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风雨情-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王说着说着,眼看旁边另一亲王。旁边那亲王立刻接口道:“关内关外的豪杰之士莫不群集于麾下。满、汉、蒙各旗各部都是兵精粮足,士气高昂啊!”老亲王也接口道:“这一切,足见皇上圣明,天道归于大清。如今形势大为有利,皇上是不是该考虑下一步战略了?”皇太极仍然是不置可否地,口中“唔唔”的应着。
多尔衮一向主张急进,这时看时机差不多了,也上前秉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照臣弟看来,朝廷应该趁势攻取宁远,之后合围山海关,彻底打烂大明辽东防线。”豪格也说:“宁远城一破,山海关就成为孤关。山海关再一破,北京城那就是个破鸡蛋,爱什么时打就什么时候打。”皇太极沉着脸儿纠正他说:“北京城不是破鸡蛋,它是铜墙、铁壁、雄关!”豪格低声道:“喳。儿臣说过了些。”
皇太极左右看看,微笑:“你们的心思,朕都明白。朕决定”皇太极沉呤着。所有人都焦急地望着皇太极,等待他下面的意旨。皇太极却道:“朕决定,三思而后行!”
四大亲王与多尔衮、豪格面面相觑,明显的失望而沮丧。
皇太极生气地在宫道上大步行走,两旁跟着多尔衮和豪格。皇太极突然站下,斥:“朕才说过‘同心同德,不要搞窝里斗’,看来,怎么说都是白说!”多尔衮与豪格都不解。皇太极斥道:“四大亲王给朕进谏,是不是你们窜掇的?”多尔衮惊道:“臣弟绝对不敢!”豪格惧道:“皇阿玛儿臣也不敢。”“那他们何至于众口一词,劝朕用兵?”多尔衮道:“据臣弟看,四大亲王是代表了下五旗旗主们的意思,他们都想早日入主中原。”
皇太极一叹,嗔道:“朕何尝不想。但是大明的军队毕竟比大清多三倍,国土相当于大清的近三十倍,综合国力远在大清之上。你们想过没有,两国一旦全面交战,大明可以承受起多次失败,咱大清就不行!为什么?因为咱大清还是太小,只要败一次,就可能亡国!”多尔衮目瞪口呆:“臣弟没想过这些”皇太极斥道:“那就从现在开始想,别觉得自个天下无敌,培养点危机感!”豪格说:“儿臣觉得,有皇阿玛在,八旗军肯定百战百胜。”皇太极气道:“那是你的感觉,朕可不敢有这种感觉!”

第十七章 祖大寿叛而复返(二)

多尔衮终于醒悟,道:“皇上圣见。臣弟现在也意识到了,一旦举国交战,大明可以耗上两三年,咱大清就耗不起。咱必须在两三个月里速战速决才行。”皇太极欣慰地说:“说得对。如果不能一战而击溃大明的主要军队,大清就会被大明拖死了。所以,朕必须等待局势发展。练兵强国,准备再准备!”
说话间,他们已到了一座内宫前。庄妃笑盈盈迎出:“皇上。”多尔衮立刻止步,垂
首不敢看庄妃。皇太极笑道:“庄妃,朕多日不见你了,想和你说说话。”庄妃高兴地说:“臣妾正盼着哪。皇上请。哦多尔衮王爷、大阿哥,请啊。”多尔衮赶紧道:“谢庄妃。皇上,臣弟告退了。”皇太极说:“也好。你们多想想朕说的话,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多尔衮与豪格躬身“喳”了一声,欲退。
而这时,多尔衮才深深地看了美丽的庄妃一眼。他所看到的是,庄妃正幸福地挽着皇太极入宫
多尔衮惆怅离去。
皇太极进入内宫,叹息落坐。一个秀美的侍女为皇太极奉上茶。庄妃察颜观色地:“皇上今儿累了?”皇太极叹道:“身体不累,心累。”庄妃笑道:“又谁让皇上生气了。”皇太极说:“袁崇焕刚刚被废,四大亲王就给朕施加压力,吵吵着要入主中原。”庄妃不屑地一笑:“浅薄。把人家大明当成一桌烤肉了,馋得慌!”皇太极噗哧一声笑起来:“庄妃呀,你要是男的,朕准让你当个亲王,领两旗兵马。你呀,甭看是个女流,遇事比他们明白。”庄妃得意道:“臣妾是比他们明白!不过,我可不想当什么亲王。”“那你想当什么?”庄妃娇声道:“当皇上的爱妃呗,一辈子侍候着皇上,这比当什么都好!”皇太极高兴得哈哈大笑,搂过庄妃重重亲了一口。庄妃挣开身,更加娇媚地说:“谢皇上赏。”皇太极惬意地说:“朕在你这,怎么着都舒服!”“那皇上就多到臣妾这儿来呀。”皇太极动情地看着庄妃,说:“庄妃呀,朕,想来想去决定送你一件东西。”庄妃笑上问:“是什么?”
皇太极正声道:“朕,要把北京城里的坤宁宫送给你。”“坤宁宫?”庄妃惊叫,“那、那是大明皇后的寝宫啊!”看着皇太极的神情,庄妃明白了,喜极而跪:“谢皇上”皇太极笑了:“不过,你得有耐心,要等上几年。”庄妃道:“臣妾愿意等一辈子!”
“起来吧。”皇太极上前掺扶起庄妃,“你还天天读书吗?”“读!越读越想读。可惜,再没有范仁宽那样的先生了。”皇太极感概地说:“朕永远忘不了范仁宽的遗言,‘打下京城却得不到天下’,这话真是警钟呵!大清要取天下,一半靠自己。另一半,得靠大明来帮忙。袁崇焕的事,只是个开头,大明还会一天天烂下去,乱下去,朕非等到这棵大树腐烂得站不住,才一口气打倒它!”
“皇上说得是。臣妾想啊,当一棵树快倒了时,最先飞跑的总是树上的鸟儿。皇上何不把那些鸟儿引到大清这边来呢?”皇太极有了兴趣:“唔,说下去。”庄妃说:“范先生那样的人是大清的‘国宝’,他虽然不在了,但咱们可以再寻宝啊。臣妾觉得,现在,大明军心不稳,人人自危,皇上何不趁这时招降大明的文武英才,让他们到大清这边来效力呢?”皇太极击掌道:“对,爱妃说得太对了!朕得赶紧招募关内的文武英才。唉要是范先生在世就好了,没人比他更熟悉汉臣心理,他写的劝降书信,入情入理,最能打动汉臣的心。”庄妃微笑道:“皇上忘了吗?范先生是臣妾的老师,老师不在了,学生愿意试一试呀。”
“真的么?”皇太极惊喜地看着庄妃。“当然!臣妾愿意替皇上试写几封劝降书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皇太极大喜,禁不住起身一揖:“庄妃呀,朕先谢你哪!”
永福宫。晚。庄妃坐在炕桌旁写书信。那个美丽的侍女入内,替庄妃换去残烛。庄妃将写毕的书信折叠好,打量着在旁忙碌的侍女,说:“寒玉啊。”“福晋娘娘?”庄妃说:“来,坐这来。”寒玉走到炕沿,庄妃亲热地拉她坐在自己身边:“告诉我,我待你怎么样?”寒玉有些惊讶地说:“这还用说么,娘娘待我如同亲人。”庄妃微笑着说:“你我名份上是主仆,可我一直把你看成自己的亲妹子。”
寒玉感动地叫了一声:“娘娘!”庄妃微嗔道:“别再叫娘娘了,叫声‘姐’吧。”
“娘娘——姐”寒玉显得很窘迫。庄妃笑道:“寒玉妹妹,姐想求你个事。”寒玉道:“娘娘吩咐就是了。”庄妃叹息:“你知道的,皇上虽然爱我,但他毕竟有二十多个嫔妃。按照名份,排在我前面的还有四五位皇妃。可今天,皇上把坤宁宫送我了”寒玉诧异道:“盛京城里没有坤宁宫呀。”“那是北京城的宫殿,是崇祯皇后的正宫。”寒玉惊喜道:“我明白了”庄妃微笑着说:“皇上送我的,只是一个未来。究竟这未来能不能变成现实,就要靠我们自个去争取了。你是个聪明的妹妹,该知道,我俩情同骨肉,荣辱与共。姐姐的未来,其实就是你我的共同未来。”
寒玉笑着问:“娘娘是不是有什么想叫我去做吗?”“姐姐想为大清立功,为皇上分忧。”庄妃正色道:“你替姐到宁远城跑一趟,送一封书信。敢吗?”寒玉看一眼炕桌上的信封。道:“有什么不敢的?我去!”

第十七章 祖大寿叛而复返(三)

宁远城城楼上,锦衣卫宋喜正在厉声宣旨,祖大寿与众将领跪接。宋喜宣旨:“原蓟辽总督袁崇焕,辜负皇恩,欺君罔上,通敌叛国,罪无可赦。朕为之痛心疾首,怒不可当。着刑部严察,依律惩处。辽东各镇、卫文武官员,当立即与袁贼划清界限,反戈一击。各部将士,当忠君报国,严守城关。钦此。”
众将忍气吞声:“遵旨。”祖大寿却一言不发。待宋喜宣旨毕,他立刻起身,头也不
回地大步离去。宋喜朝一个军士示意,那人便悄悄跟踪上去,暗中监视着祖大寿。祖大寿气冲冲地走下箭道。那个军士暗中跟随。祖大寿走着走着,似乎察觉后面的动静,猛然回头――什么人也没有。祖大寿下城,转入拐角的暗处。当那个军士跟踪到拐角时,祖大寿突然跳出,腰刀按在那军士脖子上,怒斥:“你它妈是锦衣卫还是东厂的?”
那人惧道:“小的小的”祖大寿怒吼:“快说!”“小的是东厂的人。”祖大寿骂道:“谁让你监视老子的?”“是、是宋军爷。”那军士说,“宋军爷说宁远军心不稳,要我们多盯着点”祖大寿满面愤恨,手中的刀锋越压越紧,暗探的脖子已流下血来突然,祖大寿松开刀,怒喝一声:“滚!”暗探捂着脖子跑开。
祖大寿盯着他消失,这才步伐沉重的离去。
总兵府。祖大寿迈进大门,门侧的侍卫含笑秉报:“将军,您的家乡表妹访亲来了。”“表妹?”祖大寿大为诧异,问,“人哪?”侍卫手指屋内,同时做吃惊状:“乖乖简直漂亮死了!”祖大寿啪地打落侍卫的手:“滚一边去!”
祖大寿匆匆进入总兵府,寒玉笑着从案旁站起来,柔声招呼:“表哥。”祖大寿怔住了,问:“你是?”“我是你的表妹,名叫寒玉。”祖大寿说:“我怎么从来不知道?”寒玉微笑道:“待会,你就会知道了”寒玉说着看了看门旁侍卫。祖大寿立刻回头令那些两眼放光的侍卫:“退下!”侍卫们恋恋不舍地退出去了。
祖大寿上前两步:“说吧,你从哪来?”寒玉低声说:“盛京。”祖大寿大惊:“盛京!来干什么?”寒玉微笑说:“替你的表姐送信。哦――搞不好还是封情书哪!”祖大寿更惊讶:“你这‘表妹’我还没闹清,怎么又出来个‘表姐’?!”寒玉咯咯地笑了,说:“祖将军是有福之人嘛。喏,信在这。”祖大寿接过信,不拆,沉声问:“我这位表姐叫什么名字。”
“她名叫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祖大寿冷笑:“是个满人。”寒玉道:“祖籍蒙古,后来嫁到盛京的。”
“说,她嫁给谁了?”寒玉依旧微笑着说:“嫁给大清皇帝皇太极,成为他最宠爱的福晋――永福宫庄妃。这封信,就是她代表大清皇帝,亲笔写给将军您的。”祖大寿一切都明白了,他颓然落坐,信在他手中颤抖:“你、你就不怕我砍你的头?”寒玉上前,亲切地偎靠着祖大寿,娇声道:“干嘛要砍头呀,我是您表妹啊!”祖大寿仿佛触电般一抖,手中信落地。寒玉替他拾起,再交到祖大寿手里,顺势捧着他手,柔柔地说:“表哥,拿着”
宁远城门。祖大寿牵着一匹战马,护送寒玉出城。门道内,守城的卫兵昂首排立着,目光呆直,谁也不敢动弹。寒玉则轻轻挽住祖大寿胳膊,两人步出城门。野外。二人渐渐来到戈壁滩,四周寂静无人。祖大寿一把抱起寒玉,将她放到马上,沙哑地:“你走吧。”寒玉弯腰拉祖大寿:“表哥这匹马可以骑两人。”祖大寿痛苦摇摇头:“请秉告庄妃,我感谢她和皇太极的厚意。但是,我不能叛明。”寒玉担心地说:“祖将军,大清早晚入主中原,崇祯皇上已经不信任你了。你呆在宁远太危险。”祖大寿说:“我知道。”
寒玉恋恋不舍地说:“表哥跟我一起走吧,我也是汉人哪!”祖大寿犹豫着,终于还是摇了摇头。寒玉含泪,乞求地说:“表哥!”祖大寿猛击马身,战马载着寒玉疾驰而去。祖大寿呆呆地着战马越去越远,寒玉仍在马上不停地呼唤:“表哥!表哥”突然,祖大寿伸手入口,发出一声尖锐的啸叫――战马听到啸声,竟然载着寒玉飞奔回来。一直奔到祖大寿面前。寒玉惊喜地:“表哥,和我一块走吧?”祖大寿仍然摇摇头:“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寒玉失望了。
祖大寿却接着高声道:“告诉庄妃,五天之内,我要把我的两万部下都带上,和他们一起走!”
寒玉惊喜地说不出话来。
吴三桂急匆匆进入乾清宫暖阁。入内,忽听斥责声,吴三桂不禁止步。屋内,宋喜正跪在地上,向崇祯秉报:“八月初三,祖大寿领着四标人马,共计两万余人,拔营北去。行前,他明明白白地告诉其它将领,说自个要投皇太极了。”
崇祯怒道:“那么多总兵官、标统干什么吃的?为何不拦下祖大寿?砍了他!”宋喜畏惧地说:“秉皇上,祖大寿战功卓著,勇猛善战,总兵官们谁也不敢动他。”崇祯气得大叫:“反了!都反了!哦,你为何不拦阻他?”宋喜吓得直叩首:“卑职曾跪在祖大寿马蹄前,苦苦的劝他回心转意。可祖大寿不听,卑职无奈之下,只好斗胆矫旨,说皇上天恩浩荡,早有旨意让祖将军您‘承继袁崇焕之位,拜辽东总督’,恩旨不日就要到了”宋喜看着崇祯死沉的脸,吓得不敢再说下去。
崇祯大怒,转头道:“吴三桂!朕命你任宁远卫总兵,拜虎威将军,着你立刻率军追杀祖大寿!”吴三桂大惊,瞠目结舌,竟说不话。崇祯威严地地盯着他。吴三桂无奈,只得应道:“末将遵旨。”崇祯跺足斥道:“快去追杀,快去!决不能让他降清!”吴三桂掉头奔出宫。

第十七章 祖大寿叛而复返(五)

吴三桂跪下,泣道:“祖大哥,袁大帅和你情同父子,如果你背国而去的话,肯定罪及袁大帅,皇上非赐死不可。如果你就此回头了,可就使袁大帅立下一桩大功劳啊!皇上定然会赦免大帅的”祖大寿痛苦地:“我、我”身后不远处,寒玉和所有清人都紧张不安地看着祖大寿。吴三桂含泪恳求:“祖大哥,跟小弟回去吧。宁远城所有弟兄都盼着您哪!”祖大寿直视着吴三桂,半响不动突然,他掉头走到寒玉面前,扑嗵一声跪下了:“末将在此向皇太极陛下叩首谢罪,末将叛而复返,愧对陛下,愧对各位”祖大寿说着咚
咚咚叩了三个重头。寒玉等惊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