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透过门缝偷偷看着这一行人,他们中的不少人在行军路涂中见过石虎,知他是黑雕军的大官,此时,见石虎这位大官始终走到另一名高大将军身后,聪明一些的老百姓已经猜到这名高大将军就是传说中的雄胜军节度使侯大勇。
    十月的同心城已是完全的冬季,酉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厚重的云层笼罩在同心城上空,颇有此“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味道。
    达布按照侯大勇的邀请,准时来到了侯大勇的大院,令他吃惊的是,这次晚宴似乎是特意为他所准备,侯大勇身边只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幕僚,另外就是一位自己见过的翻译诊官。
    晚宴开始后,侯大勇似乎只是为了和达布喝酒,不停地和达布干杯。达布是浑末部的头领,城府也颇深,很沉得住气,陪着侯大勇只管喝酒,老酒酒味香醇,可是在达布口中,却毫无滋味。
    钱向南自从执掌军情营后,军中事务就管得极少了,除了参加分配党项女子的策划之外,几乎没有参与其他事务了,但是,钱向南也没有闲着,在清水河大战的这一段时间,军情营的人员慢慢向吐蕃、回鹘、党项、北汉、西蜀等地渗透,初步建立起军情军自已的情报网络,陆续收集了各地不少情报,并且要从这些基本情况中筛选出一些价值的情报。
    军情营的工作也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向凉州、甘州、沙州以及更远的伊州、西州、北庭等地浸透的时候,遇到了不少难题,唐军和吐蕃军争夺西域失败之后,甘凉十一州落入吐蕃人手中,随后又经历了“金山国”时代,中原对这些地方失去控制已有土百年了,心存故地的大唐子民早就化成一堆泥土了,现在生活在甘凉十一州的唐人后代对中原政权根本没有认同感,军情营扮作商人数次深入到甘凉十一州,却根本扎不了根。
    钱向南对此心犹不甘,这次固原大战,达布、达娃贡各自率军助战,想到达布和达娃贡,钱向南突然得到了灵感,浑末部吐蕃人中有不少汉人血统,而且他们广泛分布在甘凉十一州,若军情营中吸收一些浑末部吐蕃人,渗透到甘凉十一州则容易得多。钱向南这个想法也得到了侯大勇的同意。
    酒过三巡,侯大勇见达布仍然不急不燥地陪着自己喝酒,不禁暗自佩服,把达布晾在同心城,就是要看看达布对自已的驯服程度:对这些胡人要采取软硬兼施的两手,但是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依靠强劲的实力压制他们,当黑雕军实力远远超过胡人之后,即使态度再差劲,胡人都会想办法来迎合黑雕军,若没有实力,即使把亲生女儿嫁给胡人,胡人还是想抢就抢、想杀就杀。达布平静的态度,说明了达布是个讲究现实的领导者,不会因为情绪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同时也说明,在达布眼中,侯大勇是有实力对自己采用这种爱理不理的态度。
    酒过三巡,侯大勇突然道:“这二年来,松藩卖了不少战马到凤州来,这次你还亲自率兵帮助联军围攻固原,达布真是一个说话算话地人。”
    达布仰头把一杯酒倒进嘴里之后,听到侯大勇无意中说出这句话,倒酒的动作停滞了刹那间,但很快就恢复了常态,达布放下酒杯,等待着侯大勇的下文。
    为了经营同心城,侯大勇近一段时间认真研究了甘、沙等州的历史,他侃侃而谈:“浑末部吐蕃部和中原人的渊源极深,据我所知,当年达磨赞普死后,吐蕃各部大乱,论(王族)与尚(宦族)争权,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多次兴兵,战败后的兵卒逃到甘、肃、瓜、沙、河、渭、岷、叠、宕等州,这才形成了浑末部,浑末部居住的地方有七十年的时间属于张议潮祖孙三代所辖制,唐哀帝时,张承奉自立为白衣天子,建号西汉金山国,金山国中汉人和吐蕃人各占一半,你和达娃贡的先辈都是金山国的大将军。”
    达布对这段历史更是熟悉,他不断地点头,当侯大勇停下来说,就应道:“金山国和回鹘军大战二十几年,当时回鹘军兵锋正盛,金山国被回鹘人四面包围,外无救兵,内缺粮草,失败是在所难免。”
    翻译官是军情营从独立军中挑选出来的,他精通吐蕃话,因此,翻译得非常流利。
    侯大勇随意道:“近来不少浑末部吐蕃人从甘、沙等州历经艰险南下到松藩,松藩有近万名浑末部吐蕃人了吧,听说浑末部里很多人都有唐人的血脉?”
    达布知道这些情况瞒不住侯大勇,实话实说道:“浑末人还不到万人,只有七千多一点。”随后又带着笑意道:“在金山国里,唐人比吐蕃人稍多一些,两族和平相处有七十多年,相互通婚极为普遍,大家习以为常,也就不觉有异,就如同心城里周人和党项人通婚一样。”





    剑指秦川 第一百三十一章经营同心(十七)
     更新时间:2008…12…29 14:34:30 本章字数:5250

    侯大勇漫不经心地道:“听说在松藩女人多,男人少,在同心城,则是男人多,女人少,正好可以相互通婚,互补有无。”达布心中顿时警惕起来,谨慎地道:“吐蕃女子粗陋,怎么配得上英勇神武的黑雕军军士。”侯大勇“哈、哈”笑了起来,道:“那中原女子如何,配得上吐蕃汉子吗?”达布微笑道:“论漂亮温柔,还是要数中原女子,在甘、沙十一州,这是有公论的。”
    两人不咸不淡地随意交谈着,侯大勇突然正色道:“现在松藩虽说有近万浑末部吐蕃人,但是实力仍然很弱,居住在青海附近的六谷部吐蕃人和兰州回鹘人结成了联盟,六谷部和浑末人是世仇,只怕浑末人难以在松藩立足。”
    达布心中暗忖:六谷部长期游牧在曹海湖一带,势力并未到达若尔盖,只是松藩、若尔盖和卓尼并没有强大的部族,六谷部和兰州回鹘人结盟之后,完全有能力染指这一片广阔地域。浑末人有了这一片风水宝地,稍假时日,定然会强大起来,只是浑末人势力弱小而且并不团结,现在事实上分为松藩部和卓尼部,而分裂的根源正是侯大勇在渭水边上对达娃贡的扶持和纵容。
    达布不愿意轻易示弱,道:“浑末人是硬骨头,宁死也不会屈服,六谷部敢来进犯,大不了拼个玉石俱碎。”
    侯大勇冷冷地带着嘲讽神情看着达布,不再说话。
    达布看到侯大勇脸色变化就如沙漠中的鬼天气,刚才是睛空万里,转眼间又变成了沙尘暴,心中暗暗地咒骂了一句,却不敢在神情中表露出不满,侯大勇可以随心所欲的变幻着表情,因为黑雕军的实力就放在这里,有了这个实力,侯大勇就有了把自己情绪表露在脸上的权力和自由,而达布虽说英勇强悍,无奈需要依靠侯大勇的地方太多,实力不如人,腰杆硬不起来,所以只有始终保持着恭敬的态度。
    达布看着侯大勇有些嘲讽的目光,低声道:“达布愚鲁,请节度使指点。”
    侯大勇也不想和达布绕圈子了,道:“固原、陇西现在全部落到黑雕军手巾,黑雕军的地盘也就和卓尼、若尔盖、松藩连在了一起,你和达娃贡都接受我的任命,也算是我的部下。以后,每年地战马都卖到同心城来,不能跟大周其他节度使发生交易,迟有,我需要五十名有唐人血脉的浑末人,四十名男子,十名女子,选好后送到问心城来。若你遵守承诺,黑雕军就是你的后盾。随时可可以出兵保护在松藩的族人。”
    达布细细体会侯大勇所提的要求,侯大勇看似提了三个要求,因为卖马是以前定下的规距,这次并没有额外提出要求,送五十名有唐人血脉浑末人到同心城,虽不知其深意,不过毕竟只是小事一件。所以,侯大勇提议的核心只是一个浑末部必须效忠于侯大勇。
    达布站了起来,按吐蕃的礼节跪在侯大勇身前,道:“浑末部能有一块立足之地,全依仗节度使,达布在这对天发誓,永远效命于节度使,若有违反誓言,天诛地灭、万箭穿心、千刀万剐,永世不得翻身。”
    侯大勇见目的达到。笑着上前扶起了达布,道:“浑末部吐蕃人和中原人本是血脉相连,我们今天歃血为盟,从此结为兄弟。”说完,对着房外的亲卫喊道:“拿一个大碗过来。”
    军士们拿了一个大大的土碗,在里面倒上了浑浊的老酒。侯大勇从怀中取过自己那把锋利无比的匕首,刺破手指,鲜血滴滴答答地流进了碗里。侯大勇把匕首递给达布,达布接过匕首,依葫芦化瓢刺穿了自己的手指,达布没有想到这把匕首如此锋利,随意一划,就把手指划了一个大口子,鲜血一涌而出,达布赶紧把手指对着酒碗,侯大勇的鲜血是滴进碗中,达布的鲜血则是成一根线流进碗中。
    侯大勇首先举起了酒碗,喝之前心里嘀咕了一下:也不知这个时代有没有传染病,这样喝生血可不太卫生。侯大勇心里在嘀咕,神情却是表现出来,他大义凛然地道:“喝了这碗酒,侯大勇就和达布是兄弟,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如有违约,天打五雷轰。“说完,仰头喝了一大口老酒,因为喝得急了,差点呛了出来,急忙假意咳嗽,这才没有在严肃的“歃血之盟”仪式中丢丑。
    浑末部吐蕃人是新兴的部族,在数十年前,是由历经磨难的吐蕃军士、逃跑的吐蕃奴隶自发地在甘、凉等州聚居成族的,浑末人平时最注重诺言,达布接过酒碗,心情有些激动,这杯酒一喝,居住在松藩的浑末吐蕃人就算是靠上了一株大树,至少在近期内获得了暂时的安全。达布接过酒碗,大声用吐蕃语道:“侯大勇就和达布是兄弟,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如有违约,天打五雷轰、万箭穿心、下阿鼻地狱。“说完,一饮而尽。侯大勇和达布在酒桌上结盟,钱向南就如一个隐身人一样,安静地坐在一边,他一会打量着达布,一会观察着侯大勇,两人都是聪明才智之士,一碗浊酒,一个盟誓,侯大勇稳住了一个悍勇的族群,而达布则找到了一个强盛的大树。
    达布走后,侯大勇也不想说话,倒了一碗老酒,就着几块干肉,慢慢地嚼着。
    联军打下同心城后,向西北进军的大军已经打开了,若集中力量打下西会州、靖远,那么兰州就处在联军的兵锋之下,目前西北无强敌,吐蕃帝国四分五裂,回鹘汗国也没有当初的强盛,而党项人的崛起因自己的到来而受到了严重挫折,正是收复大唐西北四镇的最佳时机。但是,大周朝最强大地敌人是北面的大辽国,由于有大辽国,大周国策就是“先南后北”,至于向西部的发展,根本不在议事日程之上,侯大勇不过是一个边关节度使,他的所有行动必须符合国策,柴荣交给侯大勇的任务是稳定西部,而不是开疆扩土,收复同心城、固原城是联军抵抗党项人侵略而顺势采取的攻击行动,而攻打兰州这种涉及国策地大动作,必定过不了柴荣这一关。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隐忧,若侯大勇在西北扩张过快,过于招摇,必定会陷于树大招风的境地。晚唐以来,各节镇挟兵自重。中原政权在其眼中仅仅是一个洛州刺史而已,大周朝的太祖郭威,本身就是拥兵自重地将领,他篡汉称帝,看似出自偶然,实质上是郭威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水到渠成之事,柴荣亲眼看到自己义父称帝的全过程,他对掌握重兵的将领有着天然的不信任,柴荣称帝后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很多是围绕着增强中央实力、削弱节镇势力来开展,殿前司禁军、侍卫司禁军数目庞大、装备精良,远非一般节镇所能相比。
    想到这里,侯大勇心中暗叹:柴荣英明神武、聪明一世,却万万没有想到,他病逝不久,苦心经营的禁军就拥戴着赵匡胤黄袍加身。由于禁军实力过于强大,赵匡胤掌握了禁军,实质上就掌握了国家的核心武装力量,分布在大周朝各地的节镇,根本不能与之相抗。此时已是显德三年十月中旬,距离赵匡胤称帝不到三年,自己最好的选择就是收拢锋芒,苦练内功,以灵州和同心城为根据地。精心打造一支能与禁军抗衡的武装。但是,苦练内功的前提是柴荣让自己安安静静地呆在灵州,若在灵州刚刚打开局面就被调到其他节镇,实力的形成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要想和禁军相抗衡则难上加难。
    侯大勇默默地喝了一口酒,他痛切地感剩了受制于人、披捆住手脚的滋味。
    在侯大勇离开粟末靺鞨部落的时候。只是想在柴荣手下谋个一官半职,好在这混乱地时代求得自保,随着地位的提高,特别是成为皇亲国戚之后,侯大勇主要的心思是应对显德六年赵匡胤的挑战,再随着地位的稳固、实力的提高,已经习惯于支配别人的侯大勇感到柴荣对他的控制实在是一件令人非常痛苦和遗憾的事情,侯大勇明知当前是经营西北、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却不得不服从于大局,命令联军停止对西北的攻击。此时,西北各民族混居在一起,形势异常复杂,战机是稍纵即逝的,若错过了这个群雄皆弱的好时机,三年过后,也不知会有哪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异军突起。
    钱向南原本以为侯大勇请达布来喝酒只是为了五十名吐蕃人,谁知侯大勇却来了一招歃血之盟,至少在短期内安定了松藩、若尔盖,获得了一个较为稳固的盟友。不过,侯大勇强调达布要听从他本人的命令,而不是听从大周朝的命令,这就颇值得玩味。
    钱向南见侯大勇满腹心事的喝酒,一点没有歃血为盟应有的兴奋,便默默地陪着侯大勇喝酒。
    良久,侯大勇才道:“这五十名吐蕃人都有汉家血脉,来到同心城后,你要好好调教,甘、沙十一州本是大唐河山,现在被胡人所占,我们迟早都耍从这些胡人手中夺回这些土地,战争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我们要趁这二、三年时间,细致地经营从兰州到沙州这一广大区域,至于唐西域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也要慢慢开始留意。”
    钱向南一双小眼睛滴溜溜转了数圈,道:“节度使放心,有了这数十名浑末人,军情营还不能在甘、沙十一州立足,我也只有回家抱小孩了。”
    “松藩、卓尼现在成为浑末部新的聚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