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流三国-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只见董卓伸出那肥胖的手到少帝的腰间,解下了少帝腰中的玉玺,笑着道:“险些忘了这个。”说着便有往自己的腰中放的趋势。
  正在这时,董卓看到了李儒正在向自己微微摇头,显然再示意此事不可。董卓又见众官见己都满面怒色,也是缓过神来。哈哈一笑:“这个东西,好是小心为妙!”
  说完,便移动起了自己那个肥硕的身躯,慢慢的向天子之位走去,由于董卓肥胖,便走的很小心,此时李儒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难道主公不是要坐在天子之位吧?不少字这不就是明目的篡位了么?天下必定群起而反之,此事绝对万万不可!若是如此,刚刚压下去的怒焰一定会复燃的,而且会猛烈数倍!
  果不其然,众人皆是面含怒色的看着董卓一步步向天子之位走去。
  徐朗也是暗暗心惊,董卓不会就此坐在天子之位吧?不少字虽说己方局面占优,但是若是如此,不是将自己推向风尖浪口?
  董卓终究还是没有让李儒失望!只见董卓缓缓走到天子之位,慢慢躬下了自己那肥硕的身躯,小心翼翼地将玉玺放在了天子的方案之上。
  这一个举动,可谓在场的每一个人均是松了一口气。李儒暗暗想道:也是,主公只怕这些事情考虑得比我还周到。这时董卓又缓缓走了下来,喘着粗气道:“现在就有请陈留王上殿!”
  终于,陈留王在众人的拥戴之下,缓缓地走向殿来,来到董卓跟前,董卓退下左右,轻轻挽着陈留王的手,道:“皇上,我总算没有辜负先帝的遗愿啊。请天子登基。”
  陈留王也是昨日便受到了董卓的安排,今日一切全听董卓的吩咐。
  此时,董卓轻轻挽着陈留王的手,再次一步步向天子之位走去,看着董卓的开心的笑,简直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忠臣义子”。待陈留王坐定,董卓当即跪下,自己五体投地,大声叫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董卓这一个带头,众人皆是不傻,纷纷跪下,均是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终于,在董卓和李儒的积极策划之下,终于成功的废掉了少帝,成功的扶持了新的皇帝陈留王。董卓把持朝政的时代终于到来了,天下无出其右者。
  董卓之后便将少帝废为弘农王,与其妃子唐氏关在永安宫,无旨任何人不可出入。可伶少帝四月登基,九月便被董卓废掉。不可谓是不可悲。
  陈留王刘协,便成为了大汉的新的皇帝——汉献帝!
  国家改元,新号——初平元年。
  此时,献帝刘协仅仅九岁,怎能处理国家大事?故天下大政,皆是董卓一人把握,可谓已是天下第一人,新帝初登,献帝在董卓授意之下,拜董卓为相国,掌丞相权,统揽天下之事。
  董卓大权在握,更是将自己的亲


 第三十八章 毒杀少帝

  
  11…26
  话说少帝、何太后、唐妃被董卓下令囚禁于永安宫。时值入秋,天气渐渐转冷,但是三人被困于永安宫之内,不能添加衣服,也无人送衣,只能互相依偎取暖。
  加上三人打入冷宫,侍从送饭菜也都是寒凉无比,别说温饱,只是勉强填上肚子。
  三人想起之前的富裕生活,再看看现在的如此惨状,均是不由落泪。
  这一日,少帝于败落的院中稍坐,秋风一起,散落无数树叶,少帝看着庭院的落叶,更是不由得伤感。正巧,两只飞雀飞入树梢之上嬉戏,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少帝不由一时看的出神,片刻时分,又是触及心事,想起自己来,两行热泪竟滚滚而下。
  少帝不由起身,触景生情,张口吟诗而道: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少帝此诗实是疏泄心中抑郁之情,但是,少帝却不知的是,自己的随口一诗,将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原来少帝在吟诗之时。正巧送饭的侍从为曾离去,远远的听到少帝的吟诗,侍从用心一听,嘴角一笑,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升官发财的时机到了,便用心记下诗句。
  果不其然,这个侍从出得了永安宫,便来到了相国府,径直找到了董卓,发现李儒也在身旁,便向董卓叙说少帝吟诗之事。董卓听完侍从的叙说,不动声色,赏了侍从五十两白银,便让其退下。
  接着董卓对李儒说道:“文优,现如今虽然吾等已立新帝,但是少帝仍在永安宫,倘若时间一久,会否有变?”
  李儒沉思片刻,道:“少帝此诗,诗句之中无不透漏着对主公的怨气,以文优的意思,还是早些下手为妙,若是坐视不管,只怕会养虎为患。”李儒此意与董卓之想法完全一样,董卓道:“既然如此,你不若叫上少杰,早早完结此事。以免夜长梦多。”
  董卓的话说完,见到李儒丝毫不动,没有走的意思,面色凝重,似乎在沉思着什么,便道:“文优,还在思考何事?”
  这时,李儒终于下定决心道:“主公,我有一句话不知该讲不该讲。”
  董卓听后,便道:“文优,你我不是外人,不必吞吞吐吐。有话但说无妨。”
  李儒听到董卓的话,终于下定决心道:“主公,你觉得少杰和在我们进洛阳之前难道是一样的么?”
  董卓听后,望向李儒,道:“文优何意?”
  李儒道:“进入洛阳之后,我总认为少杰与之前似乎有了改变,对我们的事似乎都不是很紧心的感觉。”
  董卓想了一下,似乎也确实如此,但是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便道:“依我看,少杰应该是对我们的做法很多不是理解吧。归根一句话,少杰之心不够狠,可能又没有料到我们会有废帝之举,然后心里便会产生落差之感吧。”
  李儒道:“或许正是如此吧,但是,倘若真是如此,便是与我们不是一条真心,那便与徐荣无疑,可用却是不能重用。”董卓听后点了点头,道:“此次毒杀少帝,务必带上少杰,看看他到底是何心态。”
  李儒当下应诺。在李儒心中,自己的岳父身边,必须都是全心全意的可靠之人方可。少杰啊少杰,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
  接着李儒领着二十甲兵找到了徐朗,徐朗见李儒领了二十甲兵来,见到一个甲兵手中尚有酒杯酒壶,另一甲兵拿着三丈白绫,一头雾水,便道:“文优兄,这是何解?”
  李儒一笑,道:“少杰,你我进宫一趟有些事要办。”
  徐朗听后,看着甲兵手中之物,搜寻着对三国历史的记忆,心中忽然明朗,心中打了一个冷颤,李儒这是要弑帝!
  徐朗知道历史车轮滚滚前行,自己断然改变不了,但是,让我徐朗弑帝,我又怎么能做得来,在战场上的厮杀,那是双方交阵,死伤那是难免,但是,若是让我去杀赤手空拳的人,我怎么做的到?
  但是,徐朗知道,自己断然不可拒绝,思来想去,毫无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与李儒一起向皇宫走去。
  一路之上,徐朗心事重重,眉头紧锁,难道就没有办法解救少帝?
  想到这,徐朗自己摇了摇头,董魔王的意思,谁又可以忤逆呢?除非自己想要先去阎王爷那里报道。李儒这时回过头来,看着徐朗一脸的思索之状,便道:“少杰,再想何事?‘
  徐朗强颜欢笑,怕李儒看出破绽,道:“没有,或许,昨夜没有休息好。“
  李儒嘴角一扬,微微一笑,也没有回话。
  终于,徐朗和李儒两人连同二十甲兵来到了永安宫。
  来到了宫中,李儒发现少帝与唐妃太后正在楼上。李儒一笑,率着众人来到了楼上。
  少帝见李儒众人来到,甲兵个个皆是钢刀在手,看的三人不由颤颤发抖,这时李儒道:“弘农王,寒意渐起,丞相赐酒御寒,望请笑纳。”说完,便用酒壶向酒杯之中倒入一杯美酒。
  李儒此时突然想到了什么,示意徐朗端起酒杯,给弘农王上酒,但是徐朗心中实在过去这道坎,心中也是明朗自己如果真的将毒酒灌入弘农王口中,自己必然会获得董卓的全然信任,但是,我徐朗,就是做不到!接着向李儒便摇了摇头。
  李儒心中真心希望徐朗可以端起这杯酒,证明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但是徐朗的动作,让李儒真心叹了口气。少杰啊,少杰,让我说什么好!李儒眼神之中竟有了一点点落寞。
  李儒端酒至弘农王面前,道:“丞相赐酒,弘农王,请吧。”
  弘农王虽然年少,但是不傻,只是推却不饮。
  何太后见状,说道:“不如将军先喝为敬。”李儒听后,气不打一处来,你认为你自己还是太后么!你认为你今日还能存活么?竟如此无理说话。
  当下大怒,笑道:“不喝也罢!”接着抽出一把短刀,扔到了三人面前,又将三丈白绫拿捏在手,道:“若是不饮,便领取二物吧。”李儒言语冰冷,有如一把尖刀插入三人胸膛。
  这时,唐妃哭泣向前,跪着抱住李儒的大腿,道:“将军,又让奴家喝了这酒,就劳请将军饶了弘农王和太后的性命吧。”李儒厌烦,一脚踢开唐妃,毫不怜香惜玉,大声呵斥:“你是何人,也配替弘农王与太后性命!”
  接着怒目瞪向弘农王与太后,道:“饮还是不饮!”
  此时,何太后大骂何进,骂何进无谋,引豺狼董卓进京,方有今日之祸,又将董卓好一个大骂。
  弘农王听后,默默无语,知道今日之劫断是躲不过去,留下平生最后的一次泪水,高声唱道:
  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
  唐妃听后,也是梨花带雨,小声跟唱:
  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命不随。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速兮心中悲!
  两人唱完,抱头痛哭。情景甚悲,好不凄凉。
  徐朗见之,双眼亦是不由泛红,泪珠隐隐在眼中打转。然而,一切,却都是不可改变了。
  李儒显然没有那么好的耐性,终于准备自己动手,回头示意二十甲兵,纷纷抓住三人,竟硬生生的将毒酒灌入三人的口中!
  终于,弘农王三人在挣扎了一番之后,便均是命丧黄泉,香消玉损。
  可怜少帝,仅仅做了数月的皇帝,便一命呜呼,成了董卓权利的牺牲品。
  次日在朝,便是相报,弘农王众人不堪良心谴责,便饮了毒酒,皆是死亡。众人皆是震惊。少数人知是董卓所为,但是均是敢怒而不敢言。
  自此大朝,更是董卓一人天下,总领天下朝政。
  李儒回去将弑帝之事徐朗表现讲与董卓,董卓听后,闭眼不语,然而心中已是有了计较,知道徐朗虽然仍是跟着自己,但是心中对自己废帝杀帝之事心存不满,便也渐渐有意无意疏远徐朗,一点一点的重用起了吕布。
  相比吕布,直性子,更易操控。由此渐渐获得董卓喜爱。
  话说一日,李儒向董卓谏道:“主公,如今贵为相国,但是国中无威望之臣,却也是不美。若有威望之臣,主公只需垂拱而治,不是更好?”
  董卓听后道:“文优之言甚妙,但何人可应此职?”李儒道:“弃官而去的海内名士——蔡邕,蔡伯喈可以。”董卓听后,亦是深闻蔡邕大名,便遣人去请。


 第三十九章 智见蔡伯喈

  
  11…27
  话说董卓对蔡邕拒绝上朝毫无办法,正欲用强制手段制服这个不知好歹的老匹夫,李儒见状慌忙制止,忙道:“主公若是如此,谁人还敢为主公效力?则天下便真得无人可用。主公必须礼贤下士方是治国之本。”
  董卓思忖片刻,道:“不若让吕布去找蔡邕,此人性格直爽,该是对蔡邕的脾气?”李儒听后摇头,微笑道:“吕布虽然性格直来直去,但是言语不行,只怕不会对了这个四海饱读之士的法眼。”
  董卓一脸愁容:“那究竟该当如何?”
  李儒一笑,道:“此事却非是徐朗不可,少杰言语玲珑,心胸正义,或许可对蔡邕脾气,那日在朝堂之上,徐朗急忙用布帛塞住丁管之口,便可见此人的心胸有仁爱,不忍徒增伤亡。虽然不和我们很是一心,但是心性总是好的。”
  董卓听后,不屑的嗤笑一声,有仁爱有个屁用,我要是光仁爱的话,现在还在西凉吹西北风。李儒看着董卓,心中也是知道董卓的性格特点,也明知董卓现在已是位极人臣,统揽天下大权,按理该是用仁政治理天下,但是董卓似乎毫无此意,仍是我行我素。作为如此,李儒也是毫无办法,只能想到用四海贤能之士帮助辅政,为自己的这个岳父换来好的名声。
  徐朗接到了要去蔡邕之府去请蔡邕,董卓语重心长地对徐朗说道:“少杰,想尽办法,一定要将蔡邕请出山来,”接着面色一变,道:“不行,必要的时候,才取强制手段!”
  徐朗领命,心中暗想,蔡邕,不就是那个董卓爱其之才,一月三迁其官的当朝家——蔡邕,蔡伯喈?
  话说徐朗领命,便领着刘元来到蔡邕府邸,见到门人,便说是来相见蔡邕,但是门人只是拦阻,道:“我家先生身体有恙,不便见客,望请见谅。”
  刘元见门人虽然弱不禁风的样子,但是面色刚毅,一脸的坚定,虽然看着自己的一个拳头就能放到的样子,但是也不好意思用强,便道:“我家将军久闻先生之名,顾来拜见,就请小哥传令则个?”
  那人却是远硬不吃,眼神坚毅,道:“先生不适,说是不可就是不可。”
  这话当真是把刘元气的七窍生烟,刚要用强,便被徐朗拦下,向门人拱手道:“既然先生不适,我们也不在叨扰,来日再来拜会。”
  说完便带着刘元离去,徐朗看着刘元还在生气,便道:“刘元,不要生气,此人乃是当世大儒,有些面子也是对的。”刘元听后歪着头只是不语,似乎气还是没有消去。
  话说门人在看着二人离远之后,便进入了内府,将之前的发生之事相告蔡邕,蔡邕道:“还是董卓派来的人么?董卓倒逆行驶,我蔡邕绝不助纣为虐。”
  那门人想了想,道:“他倒是没有告诉是董卓的人,也没有之前来的人那样的嚣张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