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明末生涯-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本官是武将出身,并且还担任过锦衣卫同知,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没有那么多的客套话…。在山陕两省,只要不按照我定的规矩做,等待你们的结局,一定会非常惨……”(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三章 晋王府
    卫征回到总兵府后,作为自己在太原府的唯一心腹:王忠禹和汪洋两个人,当然紧随其后的跟着进入总兵府书房。
    在两人注视下,卫征直言了当的说道:“王大人,王将军,本官在太原府也住了这么长时间了…。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接下来,太原府就要靠你们两个掌控。如果有什么事情,直接快马加鞭到位于大同的总督府通知本官,本官一定会来太原给你们撑腰。”
    卫征的话,不仅告诉两人,从今以后,他们两个就是自己在太原府的代言人。更加告诉两个人,有什么想法,可以在太原府放心大胆的去做。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会有自己这个山陕总督给他们撑腰,绝对不会有任何人来找麻烦。
    所以,听完卫征的话后,两个人的脸上,直接被发自内心的激动给覆盖。
    就在这时,一丝担忧,忽然浮现到汪洋脸上。
    在内心中经过一番犹豫后,还是鼓起勇气,对着卫征开口道:“大人,下官希望您离开之前,能帮助下官再解决一个问题…。。”
    得到卫征的允许后,一脸担忧的汪洋直接开口解释道:“大人,您刚刚在回来的路上也说了…。。太原府目前所面临的问题非常严峻,特别是因为干旱而引发的越来越多的流民…。。”
    “而要想解决这些流民,必须跟大同府一样,在太原府进行大规模屯田。”
    “您虽然给了下官一百万两白银,让下官在太原府境内进行屯田。安置流民。但是。下官要说的是:即使您在给下官一百万两银子。下官也没有足够多的良田和荒地,供太原府越来越多的流民进行屯田…。。”
    卫征的眉头一皱,带着满脸不解反问道:“没有土地就从那些地主官绅手中买,如果他们不卖,就想办法逼着他们卖给我们……”
    说到这里,卫征直接将自己在大同府用过的办法给讲了出来。
    可是,让卫征失望的是,听完这个办法后。汪洋脸上的担忧表情仍然没有丝毫缓解。
    深吸一口气后,对着卫征回答:“大人,您说的这个办法,下官也考虑过…。不过,下官认为,您的这个办法也许在其他州府有用,但是,在太原府,却没有丝毫用处……”
    “您的这个办法对一般地主官绅有用,对太原府最大的地主官绅却没有用。”
    “因为。太原府超过七成的土地,全部都落入晋王手里。成了晋王府下的产业…。。以晋王府一直以来的行事作风和强悍财力,下官担心,即使我们出银子,晋王府也不会卖出这些土地…。。”
    “晋王可是我们大明朝的亲王,而且晋王府还有数千人的守卫,就是给下官再大的胆子,下官也不敢放‘流民’进城,攻击晋王府…。。”
    “否则,晋王的一道奏折送到京城后,不仅下官会受到朝廷问责,就连大人您,也会受到牵连。毕竟,大同府也是山陕总督的管辖范围…。。”
    “晋王府…。。”在汪洋的提醒下,卫征马上想到这个太原城内,自己最不想面对的一个人,那就是大明皇室在山西的代表,大明晋王…。。
    当初卫征被任命为山西总兵时,卫征之所以不愿来来太原,并且建议朝廷将山西总兵府迁移到大同。
    一个方面是因为,山西巡抚吴宝田就在太原城内,一旦自己进驻太原,卫征不敢保证,自己能否和吴宝田整个巡抚合得来。
    作为山西巡抚的吴宝田,会不会暗中破坏自己在山西境内进行的各种布局。
    至于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晋王……
    作为大明亲卫,卫征即使身为山西总兵,甚至于现在的山陕总督,见了他以后,都要行大礼,更何况做事…。。
    自大明建国以来,晋王府就建在太原。经过数百年时间发展,晋王府的势力范围,绝对可以说是深入到太原的各个角落。一旦让晋王府发现自己的不轨布局,那自己就不得不在自己没有准备好时,提前和朝廷翻脸。
    这些结果,绝对不是卫征想要看到的。所以,在卫征进驻并且巡视太原府的这段时间,作为山陕总督的卫征,至始至终都没有前往晋王府,拜见晋王这个所谓的大明亲王…。。
    现在,汪洋提出来的这个问题,直接逼着自己,不得不面对晋王这个在爵位上,远远高于自己的大明亲王。
    深吸一口气后,卫征不得不迎着汪洋看向自己的目光回答:“晋王府的这个问题,绝对不能蛮干…。。”
    说完以后,卫征就闭口不言的陷入沉思之中。
    至于汪洋和王忠禹两个人,也随之陷入沉思,思考可能出现的解决办法。
    对晋王这个大明亲王,使用武力进行恐吓,绝对行不通。因为,晋王府下的数千将士,绝对不是一帮手无寸铁的‘流民‘所能打败的。
    再说了,按照大明律例,各地驻军都有保护诸王的责任。一旦晋王府遭到所谓的‘流民‘进攻,那远在北京城的朝廷,就会颜面扫地。
    到时候,太原府上上下下的几十个文武官员,甚至于自己,都可能遭到朝廷的斥责和处罚。而自己在山西境内的辛苦布局,也可能因此而毁于一旦。
    所以,自己曾经在大同府对付地主官绅的办法,在太原府,绝对可以称得上得不偿失。
    既然出兵恐吓行不通,那就只剩下和晋王府商量这一条路可选。
    可是,根据自己对历史的记忆,在明朝末期,不仅仅眼前的晋王,大明建国以来分封的十几个王爷,都非常贪婪。如果不被逼得实在是不得已,贪婪的他们绝对不会进行妥协。
    怎么想办法逼着晋王府同意自己要求,将手中多余的土地全部拿出来,卖给官府呢?
    可是,让卫征失望的是,半个时辰过去了,一片混乱的脑海中,仍然没有具体解决办法。这个时候,卫征不得不先应下这个问题,对着汪洋说道。
    “汪大人,王将军,你们两个先回去,这个问题我来解决……“
    “你准备一下,明天一大早,我们先一起去拜见一下这个晋王,摸一摸底。如果这个晋王真的不识时务,再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解决办法…。。”
    晋王府堪称金碧辉煌的大殿内,足足喝了两杯茶水的卫征,终于看到一身肥肉的晋王。
    作为大明亲王,他们虽然有着崇高的地位和身份。但是,因为大明祖制和各种限制,这些头顶亲王爵位的王爷,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封底不断的捞银子,选王妃,生王子,以及每天不得不面对的吃美食。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等时间到了明朝中后期,被朱元璋册封的十多个亲王后辈,几乎每个人都成了难得一见的大胖子……
    面对这个所谓的亲王,卫征心里再怎么不愿意,也不得不强颜欢笑的给晋王行了一个大力。随后,直言了当的对晋王说出自己此行目的,希望晋王府能将太原府境内处于荒废中的土地,全部卖给官府……
    让卫征失望了,眼前的晋王虽然是个大胖子,但是,他的脑子并不糊涂…。。
    卫征刚刚说完,一丝商人特有的奸诈笑容,就浮现到了晋王脸上。
    在卫征注视下,装作一脸为难的回答:“卫大人,你也太看得起我晋王府了…”
    “说出来让卫大人笑话,我晋王府虽然占据了这么多的土地,但是,出产却非常少。卫大人也许不知道,我晋王府除了府邸的这些人外,还有朝廷准许建立的数千侍卫,分散在各地的数万佃户要养活…。。”
    “在加上现在年年干旱,晋王府的土地虽然多,但是,他的出产却非常少,刚好能满足这数万人的口粮…。一旦晋王府将这些土地卖给太原府,依附我晋王府的数万佃户和数千侍卫,就会因此而饿肚子…。”
    “所谓,请卫大人谅解,不是本王不想把这些土地卖给太原府,而是本王根本没有多余的土地卖给太原府。
    面对晋王睁眼说瞎话的解释,卫征心里充满了愤怒。可是,在晋王的注视下,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借着喝茶动作的掩护,再次陷入沉思……
    就在这时,晋王接下来对卫征说的一句话,直接让卫征眼睛一亮,一脸若有所思的想到了什么。
    “卫大人,既然皇上加封你为山陕总督,那整个山西境内的安全,就应该由你负责…。”
    “本王在城外的一个庄子刚刚派人回来报告,随着太原府境内的流民越来越多,已经有流民冲击晋王府农庄的情况发生…。。”
    “按照大明律例,地方官府有保护分封各地诸王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请卫大人能派兵剿灭这些流民,保护晋王府分散在太原境内的所有农庄和财产。”
    卫征一脸不解的反问道:“王爷,您刚刚不是说,晋王府有一支负责保卫王府的军队吗…。数千人的军队,还不能保护这些农庄吗?”(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四章 聋子和瞎子
    在卫征注视下,一身肥肉的晋王脸上,直接露出一副尴尬笑容。
    一脸不好意的回答:“让卫大人见笑了…。本王麾下虽然养着有一千多侍卫,但是,这些侍卫大部分都要负责本王王府的安全。所以,对于太原城外的庄子,本王可以说是鞭长莫及。只能每年在规定时间,派出管家前往各个农庄收粮…。平时,基本上都是这些农庄主动来太原城联系王府,很少有王府主动去找他们的。”
    听到这里,卫征的一双眼睛,迅速向外射出两道精光。
    而后,装作一脸若无其事的继续问道:“王爷,如果王府不去联系这些农庄,您就不担心这些农庄收不起来粮食……”
    晋王一脸自信的摇了摇自己脑袋回到:“当然不怕…。本王给每个农庄都规定了应该上缴粮食的数量,如果达不到这个数量,整个农庄都会受到处罚…。。不要忘了,前往这些地方收粮的除了本王派出去的管家,还有数百侍卫…。。”
    “本王相信,在太原府境内,还没有哪个人敢跟本王作对……”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卫征再也不在让自己浑身别扭的晋王府多呆哪怕一分钟。
    一番恭维后,直接带着汪洋和王忠禹两人,离开金碧辉煌的晋王府。
    刚刚走出晋王府,脸色凝重的汪洋就开口问道:“大人,晋王不是还没有同意将土地卖给我们吗,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难道我们不打算从晋王手中买地了…。。”
    这个时候。王忠禹也露出一副疑惑表情。看向卫征。
    卫征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刚才在晋王府的情况。你们应该都看到了…。你们认为,以晋王的贪婪性格,会将手里的土地卖给我们吗?“
    在卫征的质问下,无论是王忠禹,还是汪洋,两人都带着满脸无奈摇头表示否定。
    这个时候,作为接下来屯田的直接负责人汪洋,不得不带着满脸担忧。继续问道:“可是,大人,如果不能从晋王手中买下这些土地,我们在太原府的屯田,就无法进行下去…。。”
    卫征点了点头,在两人充满震惊的目光注视下回答:“你们放心,本官已经想到解决办法了…。我们先回总兵府,到了总兵府后,再告诉你们…。。”
    戒备森严的总兵府书房内,在汪洋和王忠禹两人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下。卫征出人意料的开口反问道:“汪大人,你以前是负责掌管地方刑律的。对我大明的一些律例应该最清楚不过。在我大明律例中,对建国初年分封的各地诸王,有什么具体规定…。。”
    汪洋几乎想也没有想就回答:“大人,所有律例中,最严的一条就是,分封各地的诸位王爷,如果没有皇上圣旨,绝对不能离开封地。否则,朝廷就会以造反的名义,取消这个王爷的所有爵位和封地……”
    “对于太原府的晋王来说,从他出身那一天开始,就注定只能呆在太原城内,不能离开太原府一步…。。”
    “因为,谁也不敢保证,这些王爷身边的太监和下人,是不是锦衣卫和东厂派来的密探,随时将他们的一举一动,上报朝廷…。。”
    这个时候,卫征直接抬起右手,对着两人说道:“我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按照大明律例,晋王无法离开太原城,那就意味着他对太原城外农庄的了解,只能通过手下报告以及一年一度的收粮…。。”
    “刚刚在晋王府的时候,晋王也说了,他在城外的那些农庄,只有每年收粮的时候,才会有人去一趟。除非除了什么意外情况,这些农庄的管事,才会回到太原城向晋王府求助。”
    这个时候,面前的汪洋和王忠禹两个人,仍然没有明白卫征这么说的目的。
    而一脸兴奋的卫征,则再次对汪洋问道:“汪大人,晋王府位于城外的那些土地,是不是都有农庄管着……”
    汪洋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据下官所知,晋王府的大部分田地都因为干旱而荒废了…。。因为这些土地出产不了任何粮食,晋王府就没有派人进行管理…。。”
    “至于晋王府下属的那些农庄,几乎全部处在河流两岸,可以得到河水浇灌的地方。”
    在两双充满不解的目光注视下,卫征继续追问道:“也就是说,太原府境内的那些土地,表面上是属于晋王府,土地的地契全部掌握在晋王府…。。但实际上,全部都是无人看管,没有人进行耕种的无主之地…。。“
    汪洋点了点头肯定道:“大人,可以这么说…。。”
    这个时候,卫征脸上的笑容就更浓了,大声叫道:“既然这些土地实际上都是没人看管的无主荒地,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从晋王手中买这些土地的地契,直接绕过晋王府,在这些荒地上屯田种粮食就行了…。。”
    听到这里,汪洋脸上直接露出一副大惊失色的表情。
    在卫征注视下,大声拒绝道:“大人…。这怎么可以……先不说晋王府得到消息后,会不会允许我们在这些土地上屯田。就算是晋王府不说话,以晋王的贪婪,一定会在粮食即将丰收的时候,直接拿着地契,从我们手中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