猛最大限度地去发挥他的才能,而不是给他掣肘。

“主公放心,三年后,我必然让主公的商队遍行丝路各国。”王猛见李昂将河东地一应事务都交给他打理,也不由心里感动,他跟随李昂不过两月,便能得到如此信任,足见李昂的胸襟。

又谈了会事情之后,门外却是响起了风四娘她们的声音,原来风四娘和林风霜见李昂和王猛谈事情谈到那么晚,便煮了夜宵专门送了过来。“主公,我先告退,不打扰您和夫人了。”见风四娘和林风霜进来,王猛却是站了起来要离去。

“景略,你如今是我府上的人,都是自家人,何必拘礼。”李昂却没有让王猛离开,而是让他坐了下来,一旁地风四娘和林风霜也是在一旁帮着丈夫说话,倒是让王猛不好意思了起来,他父母早丧,家里亲戚也不和他怎么来往,眼下李昂的挽留却是让他心里有种别样地感觉。

在又坐了一会儿,吃了夜宵,闲聊了一会儿以后,李昂才放了王猛回去,等到王猛离去以后,林风霜忽地朝李昂道,“夫君,我倒是觉得这个王景略不容公主的良配,你不如想办法撮合他们两个?”曾经的林风霜很清楚曹胜男的价值,现在李昂和她之间的同盟关系,在她看来并不可靠,随时都会发生变故,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联姻,当然让李昂去娶这位照容公主的话,她是怎么也不会答应的,但是嫁给别人她倒是没意见。

“你说的不错,不过照容公主可不好对付,而且景略他自己的意愿也很重要。”李昂沉吟着道,不过最后他还是为着这可能达成的联姻动心了,“我以后想办法让景略和她多相处,看看能不能成。”

“林妹妹说得不错,这么娇滴滴的漂亮公主要是一辈子守寡的话,岂不可惜,倒不如给咱们家景略做老婆。”风四娘在一旁也是附和道。

“义父,北边的急报。”就在风四娘和林风霜收拾了碗碟,要和李昂一起回房的时候,李存孝却是拿了一封公文急匆匆地来了。“你们先回房睡。”李昂歉然地看了一眼妻子,和李存孝进了书房。

“想不到突厥人还能闹腾。”看完北边赫连勃勃差人送回来的急报,李昂不由皱紧了眉头,新建的定襄府居然落在了突厥人手里,三千虎豹骑全军覆没,这真算得上是北庭都护府建府以来第一大败,看起来北面又要打大仗了。

—“此事不要张扬出去。”收好急报,李昂朝李存孝吩咐道,照道理,出了这样的大事,北庭都护府的军报早就该到了,可是到现在却一点消息都没有,反倒是赫连勃勃让人把消息给送了回来,可见北庭都护府一定是压下了消息,想要挽回颜面以后再上报。不过这倒是给了他一个机会,想到风四娘的身世,李昂不由考虑,这个消息要不要让夏侯本家知道,自己帮他们夺回镇国公的爵位以后,在北地边关他能得到怎样的回报。

沉吟了一会之后,李昂抬起了头,看向李存孝,“备马,我要进城!”李昂还是决定和夏侯本家建立同盟关系,为赫连勃勃他们在北地争取些方便。

夜色如墨中,李昂带着近百的破军亲卫,朝长安城急奔而去,自从那次察觉到有人想要自己性命以后,李昂加大了护卫人数,在近百的破军亲卫保护下,便是来上千人他也不必惧怕。

守卫城门的军官还未大喝,一枚令牌已是到了他的面前,下意识地抓住令牌看清以后,那军官立时便让士兵将大门给开得更大,让李昂一行人进了城。

“大人,那些人是什么来路?”等李昂他们进城以后,守城的士兵却是朝自己的官长问道。“我也不知道,不过这枚令牌却是军堂所颁,可以随时随地出入长安城不受任何盘查,我干了这么久,这也不过是第三次罢了。”那军官并不认识李昂,只不过直觉上让他意识到可能出了什么事情。

进城以后,李昂直奔夏侯家的府邸而去,在吐蕃的时候,他曾经训斥过夏侯家的人,让他们不要在军中生事,否则他就不客气,没想到那么快他就来向夏侯家示好,真是世事难料。

夏侯茂是在床上被下人叫醒的,尽管夏侯家的家主是夏侯存,可是实际上夏侯家真正的掌权人还是他这个宗祠的大长老,在听到管家说是李昂亲自过来,这个年过八旬的老人立时便从床上跳了起来,身手毫不逊于年轻人,“快请李将军进来,这种事情还通报什么。”夏侯茂教训起了管家,算起来李昂是他的侄孙女婿,尽管以前他不愿掺和到他们和分家的事情里去,可是夏侯茂仍旧认为李昂对夏侯本家还算不错,不然的话,他们在西北搞的那些事情,李昂就不是警告了事了。

夏侯茂猜测着李昂的来意,他心里有种感觉,李昂深夜那么急赶过来,一定是好事情,虽然毫无根据,可是夏侯茂却如此相信。很快,夏侯茂便和同样心急的家主夏侯存到了见客的大厅,那里李昂已经恭候多时。

看到夏侯茂,李昂站了起来,不管怎么讲,夏侯家都是风四娘的娘家,自己对于她的长辈,应该有所敬意。见夏侯茂和夏侯存急着知道自己的来意,李昂从怀里拿出了赫连勃勃送来的急报,递给了夏侯茂,“不管怎么说,四娘是我的妻子。”

复苏的帝国之卷 第三百十章 河中变乱

夏侯本家得到了李昂的送来的消息,足够他们对蓟京的分家发动一次致命的政治攻势,北庭都护府隐瞒边关的战报,需要有人承担责任,而这个人选最好莫过于北庭大都督,夏侯分家的家主,对于皇室和世家同盟来讲,这种隐瞒的行为是大忌,对于皇室来讲,可以认为夏侯分家有不臣之心,而对于世家同盟来讲,夏侯分家就是在破坏国家的安定,大秦开国的时候,太祖皇帝的那句与世家共治天下并不是空话,皇帝所代表的皇室和世家同盟是一个无法分割的利益整体,虽然平时会因为各种利益分配而产生矛盾,但是当有谁想要破坏这一切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联合。

在三十年前,文皇帝的父亲认为当时的镇国公夏侯本家势力过于强大,于是借着当时还是太子的文皇帝被刺一事,夺去了夏侯本家的镇国公爵位,将其转到了蓟京的夏侯分家身上,现在三十多年过去,在长安的一些大世家眼里,镇国公这样的显赫爵位在北方已经待得够久,是该回到长安了。于是当夏侯茂拿着李昂给他的那份军报照访那些与他们向来关系良好的大世家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表示了支持,世家显贵就应当集于长安,这样大秦才会万世无忧。经历过旧汉覆灭的太祖皇帝。对于地方豪强势力向来从不手软,而大秦历代皇帝和执掌政权地世家同盟也一样,他们可以允许地方上出现富可敌国地家族。但是绝对抵制拥有大量田地和人手的豪强。

在将消息告诉给夏侯本家以后,李昂便回到了自己的庄园里,过着悠闲地田园生活,尽管他帮了夏侯本家一把,但是并不打算被扯进这件事情里去,当然这件事情他和曹安民打了声招呼。他不想被皇帝猜忌,只要皇帝站在他这一边,他才可以高枕无忧。

午后的庭院里,李昂正在逗弄着儿女的时候,宫里来人了,曹安民要召见他,事情似乎很紧急。在将儿女交给一旁的风四娘和林风霜以后,李昂便带着李存孝策马出了庄院。直奔长安城而去,虽然来宣召的黑骑营军官没有透露到底出了什么事,但是李昂多半猜得到一些,想必是河中出了什么事情。

未央宫的后殿内。早已致仕地总长和大司马早已先李昂而到,看着这两位老大人。李昂心里一下子提紧了,曹安民竟然召集齐了他们三个,可见是出了大事。开口寒暄了几句,就在李昂想要从总长和大司马口里挖些消息的时候,曹安民来了。“你们都下去。”看着到齐的三人,曹安民挥退了侍卫,并让他们关上了殿门。

“这是河中的机密战报。”曹安民将一封文书扔给了李昂,“匈奴人动用了大军,远超我们想象。”曹安民的语气沉重,去年他采用了李昂的建议,让安西都护府主动出击,马军带领的五万轻骑,在秋季前杀入了匈奴人的疆域,斩首六万级,还捣毁了一处匈奴人用来囤积军粮地补给后勤地,成功迫使匈奴人无法对河中发动秋季攻势,为大秦争取了一个冬天的时间用来训练新兵,还未开春,曹安民和军堂就将先期训练完成的近七万士兵全部派往了河中与匈奴接壤的前线,可是没有想到得是,匈奴人竟然下了血本进攻河中,才一开春,四十万大军就兵压河中前线,若是算上后勤人马地话,兵力达到了骇人的六十万数目。

传阅完之后,李昂和身旁两位曾经历经风雨地老人都是皱紧了眉头,这份军情是河中方面传回来,而从上面看得出,长安出发的援军距离他们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路程,至少在这份军情送出来的一个月里,守卫边境线的五万大秦士兵要面对四十万的匈奴士兵。“匈奴人动手了,而去年冬天从上下波斯两国传回的消息里表明,上下波斯似乎达成了某种同盟关系,所以朕担心河中的西线也会出一些变故。”曹安民有些忧心地道,尽管他对大秦的国力充满信心,可是他需要时间让库府里的钱粮打造出一支庞大的军团,依靠大秦现有的军队数目,很难完全守住河中。

“波斯人应该不会出兵,可是我军西线的兵力也绝对被牵制住,而且我们还不得不同时向西线增兵。”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