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青在狮营侦骑向来以机智细心闻名,他见两人被押到军营,虽然不住地说好话,但是神情间并无多少惧意,而且脸色黝黑,身体强健,手掌有厚厚的老茧,神情气质有着一丝江湖好汉的味道,与一般的市井无赖明显不一样。
    “既然有心悔过,我就不难为你们了,好好找一个营生。”周青说到这里,随意地道:“看来你们到大梁也不久,可有合适的门路没有,我可以帮你们。”
    一名汉子拱手道:“不劳将军费心,小的曾跟随家父经商,懂得些营生之道,虽来大梁不久,可是城里人多,好做买卖,小的做些小本生意也有好赚头。”
    这一句话,就说明两人是外来人员。
    就在两名汉子神情轻松下来以后,原本和气的周青却突然变脸,道:“你们好大胆子,竟敢到大梁城当街袭击朝廷大臣地家人,给我拖出去打二十皮鞭。”
    两名汉子被如儿狼似虎地军士按侧在地,一顿皮鞭下去,已打得皮开肉绽,拖到周青帐前之时,两名汉子皆咬着牙对周青怒目相视。
    周青杀气腾腾地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若你们说实话,还可以饶你们不死,若要骗我,明年今日便是你们的祭日。”脸上被飞刀所伤的汉子抬起头来,道:“我们不过是在西城区争斗,罪不至死,被打了皮鞭已可以赎罪,朗朗乾坤之下,你们公然违背先帝所立《周律》,在下死不瞑目。”
    周青“哈、哈”笑道:“蠢猪,将军杀人还需要理由,更何况杀你们这种来历不明、以下犯上地贼人。”
    “把他们分开关押,天黑之后,若他们不说出来历,斩首。”周青冷冷地又道:“谁先说出来历,就可以保得一条小命。”
    下达了此条命令,周青拂袖而去。
    周青回到了小武和侯虎的营帐,他对着侯虎笑道:“少郎的飞刀用得不错嘛?”侯虎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道:“这算什么,我的师傅才是用飞刀的高手,有一次,我们正在山里休息,有一头大山熊突然冲了过来,距离太近,师傅来不及拿弓箭,就连出两把飞刀,将大山熊两只眼睛都射瞎了。”
    “真有这么历害。”周青指着营帐中挂着一个牛头,道:“少郎,既然师傅那历害,徒弟想必不弱,能否刺中牛眼睛。”用飞刀牛头容易,可是要精确地射中牛眼睛就没有那么容易,周青出个难题是想看看侯虎的本事。
    侯虎见周青兴致很高,就摸出身上的最后一枚飞刀,左手一挥,飞刀嘣地一声钉在牛头之上,却与牛眼差了寸许,侯虎见没有射中牛头,有些沮丧地道:“我再射一次,肯定能行。”
    一名亲卫捧着一个盘子走了进来,里面有一个袋子,还有两柄飞刀,周青着实喜欢这位不服输的小家伙,就道:“少郎,飞刀是你的,袋子是送给你的礼物。”
    这三柄飞刀皆是突地稽所送,侯虎向来贴身带着,他和母亲阿济格被契丹人俘获之时,由于侯虎年龄太小,契丹人也就没有搜身,侯虎也就将三柄飞刀带到了大梁城,此时飞刀失而复得,侯虎高兴得一跳而起,他也没有去看袋中所装何物,取过飞刀,凝神看着牛头,只听得“嘣”地一声,这一把飞刀端正地扎在了牛眼之上。侯虎得意地看了周青一眼,这时他禁不住打开袋子看了一眼,里面正是装得满满地白糖。
    小武和侯虎离开之时,听到营帐一旁发出了尖利的惨叫声。
    周青将两名汉子分别关押,按照侯大勇所教授的方法,鞭打一顿后,让其身上流了不少血,这样一来,犯人必定体弱口渴,然后实行全天侯不间断疲劳审讯,到第二天下午,脸受伤的汉子精神已经恍惚,终于将自己的身份全盘托出。
    “小虎还真有种,不愧是我的儿子。”侯大勇听周青禀报,他虽然知道小虎有些野性,却没有料到临敌之机不畏强敌,夸了小虎一句,马上问道:“这几人是中牟县的私盐贩子,他们到大梁来干什么,有多少人?”
    中牟私盐贩子的首领就是侯大勇收服的吴七郎,他早已接替了中牟私盐老大巴仁地位置,又有黑雕军暗自撑腰,所以很快就成为大周境内势力最大的私盐贩子,财富积累速度十分惊人。
    侯大勇以前是一方节度使,他利用吴七郎的人马挖了朝廷财税不少墙角,如今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已是掌握了朝廷大权,开始为捉襟见肘的财政费脑筋,盐利,是财税的重要来源,绝对不能充许其他人染指。





    剑指秦川 第三百零八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
     更新时间:2008…12…29 15:29:33 本章字数:3324

    傍晚,侯府上下都沉浸在或浓或淡的饭菜香味之中,侯大勇好美食,整个侯府也就跟着爱好起美食,若从侯府大门一路走来,可闻到东、西、南、北的各式香味。
    侯大勇离开了书房,做着扩胸运动,走出了小院。管家秦家河适时地出现在了小院之外,他脸上挂着习惯性的微笑,道:“侯相,今晚在何处用餐,小的这就去安排。”
    侯大勇一般习惯在主院用餐,师高月明来到大梁以后,他不时也在师高月明所住最南侧的偏院歇息,春兰小院偶尔也去,只有阿济格所住的东院他去得最少,自从阿济格到了大梁,他只在东院吃过一顿午餐和一顿晚餐。
    今天听到了侯虎大战私盐贩子的勇敢事迹,这让侯大勇对这一对受到些冷漠的母子有些内疚,就道:“今天就到东院去吧。”
    秦家河眼中诧异之色一闪即过,他哈了哈腰,笑道:“好的,我这就去准备。”
    侯大勇吩咐道:“侯虎喜欢啃猪腿,烧一只厚实的后腿送过去。”
    侯虎初到大梁之时,曾经当着侯大勇的面,狼吞虎咽地将一只卤好的猪腿啃得干干净净,猪腿干净程度就如非洲食人蚊咬过一般,侯大勇虽知他是饿了,可是看到他横扫千军的架式,还是有些吃惊,毕竟侯虎还是一个小孩子,能够痛快淋漓地干掉一条粗重地猪腿,也算得上食量惊人了。
    看着秦家河走远了,侯大勇对跟在身后的林中虎道:“不用跟着我了,回去侍弄你的横行、霸道。”横行今日有些不舒服,整天都垂头丧气,林中虎如今已是狗痴,横行生病,他比自己生病还愁眉苦脸。
    罗青松已经放出去担任军职了。
    此时林中虎成为了侯大勇的第一亲卫,他不好意思地咧嘴笑道:“若被刘黑毅知道了,他不跳将起来吃了我。”
    刘黑毅是亲卫队指挥使,罗青松、林中虎虽然是贴身亲卫,还是属于刘黑毅管辖,而最初阶段,几个亲卫都是由封沙直接指挥,如今封沙负责竹园。就没有再负责管理具体亲卫。
    这也是侯大勇的制衡之道。
    因为是职责在身,侯大勇也就不再多说,带着林中虎随意地向东院走去。东院大门只是虚掩着,侯大勇轻轻推门进去,大门十分顺滑,没有一丝的响动,想来是转轴部分是经常上油脂的原因。
    侯虎和阿济格坐在主屋的大炕上,地龙的热气让屋内温暖如春,阿济格穿着薄薄地绸衫子,伸手撕着一块附在骨头上的瘦肉。撕碎之后。就喂到侯虎嘴里,侯虎则在炕上扭来扭去,并不配合阿济格。母子俩一边随意的玩闹,一边用粟末末曷交谈者,他们两人语速极快,侯大勇站在门口听了一会,也没有听清楚几句,似乎是一种类似于饶口令的游戏。
    看到侯大勇走进了小屋,阿济格伸向侯虎的手便停在了空中,楞了一会,她才“啊”地下意识地叫了一声,翻身跨下大炕。有些不自然地道:“阿郎,来了。”
    阿济格是侯大勇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女人,当年侯大勇毅然南下,将阿济格丢在了粟末末曷部落中,对于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侯大勇来说,这是不得已的选择。从广顺三年到显德七年,阿济格已经由青春少女变成了一位历经沧桑地**,虽然慢慢变老是每个人的必由之路,可是侯大勇看到阿济格眼角的鱼尾纹。心中还是有些内疚。
    阿济格的坚贞、痴情,让侯大勇总是心生惭愧。
    侯大勇没有回答阿济格的问话,他见侯虎安静地坐在炕上,便伸手将侯虎抱了起来。阿济格和侯虎都没有想到侯大勇会突然做出这样的亲昵动作,侯虎平时极为机灵,此时却不知手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最后还是轻轻地搭了在父亲肩膀之上。
    阿济格原本想说:“快下来,让父亲到炕上来。”可是看到侯虎的模样,就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她真心希望侯虎能多有一点机会和时间亲近父亲。
    侯大勇抱了一会侯虎,再将侯虎放在炕上,他一盘腿也坐上了温暖的热炕,在油灯闪烁的灯光之下,他仔细地打量了一会自己地长子,见侯虎地一双眼睛极具侯家祖传特征,细长、微凹而有神,侯大勇初掌大权,每日忙得团团转,对这一对母子关照实在是少了些。
    看过了侯虎,侯大勇回头又看了看阿济格,见阿济格眼角已有了一些皱纹,便问道:“阿济格多少岁了?”阿济格眼泪几乎是不受控制地滚落下来,她哽咽地道:“26了。”
    侯大勇见此,笑着对侯虎道:“听说你的飞刀历害,露两手让我看看。”听到此话侯虎立刻神采飞扬,他翻身下炕,从腰间取过飞刀,对着屋内的一个简易靶子,使劲一扔,飞刀端正地钉在了刀靶之上。
    侯大勇不由地拍了拍手,夸道:“不错,小虎还真有本事,我来试一试。”小虎兴高彩烈地递给父亲一把飞刀,侯大勇在特种部队之时,也曾经苦练过飞刀之技,他接过小虎的飞刀,也不瞄准,随手而发,飞刀“嘣”地一声,正中靶心。
    侯虎一下就跳了起来,拍着手道:“父亲也会飞刀。”
    父子俩正玩得高兴,屋外已经响起了脚步声,数个仆人提着向个提篮,将数盆散着着幽燕风味的菜品摆放在桌子之上,安好酒席,秦家河笑道:“侯相,还需要什么?”
    “差不多了,菜不在多而在于味道,一个人只有一个肚子,又能吃下多少,以后,家中宴席也要注意控制数量,不要弄得太多。”
    秦家河连连点头,退着走了出去。
    等到侯大勇和阿济格两人微醺之时,侯虎已在炕角睡着了。
    第二天,侯大勇从东院出来之后,立刻前往中书门下,在大院前,正好遇到了如约前来的三司使张美。
    张美见到骑马而来的侯大勇,立刻下了马车,在路边恭敬地行礼,侯大勇跳下马,笑道:“张相公是当朝元老,如此大礼可折杀在下了。”张美脸上的皱纹深深,这也算是一种资历,他微微笑道:“侯阁老功在社稷,当然受得起。”
    两人各自谦虚了几句,就一同往大院走去,张美不肯与侯大勇同行,始终落后二三步,这个距离正是君臣同行时的距离,侯大勇对这个距离心知肚明,他装作不知,一边大踏步走进内院,一边问道:“盐税一年有多少?”
    三司使张美已明白侯大勇是要过问盐政,三司使,亦即“盐铁、户部、度支”三司,正是掌管国家财政的机构,张美出任三司使多年,是柴荣最信任的钱袋子。
    落座之后,张美喘了几口粗气,这才娓娓道来:“老臣务心盐政数十年,也算小有心得,请侯相恕老臣啰嗦,就从大唐盐务讲起。”
    侯大勇也正在为各项开支伤脑筋,正想了解盐务,便道:“在下洗耳恭听。”
    “唐人兴起于河东,河东自古为产盐之区,拥盐池十八区,盐井六十四所,当时直属于户部度支管辖,另外,沿海一带的居民,则听令他们自由煮盐买卖,并不课税,故唐初盐价极低。”
    “转折出现在天宝年间,安史之乱以后,朝廷急需用钱,第五琦(人名,很奇怪吧,但确实是一个人地名字)为盐铁铸钱使,才改盐法,把天下山海井灶之盐,全部收归朝廷,这就是榷盐的来历,当时官卖的盐每斗加一百文,成为一百一十文一斗,凡产盐之区,都设立监院,监管盐务。”
    张美对盐政烂熟于胸,对于盐政的来龙去脉更是一清二楚,侯大勇只知大周盐政梗概,对盐政历史却缺少了解,一边听一边点头。
    “代宗之时,刘晏为盐铁使后再改盐法,刘晏认为盐吏太多足以扰民,就由各盐区的亭户制盐,而分别由商人批发销售,朝廷于是盐利大增,大历初年四十万婚,到大历末年就增至了六百余万循,盐税就占了天下赋税的一半。”
    “朝廷收入虽增,但多了一层中间商人剥削,从此盐价日高,唐德宗时,河中池盐卖到了三百七十钱一斗。安史乱后,河西陇右空虚,回纥、吐藩数度入侵,朝庭只得增募兵员,调集重兵对外作战,戌守边防,同时,内乱纷起,藩镇割据,分庭抗礼,朝庭又要调集兵力讨伐藩镇,平定内乱。大量兵员的衣粮酒肉供给,支付召雇百姓搬运诸道行营的粮草的佣金,以及对将士地奖赏之钱,都由盐利支出。”
    “而到了大唐后期,形势又是一变,地方盐务又被藩镇所劫持,朝廷屡欲平盐价而不得,各地盐价有增无减,百姓铤而走险,私盐于是大盛,如今大周各地私盐贩子为数不少,如今大周全年盐税收入不过八十万婚,大半皆落入私盐贩子之手。”
    张美说到这里,有些沮丧地摇了摇头。
    侯大勇深知自己在西北变相地保护了私盐贩子,道:“朝廷开支日大“必须要想办法控制盐利,但是又不能让盐价上涨,引起百姓不满,此事就交你张阁老办理,务必要有万全之策。”
    张美久务盐政,他隐约知道灵州和私盐贩子的关系,听到侯大勇的要求,不禁在心中暗自叫苦。





    剑指秦川 第三百零九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
     更新时间:2008…12…29 15:29:47 本章字数:3268

    侯大勇和张美谈了半天盐务,他并不敢完全相信张美,毕竟私盐贩子横行大周朝已有数十年,光是凭一个三司使,是难以解决私盐问题,而且如张美这样的老官员,要说能拿出多少有创意且能解决问题的方案,侯大勇也没有多大信心。
    回到府上之时,侯大勇命令孟殊和杜刚立刻到小院议事,很快,孟殊和杜刚就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