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汉是由唐朝清海军节度使刘隐建立起来的割据政权,刘隐死后,其弟刘继成为节度使,被后梁封为南海王,公元九一七年称帝,国号大越,定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因其偏南,就称为南汉。
    南汉是侯大勇最鄙视的一个朝廷,主要原因是南汉主刘长昏庸残暴、奢侈腐朽,简直到了令人发指无经复加的地步。刘长天天在宫中和一名波斯女子鬼混,政事全部委托给宫中的太监和宫女,南汉地盘小,实力弱,但是其皇宫居然有七千多人,这些人把持朝政,无法无天,无恶不作,广州已成为人间地狱。
    刘长还有一个留名于青史的绝活。他认为大臣如果有家室,便不能对朝廷尽忠,于是群臣中有才能地人,统统被阉割,南汉朝廷是名符其实的由太监组成的朝廷。刘长这种做法真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侯大勇第一次得知这个情况之时,吃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侯大勇在汉白玉石碑修好之时,已经有了主意:将刘长在石碑前斩首,为天下斯文人讨回公道,也好趁机收拢天下读书人的心。
    当侯大勇得知曹彬绕过三泉,他彻底安下心来,当初选择曹彬为主帅,石虎还有不同的意见,现实证明,他在另一个世界对曹彬的记忆没有错。曹彬确实是一位杰出地统帅。
    随后的日子。西南战线捷报频传。
    在北线,西蜀枢密使王昭远、赵崇韬率军屯驻利州及以北的大、”、漫天寨诸要点,立寨而守。
    老将王彦超是监军。原本不必偏师出击,可是他自高奋勇,赶修栈道,攻克了小漫天寨。
    蜀军被迫退至大漫天寨。而姜晖原是蜀将,熟悉蜀地,率主力由喜川东南地罗川小路迂回南进,两军会师于深渡,夹攻大漫天寨,打了西蜀守军一个措手不及,刺史王超被俘获。
    西蜀屡战屡败。周军追至利州北。西蜀枢密王昭远无奈之下弃城渡江退保剑门,撤退时焚断浮梁。
    周军奋勇直击,占领了利州,获军粮田万斛,周军连得大批粮食,避免远途转漕,士气更为高涨。
    北线连战连捷之时,东路周军的进展也很顺利。十二月下旬时英、刘成通等率军攻入巫峡,连破数寨。共歼西蜀水军、步军一万余万余人,杀其将南光海,擒其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弘,夺得战船二百余艘。
    东线军乘胜向叠州急进。
    墓州为巴东之咽喉,西蜀军于城东设锁江浮桥,上置木栅三重,防御极严。时英军进抵菱州锁江浮梁为里处,按照石虎“切勿以丹师争战,当先遣步骑潜击”的预定方案,舍丹登岸,击败两岸守军,夺取浮梁。
    水军接着牵丹而进,历经艰险,进兵至白帝城西。
    西蜀宁江节度使高彦俦和监军武守谦意见相左,高彦俦久在军中,作战经验极为丰富,他坚持坚壁清野,与周军对峙,但是监军武守谦认为敌至城下,不能避战,必须出击,监军是王昭远的亲信,他和王昭远一样,向来在军中飞扬跋扈,又是自信心爆棚,他认为高彦俦畏敌如虎,便决心亲自率兵迎敌。
    武守谦率所部数千人出战,大败而归。周军跟踪追击,突入羹州城内,高彦俦力战不胜,愤愧自杀,武守谦则投降了周军。
    周军占领叠州后,继续沿江西上,收降万、开、忠、遂等州,打开了由长江入蜀的大门。
    汉兴二年(965年)正月,蜀主孟昶得知王昭远接连惨败,惊惧之余,大失方寸,命令由素不习武地太子玄品为元帅,率兵万余增援西蜀的重要屏障剑门。
    这时,周军北路军自利州直趋剑门,进占益光。
    剑门险峻,姜晖亲率万余精兵,由剑门东南的来苏小路进军,绕至剑门之南,断掉了西蜀军的后路。
    曹彬自率精锐从正面进攻剑门。
    西蜀守军一部见周军由小路往来苏,弃寨而逃;枢密王昭远早就没有孔明的气度,在惊慌中,处置失当,仅以偏将防守剑门天险,自率大军退守汉源坡。
    曹彬所部乘势前后夹击,天险剑门被攻克,大军马不停蹄,直逼汉源坡。
    此时王昭远早已拱手交权,根本不敢直上前线,就由蜀将赵崇韬布阵迎战,汉源坡,两军未经激战,蜀军就完败,全军投降,王昭远被擒获于床上,抓他的军士闻到身上一股屎尿之味。
    蜀太子元品刚刚进兵至绵州,听到剑门已失,不敢接战,便仓皇逃回成都。
    一月中旬,北路周军直逼成都城下,接着东路也续至,一月十六日,西蜀主孟昶见大势已去,只好投降。
    西蜀灭亡,灭蜀之战合计五十六天。
    春节前,孟昶带到了大梁城,在汉白玉石碑前为阵亡周军献上了花圈,举城围观此景。
    侯大勇封孟昶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随即依照前计,下令减免蜀境租赋,派参知政事薛居正入成都主持政务,曹彬则继续留在蜀境内,逐步平息各地骚乱。
    曹彬攻入西蜀皇宫之时,将闻名已久的花蕊夫人抢入军中,然后随着孟昶一起被送到了大梁城。
    侯大勇亦是久闻花蕊夫人的大名,为了满足好奇心,在宫中见了花蕊夫人一面,对于花蕊夫人的美色,他有些失望,这种阴柔之美,他实在有些不太会欣赏。他在另一个世界的时候,就在军中服役,对于历史中大战役较为熟悉,可是对于历史地凄美处,就没有多少了解了。
    他挥挥手让花蕊夫人离开,当花蕊夫人站起身时,他突然灵光一闪,问道:“孟昶为何亡国,你可知什么原因?”花蕊夫人脸带泪痕,低头想了一会,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里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侯大勇立刻明白,这首诗他在另一个世界曾经听说过,此时见到这位原作者,不禁有些恍惚,他愣了一会,喃喃道:“若十四万人皆男儿,不知就要多流多少血。”
    说完这一句话,侯大勇再次挥了挥手,道:“回去好好侍候孟昶,当一个富家翁,好好写些好诗词,也是对中国文化地贡献,至于其他的事情,你们就不用管了。”





    剑指秦川 第三百七十二章 荡尽群雄(五十)
     更新时间:2008…12…29 15:45:49 本章字数:7233

    送走了花蕊夫人,侯大勇怀着一颗纯洁的心,喜滋滋地回到了后宫,对于这个名气很响、长相柔美得惊人的女人,侯大勇没有半分情欲,甚至还怀着三分尊敬,“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人是男儿?”这句诗中含着无限幽怨,却也柔中带着坚强。
    侯大勇虽然来自于另一个世界,可是在他的记忆里,只有不同的战投,根本没有孟昶与花蕊夫人最终结局的这种花间派的记忆,他对于这一对浪漫古典情怀的男女,有着淡淡的好感,虽然孟昶作为一国之主实在有些不太称职,他吩咐孟殊道:“以后还要捉获不少国主,在经济上可以宽一点,让他们当个富家佬,这样能更好的按定人心。”
    前任富家掌柜孟殊如今已接替了张美的位置,成为是大周朝的三司使,为侯大勇管着大周朝的钱袋子,见花蕊夫人退下,侯大勇盯着她的背影发了好一会呆,数年的大掌柜生生涯,早已将他历练得十分沉稳了,他稳坐在殿下,看着对面木雕上若隐若无的花纹,听了陛下吩咐,便道:“遵旨。”
    “孟郎,此女如何?”侯大勇对孟殊、石虎这些老人,都不称官职,直接按照多年以前的称呼,当然,这些老人却不敢如此称呼,他们都全部改“侯相、侯节度、侯帅”为陛下。
    “陛下,此女相貌、言谈皆为上上之选,真是名不虚传。”孟殊顿了顿,声调极低地道:“当年纣王为了美人误国,孟昶同样如此,他年轻之时也曾胸有大志,如今这样,也是自取其辱。”
    侯大勇心中一乐,心道:“孟殊看来是在隐喻劝进。”便笑道:“美人就如美酒。就看如何享用,有人成为酒中仙,有人则成为酒中鬼,刚才花蕊夫人所吟,君在城外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这真话,西蜀灭亡全部责任在孟昶。
    与花蕊夫人无关。”
    侯大勇又郑重道:“孟郎能直言,我很高兴。”
    孟殊见陛下明白自己的心意,心中也就释然。
    “孟昶皇宫中可有不少好东西,听说便盆都镶有奇珍异宝,这些都是西蜀数十年来积累的财富,我早令曹彬封了西蜀皇宫,随后就派出监察御史、吏部侍郎和三司使的官员,到西蜀接收了这些官财,这些官财也不必收归朝廷,取之于西蜀。用之于西蜀。务必要让西蜀安定,西蜀大定,则朝廷又多了一个粮仓。多了一个财源。”
    如何面对西蜀局势,侯大勇早已做了安排,他甚为看重西蜀”虽然入蜀之路艰难,可是蜀地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水流丰富,人民聪慧,实是货真价实的天府之国。
    “薛知事离开大梁之前。我已向他交待了治蜀之策,这一次朝廷派到西蜀的接收人员,以三司使下属官员为主,薛知事必定会支持你的。”
    又交待了几句治蜀之策,侯大勇道:“南汉、南唐都是囊中之物,攻占这两地只是时间问题,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的契丹,你如今掌管了三司,对于攻打契丹之策必须要提前谋划。出征契丹,我军战线必将拉得很长,后勤保障困难重重,可以考虑在幽州设立大仓库,以缩短运距,减少路上不必要地损失。”
    与契丹决战,是侯大勇称帝之后一直念念不忘之事,孟殊作为主管财政的大臣,对此自是心知肚明,他对此有不同的意见,默想了一阵,直说道:“我军扫平南方已呈席卷之势,但是,军士也多有疲倦,若急于与强敌契丹决战,未必就有全胜的把握,想当年,汉武帝与匈奴决战,经过了文景之治,百姓富足,军力强盛,臣以为,与契丹决战宜稍稍放缓。”
    对于孟殊的直谏,侯大勇很是满意,可是与契丹决战一事,是大周朝的既定国策,其中原因却很难与外人道来。
    在另一个世界里,契丹人强盛数百年,但是,在契丹的北方和东北向,将崛起两个比契丹还要强悍的民族,一是女真族,另一个是蒙古族,这两个民族,先后入主中原,给中国历史带来极大变数。侯大勇急于与契丹决战,就是要通过消灭契丹,最终改变这个世界地政治格局,将命远掌握在大周朝手中,依据大周朝的财力和黑雕军的军力来看,这个想法是能够实现的。
    这个关键原因很难向石虎、孟殊等人解释清楚,若是单纯从孟殊所站的角度来考虑,他的意见倒真是老成谋国之策。
    侯大勇挥了挥手,对孟殊道:“我回到沧州之前,曾经生活在北方,对北方各个胡族有着深切了解,就拿阿济格所在的部落来说,这一族人在契丹大军围压之下,能够以区区千人与契丹军周旋,令契丹大军束手无策,突地稽部落不过是众多部落中的一个,以他们的才智,迟早会出现雄才大略的领袖人物统一全族,他们必然会成为比契丹更加难以对付地强敌。”
    “在契丹更北面,有散布于草原深处地诸胡,他们是匈奴、突厥、鲜卑、柔然等族的后代,如今也是一盘散沙,若是他们团结起来,就会爆发出更为惊人的力量,这块大陆将在他们地脚下颤抖。”
    看着孟殊有些怀疑的神情,侯大勇接着道:“朕是天子,天子会得到神喻的,打仗就是打后勤辎重,你当过军需官,最清楚此事,好好替朕管好钱袋子。”
    话说到这个份上,孟殊也无话可说了,一直以来,他就穿觉得侯大勇身上有许多神奇之处,他的远见卓识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此时听到侯大勇这种不合常理的解释,他也就将信了进去。
    冬日里,北风毫不留情地在大梁的天空上飞旋,不知从何处卷起了不少干枯稻草,随着北风在空中张扬着。
    孟殊走后不久,侯大勇也走出了大殿,寒冷天气让他头脑格外地清醒,用力搓了搓脸颊,对身后亦步后趋的大太监杨公公道:“叫铁将军准备准备。朕要到城外的训练场去看看。”
    大太监看着满天的乌云,就道:“陛下,天气阴沉得历害,说不定飘大雪。”侯大勇笑道:“这有什么,长白山和清水河,冬天可比这里冷得太多。”
    三十多人骑着战马,穿着精良地玄甲,跟着侯大勇就出了宫门。出了城,行人渐少,北风果然夹着雪花,扑头盖脸地打了过来,铁川源和亲卫虽是吃住在宫中,却因为任职时间还短,没有被这安逸的生活所腐蚀,这白茫茫的大雪,反而让他们想起了在西北苦战地日子。
    新建的嵩山学院由白霖勇担任副院长,白霜勇从小在军营长大。练兵很有一套。在西北大战时,曾经训练过团结兵,在很短的时间就让一团散沙一般的团结兵变成了纪律严明的正规军。这些团结兵,在西北大战中也排上了用场,侯大勇记下了他练兵之功,这一次重新组建嵩山学院,白霜勇就成了副院长,负责院内日常的管理。
    正院长封沙则把主要精力放在竹园之上,一个月到学院来地时间不过数天。
    侯大勇是学院的常客,进入了学院大门,很快就听到了“踏、踏”脚步声。郭炯、白霜勇、白霜文和白霜华带着一帮子人快步迎了上来。
    看着郭炯等人脸上有着红润,侯大勇笑道:“郭郎历来喝了酒就上脸,这个样子,肯定已喝了好几杯了。”
    郭炯三十岁不到,已成了大周朝地重将,脸上留起了将军常用的胡须,神采飞扬地道:“陛下,今日白霜勇满三十岁,杀了一条大狗。煮香了,让我们几兄弟来喝酒。”
    侯大勇听说是狗肉,眼睛一亮,道:“皇宫中好东西不少,就是没有狗肉这等粗物,走,朕也去吃两口,解解馋。”
    白霜文是柴荣旧将,他很少有机会和新陛下在一起喝酒,听到陛下要去吃狗肉,就高兴地搓着手。一群人就兴高采烈地走进了大营,这书院里新建了一些房舍,白霜勇是副院长,按级别就分了一个规模不大的院子。
    军中吃狗肉的方法,有些类似于后世的涮羊肉或是火锅,这是从契丹人那里学来的法子,气氛热烈,锅中肉也不被冻上。吃了几块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