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振大明-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泰还在说着:“锦衣卫的兄弟们,原来只以为是一些商人为了逐利而违背朝廷的意思铤而走险,可在细查之后才发现这一切居然有着各处官府衙门的影子。自知府以下,这些大人们都在这些走私的行动里参了股,而且个个都获利颇丰。
  “此时正是阉党把持朝事的时候,虽然他们曾想过上报,却因为那些官员和朝中大员们之间关系密切,又有当地的镇守太监压制而不敢。而后来,他们也因为知道秘密而被这些人拉了进去,现在尝到了甜头之后,也就肯代为保守这个秘密了。如今苏州城的富商十有八九都有从海上贸易中得来了好处,所以大人要是将他们一网大尽的话,可又是一件大功了!”说到最后,张泰有些兴奋地站起了身来,渴望地看向了唐枫。
  唐枫依旧端坐在座位上,看不出他的情绪有任何的波动,可实际上他心里已经生出了滔天的大浪。一直以来,在面对着既要对阉党下手,又要防着北边的金人的情况下,他完全忘记了这个时代的世界的变化。这时候正是欧洲诸国大航海的时节,那些个只是弹丸之地的小国通过他们无敌的海上船舰搜刮着四处的财富,为他们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而这一切都是从海上而来。
  而大明呢?大明这个无论是物产还是人口,都远胜于他们多多的国家却闭关不顾,将原来能轻易到手的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丢到了一边。“不,我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一切,就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新再出现在我们的头上!”唐枫在心里暗暗地对自己说道。
  苏州一府的举动便是整个大明沿海城市的缩影,想必其他的地方或在官府默许,或在官府帮助下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但他们只是小打小闹,不敢做得太大,所得也只是富了小部分人而已。若是能让朝廷开了这海禁,使得我大明能与海外诸国自由往来的话,我们大明必然不会走原来的老路
  正当唐枫在心里想着这一切的时候,张泰见他双眼发直地看着前方,也不理会自己就有些奇怪地叫了一声:“大人,你以为属下的话不对吗?”
  “不,不能将此事上报朝廷!”唐枫这时才想到了张泰所说要上奏的话,脱口而出就阻止道:“此事你不可与其他人说,知道吗?”
  张泰更古怪地看了唐枫一眼,不过对唐枫的崇敬还是让他选择领命:“是,属下记住了!”

  第484章    离苏南下
  春日的微风吹在身上并不让人觉得寒冷,但是却已经将唐枫吹得冷静了下来。当他让张泰离开之后,想要回去卧室休息的时候,突然被这风一吹终于从适才有些盲目的喜悦里走了出来。开海禁,那是谈何容易的事情,大明近三百年的历史,除了雄才大略的永乐,哪个皇帝不是将大海视为畏途?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已经根植在了每一个朝中大臣的心里,甚至是每一个大明百姓的心里,只以自己一个人微言轻的锦衣卫同知,真能改变这一切吗?
  别看现在苏州府就连官员们都在参与着走私,那是受利益的驱动,和他们是不是看出了大海的好处却是全不相干的。而一旦真的开了海禁,沿海的诸多府县的百姓将会全部投入到这个有着更好发展前途的事业中去,到那时这些当官的可就未必肯坐看这样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发生了。
  想到了这一切是那么的困难,唐枫不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世事就是那么的艰难,明明自己知道这是对大明极其有利的一条路,但却无法让他人知晓,他人也不会相信。“现在我只有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改变这些陈旧的观念了,希望我有能力做到吧。不过现在却不是想这一切的时候,我如今身在江南,当务之急还是把那些白莲教的人挖出来除去才是真。”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的唐枫,知道只有保住自己这有用之身才是现在该做的。
  次日,唐枫起了个大早,和柳慧说了会体己话儿,又陪着女儿玩了会后,才走了出去,找到了正在院中练功的徐沧。说是练功,其实就是一些动作舒缓的太极之类的拳法而已,为的是能活动开人的血脉,徐沧虽然年纪不大,但对养生之道已经很有经验了。见唐枫来到了自己的跟前,徐沧一面慢慢地挥手抬足,一面道:“逸之起得好早,怎么可是有什么事要我做的吗?”
  “是啊,我有一件为难的事情想请茂林兄相帮,不知你可肯出手啊。”唐枫有些别扭地看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在做着现代时应该是六旬老人才会做的事情,口里却并没有说出来。
  “哦,说来听听。只要我徐沧能做到的,又是不违背道义的事情,我一定帮你。”
  “是这样的,昨天我想了一下,这许多的财物还是不拿的好,不然事情若是被其他人知道了,只怕言官们可饶不了我。你也应该知道,如今阉党既倒,朝廷已然焕然一新,有些事情还是不要沾惹为好。”唐枫说道。
  “那你就不怕苏州府中的官员认为你这是要与他们为敌的信号吗?虽然你身边的侍卫个个都是高手,但是这里毕竟远离中枢,要是他们”
  “我也正是因为担心他们会起了这样的心思才想到请你帮忙啊。”唐枫叹了口气道:“不过我却不是怕他们,而是另有别情。我会在短期内离开苏州,并给他们留下一封书信,到时候茂林兄只要将之与那些财物一同交还给他们,我想他们应该能稍安点心吧。不知你可肯帮我这个忙啊?”
  徐沧停下了动作,仔细看了看唐枫,却看不透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最终他一点头道:“好,既然逸之你都这么说了,我一定帮你。说实话若是有这么多的财物放在我的面前,想要我不起贪婪之心也很困难,没想到逸之却能做到,实在让我钦佩啊。”
  唐枫拱手道:“那就多谢了!其实我不是不想要这些东西,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且这些东西我是沾不得的,不然今后说不定有大麻烦。”
  在昨天夜间躺在床上时,唐枫终于想到了一点,只要自己做得巧妙,或许能使苏州当地的官员为自己所用,成为开海禁的帮手,那样一来,自己就不能再拿他们的好处了。因为一旦拿了这些东西,自己与他们之间就多了一层不可告人的秘密,到时再想用他们就会有所顾忌。另外,待到真有那么一日,朝中必然有许多的人会与自己唱反调,这次的事情很可能为他们所知,到时候自己可就有口难言了,所以索性就不收下这些能晃花了人眼的东西。
  得了徐沧的保证之后,唐枫才算是安下了心来,他知道徐沧的为人很是方正,而且他最感兴趣的不是做一个富家翁而是为国效力,所以断不会贪下了这些东西,毕竟他还要靠着自己向朝廷举荐,重新踏足官场呢。这样一来,唐枫在苏州这里也就没了其他要办的事情,在带了妻女游览了一番这里有名的几处名胜之后,他便离开苏州继续南下了。
  当唐枫在苏州时,朝廷对袁崇焕及其部下将领的封赏也终于送到了辽东。毕竟这是崇祯朝的第一次大胜,为了逢迎皇帝,朝中官员不敢怠慢,商量了许久才定下了这么一个章程。除了袁崇焕因为是此次大捷的最大功臣,又是皇帝金口赐下的兵部侍郎衔,经略辽东,他们不必复议之外,其他的人都需要兵部等几个衙门进行磋商,给出一个合适的封赏。
  有的时候,一件事情参与的人多了不但不能让它变得有效率,反而拖慢了它的进度,这次对辽东的封赏便是如此。这些朝中官员既不想看到那些他们眼里的粗人得到太大的赏赐,又知道赏得轻了会被皇上责备,所以真是煞费了苦心,一个人一个人地计较着这些边关将士的功劳,斟酌着该给他们什么样的赏赐。这样一来,速度自然变得极慢,直过了近一月,连皇帝都忍不住发问之后,他们才议定了一个章程。
  在由礼部的官员呈奏,皇帝看了发现没什么大的差错之后,这才命人准备所有赏赐之物,连同这些东西一起运去了辽东。
  辽东的将士们可不知道朝廷里为了他们的这次功劳费尽了心力,还当朝廷对此次的胜利不以为然呢,这让许多将士都心生不满。若不是袁崇焕等人识得大体,竭力压制的话,只怕辽东真会出了大乱子。现在朝廷的封赏终于来了,倒使得这些将士们有些不好意思了,无数原来是阉党官员家里的金银被守边的将士们揣进了怀里,这让他们觉得皇帝还是很圣明的,朝廷还是很有作为的。
  不过有人欢喜却有人愁,袁崇焕连升数级,成了辽东名义和实际上的首脑是大家都认可的,但是有些人在看到朝廷给自己的封赏不过寥寥时,就有些不快了。比如赵率教,论功劳是他带了人马收复的辽东几处城池,后来更是突入到了金国北边,连番大战,才使得袁崇焕的人马得以保存。虽然他知道因为主从的关系,自己的功劳是大不过袁崇焕的,但是怎么也该得到仅次于他的封赏。
  可结果却大出了赵率教的预料,除了一些金银之外,他就只是升了一级,圣旨里更是连他的名字都没有提到。这是赵率教怎么都无法接受的,要知道原来他的地位是要远高于袁崇焕的,后来却被这个书生慢慢地赶上已经让他不满了,现在更是直接跳到了自己的前头,成了辽东三军的主帅,这让他怎么信服?
  “之前他袁崇焕因为有唐枫相帮守住了宁远而为朝廷和孙大帅看重也就罢了,那是他运气好。可这一次,他不过是带了人马趁金国内部空虚打了几仗就要将大功完全揽入自己的怀里,却是岂有此理!我立下的功劳难道不够大吗?辽东北边数城若不是我带将士们连场血战,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夺回来?朝廷不可能看不到这些功劳的,可他们为什么对此只字不提?”在越想越气之下,赵率教就开始产生了疑心:“对,这一切一定是袁崇焕这厮在背后做了手脚。那向朝廷报捷的奏章是出自他的手,他一定是将这一功劳也都写到了自己的身上,而我却被他略到了一边。朝廷和皇上全不知情,自然被他蒙骗过去了!袁崇焕这个小人,真是阴险啊!”最后结合他所知道的一些故事,赵率教得出了一个他认定了他“事实”,一切都是袁崇焕为了揽功而做下的事情,这让他的心里第一次对袁崇焕这个上司生出了敌意。
  其实这倒是赵率教冤枉了袁崇焕,虽然他有着许多的缺点,但是这种小人行径却不是袁崇焕能做得出来的。而这都是因为朝中官员们的一点私心。在他们看来,将领都是粗人,自然不想给他们太好的待遇,而袁崇焕毕竟是文臣出身,所以他们对他就稍微近了一些。在这些精通修饰的文官笔下,什么事情都只是挥笔间的事情,最终就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这些文臣们一点可笑的私心,就此埋下了辽东守军将帅难和的局面,当然现在这个时候,一切还没有显现出来,大明上下看来内外都是一派升平,除了东南有些许跳梁小丑,不过他们很快就要覆灭了

  第485章    各逞本事
  唐枫如今在锦衣卫中可是一传奇,以他及身边少许亲信的力量,将一直压制在锦衣卫头上的东厂打得不能还手,最后更是将东厂和魏忠贤一齐除去,使得原来已经势弱的锦衣卫再次出头,这已经是锦衣卫上下人人都津津乐道的事情了,而他也成了大家的偶像。
  如今,唐枫来到江南,受到白莲教逆贼的威胁,并亲自下令让浙江的锦衣密探搜寻这些人的踪迹,这些人自然没有一个敢怠慢的。署理着浙江一地所有锦衣卫内外事务的千户谭叔节更是亲自带人赶去了绍兴府,对那边的情况进行详查。
  奈何数日下来,却没有半点他们想找的敌人的踪迹,倒是苏州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唐大人已经离开了苏州城往绍兴而来了。这下谭叔节可就有些急了,连忙将手下的一众得力人手都叫了过来,神色凝重地道:“唐大人身系我锦衣卫上下的荣辱,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有失。现在既然有逆贼想对他不利,我们作为锦衣卫的一员自当全力以赴,可你们手下的人却都在做什么?怎么这么久了却连一个白莲教的人都查不到?”
  “千户大人息怒,兄弟们不是不尽力,只是事出突然,我们实在是有心无力啊。这绍兴府虽然地方不大,但是人口却多,兄弟们已经查了不少自以为有嫌疑的人,可是几番下来却依旧一无所获。看来这些白莲教的人或许因为歙县事败而知事不可为离开了吧?”一名百户大着胆子辩解道。
  “不可能,”谭叔节摇头道,“歙县那些白莲教逆贼被抓的事情只有我们内部的人知道,谅那些身在浙江的逆贼也无从得知,他们怎么可能放弃这次机会呢?”
  “千户大人,我有一个看法,却不知大人们能不能信。”一个总旗小心地说道。
  “说!”谭叔节看了这个年轻的下属一眼之后,便吐出了这么一个字。
  “是这样的,在我看来我们或许是找错地方了。”在嗫嚅了一下之后,他又继续道:“我们知道唐大人将来绍兴的山阴,所以便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里,但其实白莲教的人可未必会这样做。他们在绍兴一定有着自己的眼线,却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些突然到来的人,而是早就在此住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寻常百姓,这样一来我们自然查不出他们的破绽。而当唐大人来到这里之后,他们才会通知自己上面的人,到那时候那些欲对大人不利的逆贼才会闻讯赶来”
  “唔,你的猜想倒也有一些道理。”谭叔节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来回地走动了半晌之后才道:“这一次的确是我们太想当然了,以为唐大人既然将来绍兴,他们就必然会早早地赶来这里作下布置。现在看来,他们确有可能还不在绍兴,只有几名身份没有问题的眼线看着这里的一切。若真是这样,事情可就有些棘手了,难道我们要等唐大人到了,再找出这些人来吗?即便唐大人不会因此而怪罪我们,我们也不能让他冒这个险啊。”
  “千户大人,小的以为我们倒也不必如此担心,虽然这绍兴府中没有这些人的下落,却不代表他们就不在我浙江一地。如果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