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风雨情-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又聚到一起了。”祖大寿叫着:“袁督师重返帅位,弟兄们都高兴的噢噢叫啊!”众将一片声嚷着:“是啊!又到了咱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啦!清兵末日到啦!”喊声中,众将个个意气风发,摩拳擦掌。
袁崇焕威严地:“弟兄们,本帅已向皇上立下军令状,五年之内平定辽东!”
众将闻言震慑,顿时一片寂静。
副帅小心异异地:“大帅雄心万丈,末将等愿意奋战!但是平定辽东的关键是军饷啊。”祖大寿:“秉大帅,宁远卫又有三个月没发饷啦。”另一总兵道:“关山镇已经半年没领到饷银了!”
袁崇焕顿显忧虑。袁崇焕忧心忡忡地对众将道:“弟兄们放心,皇上答应过本帅,辽东的军饷会一文不少地发下来。”副帅道:“可就是不知什么时候哇。兵部也多次答应过我们发军饷,可是唉!”正在这时,一个军士奔来叩报:“秉大帅,御林军偏将宋喜,前来拜见大帅!”
袁崇焕奇怪地问:“他来干什么?”话音刚落,宋喜已扛着一只木箱奔至,气喘吁吁地:“大帅宋喜奉旨前来前来送喜”袁崇焕惊讶地看着喘着粗气的宋喜,这时宋喜已经喘过气来,说,“皇上亲自从皇银里拨出三十万两银子,做为辽东将士首批军饷。王、王公公令在下务必要在大帅点将阅兵前,赶到山海关在下押解着皇银,没日没夜地赶,还、还是来迟了,请大帅恕罪”
袁崇焕激动跳了起来:“皇银呢?”
箭道上,一列御林军军士,每人扛着一只封有皇宫标记的木箱,气喘吁吁地奔上敌楼。军士们扛着木箱登上城台,依次放下。渐渐的,银箱摞成高高的一堆。众将看得都呆了。
袁崇焕走上前,掀开一只箱盖,露出满满的银锭,众将一片惊叫
袁崇焕激动地从箱盖上撕下一片黄纸封记,举着它叫道:“看见了吧,这是皇银啊!是三朝皇上积累下来的体已银子啊!”
众将欢呼着围上前喜看,议论纷纷。吴三桂走到呼呼直喘的宋喜面前,捶他一下肩膀:“宋喜,你来得正是时候啊!”宋喜一边喘一边吹嘘着:“我老宋何许人哪!啊?你不是不知道”
袁崇焕回到帅座前,唰地拔出尚方剑,举剑过首,南面而誓,大喝一声:“皇天在上,袁崇焕五年之内如不能平定辽东,将用这柄尚方剑自裁,以谢皇恩。”众将跟着跪倒,大吼着:平定辽东!平定辽东!平定辽东!
吼声中,吴三桂忽然望向天边,惊呼:“大帅”
袁崇焕望势望去――一座烽火台升起一股粗直的狼烟,并隐隐有示警的鼓号声:“呜呜呜”
清兵又破关南下了!
崇祯皇帝,把帝国命运寄托在一座座城关上;明朝将士,把生死荣辱寄托在一座座城关上;但是,那些铜墙铁壁,那些万里雄关,能否挡住八旗军的铁蹄呢?

第四卷

第七章 父与子,功臣与罪犯(一)

一带伤军士匆匆入内,惊慌叩报:“前屯卫总兵吴襄,令在下秉报大帅”袁崇焕高居帅座,神闲气定地说:“慌什么慌,慢慢说。”祖大寿等将帅排立两侧,吴三桂立于末尾。
那军士这才稳住神,说:“秉大帅,皇太极亲率四万精兵,分两路南下。连破我军八里河、关山镇,其前锋已直逼宁远城。”袁崇焕微微一笑,环顾一下周围的将帅,泰然自若
地说:“好嘛,本帅刚刚上任,皇太极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清军距此还有多远?”“距宁远只有五十里了。”
袁崇焕这才有点惊讶,问:“你们的总兵吴襄呢?”“吴襄将军抵敌不住,只得弃关南撤”军士抬起头,用目光偷偷看了一下袁崇焕,胆怯地说,“吴襄将军和部属,被多尔衮的八旗军围困在黑虎洼,苦战待援”袁崇焕一声冷笑,斥道:“什么弃关南撤啊,是弃关南逃吧还不退下!”
军士退下。袁崇焕目视众将,声色俱厉地说:“吴襄弃关南逃原本就是耻辱。更为耻辱的是,连逃也没逃掉,被多尔衮包了饺子!这样的总兵官,真是给本帅丢脸,给大明丢脸!”众将闻声怵然不安,吴三桂则羞愧的低下了头。
黑虎洼里一片恶战景象,到处遗弃着断戈残戟,人尸与马尸横陈。大青石后,吴襄身负数处重创,浑身鲜血。他抬头眺望,不远处,清军已将他们团团包围。吴襄突然跳起来,挥刀大吼:“弟兄们,冲啊”
残余的明军顿时纷纷扑出,狂呼乱喊着跟随吴襄朝清军冲杀而去。清军阵营中,立刻鼓号齐鸣,无数强弓大弩射来。许多明军中箭倒地,剩余的也被清军斩杀殆尽吴襄连砍几个清军后,看见越来越多的清军围了上来,一个年轻的清军将领威风凛凛的骑在马上,指挥清军剿杀明军吴襄知道明军根本不可能突围了,又领着明军且战且退,再次退守到大青石后面。一个副将爬到吴襄身边,焦虑地问:“吴军台,咱们怎么办?”吴襄看看天色,有点无奈地说:“这儿离宁远不到二十里地,坚守待援吧。放心,袁大帅绝不会见死不救的!”
忽然传来鸣金声,副将循声抬头看看前方,惊讶地道:“咦,清军怎么退回去了?”
清军阵地后方,前军主将多尔衮一手抓着羊腿一手端着酒碗,正在大吃大喝。同时,两眼警惕地巡视战场。那位年轻将军怒气冲冲地策马而来,到多尔衮面前跳下马,质问:“叔叔,为什么停下不打了?”
多尔衮冷冷扫了这将军一眼,说:“豪格,这是在战场,可别忘了军规!”豪格强咽下气愤,上前施以军礼:“末将豪格参见大将军!”多尔衮这才哈哈一笑,:“免礼,你急什么急,吴襄已经落到咱们掌心里了,怕他飞了不成?”
豪格有点赌气地说:“大将军只管放心吃喝,但请你发令,让末将消灭吴襄。末将保证在大将军这碗酒喝完之前,提吴襄人头前来交差。”多尔衮又是一笑,道:“豪格,我知道你建功心切。可你知道吴襄的心思吗?”
豪格说:“照末将看来,吴襄在等死,而大将军在死等。”
多尔衮怒喝一声:“放肆!”豪格怒而不言。稍停一会儿,多尔衮放缓口气说:“吴襄是在等救兵!这儿离宁远城不到二十里地,吴襄之所以死战不降,就是在希望宁远救兵前来解围。”豪格这才领悟多尔衮的意图:“叔叔是拿吴襄作为诱饵,想把宁远城里的兵马诱出来?”多尔衮不无得意地说:“你总算是开窍了。宁远主力不出动,咱们拿它没办法。只要他一出来,咱们就把他们统统砍了!我早就在东西两边埋伏下两旗精兵。”
“要是他们死活不出来,怎么办?”豪格有点担心地问。
“逼呀,逼他们出来!汉人最要面子了,咱们都打到他们家门口了,他们就甘当缩头乌龟么?”多尔衮下令,“豪格,令你把吴襄四面包围,每隔半个时辰出击一次,每次砍杀几十个人就行。看宁远来不来救兵。”
一阵猛烈的战鼓声骤起,继之是清兵喊杀声。吴襄抬头一看,清军又在豪格率领下冲杀过来。吴襄见势不对,对副将说:“老李,我和弟兄们顶在这儿,你乘乱冲出包围,到宁远城催救兵去!”
“不。还是末将杀开一条血路,让将军突围请援去。”
“不成。我一走军心就散了,你骑上我的战马冲出去!快快,弟兄们生命全靠你了!”说话间清军已冲上来,与明军战成一团,刀枪相击声与死伤哀嚎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吴襄一边与敌接战,一边厉声命令:“快去!快去!”副将无奈,骑上吴襄的战马,挥刀冲出包围。吴襄与明军死战不退,力保副将远去。不远处,豪格看见那副将突围远去,微微一笑。
总督府,袁崇焕坐于帅椅上,双手执一杆竹箫,低缓的吹奏着。一个军士匆匆入内,秉道:“探马飞报,黑虎洼仍在血战,吴总兵只剩三百余人。”袁崇焕纹丝不动,仍然沉浸在箫声中,仿佛没有听见。立于袁崇焕身后的幕僚便对军士道:“再探。”军士应声退下,袁崇焕仍在吹箫。稍顷,又一个军士慌忙奔入,叩报:“大帅,清军连番进攻,吴总兵只剩下一百多人了”袁崇焕仍然一动不动地吹箫。幕僚又斥军士:“再探。”军士又应声退下。袁崇焕依旧沉浸在吹箫中。忽然,府外漾起一片骚动,接着那个副将浑身带血地扑进来,跪地泣呼:“大帅,大帅”
袁崇焕停止吹箫,抬起头:“说吧,我听着哪。”祖大寿、吴三桂等众将也随之涌进总督府,关切地听着。副将凄惨地秉道:“大帅,吴将军和弟兄们被围困在黑虎洼,已经血战两个时辰了,请大帅速派救兵吧。”袁崇焕问:“多尔衮带有多少兵马?”“约有两千多。”看到袁崇焕怀疑的神情,副将急忙又补充道,“末将看得清清楚楚,确实只有两千余人。大帅如能派出数千精兵,定能把多尔衮全歼!”袁崇焕点点头:“知道了。你下去疗伤吧。”副将乞求道:“大帅,末将愿随军再去黑虎洼,与清兵决一死战。”

第七章 父与子,功臣与罪犯(三)

吴三桂率领五十三黑衣骑士,狂呼乱喊着冲入重围。他们猛兽那样朝清兵疯狂劈杀清军猝不及防,竟然纷纷败退。豪格挥刀朝吴三桂冲去,两人会马一击,豪格立刻负伤。吴襄看见吴三桂率兵冲杀过来,斗志倍长,对部下们大吼:“弟兄们,援军来了,冲啊!”被包围的明军也纷纷跳出山洼,与清军们拼命砍杀
吴三桂一边迎敌一边朝吴襄大喊:“爹啊,爹啊。你快撤退,孩儿断后。”
吴襄兴奋地叫:“三桂,我们一起冲出去。”
“不!爹先退,快快”大批清军涌上。吴三桂又陷入重围,左拼右杀。
多尔衮冷冷地看着两军交战。豪格带伤归来,怒叫:“换刀。”部下立刻把一把长刀递给豪格,豪格正要策马再战,忽然听得一片金鼓齐鸣。多尔衮与豪格神情俱惊,两人互视一眼,立刻整装迎上前。皇太极骑着那匹骠悍的白龙驹,身披一身金甲驰来了,后面跟着许多侍卫。
多尔衮上前叩拜:“臣弟拜见皇上。”
豪格叩拜:“儿臣拜见皇阿玛!”
“平身”皇太极说罢朝战场望去。
所有的清军听到金鼓声,明白皇上驾到,他们全部停止攻杀,手执兵器,围成个大圈。圈中间只剩吴三桂一人一骑。吴三桂不知道清军为什么忽然停战,他骑在马上,紧张注视着四周
皇太极远远看见吴三桂的英姿,问:“那人是谁?”豪格答道:“他是吴襄的儿子,名叫吴三桂。”皇太极喟叹一声:“大明又出良将了!唉,真是百足大虫,死而不僵啊。”
豪格怒不可遏地喝道:“皇阿玛稍候片刻,看儿臣把他碎尸万段!”豪格又欲上前挑战。皇太极嗔道:“不必了。你们在此守候,朕去会会他。”皇太极说罢上马,拔出长剑,就要驰上前去。多尔衮与豪格大急,双双挡在白龙驹前。豪格道:“皇阿玛上如果要那小子的人头,儿臣定将它砍了来”多尔衮也说:“皇上万万不可轻进,那小子是个疯子!”皇太极笑了,说:“朕暂还不想杀他,朕只跟他说说话。让开。”
皇太极策马冲过两人的拦阻,驰向吴三桂。多尔衮与豪格也跳上马,一左一右为皇太极护驾。
吴三桂仍在引刀待敌,猛听清军阵营中一声大吼:“吴三桂!”吴三桂正眼一看,清军分开一道大口子,一骑白马金甲飞驰而来。吴三桂大喝:“阁下是谁?”皇太极策马近前,微笑着说:“朕是你的朋友。”
“朕?”皇太极的不凡气宇使吴三桂大吃一惊,语气不贯地说,“你你”皇太极一笑,说:“朕就是大清国皇帝皇太极!”吴三桂大惊,万没想到大清国万乘之尊竟然亲临战地,并且敢只身前来。吴三桂惶恐地按下刀锋,道:“标下军命在身,不能下马行礼。”
“不必拘礼――看剑!”皇太极一剑劈来,吴三桂勉强架住。皇太极依旧笑着说:“很好。既然是朋友,那就边打边聊吧。接着很好。打要打得开心,聊要聊得尽兴看剑很好,你的功夫不错。当心”皇太极每说一句话便剌出一剑,速度越来越快。吴三桂左支右挡,始终只守不攻。
皇太极狠狠一剑劈来,嗔道:“你为什么不攻?”吴三桂回答:“标下不敢。”皇太极怒道:“朕命你放开手脚攻杀!”“遵命。”吴三桂情不自禁地应着,一面开始猛攻,双方刀剑铿锵,击出阵阵火星。
皇太极边打边高兴地夸道:“好!很好!”吴三桂忽然收刀揖礼:“谢皇上您并不真想杀标下。”皇太极收剑问:“何以见得?”“如果皇上真要杀我们父子,那我们根本冲不出去。”皇太极笑了,说:“你是个聪明人。不过,朕还没有打算让你活着呢。”
“标下奉陪!”皇太极又一剑砍来,吴三桂架开。皇太极停剑:“朕问你,你们的崇祯皇帝会使三尺剑吗?”吴三桂怔住了,无言以答。
皇太极一连串追问:“崇祯拉得开五百斤弓吗?他能够一马当先驰骋疆场吗?他敢和你真刀真枪边打边聊吗?回答朕!”吴三桂尴尬地回答:“不能。”皇太极自豪地说:“那你们的崇祯皇帝就不是大清皇帝的对手。”吴三桂辩解道:“标下却以为,皇上应该龙驭深宫,君临天下,不必像个武夫似的”
“放屁!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一位马上英雄。他身高六尺,武功超人,骑一匹乌骓神骏,纵横沙场二十多年,亲身经历大大小小七十多战,身负战伤十三处,这才开创了你们大明王朝。吴三桂,朕说得对不对?”皇太极语气又和缓下来,说,“可惜,二百年下来,你们一代不如一代,一君不如一君!竟然还有人自作聪明,说什么‘皇上应该龙驭深宫,君临天下’哈哈哈。朕告诉你,龙驭深宫者,个个是昏君!早晚会丢了天下。”吴三桂哑口无言。
皇太极终于收剑入鞘,亲切地说:“吴三桂呀,朕喜欢你。你是个英雄,朕希望你归顺大清。”吴三桂正色道:“标下生为汉将,死为汉鬼,绝不投降!”皇太极微笑着说:“朕不急,朕愿意等。凡是英雄,朕都喜爱。你三天后归降也行,三年后归降也行,归降后不顺心了再返回明朝,仍然行!英雄么,朕准你来去自由。”
吴三桂说:“自古汉夷不两立”皇太极突然愤怒了,斥道:“住口!朕问你,你们为什么老把我们满族人当做蛮夷呢?我们和你们一样,都是上天所赐的性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