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齐鲁英豪打鬼子-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中清带领着部队隐蔽在一个废弃的土窑里,自己爬上了窑顶,借着昏暗地月光向阵地望去,只见两面鬼子的炮火打个不停,两面都不时有身穿黄色军服的鬼子被炸上了天空,又重重地落到了地面上。
    遭遇了炮火袭击的鬼子马上都做出了调整,经历了短暂的沉静后更加猛烈地炮火响了起来,胡中清看了,直吐舌头,说道:“乖乖,那么多的重炮呀?”
    九连连长宋春光,指导员刘康,营部直属侦察排排长胡长青也跟着爬了上来,看着鬼子的重炮在轰炸,随着炮火的轰击,身穿黄色军服的鬼子的肢体在空中飞舞着,在空中画出了一条条的抛物线,落到了附近的青纱帐里。
    两面鬼子的炮火稀疏了起来,胡中清看着这个阵势,对着宋春光说道:“我们走了,其余的事情交给石井嘉穗来处理吧!”
    胡长青说道:“好呀,营长。我们先去李楼附近的柳树林里隐蔽等待着政委他们吧?”
    胡中清说道:“好,马上转移。”战士们迅速从窑顶上撤了回来,原来这些战士们都出来观看这场狗咬狗的炮战来了。
    胡中清急忙说道:“快撤,你们还以为是看过年放的烟花呀?”战士们嬉笑着,撤出了阵地,来到了柳树林休息,等待着时机接应内线作战的二营和政委。
正文 第六十一章 危难时刻 鱼水情深
    9月27日的拂晓,终于在激烈地枪炮声中来临了。太阳穿越了薄雾从东方升了起来,薄雾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地消失了,激烈的炮战的鬼子停止了双方的征战,望着青纱帐里挂满的黄色碎片发呆:青纱帐的边上,激烈的炮火把青纱帐打得一片狼藉,夹扎着一些残肢断体在阳光下显得那么恐惧,那么阴森。青纱帐的叶子上晶莹地露珠、红色的血滴慢慢地向下撒落着,于无声惜地落到了土地里。
    知道了情况的石井嘉穗和石田德松匆匆忙忙地赶来了,在双方交战的中间,发现了一些散落地子弹壳,于是明白了一切。石井嘉穗咬牙切齿地说道:“可恶地支那军队,让我们打了一个多小时。”
    石田德松也明白了,对着石井嘉穗说道:“石井君,我的221旅团的大炮损失了一大半呀,一个大队被打残了呀?”
    石井嘉穗也损失惨重呀,对着石田德松说道:“石田君,现在我们不是追究责任和损失的时候,命令部队迅速合围。天已经亮了,迅速向前推进吧。”
    石田德松没有再说话,望着损失惨重的32师团,急忙命令鬼子在坦克的引导下向黄河对岸冲了过来。石井嘉穗也命令32师团迅速向根据地内压缩前进。
    孔德卫站在黄河对岸,和程主任、吴而成一起指挥着部队转移乡亲们。孔德卫接过吴而成递过来的望远镜向黄河对岸望去:隐隐约约地看到,在黄河大堤的树林中,有三三两两鬼鬼祟祟的人来回走动。不一会儿薄雾散去,太阳光射进了柳树林,这时才清楚地看到,日寇的大队人马隐蔽在柳树林中休息。没有多久,一队队的敌人纷纷站起来,枪上的刺刀在阳光下闪动着。只见他们走下黄河大堤,列成行军队形,打着大大小小的日本膏药旗,像一条条毒蛇似的从南向北扑过来。
    黄河改道后,旧河床变成了沙滩,鬼子的皮鞋踩在松软的沙子上,陷进去了好深,鬼子在沙地里艰难地行走着。
    见鬼子从南面压了上来,孔德卫急忙指挥着二营的五连在连长赵相河,指导员徐登生的带领下,带领乡亲们向东北方向转移,准备从寿张一带突围出去,命令四连连长姜云飞,指导员张金平带领部队阻击黄河南面上来的鬼子。侦察排在前面开路,六连在后面策应,保护乡亲们的安全。
    程中杰对着孔德卫说道:“政委,我们的主力部队看来已经跳出了鬼子的包围圈,我留下来带领战士们阻击鬼子,你带领乡亲们迅速转移。”
    孔德卫摇了摇头说道:“不,程主任,你对这一带的乡亲们熟悉,还是你带领着乡亲们转移,阻击鬼子由姜连长就可以了。”
    杨新过来了,说道:“政委、程主任,我留下来和四连一起阻击鬼子,你们赶快行动吧,晚了鬼子的合围就形成了。”
    孔德卫听了,急忙对杨新说道:“好吧,你们阻击鬼子后,想办法把鬼子向西南方向牵制,在想办法突围,集合地点在张秋附近。”
    四连已经和鬼子交上火了,急忙的枪炮声从黄河边上传了过来,杨新带领着通讯员急忙向阵地跑过去,孔德卫、程中杰带领部队和乡亲们迅速向东北方向转移。
    杨新来到了阻击阵地,四连长姜云飞正在指挥着战士们将黄河河床上艰难行走的鬼子射击,河床上没有隐蔽物,一个个鬼子在沙地里移动非常困难,笨重的皮鞋成为了他们的负担。河床上鬼子就像一个个移动的靶子,在河床下缓慢地移动着,随着战士们步枪的枪声,鬼子一个个地倒在了河床上。
    机枪手熊建东抱着自己心爱的轻机枪,在哪里看着战士们射击心里痒痒地,没有办法,连长不让射击,一个人在哪里低声地嘀咕着。杨新转身一看,熊建东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身体很高,肌肉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着黑黝黝地亮光,一张不太匀称但是有表情的聪颖的脸,水汪汪的大眼睛,笔直的宽阔的鼻和弧形完整的嘴唇,一双强健有力的大手在抚摸着轻机枪。
    杨新见熊建东不快,连忙说道:“这是鬼子的小部队,不能暴露我们的实力,等着吧,一会儿保准让你打个痛快,不过要瞄准了再打!”
    熊建东高兴了,说道:“放心吧,教导员。我保证一梭子子弹下去,将鬼子撂倒一大片。”
    杨新见熊建东情绪来了,说道:“注意隐蔽,防备鬼子的炮击!”
    鬼子的炮火开始准备了,几发炮弹稀稀疏疏地落到了黄河对岸,爆炸飞起的黄土把整个黄河北岸形成了一道黄色的幕墙。这是鬼子第35师团的221旅团,凌晨的战斗使他们的重炮损失惨重,炮弹也消耗的差不多了,炮火顿然减弱了许多。
    鬼子的骑兵冲了过来,骑兵飞速冲下了河堤,到了黄河河床上,松软的沙子将鬼子战马陷了进去,战马在河床上跳跃着,有几个鬼子的骑兵被掀下了马背,又被后面鬼子战马所践踏,嚎叫声响遍了黄河两岸。
    见鬼子的骑兵在黄河河床里跳着舞,杨新说道:“姜连长,还不准备收庄稼呀?”
    姜云飞看着战马,心痛地说道:“多好的战马,被鬼子糟蹋了,多可惜呀?”接着命令道:“轻重机枪,给我加点料,把鬼子的骑兵给我煮熟了。”
    随着姜云飞的一声令下,轻重机枪一起对着鬼子的骑兵射了过去。熊建东高兴了,端着轻机枪就是一阵连射,鬼子的骑兵被他射死了好几个,战马也打死了,战马倒地了,又将鬼子的尸体压在了战马的下面。战士们的步枪瞄准了河床上跳舞的鬼子骑兵,一枪一枪地收割着鬼子的性命。冲到河床里的鬼子骑兵被消灭了,河堤上鬼子的骑兵迅速地后撤,熊建东抱着轻机枪对准撤退的鬼子就开火,一梭子子弹下去,又有两个鬼子从马上摔倒在地,顺着黄河大堤,滚到了河床边上,不动了。
    两辆鬼子的坦克出动了,在河堤对岸不停地打着炮,鬼子的坦克上的机枪也射击着,打得黄河北岸尘土飞扬,几棵无辜的小树被拦腰炸断,树头搭落着,视乎述说着鬼子的残暴。鬼子的步兵也隐蔽在黄河南岸,向这里射击着,枪声、炮声响成了一片。
    姜云飞和张金平指挥着战士们隐蔽在北岸的河堤下,听着鬼子激烈的炮声,一个战士们轻声地说道:“娘的,鬼子就是阔气呀,炮弹好像不用花钱似的,比过年放的炮仗都多。”
    一个负责监视鬼子的战士说道:“鬼子已经冲下了河堤。”战士们在姜云飞、张金平的带领下,迅速地爬到了阵地上,等待着连长的命令。
    鬼子的坦克冲到了河床上,卷起的黄沙具有两三米高,跟随坦克前进的鬼子步兵个个用手捂住了眼睛,几个鬼子眼睛里进去了沙子,不停地用手揉搓着,泪水不断地从眼睛里流了下来。姜云飞命令战士们瞄准鬼子的步兵射击。鬼子的步兵被卷起的沙子刺得挣不开眼,胡乱地打着枪,随着北岸的枪声,鬼子的步兵一个个地倒在了河床上,河床上已经成了红色的土壤。
    鬼子的坦克艰难地爬上了河堤,刚刚走到了河堤的半腰,一阵手榴弹在坦克的周围爆炸了,失去重心的鬼子的坦克翻滚着,向河堤下面滚了下去,两辆鬼子的坦克履带在上,还在不停地运动着,坦克的出口被重重地坦克压进了沙子里,鬼子的坦克兵被封死在了坦克里,不知道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
    北面传来了一阵喧闹声,杨新转身一看,侦察排的排长罗汉光带领着侦察排过来了,见到杨新就说:“教导员,北面的鬼子也压了过来,政委和程主任决定从南面突围,让你们要坚守阵地,政委他们马上就到。”
    说着,带领侦察排顺着黄河河堤向东西两面侦察去了。杨新急忙对姜云飞说道:“姜连长,情况有变,政委决定从这里突出去,我们要坚守阵地。”
    姜云飞对杨新说:“教导员,政委的决定是对的,不知道为什么,对面的鬼子的炮火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猛烈。”他哪里知道凌晨时候团长安排的三营上演的一处好戏呀。
    政委和程主任带领着乡亲们到了,就在黄河北岸不远的青纱帐里隐蔽着,杨新急忙过去,对政委报告了这里的情况,杨新还发现这里不仅有乡亲们,还有不少的地方武装。杨新再向后望去,心里一惊:黄河故道北岸,沙丘起伏,只有几十户人家的甘草涸堆村,挤满了乡亲们。在旧范县这块不到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们已被日军逼得无路可走,无处藏身。军队走一步,老乡们跟一步,军队走到哪里,老乡们就涌向哪里,条条道沟里人们都挤得满满的,在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场上,这种相依为命的军民鱼水之情,更加亲密,令人感动!
    政委对着杨新说道:“杨新同志,现在的情况紧急,这么多的乡亲们挤在了一起,万一被鬼子发现,乡亲们的损失可就大了。告诉同志们,拼死也要杀出一条血路来,掩护乡亲们安全撤离到外围。”
    杨新心里清楚,那么多的乡亲们没有几百米的突破口要想冲出去是艰难的,急忙赶回了阵地向四连传达了政委的命令。
正文 第六十二章 突围失利 再整旗鼓
    杨新回到了四连阵地,姜云飞正在指挥着战士们对鬼子进行着阻击,鬼子发疯般地嚎叫着,冲到了坦克附近,试图将坦克翻过来。姜云飞笑着对张金平说道:“愚蠢的鬼子还寄希望用坦克进攻呀?”
    张金平笑着指着坦克对姜云飞说道:“鬼子就是迷信他的乌龟壳呀,你看多像一只被掀翻的王八呀?”
    姜云飞急忙对战士们说道:“手榴弹准备,把鬼子给我炸回去!”战士们手里的手榴弹在坦克周围爆炸了,爆炸引发了坦克翻到泄露出来的柴油,熊熊大火冲天而起,鬼子被柴油沾满了身体,一个个的火人在河床里到处乱跑,大火引发了鬼子身上的手榴弹,伴随着几声爆炸声,嚎叫的鬼子停下来了,躺在了河床上任凭着大火的蔓延。两声更加强烈的爆炸声响了起来,鬼子坦克车上的炮弹被大火燃烧得爆炸了,伴随着坦克的碎片飞向了河床里的鬼子,鬼子被炸死炸伤一大片,活着的鬼子退了回去,受伤的鬼子在河床里嚎叫着,河床里接二连三地响起了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忍受不住痛苦地鬼子自杀了。
    杨新把政委的指示带给了姜云飞,姜云飞说道:“等鬼子再次进攻上来,我们出击到对面的河堤上去,哪里更能观察到鬼子的动向。”
    杨新说道:“好,我们出击到河堤的对岸,顺着黄河河床,寻找鬼子的薄弱点杀出一条通道,掩护乡亲们和政委转移!”
    孔德卫站在一个破旧的窑顶上,拿着望远镜在观察着鬼子的动向:地面上的敌步兵,打着大大小小不同的红、黄、蓝、白、黑各种颜色的旗帜,展开战斗队形向合围地区压缩;敌人的坦克、汽车越过一条条抗日沟道,颠颠簸簸地爬行着,步兵则强迫老百姓为坦克、汽车平道沟开辟通路;敌骑兵部队打着黑色旗帜,在开阔地和村庄之间穿来穿去。敌人所到之处,烟尘四起,烽火冲天,枪声不断,大大小小的村庄陷入一片惊惶和恐怖之中,老乡们在呼儿唤女,扶老携幼四散奔跑,东走走西碰碰,传来凄惨的哭喊之声。
    孔德卫见乡亲们遭受到了损失,心里在流着血,急忙命令通讯员让四连迅速向南打开一条通道,把乡亲们转移到安全地点。
    姜云飞接到了政委的命令,急忙和指导员张金平商量着对策,鬼子攻了过来,前面的鬼子头上戴着一个白布条,布条上一个个红色的圆点印在了额头上。姜云飞急忙对战士们说:“瞄准鬼子的红色圆点,哪里就是靶子的中心,射击!”
    面对残忍的敌人,四连是何等的气概,把打仗看成了打靶,把一个个骄横的鬼子当成了靶子,战士们轻松地上弹退膛,将一颗颗仇恨的子弹射向了鬼子。鬼子头上白布条的红色的圆圈在不断地扩大,随着红色圆圈的扩大一个个鬼子倒在了地上。见鬼子冲锋的锐气被打了下去,姜云飞大声喊道:“同志们,冲呀!”带头端着步枪冲下了河堤。
    副连长王金山是个结实的梁山汉子,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王金山举着一把大刀,紧随连长的身后,奋力高喊:“同志们,杀呀。打鬼子啦!”随着喊声,冲到了一个鬼子的面前,鬼子慌忙把步枪里的子弹退了出来,举枪就刺,王金山冷冷一笑,刀背磕到了鬼子的刺刀上。鬼子的刺刀一偏,王金山一个箭步冲了上来,手里的大刀一个斜劈,大刀对着鬼子的脖子砍去。随着“咔嚓”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