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类曾经被毁灭-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希特勒德国曾有过一个〃马达加斯加计划〃,即剥夺所有犹太人的一切生产、生活资料,然后流放到马达加斯加岛,任他们自生自灭。万幸的是,这个计划随着法西斯德国的失败而流产,否则的话,犹太人很可能会发生一次文明的大倒退。

  我们人类在大洪水过后就曾经发生过文明萎缩的倒退现象。从高山上走下来的落后的牧羊人,很快就意识到知识对他们有多么重要,他们在洪水退去的废墟中仔细寻找上一次文明留下的各种知识。在这些知识中,有一些是他们可以理解的,但更多的却是他们无法接受的。理解的被保留了下来,更多不理解的,除一部分被保留下来以外,绝大部分被再一次毁灭了。

  如果我们以上的推测是正确的话,那么就应该在上古神话或其他方面存在相关的证据。幸运的是,我们好像确实发现了这些证据。

  在我们研究世界神话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地区、许多民族的神话里都有关于知识和一棵树的故事,而在这类故事当中,必然会出现一种动物,而这种动物在神话中的寓意也必然与大洪水有关,例如:

  中国最原始的文化可能要属《周易》,它是中国上古文化的总纲。相传《周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河图和洛书,民间传说,伏羲时有一龙马从黄河而出,龙马背上驮着一幅图,这就是〃河图〃;又有神龟自洛水出,背上有一部书,此为〃洛书〃。所以后人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里面《河图》。《洛书》(即《周易》)无疑是知识的代表,龙马和神龟与知识的出现有相当大的关系。

  《圣经》中有亚当和夏娃偷食善恶果树上的〃知善恶〃果,〃知善恶〃本身是一种是非标准,它应该属于知识、智慧的范畴之内,而亚当和夏娃之所以这样做,是受到了一条蛇恶意的诱惑。这则故事中有知识、树、蛇三样东西。

  北欧的古老传说中有圣树,人如果吃了这棵树上的果实,就能获得超越自然的知识和聪明,而这棵树是由一条龙在看护着。这则传说里有知识、树、龙三样东西。

  在古希腊的神话里有〃宇宙树〃的传说,一条名叫拉敦的蛇守护着它。大神赫拉克列斯想尽办法,杀死了蛇,得到了写有魔法知识的书。这则传说同样有知识、树、蛇三样东西。

  在爱尔兰的传说里,有关于吃了知识树上的果实而变成千里眼的特马斯的故事。故事中同样有知识、树两样东西。

  据印度的佛经记载,佛陀释伽牟尼悟道时就是在一棵菩提树下。另外,印度的维休努神传统上也画在一棵树下,据传说,这棵树被称为〃宇宙之树〃,树上的果实,象征着关于过去、未来的最高知识。

  此外,在古埃及、阿卡台、巴比伦、日本、斯拉夫人地区。墨西哥等等民族的神话传说当中,几乎都有关于人类知识与树。与水的神话和传说。

  如果我们将上述一类传说归纳分析一下,我们会意外发现,所有的故事都在讲述两种东西:知识与大洪水。中国的河图、洛书本身就出自于黄河、洛河,这不用多说了,它们一律与水有关。其他一些神话中虽然没有明确说到水,但仔细研究,实际上每一项都与水有关,关键就在于神话故事中龙、龙马、蛇这些动物身上。

  大家知道,蛇在神话中一般表示水,比如说,在埃及的神话中有一位大神名字叫努,她是水神,长着蛇头人身。龙代表水就更不用说了,《楚辞·天问》云:〃应龙何画,河海何历?〃《山海经》曰:〃禹治水,有应龙以尾画地,即水泉流通,禹因而治之。〃后来民间求雨一般都是起土龙、扎草龙,以龙象水。实际上,龙和蛇在古代神话中的寓意基本差不多,中国民间就有将蛇看成似〃小龙〃的说法。

  按照这样一个理解,上述神话中在谈到知识与蛇、龙的关系时,基本上是想告诉后人:人类最初的知识来自于洪水。所以我们只能认为,这些神话的本意是这样的:在毁灭人类的大洪水过后,幸存下来的人们在洪水的废墟中找到了以前人类留下的文明成果。

  事实上,在人类目前的神话和传说中,就有一些大洪水以前人们有意留下某种知识的记载,只是在此以前很少有人留心过,我们举几个例子:

  根据古代埃及历史学家奈敦的著作,在大灾变到来之前,传说里的先哲特特卡,决定把自己的重要知识保留下来,因此之故,特特卡作为赐予人类文明的知识、智慧之神,在埃及诸神的万神殿中受到祭祀。

  阿拉伯古代历史学家马斯乌蒂,根据当时的资料作了如下记载:〃一位洪水之前还活着的帝王斯利德,命令祭司们造两座大金字塔,将他们得到的知识和各种艺术以及科学成果藏在里面。这是为了使这些成果躲过灾难,让后代的人们知道,这位帝王还把星辰的位置及其周期以及其他知识记载下来。〃

  同样的记载也发现于阿布·巴尔库希的著作中,大洪水以前,先哲们已经预见到大灾难将至,〃在下埃及用石头建造了许多金字塔,作为灾难开始时的避难所。这些金字塔中的两座,长。宽、高均为40罗科奇(大约200米),比其他金字塔都出色。这两座金字塔都是用磨过的、很大的大理石修造的,石块砌得严丝合缝,好像根本没有接缝。在这些金字塔内部,写有贤哲们打算保存的、令人吃惊的各种知识。〃

  巴比伦的历史学家、宗教祭司拜罗斯(公元前3世纪),也曾谈到大洪水前的人们曾经保留知识的情况。根据记载,帝王科西斯罗斯在知道洪水降临不可避免时,曾命令:〃写一部关于一切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束的历史书,将其埋到太阳城希帕尔中。〃另一位古代历史学家、博物学家约瑟夫·弗拉比也记载说:〃他们想,他们的发明成果不要在广泛被人知道以前就被遗忘,于是他们建了一根砖柱和一根石柱,是为了即使前者被洪水冲倒,后者依然安然无恙地保存下来,使柱子上写的知识广泛被人知道。〃据说,这根石柱在公元前1世纪依然存在,就在太阳城的旧址希帕尔。

  通过以上这些记载,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在人类文字发明以前,地球上生活的人类中间,确实曾有过一次伟大的文明,当时的文明程度之高,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之外,巨大的金字塔、越王剑、铬盐氧化处理法、神秘的《周易》、令人意想不到的中医、奇怪的玛雅历算、突如其来的机器人都在告诉着我们这样一个事实。

  那么,大洪水以前的文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它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它究竟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

   第四节 中介文明

  〃中介文明〃的观点,是我们立足于中国古代文明成果,为解释包括印度在内的整个东方文明体系,而提出来的本书第四个重要假设,它是相对于现代〃物质文明〃而言的。当然,这样的划分仅有方法上的意义,因为如果不这样划分,我们就无法分析〃中介文明〃特点。因此,作者申明,在此我们没有有意批评任何一种文明的企图,所有的分析都是善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人了解已经丢失的一种文明存在的价值。

  客观地说,对于人类留存下来的远古文明的意义,人类对它们的研究是越来越少,当现代科学产生之初,为了树立一种权威,我们基本上是把远古文明当成迷信来对待的;当现代科学产生以后,由于我们过分局限于自己发明的方法和理论,并以此来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因此在有意无意之间,排斥了远古文明;从80年代开始,世界上形成了一股文化的回归热,从不同的角度关注远古文明,但是由于认识、方法上始终没有突破,使这股回归热到目前已经彻底失去了目标。

  如果我们可以再往前推论,实际上人类从一开始就没有很好认识远古文明。从目前留下的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明确地感觉到,从有文字记载历史以来,人类在进入这种文明的时候就显得十分盲目,以中国为例,《周易》乃远古文明的总纲,但中国人在一开始解释《周易》的时候就很混乱,一部《周易集解》荟萃了历史上一些有创见性的认识,但分歧之大却是有目共睹的,更重要的是,这些注释让后人读不懂,尤其是对《易》理部分,至今没有明确、统一的认识。后来的学者们,由于对《易》理认识不够清楚,因此无论是从哲学、社会学、宗教、民族学、文学等方面入手,只能是越解释距离《周易》的本质越远。到今天,实际上我们对《周易》的理解与古代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古代人不懂,我们照样不懂。

  为什么会如此呢?原因就在于我们现有的文明结构是建立在什么论点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目光看待眼前的世界。

  追求对自然的总体认识,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潜意识,积6000年的文明成果,我们发展起一套对自然认识的方法和理论,经验告诉我们,这套方法和理论是行之有效的。它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地针对我们一切物质需要。6000年来,我们在这样一套方法和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就。但是,如果我们提一个问题:我们今天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和理论是唯一正确的吗?看来定论未必容易下。从哲学的角度看,我们今天认识世界的方法仅仅是无数方法当仔的一种而已,也就是说,我们仅仅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认识了世界。

  那么,我们今天是如何来看待眼前的世界呢?尽管哲学上的分歧有许多,但有一点是基本可以肯定的,我们是站在〃世界是物质的〃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世界的,这就是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由于有了这样一个看法,我们积6000多年的知识积累,建立起一套文明的结构,例如,目前世界上一共约有2400门学科,但这些都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甚至,在人文科学里也要遵守物理学的法则,比如,现代哲学观点的提出就是以物理学取得的成就为基础的。当我们从〃世界是物质的〃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的时候,我们会自然引出许多相关的观点,比如,〃人定胜天〃的观点等等。建立在这种观点之上的文明,我们把它称为〃物质文明〃。

  那么,除了〃物质文明〃的方法,是不是还存在其他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角度呢?回答是肯定的。但这种方法究竟在哪里呢?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本来早已存在于人类的文明之中,只是我们没有认识到而已,那就是远古文明的方法,这要从远古文明认识世界的角度谈起。

  为了方便起见,也为了对比地进入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我们从两种文明中各自取出一门学科进行对比,从〃物质文明〃中我们选择了西医学,从东方的远古文明中我们选择了中医学。

  西医学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之上的医学,它的研究思想及方法依然离不开现代物理学的范围。从这种理论和方法出发,西医将人看成一个纯物质的东西,就像一架工业社会的机器一样。因此它在治疗的思想、方法上,也采取用物质文明改造世界的方法,与修理一架机器基本相同,心脏损坏了可以换一个人造心脏;阑尾发炎了,可以割掉;对待一个肿瘤,既可以用手术刀切除,也可以用放射线杀死。这种方法与对待一辆破旧自行车、一架破机床几乎没有两样,自行车的链条断了,可以接上一节,机床的电机坏了,可以换一个新电机。

  我们承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西医〃修理〃人的水平也在日新月异。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再过100年,那时人们可以制造、〃克隆〃出许多精美的人体器官,像人造心脏、人造肝、人造胃等等,也可以人造肌肉、骨骼、血管,甚至可以造出与光缆相似的神经传感系统。到那时,一个人肯定会在这些辅助技术下活得更长久,假如他可以活上300岁的话,而在这300年里,今天换一个人造心脏,明天换一个人造肝,后天换一个人造手臂,大后天换一嘴人造牙这样不断换上300年,那么,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呢?他还是个人吗?人们肯定要发明另外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工业化的大怪物,也许人们会称他为:工业集成化的类人高级机器。多么可怕!到那时,我们这个社会还叫人类社会吗?

  从西医的治疗思想及方法中不难看出,西医学与现代物质文明的总思路是相同的,无处不体现能量与能量的对抗、物质与物质的交换,病毒入侵,这是物质与物质交换的一种方式,各种抗菌素则是能量与能量对抗的显示。如果将西医学的指导思想概括一下,那么只有三句话,即生存与毁灭,征服与被征服,战争与和平。由此可见,西医学着眼点是人的物质方面,它是纯粹的〃物质医学〃,体现的就是当代物质文明的普遍原则。

  因为西医学离我们很近,大家在生活中的感触都很深,在这里我们就不用多费笔墨了。

  中医学号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世界医学里独树一帜。与西医相反,中国的中医完全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它从来就不主张生存与毁灭,征服与被征服,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切人人体与疾病的关系当中。

  中医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黄帝内经》讲到疾病时总离不开气候、季节、周围自然环境等因素。中医意义上的人;并不完全指肉体的人,而多指精神方面的人,强调思、忧、恐。喜、惧等等内在精神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素问·举通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上,思则气结。〃故有〃思伤脾〃、〃恐伤心〃、〃忧伤肺〃之说,中医的藏象五神也是指神、、魂、魄、意、志,指的就是人的情绪、思想、意念、心理等精神的东西。

  比如说,中医的所有理论都是以〃气〃为中心展开的。中医认为,〃气〃是生命的本源,阴阳五行是〃气〃的运动形式,五运六气是天地的〃气〃化,藏象五神是人体的〃气'化,病因病机在于〃气〃化的失调,治疗在于调理〃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