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胄-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孙玄道一定是跪在郭荣的面前瑟瑟发抖呢。”
  杜义道:“可惜了,若是城里再有一万人马,趁着周军退却皇帝驾临的关头发动一次冲击,必定能杀敌无数。”
  王半斤叹息道:“是啊,若是有一万精骑趁乱冲击周军的大营,只怕连郭荣都要吓的赶紧往后跑。如今只盼着王爷快点率军赶来,不然等周军调整之后玉州就真的危机了。”
  昭先一拍城墙说道:“怕的什么,杀他一个够本,杀他两个就赚了。如今死在昭某手下的周军已有数十,再杀他几十人即便战死了也不亏。”
  孙胜笑道:“真想不到啊,孙某第一次出征就要为国捐躯了。只是即便是死,也要让周军尝尝孙某手里丈八长矛的厉害!”
  王半斤道:“不必如此沮丧,王爷让咱们坚守到今晚,他就绝对会在今晚之前赶来。只要王爷率领大军一到,和周军对峙,咱们这里的压力就会小很多的。”
  杜义道:“正是,咱们要相信王爷!”
  昭先道:“只是不知,王爷是否已经把安恒那厮料理了。只要王爷重新夺回了抚远军,即便后周有二十万大军也不是没有胜算。”
  他们几人此时已经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刘凌的身上,这是一种绝地中的希望,就如同寒夜里唯一的一点火光,是人们坚持到太阳升起的希望。
  王半斤道:“杜义将军,还望你下去和百姓们交谈,希望有更多的百姓到城墙上来参与防守。现在,光靠着士兵们是远远不行的。”
  杜义叹道:“只恨杜某无能,连累了城里数万百姓。如今百姓中的青壮大部分都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守城,只是杜某不忍让他们上城墙送死。现在我身为大汉将军守土有责,却要让百姓跟着送死,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王半斤道:“杜将军千万不要这么想,周军已经围困玉州十余日,损兵折将。若是城破之后必定血洗全城百姓,如今让百姓参与守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要能坚持到王爷率领救兵到来,这是百姓和咱们唯一的生路。”
  杜义道:“我这便下城去,只是叫我如何开口啊。”
  他长叹一声,扶着城墙站起来,带着几个亲兵到城里去了。王半斤和昭先孙胜互相看了看,都对杜义的忠义十分的钦佩。
  不过话说回来,若不是杜义对城里的百姓十分的爱护,只怕周军到来之际满城的百姓早就四散逃命了。如今他们选择和杜义站在一起,心里已经做好了对死亡的准备。
  此时,在周军大营,孙玄道的中军大帐里。
  一身重甲,年界六十须发皆白的老将孙玄道跪倒在地上,不断的磕头谢罪。在他的身后,一众将领都跪在那里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
  周世宗郭荣端坐在帅位上,眼神冰冷的扫视着跪在下面的众位将军。
  郭荣三十岁年纪,脸色白净,下颌上留着三缕胡须,剑眉朗目,长相颇为英俊。此时他面沉似水,一张脸拉的老长,由此可见必然是压制着心中的火气。
  他沉声问道:“孙爱卿,你带兵八万围困玉州十余日,如今玉州非但没有拿下,倒是已经损失了近两万我大周勇士的性命,你可有话要对朕说吗?”
  郭荣,又称柴荣。史载此人: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老黄,性沉重寡言。他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后来被郭荣收为了义子。他是邢州尧山柴家庄人,父亲名叫柴礼,祖父柴翁在当地都十分的有威望,柴家是当地有名的望族。
  后来家道中落,未及弱冠之年的柴荣投奔嫁给了郭威的姑妈。他性子谨慎沉着,帮助郭威处理家事井井有条,深受郭威的喜爱,收其为义子,改名为郭荣。当时的郭家并不十分的富裕,柴荣便外出经商补贴家用,并且在这期间练了一身的武艺,读了大量的史书和黄老著作。
  后来后汉建立,郭威任邺都留守,枢密使,天雄节度使,官至极品。再之后后汉隐帝登基,这个自以为是的皇帝怕郭威造反,将郭威留在都城汴州的亲属几乎全都杀了,只逃出来一个郭超。他以为这样就会把郭威吓住而不敢谋反,谁知道却逼出了郭威这头猛虎的怒气。
  没过多久,郭威攻破汴州,后汉灭亡。郭威自立为帝,号大周,立仅剩下的一个儿子郭超为太子。郭荣也以皇子的身份拜檀州刺史,校检太保,封太原郡侯。再后来加封为晋王,判内外兵马事。
  太子郭超,对自己这个义弟也是十分的欣赏。郭超为人粗枝大叶,性格火爆,没有什么心机。很多事情都会征求郭荣的意见,而郭荣对太子交代的事也是尽心竭力,不曾有一点的违逆敷衍。重义气而心机简单的郭超对他这样的表现十分的欣赏,因为自己兄弟都死在了后汉隐帝的手里,所以他对郭荣视如亲兄弟一般。
  太祖郭威大病不愈,眼看着没有几天的活头了。太子郭超继位这是早已经定下来的事,谁也改变不了。太祖郭威更是数次召见郭荣,嘱咐他好好辅佐陛下,做天下臣民之表率。郭荣也是泪流满面,发誓说要尽心尽力辅佐太子,纵死不敢懈怠。
  谁又能想到太子一身的武艺,骁勇无比,竟然会从马背上掉下来摔死呢?他当初从汴州逃出来的时候,一身浴血,杀敌上百,三日三夜奔行都不曾从马上掉下来。好好的在校场骑马射箭,怎么就会因为马鞍松脱而落马?又怎么会被骑马赶来营救的侍卫没有控制好马匹,被乱马踩死了呢?
  这其中的事情,随着那养马的小吏,营救郭超却不慎将其踩死的侍卫们都被处死,再也无人得知了。
  太祖郭威又惊又怒,悲痛之下一命呜呼。太子死了,如今这后周的天下顺理成章继位的只有一人,那便是晋王郭荣。
  郭荣登基为帝,当天就宣布要御驾亲征北汉。因为根据调查才发现,原来已经死了的养马小吏和侍卫都是北汉派来的奸细,父兄之仇不共戴天。没等发丧了太祖郭威和太子郭超,郭荣就恢复了自己的柴姓,领兵北伐了。
  于是,周世宗柴荣,堂而皇之的征讨北汉来了。

  第八十四章 临阵斩将
  孙玄道这个人是很久以前就追随在周太祖郭威身边的老人了,具体跟了郭威多少年,到现在给郭家卖了多少年的命他自己都不记得了。不过,可以说当今天子周世宗柴荣这个人,他是看着其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想当初,郭家还没有发迹的时候。那个时候郭威还不得宠,家里也不富裕。年纪轻轻就来郭家投奔姑妈的柴荣那个时候很单纯,只想让所有对自己好的人都过的好一点。姑父郭威对他视如己出,并且收为义子。而他也只想着好好报答自己的姑父和姑妈,好好的,多多的为郭家做一些事情。
  他不但将郭家的家务管理的井井有条,更是外出经商赚了不少钱来补贴家用。可以说,当时郭家的日子越来越好,柴荣的功劳不可忽视。在这期间,柴荣读书习武,渐渐的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后来郭威受到重用,先是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后来任邺都留守密使,天雄节度使。此时的柴荣已经显露出了他在军事上的才干,被任命为天雄牙内指挥使,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再后来郭威的家眷都在汴州被后汉隐帝所杀,郭威一怒挥军直取开封,留柴荣镇守邺都。
  郭威灭后汉,建立大周帝国。控制中原九十八州的土地,是当时中原地区最大的国家。一荣俱荣,柴荣身为郭威的义子,先是被封为太原郡侯,后来又被加封为晋王,主掌后周兵马事宜。
  如今柴荣登基为帝,终成九五之尊。这些年来,孙玄道是一直看着的。柴荣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巅峰,绝非偶然。
  知道当今陛下的手段,孙玄道如何能不怕?如今陛下怪罪下来,他又能有什么借口来开脱?围困玉州十余日,非但没能破城还损兵折将,就算有天大的借口也无济于事。更何况玉州守军前后都不过是几千人马而已,却屡攻不下,他还能说什么?
  孙玄道叩首道:“臣罪该万死!”
  柴荣叹了口气道:“孙玄道,你一句罪该万死就成了?就算你真的死一万次,就能换回我大周两万勇士的性命?”
  他站起来,手扶宝剑,看了看帐外灰蒙蒙的天空。
  “你是两朝的老将了,领兵多年,一直深受先帝的信赖。这些年无论是对北汉,还是后蜀,南唐,你领兵作战都能取胜,现在却为何攻不破这小小的玉州?”
  孙玄道以头触地道:“臣有负皇恩,请陛下责罚!”
  柴荣冷哼了一声道:“责罚,罪该万死,你除了会说这些,就没有别的了吗?孙玄道,当年你的血性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先帝征伐后汉,你领兵五百奇袭汉军大营,杀了个三进三出斩敌数千。征讨后蜀你身先士卒一马当先,身中两箭依然毫不退缩,一举将后蜀军追杀出去七十余里。与南唐战与江北,你只带三千军马守住河道,断了南唐大军的退路,一场大战下来血透重甲。”
  他直视着孙玄道的眼睛,一字一句的问道:“这些事,你都忘记了吗?”
  孙玄道身子一颤,抬起已经苍老的脸,看了一眼柴荣,随即再次深深的把头低了下去。只是,他身子不断的轻颤着,显然难以掩饰内心中的激动。是啊,柴荣说的没错,那些往事都是他的辉煌经历。可是可是如今那只不畏死不退后的猛虎已经老了,心里多了一分慈悲一分善念。猛虎的爪子已经不再锋利,牙齿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冷冽锋芒。
  他见多了死人,本来以为自己已经淡然,已经习惯。可是老了老了,却越来越承受不住死亡带给他的冲击了。看着攻城的士兵一个一个的身死,他的心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或许,随着太祖陛下的离去,也把他的战魂同时带走了。
  若不是昨夜皇帝派了钦差督战,他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士兵那样送死一般的攻城的。一夜半天的苦战,非但没有攻下玉州,反而葬送了上万士兵的性命,他心如刀割。可是,他能说什么?本来他就是反对这场战争的,本来他是想围而不打逼迫玉州守军投降的,本来他是想尽量的少牺牲一些鲜活的生命的,可是,他身不由己。
  死了那么多人,若不是你这陛下不断催促,又怎么会死那么多人?
  只是他身为臣子,又怎么能说出来。
  当初郭家还没有发迹的时候,他就在郭家了。眼看着郭家的人逐步走向辉煌,也逐步凋零。虽然郭威登基帝位,九五之尊,但是郭家的人已经死绝了,没有了血脉相传。如今这大周,连皇帝都不再姓郭了,他还能说什么?
  “孙玄道,不是朕怪罪你,而是你这些日子实在让朕失望了。”
  柴荣叹道:“皇兄被北汉的奸细所谋杀,先帝更是因此而龙御归天。如此不同戴天之仇,百姓愤慨,三军用命,你怎么敢如此懈怠?你如何能对得起先帝,对得起朕对你的信任?”
  “朕再给你一次机会,今日朕亲自到阵前督战,看你如何攻破玉州,杀尽那些北汉人,给先帝,给太子殿下,给死去的将士们报仇!”
  孙玄道身子猛的一颤,他抬起头,神情苍凉的看了一眼皇帝,深深的把头埋了下去。他声音颤抖着说:“臣遵旨!”
  柴荣坐回椅子上说道:“希望你不要再辜负了朕的信任!”
  他扫了一眼帐下跪着的将领们说道:“朕听说上午攻城的时候,锐金营将军宋毅不但没有尽全力,而且按兵不动,致使青木营损失惨重而并不支援,可有此事?”
  下面跪着的锐金营将军宋毅连着磕了几个响头,带着哭腔说道:“启禀陛下,非是微臣不肯用命,而是北汉军守城实在悍勇,确实损失惨重啊!如今的五行大营,前几日的攻势下来,厚土营已经名存实亡,一万大军已经不足两千。今日一战,青木营一万将士,活着回来的不过几百人。五行大营如今已经损了两个,微臣实在不忍在将锐金营派上去送死啊!请陛下明察,就给五行大营留一点活路吧!”
  他不住的磕头,额头上很快就流出了血液。他声音嘶哑,歇斯底里,身子不住的颤抖着。
  “哼!”
  世宗柴荣一声冷哼。
  “战前退缩,还敢狡辩?”
  他怒斥道:“五行大营建立的目的是什么?!是保家卫国!是开疆拓土!而不是为了保住自己性命畏缩不前,临阵脱逃!锐金营,青木营,四海营,烈火营,厚土营此五行大营,自建立之初随先帝与朕多次征战,战功彪炳,从来不曾如此退缩过!怎么到了你的手里,这锐金营就变了味道!”
  “除了四海营不善陆战,锐金,青木,烈火,厚土四营征战南北,立下了多少功劳?就因为你这懦夫,你这怕死的懦夫!五行大营从不退缩,从不言败,从不低头的意志还剩下多少?五行大营的脸都让你丢光了!”
  “你还有脸说为了保存五行大营的根本,若不是你锐金营临阵不前,青木营独自奋力攻城,又岂会攻不破那小小的玉州!又怎么会让青木营几乎损失殆尽!”
  柴荣越说越怒,指着宋毅骂道:“你这样的人,有什么面目统领锐金营?又有什么面目在朕跟前委屈!军令如山,你却不遵从号令。朕让人传来的话你都敢不听,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有些功劳,这大周就是你一人的天下了!”
  这话可诛心,如晴天霹雳!
  宋毅再次叩首道:“陛下,臣不敢啊!五行大营乃是先帝所建立,如今眼看着五行大营的人马越来越少,臣心痛!臣不敢有二心,只是想保留一些五行大营的骨血。再照这么打下去,五行大营名存实亡啊陛下!”
  世宗柴荣气的面色煞白,他怒道:“还敢狡辩!五行大营自建立至今已历十二年,其中三次,五万大军几乎全部战死,如今这五行大营还不是屹立不倒?历任的各营将军,无不悍勇。所有五行大营的士兵,无不向前。五行大营如今是我大周军队荣誉的象征,你却将这荣誉践踏的一文不值!这五行大营,不是你说有就有,你说没有就没有的!”
  宋毅一怔,还想再说的时候,柴荣一挥手说道:“来人,将这个懦夫给朕拉出去斩了!人头挂在大营辕门处示众,以儆效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