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明末生涯-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能撤退……只要有一丁点希望,我们都要冲过定边县城,回到蒙古,从虎豹军手中救回我们的族人……”
    “对,失去族人,我们这些人就会变成无根的缥缈,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
    “即使今天死在定边城外,这场进攻也不能停…。”
    这个时候。多尔衮的脸色已经因为这些首领的直接抗命。变得非常阴沉。
    不过。多尔衮显然低估了这些蒙古人想要回到蒙古的决心。
    就在他准备命令亲卫拿下这些部落首领的时候,一个部落首领竟然走到自己面前。
    抽出佩刀,大声说道:“贝勒爷,请原谅奴才的抗命…。。奴才不仅不会停止进攻,还会带领部落剩下的勇士,继续向眼前的定边县城发动攻击…。之所以这么做,既是为了自己的族人,也是为了麾下勇士们的族人…。。”
    说完。这个部落首领就跳上一匹战马,向麾下将士所在阵地冲去。
    在多尔衮一双目瞪口呆的震惊目光注视下,一千多蒙古人,直接跳下战马。就好像一阵风,一边挥舞兵器,一边向交战正酣的战场冲去。
    一千多蒙古人的加入,虽然让蒙古人的战线向前推进了了十多步。
    但是,在城头虎豹军一通手榴弹的爆炸声中,密集的进攻阵型再次被炸得支离破碎。
    转眼之间,又是上千蒙古人倒在战场上。
    不仅如此。就连多尔衮非常重视的两千火枪手,在迫击炮一轮接着一轮的狂轰滥炸中。也付出损失过半的代价。
    至于剩下不到一千人的火枪兵,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任务,直接变成一只只受惊的兔子,开始在战场上四处乱窜。
    这个时候,不仅仅多尔衮,身边几个部落头领的眼睛,也因为战场惨烈而变得通红。
    为了镶白旗的未来,多尔衮直接趁着这些部落首领没有注意的空当,果断命令亲卫拿下这些人。而后,拿起令旗,大声命令道。
    “传本贝勒将令,所有进攻部队马上进行撤退,我们改从靖边县城撤回蒙古…。。”
    失去部落首领,再加上以前镶白旗精锐的威胁,群龙无首的蒙古人只能依附到多尔衮身边,以多尔衮为统帅。于是,蒙古人剩下的六千人,虽然对多尔衮将令充满了不甘和怀疑。但是,在武力面前,仍然不得不选择服从,调转马头,开始进行撤兵。
    但是,让多尔衮没有想到的是,他下达撤军命令的时候,一双眼睛,正通过单筒望远镜,死死的盯着他。
    这个人正是统帅一个火枪营的随军参谋贺国忠。
    当他看到损失惨重的蒙古人想要再次逃离战场的时候。一抹冷笑,迅速从贺国忠脸上一闪而逝。
    而后,对着身边火枪营营长,一脸杀气的问道:“李营长,咱们给蒙古人和鞑子准备的大礼,都置办好了吧……”
    火枪营营长脸上闪过一丝充满后怕的表情后,大声回答:“贺参谋,末将已经按照你的将令,将所有陷阱全部准备妥当,就等着定边城外的蒙古人自投罗网。”
    贺国忠脸上马上露出一副满意笑容,而后,继续命令道:“这就好…。。蒙古人就要撤退了,马上点烟火,命令防守各个山口的兄弟们做好迎战准备。”
    如此庞大的一直骑兵队伍,要想尽快离开定边县城,避免陷入包围。多尔衮能够选择的撤退路线,满打满算就只有三条。
    要想将多尔衮堵在定边城外,贺国忠能做的,就是凭借手中一个火枪营的兵力,在这三条路上,挡住想要逃命的蒙古人。
    一个营的火枪手,一分为三后,最终能守在其中一条路上的,就只剩一个火枪队,一百多火枪手。
    一百多火枪手,就是给他们配上后世的毛瑟步枪,也不可能在野战战场上挡住数千骑兵的冲锋。所以,仅凭常规打法,贺国忠绝不可能凭借一个营将蒙古人留在定边城外。
    这个时候,炮兵携带的大量中型和轻型迫击炮开花弹,给了贺国忠一个非常大的灵感。
    开花弹在战场上的巨大威力和杀伤力,已经给眼前这些蒙古人带去了太多的胆寒。
    如果让这些准备撤退的蒙古人知道,他们撤退的路上,已经被虎豹军布置了几十上百门可以发射开花弹的迫击炮,这些蒙古人还敢从这条路进行撤退吗?
    答案是肯定的,亲身体验过开花弹巨大威力的的蒙古人,绝对不想自己身体被炮弹炸得四分五裂,连一句完整的尸体都不能保存下来。
    但是,在迫击炮有限的情况下,怎么让蒙古人感觉到,挡在他们面前的虎豹军炮兵部队,拥有数量庞大的迫击炮呢?
    贺国忠脑海马上浮现出一个大胆而且非常原始的办法。
    通过简易的投石器,一次性向行军中的蒙古人,抛射几十上百个开花弹。
    在几百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十个投石器仅仅用了一个时辰就完成。
    按照一个投石器可以一次性抛射五枚开花弹进行计算,十个投石器就相当于五十门迫击炮…。。再加上原有的十二门,贺国忠自信,一轮五六十枚的开花弹,绝对可以吓退蒙古军。
    如此情况下,自己就可以在其中两条地形较为险要的山路上,以投石器和迫击炮为依托,仅仅布置少量火枪手进行防守。
    至于火枪营主力,则集结在最后一条最适合进攻的官道上,阻挡蒙古人。
    在你贺国忠的注视下,仅仅用了小半个时辰,六千多蒙古人就完成集结,开始进行撤退。
    也许是为了加快撤退速度,早点离开定边县城,六千多人的蒙古人,直接被多尔衮一分为三,从三条官道分别进行撤退。
    至于多尔衮,则亲自统帅一千镶白旗,一千火枪手,不到一千人的蒙古骑兵,从贺国忠亲自坚守的官道进行撤退。
    剩余三千多蒙古人,则一分为二,分别从两条山路进行撤退。
    距离战场最近的一条山路上。一个排的火枪手,两个排的迫击炮炮手,正蹲在一道山梁上,静静等待蒙古人的带来。
    在这些虎豹军将士面前,六门中型迫击炮,五架投石机,已经全部架设完毕。
    至于被贺国忠寄予厚望的开花弹,则一箱一箱的堆积在迫击炮和投石机身边。
    随着蒙古骑兵慢慢走上山路,刚刚还是策马狂奔的他们,面对崎岖的山路,不得不放缓马速。如此情况下,一路排开的一千多蒙古人,也开始慢慢聚集在一起。
    这个时候,走在最前面的蒙古人,已经逼近到距离虎豹军炮兵阵地不到两百步位置。
    虽然他们已经进入六门中型迫击炮的最佳射程,但是,炮手们并没有开炮。
    他们在等,等山路上的蒙古人走进投石器射程。只有这样。守在山梁上的虎豹军,才能给蒙古人造成一副自己拥有几十门迫击炮的错觉……
    一百五十步……一百二十步…。一百步…。。八十步……
    山梁上的虎豹军将士,已经可以清楚看到蒙古人面孔的时候。一声暴喝,终于在阵地上响起。
    “开炮…。。”
    听到命令,五名迫击炮炮手,迅速点燃从炮管尾部伸出的火绳。
    操纵投石器的炮手,则用火折子,直接点燃开花弹尾部用来引爆开花弹的火绳。而后,猛地拉动投石器臂杆,将装在篮筐内的五枚开花弹给抛了出去。
    同一时间,六声略微沉闷的迫击炮开炮声,也在战场响起。
    瞬间,炮兵阵地的正上空,就出现三十一枚冒着白烟的开花弹。
    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后,带着呼啸声,向已经近在咫尺的蒙古人身上砸去。
    对于开花弹划过天空的尖锐呼啸声,这些损失惨重,士气低落的蒙古人可谓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所以,呼啸声刚刚传到他们耳朵,这些蒙古人脸上就露出一副惶恐的表情。(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二章 绝路
    “开花弹,是开花弹,汉人的开花弹……大家快逃命啊!”一声声充满惊恐的尖叫声,迅速在蒙古人中间响起。
    刚刚还是有序的行军队列,就好像炸营一般,瞬间变得一片混乱……
    不过,蒙古人的反应速度再快,也快不过炮弹的飞行速度。
    再说了,这些蒙古人并不知道躲避开花弹的具体办法,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
    所以,拥挤在山路上的蒙古人刚刚做出反应,呼啸而来的三十多枚开花弹,已经光临他们头顶。
    因为使用投石器的原因,三十多枚开花弹并没有太多的准头。
    仅有不到十枚,或近或远的落在山路上的蒙古人中间发生爆炸
    不过,就是这些炮弹,却给拥挤在山路上的蒙古人,带来差不多上百人的杀伤。
    发生在山路上的爆炸虽然停息,但是,受伤蒙古人的惨叫,仍然没有丝毫停息的时候。向他们呼啸而来的第二轮开花弹,已经再次光临他们头顶。
    炮弹落地发生爆炸,又是上百个蒙古人,带着临死前的绝望,被炸倒在地,生死未卜。
    面对这种没有丝毫反击和应对之策的攻击。一片混乱的蒙古人,连五轮炮火都没能承受住,就带着惊恐和绝望,惊叫着逃离炮击区域。
    当剩下的蒙古人丢下几百具尸体,逃出炮击区域后。一道流言,随之迅速在惊慌失措的蒙古人中间传来。
    “眼前这条山路已经被虎豹军重兵堵住,不然。挡住自己的虎豹军。绝不可能拥有如此数量庞大的火炮。一次性向自己射来这么多威力巨大的开花弹。”
    “在虎豹军的重兵拦截下。再加上这么多火炮和开花弹攻击。自己这些人就算全部被炸死,也冲不破虎豹军的阻拦。”
    “要想活着逃离这里,活着回到蒙古,只能重新选着突围方向……”
    “一定要找到贝勒爷多尔衮,和足智多谋的多尔衮一起撤出战场,逃离这片随时可能埋葬自己的坟墓……”
    面对流言,面对眼前充满血腥,就好像地狱一样的战场。士气低落并且充满惶恐的蒙古人。直接失去向虎豹军发动攻击的勇气。
    直接在各级将官的命令下,就好像一阵风,迅速消失在虎豹军面前。
    一千八百多蒙古人,最后成功撤出山口的,只有一千四百人不到。
    当这些蒙古人带着满脸惶恐,冲向官道,想要和贝勒爷多尔衮一起进行撤退的时候。他们正好撞上从另外一个山口溃退下来的蒙古人。
    在同样数量迫击炮和投石器的攻击下,这股蒙古人的损失不比他们小。
    于是,两支损失惨重,并且心有余悸的蒙古人。不得不合兵一处,带着不到三千人的骑兵。向多尔衮撤退的方向狂追而去。
    让这些蒙古人没有想到的是,冲在最前面的多尔衮,也被虎豹军堵在了官道上。
    急于想要撤出战场,避免被虎豹军合围的多尔衮。在一路狂奔的撤退路上,并没有派出斥候。
    一千镶白旗铁骑,一千火枪手,数百蒙古人。全部骑在战马上,沿着官道一路策马狂奔。
    为了保存实力,也为了逃过虎豹军围堵的多尔衮,注定要为他的大意而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
    一路侧马狂奔的多尔衮没有发现,官道一侧的山梁上,一双双充满杀机的眼睛,正一动不动的盯着他们。
    因为陕西特有的高原地形,隐藏了数百虎豹军的山梁,虽然距离官道有几十步高差。但是,直线距离却只有十步不到。沿着官道一线的山梁,就好像沿着官道的一道悬崖,完全可以称得上直上直下。
    在官道上进行急行军的骑兵,即使想要向山梁上的虎豹军发动攻击,也冲不上去。
    正因为这种有利的地形,大胆的贺国忠才敢将手中有限的兵力完全分散开来。在这里,打多尔衮先头部队一个措手不及,给多尔衮一个当头棒喝……
    数百火枪手,依托山梁一线排开在官道上形成一个长发一里的巨大伏击圈。
    不仅如此,每个火枪手手里,都握着一枚露出火绳引线的开花弹。
    用贺国忠的话来说,这么好的伏击战场,这么近的攻击距离,就是一个女人,也可以轻易的将开花弹扔到官道上。
    四百多枚开花弹,互相间隔两步,一线排开的在官道上发生爆炸。
    贺国忠自信,就算自己碰上的是后金重甲骑兵,也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多尔衮造成毁灭性打击。更何况冲进自己伏击圈的,只是几百身穿皮夹的轻骑。
    所以,贺国忠对自己精心布置的伏击圈,充满信心。
    看着官道上越来越多的蒙古人冲进伏击圈,贺国忠简直比吃了蜜糖还要高兴。
    这个时候,一个传令兵匆匆走了过来,小声禀告道:“大人,埋伏在最前面的一队已经点燃信号烟。冲进伏击圈的蒙古人就要冲出去了,我们是不是马上发动攻击。”
    这个时候,贺国忠迅速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对着面前传令兵,一脸严肃的命令道。
    “马上给兄弟们发信号,消灭我们脚下的蒙古人。”
    绵延一里的伏击战场上,要想把攻击命令传到每个将士耳朵。在这个没有无线电的时代,贺国忠的最佳选择就是,用烟花做成的信号弹。
    所以,贺国忠的将令刚刚脱口而出,一个用来发射信号道的短管火枪,就被传令兵给掏了出来。
    对准天空,毫不犹豫的扣动信号枪扳机。
    信号弹飞向天空的尖锐虎啸声,虽然被官道上战马狂奔所发出的轰鸣声给掩盖。但是,信号弹在空中发生爆炸所产生的一团火焰,却清楚的映在所有参战将士的双眼。
    “兄弟们,大人下命令了,马上向官道上的蒙古人扔开花弹……”
    “马上扔开花弹,用开花弹吓死这帮狗日的蒙古人……”
    各种各样的命令从这些伍长,排长……嘴里喊出来后。
    一枚枚被点燃引线火绳的开花弹,迅速被虎豹军将士扔向脚下的官道。
    和射程达到几百步的迫击炮相比,只需要把炮弹扔到十几步开外的将士们,显然拥有更好的准头。
    四百多枚从天而降的开花弹,超过八成数量,非常精准的落在官道上。
    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官道上响起,爆炸腾起的硝烟和火球,迅速将官道上的蒙古骑兵给覆盖。
    至于他们的最终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开花弹破片组成的钢铁风暴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