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正日-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们在祖国各地受到了同样的“特殊待遇”。
    她对社会主义祖国还认识不足,她的所见所闻都是新鲜的。但只看到对三胞胎的关照就充分了解到了社会主义祖国有多么好!
    她们在革命的首都平壤逗留的时候,住在垂柳飘摇的普通江畔的苍光山旅社。
    有一天,负责侨务工作的几位干部到她们的房间里来,有一干部握着她的手说:
    “你该高兴啦,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特别关怀你们,给你和三胞胎送来了宝贵的礼品啦。”
    女侨胞不知是怎么回事,只是呆望着那位干部。
    负责侨务工作的干部对她说,在祖国有三胞胎或四胞胎出生,金日成同志和金正日同志就非常高兴,送给他们渗有他们的爱意的礼品,这已成为惯例,这次金正日同志听到有关三胞胎访问祖国的报告以后,非常高兴。并告诉她,金正日同志以金日成同志的名义给访问祖国的三胞胎送来了宝贵的礼品,还给在异国他乡资本主义国家含辛茹苦地养育三胞胎的母亲送了礼品。
    接着向三胞胎和她们的母亲转达了特意送来的礼品。
    三胞胎的母亲感激涕零,向金日成同志和金正日同志一再表示感谢。
    来表示祝贺的旅日侨胞也都流下了感激的眼泪。只要是朝鲜人,不管他在地球的什么地方,金正日同志都以亲骨肉之情关照他们。朝侨们为他那崇高的品德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三胞胎的母亲握着那位干部的手哽咽着说:
    “亲爱的金正日先生说儿童是‘国王’,并特别关怀三胞胎。我们听了这些话以后,觉得祖国的土地是另一个天地。
    “特别是,他对待我的三胞胎就像对待祖国所有的三胞胎一样予以关怀,我就是死了也不能忘记这一恩情。
    “我认识到金日成元帅和金正日先生的怀抱才是我们所有侨胞赖以寄托自己的命运的祖国的怀抱。
    “我一定要把这三胞胎培育好,让她们忠于金正日先生。”
    这位侨胞按照自己的诺言,回到日本以后,自愿到总联所属的机关里工作,不像从前那样犹豫不决了。过了一年以后,又让三胞胎上朝鲜学校念书。
    从那以后又过了两年。母亲说,要想成为祖国的好女儿就要遵循金正日同志的教导,熟悉祖国,便利用假期,让三个女儿跟着祖国访问团重新访问祖国。
    三胞胎得到金正日同志的祝福,就是在多风险的异国他乡也像向日葵一样,茁壮成长。

 
 
守信如守法

    1970年1月的某一天。
    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叫一位干部到某机关去,完成几项任务后晚9点以前返回来。那位干部径直到那个机关去执行任务。可是,因事耽搁了一些时间,比约定的时间迟30分钟回到了金正日同志的办公室。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没有言声,继续审阅文件。
    这时,那位干部悔悟到自己失信了,并向金正日同志如实地说出了迟到的原因。
    金正日同志把文件审阅完毕,缓缓地站起身,走到茶几前坐到椅子上。然后,低声说道:
    “抗日游击队员们按相约的时间到指定地点去,若对方失信,就无条件地抛弃了那个地点。那时的一分一秒是与生死攸关的,是决定战斗胜败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所以,他们把守信看得比生命更重。如果现在正是那样的时候,那么该怎样看待你今天的行动呢?”。
    接着,他语重心长地说,生活是很复杂的,很难预料即将发生什么事情,所以要守信,就要考虑到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要想得周到而细致,还要留有能够对付任何情况的余地,像你那样连30分钟的余地都不留,那怎能做到办事守信呢,那只能被认为是根本不守信义的人。
    那位干部这才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并不是无足轻重的问题,是由于缺乏要绝对地、无条件地履行金正日同志的教诲的精神所致。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强调说,守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诺言以履行为其前提,不守信就是造成互相不信任的原因,诺言的概念很广,有在父母妻子之间、邻居之间、挚友之间、革命同志之间所做的诺言,还有在革命组织、祖国和人民、党和领袖面前所做的誓言都是基于信守的。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说,许多革命家为保守组织的秘密宁可英勇就义,斗争到底;军人为开辟前进道路毫不犹豫地献出青春,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这都出自于要坚决履行在组织、祖国面前所做的誓言的高尚的道义和崇高的使命感的。
    接着,他说,所以我们认为不履行誓约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他说道:
    “一个人如果诺言归诺言,誓言归誓言,而不去履行,那么,怎么能看作是有信念、有道义的人呢。只有守约如守法的人才可以算是真正的革命家、共产主义者。因此是否视约言如同法规,无条件地履行,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检验是否具备共产主义者的风貌的试金石。”
    那位干部领会了金正日同志把约言看作法规的坚定的信念及钢铁般的意志,深深地体会到他那无比崇高的风貌,不禁肃然起敬。
    金正日同志用充满爱意的语调说:
    “你不要嫌我小题大做,把误了点时间的事说得这样严重,应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我是为让你从头一步就走得正,特地告诫你的,一定要克服。人会因小问题失信,而到头来会因失信而酿成严重后果。
    “今后我们要互相恪守约言。”

 
 
竭诚拥戴与恩典

    黄海北道凤山郡的一位老人,有一天,为了挖药草走进深山里去。
    他在山沟土生土长,在这里过了一辈子,熟知山中的底细。他的儿女都已成长为能为国出力的人材。他心想,不能因为自己年老只蹲在家里虚度光阴。于是,他仗着硬朗的身板常走遍山地挖药草献给国家。
    他不知不觉地越过黄海北道界线跨进江原道境内,不知疲倦地一根又一根地挖珍贵的药材。
    突然,他的双眼闪出兴奋的光。
    原来有一棵长了几十年的山参花,映入他的眼帘。
    “山参!
    老人情不自禁地喊着奔过去。他拿出工具,生怕损毁一毫须根,精心地挖出来。
    看见那山参花的瞬间,在他脑际里浮现了要让慈父金日成同志延年益寿的念头。
    据说,自古以来发现山参的人不管有没有人在旁要先喊道,那根山参是我的。可他在发现那根山参的瞬间就在心里喊出那正是要敬献给金日成同志的。
    老人用藓苔包好又大又好看的山参托在手里沉思起来。
    为了给金日成同志他老人家送去药效大的新鲜山参,就要毫不迟延地登程上路,可是这儿是江原道深山沟,路都难觅,离平壤一千多里。如果先返回家再去平壤,就会耽搁时间。又想到他身上还穿着不整洁的服装又怎么办。
    他思绪万端,但有一个念头占了上峰,他想:为了把山参及早送到慈父领袖那里,就要跋山涉水,径直上平壤去。
    于是,老人毫不犹豫地直奔平壤。
    竭诚拥戴敬爱的金日成同志的火热的心使他不知疲倦,身轻似燕好像长了翅膀,健步如飞地走过千里险路,终于带着长生不老药到了平壤。
    他一个年届古稀的人奔到平壤,好不容易才找到党中央委员会的正门。
    那天,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和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度过繁忙的一天。
    突然一位干部走进金正日同志办公室,要向他报告,但一看到他正在审阅文件,就犹豫不决。他问道:
    “有什么事?
    “有一位老人在江原道深山沟里挖了一棵山参,就径直奔到平壤,请求把那棵山参献给金日成同志。”
    他听了那位干部有关老人诚心诚意向领袖敬献山参的具体汇报。
    他从那无名的山村老人的感人事迹体会我国人民拥戴慈父领袖的真情实意,在房间踱了一阵。
    “是多好的人民啊。”
    他用这么一句话表达了激动的心情。
    然后,他想了一下,又向那位干部说,老人的诚意不好推辞,要收下山参,还谆谆嘱咐:
    “要筹备回礼,好好款待他,然后送他回去吧。”
    老人出于百姓的道义和本份做了应该做的事;可是金正日同志却这样关照老人,指示要好好款待老人,并赐予世代相传的礼品。
    遵照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指示,老人立即被送往首都的一家大医院,在医院给他解除跋涉千里而积下的劳顿,用各种补剂给他补养身体。
    老人出院以后被带到烽火山旅馆的漂亮的房间。
    每天早晨,轿车等在门前,等他离开丰盛的饭桌以后,就载他到首都各处去参观。
    “我一个乡下老头子算得了什么,竟受到亲爱的领导者先生的这般款待。我有生以来,连做梦也没想到这种待遇。想要报答这宏恩,只恨年纪太大了。一定要一代接一代地报答他的恩典。”
    老人用袖口眼泪,喉咙梗塞得接不下话。
    干部们向他说,还有不少地方要去参观。但他说,我怎么好光受款待呢,要像忠臣那样报恩,就要珍惜光阴赶快回去干活。他就这样提早回去了。
    他回去的时候,携带了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赐予的充满爱意的礼品。
    老人坐在飞驰的车上,连连点头,喃喃自语。
    “因为有他赐予老百姓的这种恩情,我国人民才有福可享,也才有我们的一心团结。
    “伟大的领导者的恩情与关怀同人民的忠诚拥戴之真情结合起来,这正是一心团结的根本啊!”

 
 
在飞驰的轿车上

    那是二月初的温暖的一天。
    人民武装力量部的一位政治干部很荣幸地陪同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共乘轿车奔驰在大街上。
    窗外闪过首都中心区街道的各种景象。
    这时,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突然提到人民军协奏团的一个上了年纪的歌唱家的名字,并问道:
    “他今年多大岁数?”
    那位政治干部好为难。他虽然知道在自己所属机关工作的那个歌唱家,但不知道其年纪究竟多大,所以无法立即回答金正日同志的问话。
    金正日同志看到那位干部不能回答,红着脸,就严肃地说:
    “这么说,你不知道他今年多大岁数喽。据我了解,恐怕今年4月5日正是他的60寿辰。你再了解一下。”
    他瞥见因内疚脸红的那位干部,又谆谆开导说:
    “做党务工作,就要全面地了解人。既要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也要具体了解他们的生活。只有那样才能对人做正确的评价。”
    那位干部把他的话铭记在心,只是低着头。他越想越觉得自己没具备做党的干部的品德,甚感惭愧。
    车子发出均匀的发动机声,轻快地驶行。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又说:
    “等他过了6O寿辰以后,你想让他做什么工作呢?”
    这时,那位干部才抬起头来回答:
    “他年轻的时候,受过很多苦,又是有功劳的人,要好好为他做60寿辰的寿筵,然后让他舒适地度过晚年。”
    金正日同志用不以为然的语调说:
    “你是说,让他退休过舒适生活吗。”
    接着,他用深沉的语调说:
    “他是忠于党的同志。”
    他关怀深切地说,他在祖国解放战争时期在汉城参加人民军协奏团,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上火线,为战士们唱歌,鼓舞他们冲锋陷阵,现在又为人民军协奏团培养了许多后备人员。
    那位干部听了他的话,感到惊讶。金正日同志对一个歌唱家的履历竟知道得那么详细!
    金正日同志深知那个歌唱家默默积下的功劳,说出这样充满恩情的话,使那个负责演员政治生活的干部既感动又内疚。
    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过一会儿又热情地说:
    “咱们要好好帮助他。
    “他始终不渝地忠于领袖和党,满腔热忱地进行工作,不能因他年老而排挤他。党组织应该好好照顾他。
    “到他的生日,照你说的那样要给他好好办60岁寿筵,还要举办他的独唱会,推荐授予他国家勋章与荣誉称号。”
    他的这番充满爱意和信任的话使那位干部受到极大感动,心潮澎湃。
    那位干部心里想,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日夜为全党全国的工作操劳,还对一个歌唱家这般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而直接对那个演员负有责任的自己究竟做了什么呢。
    那位干部引咎自责,无限感激他的恩情。
    轿车轻快地奔驰在首都的大街上。
    那位干部坐在金正日同志身边,用不长的时间领悟了经几十年也不曾省悟的许多真谛。

 
 
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到了春暖花开的4月。
    那年春天(1981年4月),阳光格外明媚。
    向阳的地方连翘花和金达莱花已盛开,杏花含苞欲放。
    那天,党中央委员会的一位干部为了迎接举国欢庆的4月的节日做准备工作,非常忙。突然响起了电话铃。
    他不在意地拿起话筒,没想到传来了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声音,他恭敬地站起身。
    金正日同志到某一地区进行现场指导,刚回来。
    金正日同志不顾在路途劳顿,立即打电话了解在金日成同志寿辰时向人民赠送礼品的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金正日同志具体了解准备情况后表示满意,说做到那个程度就算不错。接着提出在这次节日要用上保存着的补剂。
    那些补剂是人民群众为了对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健康长寿有所裨益而敬献的珍贵药材。
    金正日同志每次收下人民敬赠的补剂时,从不为自己用,而嘱咐说,要好好保存起来,待到要紧的时候用它。
    那位干部一听到金正日同志提出要用那些补剂,以为毕竟出现了需用补剂的要紧事,心里很想知道究竟要用在什么事上。
    金正日同志以慈祥的语调热情地说,每年在迎接4月的节日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工人阶级,要给他们自己能给予的一切,这就是他的心愿。
    然后,他又强调说:
    “最好在节日前夕,把我国人民送给我的补剂赠给工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