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风雨情-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求你什么?”周皇亲自豪地:“求我开口说话呀!他们为皇上安危计,希望朝廷迁都南京,避开战乱,以图重振大业”周后怒声打断他:“迁都?!他们自己不敢向皇上说――怕砍头,却鼓动你来跟我说,再让我跟皇叨咕着,是不是?”周皇亲见周后发火,不禁有点不知所措了。周后又说:“父亲,你太糊涂了,简直是个老糊涂!皇上连议和都恨之入骨,更何况迁都?父亲,你被人利用了!”周皇亲傻傻地瞪眼儿。“是!他们把你当枪使,为了他们自个安危!”
周后痛声嗔怪道,“父亲啊,你不但糊涂,也太吝啬了!听说,你前天捐助,只拿出七百两银子,真是给女儿丢人!”周皇亲满面苦色地说:“女儿啊,愚父哪有银子呀,愚父恨不能卖宅子呀”周后打断他的话:“别说了,您有多少家产,女儿心里能没数吗!父亲,女儿求您了,多拿些银子出来,捐助给朝廷,做一回皇亲国戚的楷模。只做这一回还不行么,皇上待您不薄啊!”周皇亲顿时眼泪汪汪,摇头叹道:“女儿,你不知道,就因为我是国丈,因此,从来不敢收受贿赂。一年到头,我全靠那几个俸禄和皇上的赏赐过活呀。我已经捐出半年俸禄了。今后,我每天都得捌成两天过了!”周后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会这么说的你等着!”周后走开,到墙角拉开一只橱子,翻呀翻,取出一张银票。她拿着这张银票回到周皇亲身边,悄悄塞给他,叮嘱道:“父亲,这是一万两银子,我本想寄给家乡的。唉算了,你明天把它捐献给朝廷,就说是你自己的家产。”周皇亲急推:“这怎么行!”
周后道:“甭说了。这可是既为皇上分忧,也为咱周家长脸!”周皇亲犹犹豫豫地接下了。
那副捐助的白绸还架在上朝的宫道上,下方空着大半边。众臣有如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周皇亲走来。周皇亲一边走一边豪迈地道:“老夫今年七十岁了,没几天活头了!原本打算在家乡买块坟地、打一套寿棺,百年之后,也好有个安身的地方。昨夜想了一宵――不成!”旁边的臣子问:“怎么不成啊?”周皇亲道:“大明要是亡喽,还有我埋骨头的地方吗?所以,我把买坟地、打寿棺的银子全揣上了,五千两!全部捐给朝廷做军饷!”
众臣惊讶,表情都是不信。周皇亲从袖中唰地抽出银票,朝众臣展示:“看看,看看”周皇亲走到捐助表前,将银票放在显眼处,抓过笔填写。众臣都呆了。接着齐声赞道:“好好!周老皇亲了不起啊!”一臣概然道:“周老皇亲如此,臣也捐出三千两来!”另一臣也道:“臣也捐三千两!”一时间,众臣纷纷上前填报。把边上王小巧都看呆了!
周后独自立于宫道暗处,远远看着周皇亲的表演,她又惊又气,咬牙切齿。稍顷,周后忽听附近有宫女的笑声。她急忙隐到柱子后面,偷偷地拭泪周后垂着头,沉重地走向坤宁宫。
正在上阶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她微转身看,王承恩奔来了。王承恩朝周后深深一揖,喜道:“秉娘娘,喜事儿!刚才周老皇亲捐了五千两银子,皇上得知后,高兴得很,当朝夸奖了他。还让老奴快来传旨,让娘娘也知道。”周后克制着内心愤怒:“知道了!我父亲要是如此捐助,只怕要越捐越肥了!”周后入内,丢下王承恩发呆。

第二十四章 捐款救国(七)

乾清宫暖阁,崇祯坐在椅子上长吁短叹周后轻轻步入,低唤:“皇上。”“爱妃,你来啦。坐。”周后道:“臣妾想问问皇上,时至今日,朝廷还差多少军饷?”崇祯不解:“爱妃问这个干什么?”
“只是想替皇上分忧。”周后的眼眶湿了,崇祯摆摆手,道:“你已经替朕做了不少事了”周后打断他:“皇上,你还是告诉臣妾吧。”崇祯叹道:“还差二千万两银子哪
!”周后惊讶地:“这么多!”崇祯恨恨道:“那些王公贵族,个个视钱如命,装傻充愣,叹苦叫穷朕是又气恨又无奈呀。”“他们如此吝啬,皇上何不重办他几个?!”崇祯叹道:“办谁呢?都是皇亲国戚,总不能因为他们不肯捐银子,朕就抄家吧!”周后道:“臣妾知道有个人积攒了千百万银子,他还想把这银子全部运到南京去”
崇祯大惊:“为什么?”周后道:“他觉得大明危亡在即,希望朝廷也迁都到南京,躲避战祸。因此,他自个提前转移家产了!”崇祯怒叫:“大胆!如此蛊惑人心,朕非重办他不可!是谁?”周后颤声道:“武英殿大学士周仁。”崇祯惊讶地看着她:“周皇亲他、他是你父亲啊!”
周后眼泪终于流了下来,痛道:“为父不仁,为亲不亲,臣妾羞于有这样的父亲。”崇祯上前扶住摇摇晃晃的周后,扶她坐下,安慰道:“爱妃,慢慢说。”周后含泪道:“皇上,明天凌晨,我父亲就将把四十箱金银运往南京,皇上可以派兵截下,以助军饷。”崇祯惊怒:“朕说过绝不迁都!周皇亲此举,等于是弃都南逃啊!”周后颤声道:“皇上无论是杀是罚,臣妾都毫无怨言。”
崇祯感动了,他柔情地看着周后,道:“爱妃,你这是大义灭亲啊。你的大贤大德,旷古所未见!”周后泪水哗哗落下周后突然跳起来,失声大哭,掩面狂奔而去。崇祯呆呆地看着周后远去,怒喝一声:“王承恩!”王承恩匆匆奔上:“老奴在。”
崇祯咬牙切齿道:“今夜三更,在城门外埋伏御林军,捕拿周仁。务必人赃俱获!”王承恩惊恐地应道:“遵旨。”
宫内花园里,夜晚,一轮明月当空,凭栏处,两个人影儿偎在一起,正是崇祯与周后。崇祯喃喃地说:“爱妃呀,朕知道,你大义灭亲,是为了朕,为了国家可我这几年来,朕迷恋过袁妃,迷恋过田妃,有时候,不免疏远了你”周后微微嗔道:“光是迷恋她俩吗,好像还有一个!”崇祯微窘:“对了,也迷恋过陈圆圆――就那么几天,觉得她新鲜但是,每当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到了家国危亡之际,朕发现,与朕心心相印的是你!任何人都没法跟你比!爱妃啊,朕爱你,敬你!朕与你,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周后埋首于崇祯怀里,陶醉在幸福中。
黎明时分,王承恩匆匆奔入乾清宫内,朝崇祯揖道:“秉皇上,五更时,周皇亲的车队出了前门。老奴奉旨截下了。”崇祯搁笔问:“怎么样?”王承恩道:“缴获金银珠宝共计四十三箱,价值白银一千二百万两!”
崇祯气得击案而起:“这么多银子,还不肯捐些出来。朕真是不懂,他是怎么想的!”王承恩犹豫着说:“老奴大概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崇祯奇怪地看他:“你知道?那你说说。”
王承恩道:“一来是舍不得,爱财之心,人皆有之。二来,周皇亲每年俸禄的不过二千两,假如他一下子拿出几十万来,岂不证明自己贪污索赂么?”“即使不贪污,也会惹一身臊,是不是?”崇祯像是有点明白了。“皇上圣见!”王承恩接着说,“王公贵族大都是这个心思,谁捐得越多,就证明谁越贪,而且越遭人骂。”
崇祯叹道:“唉,周皇亲是个傻子,平时连个丝绸衣裳都舍不得穿。”王承恩道:“他有他的难处,他是国丈,得显示自个的廉洁。”“故做廉洁的只怕不止他一个。”崇祯沉呤起来。王承恩道:“当然不止比如、比如老奴!”崇祯惊讶了:“朕没说你。”王承恩道:“皇上是没说老奴,老奴自个骂自个。”王承恩跪下了。“老奴斗胆叩问皇上,老奴看上去够不够廉洁?”崇祯笑道:“你一不能淫,二又不贪,当然廉洁!”王承恩竟大声道:“老奴贪!秉皇上,老奴地窖里藏着一千三百万两白银哪。”
崇祯惊怒:“怎么回事?!”王承恩悲道:“从万历朝起,老奴就开始偷偷地攒银子。老奴觉得,世间万物中,父母妻儿靠不住,朋友兄弟靠不住,只有银子最可靠。各地官员们哪,也隔三插五地给老奴行贿,送银子”崇祯怒斥道:“真丢朕的脸!为什么不拒绝?”王承恩颤声道:“开头,老奴也拒绝过。但是,拒绝了五千两,人家不信老奴廉洁,反认为老奴嫌少!第二天,准给你便送上一万两来。老奴再拒,人家就提心吊胆、寝食不安,认定老奴要跟他做对,会暗中整他!否则的话,为何你连银子都不要啊?你不真诚哪!”
崇祯呆住,无言长叹。王承恩痛道:“皇上啊,行贿受贿虽然罪过,可要不行贿不受贿的话,老奴就更无立足之地了!咱大明的国库,并不是剿贼耗空的,而是被咱们自己人掏空的!”崇祯痛声道:“是啊是啊自已掏空了自己”
王承恩道:“老奴叩请皇上,将这一千三百万两银全部收回。但老奴万不敢称之为‘捐助’,这原本是朝廷的银子,就算老奴替朝廷保管了几十年吧。如今,全部返还给朝廷了。请皇上治罪。”崇祯恨恨地:“你、你、太监哪——真是奸!奸得厉害!你要把朕给气死!”王承恩微笑道:“皇上圣断。可是,三千万军饷,齐了不是!”
崇祯本来一肚子怒气,却忍不住长叹,苦笑。

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锦州陷落,洪承畴被俘(一)

盛京城门,雄伟的城门下,旌旗林立,刀矛闪烁。一条红地毯由城道内一直铺向远方。地毯的一头,皇太极威严地立于伞盖下,注视远方。众王公旗主环立。
鼓号声起,多尔衮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气势傲然地缓驰而来。他身后不远,跟随着一辆阔大的王公座车,车上并排坐着年迈的朝鲜国王与皇后。至红地毯前,多尔衮下马,朝车上朝鲜国王与喝道:“陛下,请拜见大清皇上!”立刻有军士上前,强行将朝鲜国王夫妇
扶下座车。多尔衮双足不沾红地毯,沿着旁边大步奔向皇太极,叩拜:“秉皇上,臣奉旨将朝鲜国王‘请’来了!”
皇太极抬眼盯着那位强鼓勇气、内心战兢不已的朝鲜国王沿着红地毯走来。朝鲜国王与皇后近前,跪下单足,颤声道:“拜见大清皇上。”皇太极哈哈大笑,上前扶起朝鲜国王:“陛下受惊了,请起,快请起。”朝鲜国王起身,面色惶恐。皇太极微笑道:“朕盼望与陛下相见,已经盼了很久了!”朝鲜国王愤怒看了皇太极一眼,颤声道:“谢皇上。”
皇太极挽起朝鲜国王胳膊:“来,朕陪陛下进城。今后啊,陛下想来便来,想走便走,就把盛京城当成陛下的皇宫吧。啊?哈哈哈”皇太极亲切地挽着朝鲜国王入城。后面跟朝鲜皇后及其归降臣属。
多尔衮落到了后头,他碰了碰一位老王公,低语:“定亲王,豪格的战况如何?”定亲王笑道:“你是问大阿哥吗?,他也不错。近日,连破大明了三座城镇,已经打到锦州附近了。”多尔衮有些失望。定亲王压低声音:“可惜,那三座城镇都是空城,大阿哥斩获得也只是几个老百姓,皇上甚为不满!大阿哥豪格呀,根本没法跟你比”多尔衮欣慰地笑了。
皇太极高踞勤政殿龙座,旁边设一锦凳,坐着朝鲜国王。几个亲王陪见。
皇太极悲恨嗟叹:“陛下,咱大清和贵国朝鲜,都饱受大明国的欺凌。除了年年进贡、朝拜之外,自己国内的大政方针,也得看崇祯的眼色行事。大明国简直就是咱们的主子国,咱俩个简直就是人家的儿皇帝!”朝鲜国王拘谨道:“皇上所言,符合鄙国实情,却不符合大清国实情。”朝鲜国王望着等待下文的皇太极,说:“现在,早就不是大清畏惧大明了,而是大明畏惧大清。这一点,天下人皆知。”
皇太极嗬嗬一笑:“那也是几代满人们发奋图强、浴血奋斗换来的呀!陛下,贵我两国与大明,书不同文、人不同种,各有渊源,应该平等相待,共享太平才是啊!”朝鲜国王叹了一口气。皇太极道:“陛下为何不与崇祯断交,与大清结为永世睦邻呢?”朝鲜国王为难地道:“大明对鄙国有恩哪!远的不说,朕登基时,万历皇上就派兵帮助平定了内乱,派员前来觐见、祝贺。鄙国三年大旱,崇祯拨出了粮饷,助朕熬过了天灾”
皇太极正色道:“大明为贵国做的一切,大清都能做,而且比他们做得更好!朕郑重建议,朝鲜与大明断绝一切外交关系,与大清结为兄弟之邦,互驻使臣,开关通商,息兵休战,永远和平共处!”朝鲜国王面带悲愤地说:“这就是说,朝鲜的宗主国,从此要由大明改换成大清了。”皇太极沉声道:“如果非得有个宗主国的话。陛下也将看见,大清比大明更强盛。朕与崇祯相比,恩更重,威也更重!”
朝鲜国王深思许久,长叹,看了看自己的属臣。那属臣从怀里掏出一轴文典,双手奉交给朝鲜国王。朝鲜国王将文典呈给皇太极:“这是朕的国书从现在起,朝鲜与大明断绝一切外交关系,与大清国结为兄弟邻邦。”皇太极展开一看,大喜:“好好!朕将在贵我两国边界处刻石立碑,以记其典,万载不移!”朝鲜国王微揖,无语。
皇太极笑着向朝鲜国王揖道:“为表大清国的至诚之心,朕立刻奉上黄金五千两,白银五十万两,赔偿此次战乱造成的损失,并助陛下重整宫廷!朕再派定亲王亲自护送陛下荣归平壤,重登皇位。”朝鲜国王又悲又喜地道:“谢皇上。”皇太极起身,两位君主相互一揖。朝鲜国王领着属臣离去。皇太极笑眯眯地看着朝鲜国王出宫。
多尔衮喜悦地上前,低声问皇太极:“现在可以挥师入关,一统天下了吧?”皇太极点了点头,厉声道:“先取锦州,再破宁远,之后攻取山海关。”“可是臣听说豪格唉,到现在还没有拿下小小的锦州城呢!”皇太极瞪他一眼,不悦道:“豪格会拿下来的。”
清军大营,两个上身赤裸的清军统领,被按在马棚架子上。四个壮汉正挥鞭交替猛抽,将他们的脊背抽出道道血痕!对面,豪格浑身战甲,愤怒地走来走,他在阵阵皮鞭声中,训斥另几个站于他面前的清军统领。豪格厉声喝斥:“皇上掷下严旨,限我们十日之内攻下锦州。之后,皇上就要以锦州为根据,指挥大军攻陷宁远,突破山海关。可我们哪,都五天了,损兵折将,连城楼都上不去。如何向皇上交代?!”
一统领惧道:“锦州总兵祖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