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想口袋-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当会场掌声回荡时,唐信却扭头对蒋公华说道:“您先上去说两句吧。”

蒋公华微笑摇头,在他耳边说:“今天是你的大日子,我抢什么风头啊?”

唐信和他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宏信集团的成立,对天海官场而言,好处多多,能够拉动的经济效益,增进的税收,各个方面,都会在他们政绩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样的关系,会互惠互利,包括宏信集团获得的批地,在官方的话语权,以及各方通融,人脉能量会更上一层楼。

唐信也不矫情,起身走上台阶,站在讲台中间,双手扶案,还未说话,先环视会场一圈。

父母都坐在前排,一些亲朋好友都在场,还有更多与他一道作为宏信集团董事会的青年们,都在关注他。

会场内再次响起掌声,经久不息。

甚至在角落中的贺天赐起哄地吹起了口哨。

或许这里没有人,没有人想过,今天,他们会见证一家超过一千五百亿的集团诞生。

而这,才仅仅是起点。

他们,是一个整体,一个牢不可破的集团,未来,还有世界等着他们!

唐信清清嗓子,面带柔和微笑,觉得笔直地站着有些严肃,便身体稍稍倾斜,左胳膊压在了讲台上,他缓缓开口。

“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所以,我们所有人,可以每天做白日梦,只要你清醒时确定,你在接近这个梦,那么,我就该一直做下去,而且,不停地提高这个梦的位置。”

“相信在场不少人都听过两强制,曾经,当英国还占据军事霸主地位时,他们的制度便是两强制,很简单的一个制度,当了第一名不够,还要能够压制第二名和第三名联合的实力,宏信集团,未来的标准也是如此,甚至要更多,我们要做,就做到最好,但最好,只是基础标准,我们要压制身后的第二名和第三名的联合实力,这是中级标准,最高的追求是什么?十强制,百强制,我们要做到,当有一天,十个对手联合,百个对手联合,我们同样,能够击垮对手联盟!我希望,每一个宏信集团的人,都将这个准则,牢记心底。”

第二十三章 投资,赌博,斩将军

集团成立,隆重热闹的典礼狂欢了一天。

在集团产业整合之前,唐信就说过要有大动作,趁着刘宝丰和杜承啸都还在天海,于是在翌日,宏信集团总部大楼的会议室中,十位董事会成员加上唐信特意叫来的谢昆峰,还有他的秘书何嫣,满共十二人开启了集团成立后的第一个正式会议。

已然是酷热时节,但公司内的冷气令温度并不高,众人西装革履在会议室内,俨然一副严肃的态度。

唐信坐在主位,目光首先望向坐在长桌末尾的谢昆峰,伸手介绍道:“在座的可能有人不认识他,他叫谢昆峰,是白和医院的院长。”

谢昆峰站起身朝诸位郑重地点头示意然后坐下。

白和医院同样已经纳入宏信集团名下的产业,但相对其他子公司的庞大规模,这医院则显得不值一提,加上医院近两年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亦没有底气挂在嘴边。

唐信再将目光投向刘宝丰,问道:“新药研究进度如何?”

刘宝丰面露微笑,说:“包括心脏病,心血管疾病,关节炎,支气管,肺炎,糖尿病等等十几个研究项目,最快的九月底能出成果,慢则明年年初全部会完成研究室阶段。”

医药研究基地进度快得像是坐火箭,刘宝丰是生意人,他懒得去刨根问底原因,只要成果喜人,有些疑问,烂在肚子里比宣之于口强上百倍。

唐信沉思片刻,说了一句让刘宝丰笑容僵住的话。

“新药研究成果上市的节奏先缓一缓。”

众人不解,之前宏信的新药不但在全国各地卖脱销,更是在国际市场上独占鳌头,盈利数字非常可观,开拓的市场规模也令人目瞪口呆,如今又有新药发布,为什么要缓一缓?

刘宝丰脱口而出道:“有钱不赚?我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华夏。仅仅是华夏,有近一亿的糖尿病患者,有近两亿的潜在患者。我们的新药上市,这可要比肠胃病类药物更受欢迎,而且,糖尿病无法根治。只能慢慢调理,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医药方面的财政收入,会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同期国际市场。拿米国做例子,也有超过六千万的糖尿病患者,我们能赚的美元,也是天文数字啊。”

兴许董赋才邱强这些不涉及医药行业的人无法知道这新药的利润,可刘宝丰知根知底,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蓬勃时代,磨蹭一秒,就给了竞争者赶超的机会。

唐信朝他压手示意。让他先稍安勿躁。

“听我说完。我们的医药研究基地里有十几款新药即将出成果,另外还有潜在超过五十种药物的研究在筹备阶段,我们要利益最大化,就要全面掌控整个产业链,同时,要提高附加利益。我之前说的计划。现在告诉你们,我要成立一间新的子公司。挂在丰宝集团名下,这个公司。由谢昆峰来担任执行官,主要负责的,是我们的医院体系。”

“医院?”

众人面面相觑,杜承啸皱眉道:“可白和医院过去近两年,亏损了三千七百万。”

没有看过白和医院财报的其他董事会成员一听,面色沉重。

一个亏损的项目,难道还继续朝里面砸钱吗?

这样的亏损,唐信在成立医院之前,他就有心理准备,谢昆峰也劝过他,但他仍旧一意孤行。

那里不是一家小诊所,唐信的要求很高,医疗方面各种尖端设备及高薪医务人员是唐信亲自叮嘱过谢昆峰的。

一开始,谢昆峰以为唐信是要瞄准中产阶级以上的消费群体,后来发现唐信根本不在乎谁来光顾这个医院。

唐信站起身,双手扶桌前身微微倾下,淡淡道:“我说的项目具体如下,在全国范围内,一线城市如京沪广深,二线城市如各地省会,加上三线城市,建立白和医院,一线城市每个城市四家,二线城市每个城市两家,三线城市每个城市一家,投资预算三百亿!平均每家医院的预算是三亿!”

这掷地有声的发言之后,会议室内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而后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冯玥蕊偏头低声问董赋才:“这靠谱吗?建医院?这几年全国各地没几家医院赚钱,就算盈利,也不乐观。”

董赋才摇摇头,这个市场,他不了解便不会妄下判断,说:“听听刘宝丰的意见吧,他是干这行的,比较有底。”

长桌对面末端坐着的贺天赐像是事不关己,邱强也询问他:“这一下要出三百亿,什么时候才能赚回来?”

贺天赐也不了解,但他玩味笑道:“这位主儿,什么时候做过赔钱买卖?”

邱强恍然大悟,转念一想是这个状况。

刘宝丰愁眉不展,他倒是心里猜到了一些唐信的想法。

“你的意思是,我们的新药就在这医院里销售?借用新药的影响拉动医院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唐信洒然一笑,和聪明人一起做事就是让人舒心,他挑个头,对方就猜得八九不离十。

“没错,不过,我补充一点,我们不能把终端销售市场的合作伙伴得罪干净,因此,全国各地医药零售商,他们可以卖我们的药,但是价格,是我们来定,而医院卖药的价格,比他们低10%,医疗市场,我们要走在前沿,但服务的群体,要瞄准大众工薪阶层。”

上一款药的自主定价权就已经在刘宝丰努力下握在手中,宏信集团的医药利益,甚至是可以自主决定。

有病治病,为了身体,这个消费群体不会变。

而宏信集团若然想当一个吸血鬼,也不是难事。

刘宝丰紧锁的眉头并没有舒展开,莫名其妙道:“我本来明白了,现在又糊涂了,医院的药价比市场低10%,那医院的利润会降低很多,华夏的医药市场国情,依旧是以药养医。”

唐信不否认。说:“你说的没错,可是,换个角度想一想。不同的疾病患者来医院购药,久而久之就成了固定客户,然后,他们患上了其他疾病。譬如感冒发烧要打针,会不会首选我们的医院?而我们对待患者的态度,跳出医疗格局,便要建立更好的服务体系。”

医药制度在每个国家都不同,发达些的国家都已经实行医药分离制度。米国算是个例外,因为米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自成一派并且收效甚好。

而华夏,也曾数次提过医药分离,可因多方利益冲突而阻力重重,以药养医直白点说就是用药价虚高的利润来反补诊治支出。

所以,一开始,刘宝丰以为唐信是想用更高的药价来捆绑病患,同时给医院创收。保证医院的经营运作良性发展。

但听唐信的意思。并不是要通过自家的医院来垄断高端药物,市场,仍旧是开放的。

这的确不会得罪太多人,可医院的经营会不会入不敷出?

这就是一次赌博。

刘宝丰是比在场其他人更深刻地明白这预算三百亿投资的意义。

预算是三百亿没错。

可如果经营上亏损了,以后,还投不投钱?

万一再赔呢?

战事未开先想败局。

每个投资者。在初期投资亏损时,都会面临一个艰难抉择。是快刀斩乱麻割肉?还是继续砸钱寄望峰回路转?

“要不,先搞几个试点?”

刘宝丰还是不敢一下子拿三百亿出来赌博。

先搞试点。看看市场反应,如何效果好,那就继续投资,效果不好,及时抽身也损失不大啊。

唐信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说:“如果只建几间医院,那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结果,反响肯定一般般,甚至更糟糕,然后,这个计划会腰斩。”

他说罢,伸手拍拍坐在右手边下手第一位的何嫣肩膀,没有看她,说:“你知道原因吗?”

何嫣神色淡淡道:“治病救人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没有名气的医院,公众会抱着观望和怀疑的心态,谁也不愿意当小白鼠。”

“宝丰,连我的秘书都知道这个道理,你怕什么?我们要制造轰动,要让公众看到宏信的底气,白和医院无名小卒,但是一百个无名小卒凑在一起,能把将军斩落马!”

唐信这番话说罢,刘宝丰举手投降道:“得,跟你干,我就是空手套白狼发的家,眼下反而瞻前顾后,啧啧,大不了就是倾家荡产呗,有什么的,充其量,咱们十个人拖家带口还能组建丐帮,唐信,你还当帮主。”

“哈哈哈哈。。。。。。”

众人哄然大笑。

刘宝丰一句话把大家逗笑了,但是笑的同时,也都思路清晰起来。

在座的虽说邱强和杜承啸是承继家业,可也都是眼睁睁见证父辈一穷二白打拼出的家当,董赋才蒋俊唐信几人不用说,那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

光脚的怕什么穿鞋的,再失败,也只是回到起点罢了。

赌博?

赌博!

笑过之后,唐信悠然道:“我们不能只是卖药的,未来要引领医疗市场,医院不可或缺,好了,在讨论详细方案之前,咱们先商量一下,这三百亿预算,从哪儿出?”

“贷款呗。”

冯玥蕊脸上露出迷人微笑。

宏信集团的流动资金,绝对超过三百亿,可在座的不少都是玩资本运作的高手,哪有用自家钱的道理?

在集团成立之前的研讨阶段,他们就在资金上有过细致的考虑,至少,流动资金不能少于两百亿的保障,用于应急。

万一,哪天资金链告急。

万一,哪天银行对他们关门。

等等。

这都需要他们手里握着真金白银,但在做事业之时,这些钱,能不用,就尽量不用。

“大概能贷到多少?”

唐信要让心里有底,便多问了一句。

排除风雅,丰宝,宏信,腾华,荣盛,天盛,以前和银行的关系如何。

至少几个月前洗劫棒子金融市场时,他们贷银行的巨额资金,都连本带利如期归还,光凭这一次的合作,国内各大银行,都不会向宏信说不。

想一想蒋公华代表市政府那时想要问银行贷款遭到拒绝,想一想如今宏信要向银行贷款的待遇,天差地别,说到底还是资本市场,银行借钱,收不回来的话,管你是市政府还是省政府,没门,而跟宏信做生意,痛快。

“光是十几款新药上市的计划,我想从全国各大银行东拼西凑,三百亿不难。”

刘宝丰在这一点上自信满满。

第二十四章 目标,巅峰,路很长

众人在会议室讨论越发热烈,时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到了中午一点,要不是在外守候的童峥嵘提醒,大家恐怕都忘记了午饭。

大家都没有休息的意思,于是叫了快餐,在会议室内先随便填填肚子,等吃过饭继续讨论方案。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刚才我说三百亿预算时,蒋俊眼珠瞪得跟青蛙眼一样,笑死我了。”

唐信手里端着环保饭盒,笑得前仰后合。

“我还以为只有我看到了,蒋俊啊蒋俊,你看你,邱百万都比你淡定。”

贺天赐嘻嘻哈哈地调笑道。

蒋俊眼见众人取笑自己,反而自嘲道:“得得得,我没见过世面,三百亿?你们知道天海公共财政收入去年是多少吗?才八百亿左右!”

杜承啸吃饭很快,几分钟就放下筷子,抽着烟笑道:“博宁一年差不多是一千五百亿,周边连三线城市都排不上号的,比如青昭市,一年财政收入才六七十亿。蒋俊,你应该这样想,现如今,宏信集团价值多少?我估计年底就能破两千亿大关,这样一来,三百亿?没什么可惊讶的。”

“说起这个政府财政收入,唐信,今天会议结束,清溪镇镇政府有一批人要来,你要是不忙,就出面接待一下。”

白邺宇插了句话后端起水杯喝了一口。

唐信莫名其妙道:“清溪镇?我想想。哦。咱们这往西,二十分钟车程就是清溪镇嘛,镇政府的人来干什么?”

董赋才也吃饱喝足,点根烟解释道:“招商引资,开源节流。宏信集团在这里成立的医药研究基地,后面还有其他的规划,最基本的,要不要吃?要不要喝?要不要普工?再加上其他物质需求,清溪镇离得近,镇政府想承包一些业务。”

他说罢。白邺宇擦擦嘴,补充道:“唐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