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昔日许子将称曹魏武;治世之能臣;乱臣之奸雄。”高适低声道:“叶十一与之几近矣。”
    “幸哉;如今乃盛世。”李颀与岑参都觉得有些过了;李颀开玩笑道:“叶十一便是治世能臣”
    以叶畅如今展露出来的本领;无论是改良生产技术;还是发明新的物产;或者是组织工程建设;“能臣”二字还是可以算得上的。但是李颀话只说到这;便悚然一惊。
    高适后面;还有半截话没有说出来啊。
    现在确实是盛世;但是大唐一片繁荣底下的潜流;却也瞒不过他们这些人。他们原本以为可能威胁到大唐的;只有边患;可叶畅提出的人口问题;却让他们意识到;大唐真正根本性的危险;还是来自于内部。
    此时矛盾还未激化;因此是盛世;可是按照叶畅的计算;大约四十年左右;人口就能增长二分之一到一倍;也就是说;到叶畅五十七八岁之时;大唐的人口;将会突破一万万;达到一万万二千万至一万万六千万——那个时候;大粮的粮食绢麻;足够大唐百姓所用么?
    若不足用;如今是多繁荣的盛世;那时便会是多可怕的乱世
    那个时候;叶畅五十七八岁;虽已老去;却未衰朽
    “我等既与叶十一定交;当引之正途;不可任其率性为之。”李颀轻声说道。
    “李公所言甚是;此为友之道也。”
    他们暗中商议;却不知黑暗之中;叶畅睁开了眼。
    叶畅原是为了摆脱这三个好奇宝宝而装睡;却不曾想听得他们这番话语。这几位都是豪爽之人;才见一面;因为志趣相投;便视叶畅为友;叶畅心中很有些感动。
    不过他们所说的“正途”;与叶畅自己觉得的“正途”似乎未必相合呢。
    次日早晨;在告别之后;叶畅继续去南市。说来也怪;在当日聚会之后;姚闱日日都跑到南市来;却不是找叶畅麻烦;而是跟着他后面跑前跑后——若不是叶畅有自知之明;简直要以为自己虎躯一震收了个小弟。
    李颀、高适与岑参都在洛阳长住;因此隔三岔五;也邀叶畅过往同游;叶畅忙得不可开交;哪有这样的闲功夫;婉拒了几回;他们便不再派人来了。
    今冬虽寒;可一直到十二月十五日;依然没有下雪。晴好的天气;让南市的改造工程进展较叶畅估计得快;一个半月时间;便已经拆出了一大片空地。接下来便要开始建造;此时东都治下的水泥坊也开始生产出水泥;加上各色砖石、木料;源源不断地顺着运河送到南市;再被送到工地上去。
    若是换作初时;这么多工作同时展开;必是乱糟糟一团;可是经过叶畅整治;如今灾民们都熟悉了各自工作;做起事情井然有序;整个工地显得忙而不乱。
    “真没想到;仅仅是两个月不到功夫;就能做成这么多事情;而且民夫皆不言累”姚闱站在车上;扶辕四望;感慨地对叶畅道:“叶十一果然有大本领。”
    “才只是起个头罢了;整个南市整治;需得花费三年时间。”叶畅却摇了摇头。
    放在另一世;这确实不算什么;一个包工头便能指挥好的事情罢了。只不过此时统筹之术尚未广泛传习;故此叶畅这点本领;也能唬得姚闱一惊一咋。
    “叶十一;你忒谦了;果然;你与传闻中的;不一样啊。”姚闱突然笑了起来:“你这些时日;不是总要我惩治我家那恶奴么;如今那厮已经被打发了。”
    他说到“打发”时;语气有些森然;叶畅讶然望了一眼。
    那恶奴为难叶畅手下军士;叶畅想要收拾不是一日两日;只是姚闱一直不愿意交出来。此时他突然提到;叶畅不免心中一动。
    “此前我不交出;因为那日之事;是我所授意。”姚闱声音低了下来:“其过不在他;而在于我。”
    “嗯?”
    “姚家到如今;已经是盛而转衰;家叔与堂兄;或贬或死这是老天厌倦了我们姚家啊。”姚闱声音越发低了:“叶十一;我欲出外为吏;你觉得哪儿较好?”
    叶畅初时没有细想;指着东面说:“青州好”
    但旋即;他身体一震;看着姚闱;神情有些疑惑。
    姚闱言中厌倦姚家的;只怕不是老天;而是自称天子的皇帝吧。此前姚闱种种跋扈;小错不断大过不犯;难道说只是他的自污之策?
    他在姚家;只是一个小人物;哪里需要什么自污不是他的自污之策;而是姚家的自污之策才对。如今姚家几乎是四代同堂;姚崇虽死多年;门生故吏仍在;姚家高官显贵者不乏其人;这么庞大的一个家族;如何会不受李隆基猜忌
    “青州啊”姚闱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拱了拱手:“多谢这些日子叶郎君教诲;来日若再相会;当再拜致谢。”
    说完之后;他便扬长而去;竟然片刻也未停留。
    “怪人一个。”叶畅身边的善直可听不出姚闱话语里隐藏的含义;喃喃嘟了一句。
    然而就在这时;听得有人唤:“叶十一;你做得好大事业”
    叶畅回过头去;却见李颀、高适与岑参三人连袂骑马而来。
    “三位如何来了?”叶畅惊喜交加;上前相迎。
    三人都仔细观察叶畅的神情;见他神情真挚;不似做伪;便交换了一个眼色。
    此前叶畅屡次婉拒他们的雅集;三人不免怀疑;叶畅是不是并不愿意与他们交往。如今看来;并非如此。
    “屡请你不至;便只有我们来了。”李颀捋须四顾;啧啧称奇:“十一郎当真是好本领”
    “不敢当李公赞誉。”叶畅苦笑道:“眼见年关;某还想赶回去过年;故此便催促工人加紧施工;忙着这些事情;实在脱不得身——三位来得也巧;若是再晚两日;某便回修武了。”
    “哦?这边能脱身了?”
    “此后事情;用不着某亲历亲为了。”叶畅笑着道。
    “便是用不着亲历亲为;只怕叶十一你也清闲不了。”李颀笑道:“我三人此来;是有一件大事相邀。”
    “大事?”叶畅心中一凛。



第155章 欲求高卧恐难得
    这三人都是慷慨激昂之人;被他们三人齐认为是大事的;必非一般。
    不过从他们三人的神情来看;又不是什么坏事。
    可是叶畅心里还是觉得不安;仿佛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他定了定神:“三位有何大事?”
    “我三人这些时日雅集之时商议了一番;十一郎你上回所言之事;着实让人心惊;故此我三人决意遍涉边关;了解边情;以备不时之需”李颀年长;因此他先开口。
    “啊?”
    叶畅张大嘴巴;他向这些人阐述自己对边疆问题的看法;目的只是想要制造反对和亲的舆论;却不曾想;自己做得似乎过了头;竟然激起了这三位前往边关一探的念头
    这几位当中;李颀已经年过半百;高适四十岁;岑参年轻;是二十九岁。高适与岑参倒还罢了;李颀这个年纪还往边关凑个啥劲?
    叶畅咽了口口水;打了个哈哈:“果然是大事不知有何处某可以效劳的?”
    “自然少不得你叶畅然。”李颀笑道:“无非四字;出钱出人。”
    “啊?”
    “出钱;你是富家翁;我们三个捆在一起也不如你家底殷实;这盘缠路费;自然是落到你身上。”
    所谓朋友有通财之谊;此时文人间相互赠送资助乃是常事;叶畅自己第一次离开长安时;贺知章、张旭等人便送了他不少财物。听得这个要求;叶畅哑然失笑:“好说;好说不知出人;是看中了某身边何许人也?”
    在他身边;贾猫儿是最当用的;然后就是善直与南八;这二人主要负责他的安全。叶畅琢磨着;三人可能是要借用这二人;以便旅途安全。善直好说;正嚷着在洛阳太闷;倒是南八;愿不愿意花上一年半载陪这三位到边关一游;还要征求他自己的意见。
    “非是旁人;乃叶十一你也。”
    “啊”
    叶畅指着自己的鼻尖;见他们三人又点了点头;当下不由得哭笑不得。
    借他原来竟是邀他一起;去边关一游
    他可不愿意往边关跑;要知道此时可没有火车;花上大半年时间往边关跑一次;那都算是顺利的。他有那么多计划;都需要时间;怎么有空往边关上跑
    “这个某在洛阳尚有事”
    “你方才不是说;洛阳之事不用亲历亲为了么?”岑参笑着指他:“叶十一;你好生不爽快”
    “某是说;呃;年后在洛阳尚有事不对;岑兄;你不是要科举么?”
    叶畅原是要给自己理由推托的;突然见岑参这似笑非笑的神情;灵机一动道。
    “哈哈哈哈就知道叶十一奇狡如狐;必然会想到的。”高适抚掌笑道。
    李颀点点头;无奈地道:“论识人;我等当中;高达夫为最不过;叶十一;你却错了;我们不是即刻动手。
    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好;除了烧坏了脑壳的;谁会毫无准备就四处乱跑。叶畅松了口气;但紧接着;李颀一句话便让他又慌了。
    “我们决定明年夏时出发;先去朔方卢龙;见识一下较为安定的东北。后年至西北;大后年再去吐蕃初夏之时;科举已经放榜;你叶十一也有小半年时间料理家事。”
    叶畅一脸苦涩;几乎要破口大骂起来。
    这分明是强人所难嘛;李颀三人;还真要将他拉下水不可
    “这个这个”
    “叶十一;莫非你也是纸上谈兵之辈;口口声声说是心忧国事;实际上却不肯出力?”岑参有些不耐:“你事情再重要;莫非还比某科举重要不成?”
    叶畅很想说;自己的事情确实比岑参的科举更重要;但是真说了;那么必然翻脸。若是放在一年之前;翻脸就翻脸;可是经历这么多事情;叶畅已经有了别样的想法。
    他必须给自己维持一个好的人脉圈子;而李颀、高适和岑参;都是可以结纳的同伴。
    但他又确实不愿意跑这一趟。
    他虽然不知道边关的具体情形;可是大势却是了解的;因为李林甫担心边将入朝为相的缘故;如今边疆大理使用胡人;无论哪个方向;尽皆如此。
    灵机一动;他想到了一个借口:“实不相瞒;三位还记得某曾说过;将来人口滋生;衣食必将不足;至使国家有奇祸?”
    “正是;我三人欲边行去行;也正是为此。”
    “某早有谋划此事;听闻南蛮之地;有木棉可织吉贝布;苛借玉真长公主两座田庄;准备试种木棉。若能得在;则丝麻之外;又添一物可以衣天下。”叶畅道:“边关之事;不急在一时;而这木棉种植;却不可耽搁时令。”
    李颀三人尽皆不语;只是将信将疑地看着叶畅;叶畅迫不得已;又补充道:“况且北地作战;天寒地冻;将士折损;大半因此。这吉贝布可制棉衣;御寒之效如同皮裘;若我大唐将士皆能衣之”
    “果真有此效?”
    “三位若不信;等来年木棉种成;某送棉衣与三位亲身一试就是。”
    话都说到这份上;李颀三人也不好再劝;他们乘兴而来;却是扫兴而归。叶畅见他们离开;以手抚额;长吁了一口气:“侥幸;侥幸”
    这一次是给他侥幸糊弄过去了。
    旋即他又皱眉;这三人都是心志坚毅之辈;只怕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打算。
    想到这里;他忙将丁典事招来:“丁典事;此间之事;今日便交与你了;我有急事;先要回乡;明公那边;我已告假;你在此间的功劳;我也一并说了。那录事一职;我将辞去;并向明公推荐于你”
    丁典事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跟在叶畅身边;鞍前马后;做了不少事情。叶畅往往只是负责规划;具体执行;还是丁典事做得多些。这一切叶畅都看在眼中;故此临别之时;有这一手。
    “啊?卑职还想跟着叶录事多学一些”丁典事讶然;然后感激涕零:“谢过叶公”
    小小年纪;便被人称为“公”;叶畅很是不适应;不过至少不是叶公公。他将交接事宜用最快速度完成;转身便招呼善直:“善直师;咱们回去收拾行囊”
    “为何如此之急?”善直有些奇怪。
    “不急不成;那三位只怕还不死心;过两天必定会再来劝说——没准今日下午就要来。”叶畅急切地道:“这要再来;他们三个有所准备;怕是不容易打发。和尚;你想去边关一游?”
    善直无所谓地道:“只须能吃饱来;再有酒肉;边关就边关”
    叶畅顿时摇头;自己问这个酒囊饭袋可是白问
    南霁云乃是洛阳城的士兵;叶畅只是返乡;不可能将他带走;因此叶畅问都没问。带着自己的伴当;他当日中午便动身;离开了洛阳城。
    如他的料;下午之时;李颀三人又来寻他;在得知他已经离开洛阳之后;三人面面相觑。
    “叶郎君说了;若是几位需要财物以壮行色;只管与某说就是。”留在洛阳的乃是贾猫儿;他似笑非笑地看着几人:“不过再过几日;某也要走了。”
    “让这厮给溜了”岑参大叫道:“去追?”
    “追到修武去?”高适摇了摇头;笑得深沉:“放心;终有再遇之时;他叶十一想要在卧龙谷中高卧只怕有人不答应”
    “谁?”
    高适笑着指了指天;没有再答。
    众人皆是会意;这个天;可不是老天。
    被高适暗指的人;如今正在长安城兴庆宫中。他刚刚从骊山温泉宫回来;人有些疲累;精神头也不是很好。
    毕竟是个老人了。
    高力士悄悄看了李隆基一眼;李隆基脸上带着笑:“朝中有何事?”
    在下首的李林甫做了一个揖:“圣人洪福;天下太平;朝中一切正常”
    “唔;正常便好;朕倦了;先歇一歇;国家大事;有赖于卿了。”
    “臣敢不竭心尽力;以报陛下之恩?”李林甫长揖道:“陛下;臣且告退。”
    李林甫退下之后;李隆基叹了口气;舒展了一下胳膊:“老了老了;高将军;朕已经十年未出长安;天下无事;朕欲将政事全部委托给李林甫;你看如何?”
    高力士心中一惊。
    李隆基很少露出这样的老态;特别是在李林甫面前。
    高力士心中飞快地盘算起来;李林甫能够有今日;一则是他自己颇有能力;二则是因为他在后宫当中有助力。这助力当中;也包括他高力士。
    因此;他在短暂一愕之后;躬身下去道:“天子巡狩;乃古之制度;天下权柄;不可借予他人——他人若假借天子之权;成自己之威势;谁敢复议之者?”
    这是明确反对李隆基将权柄完全交与李林甫。
    李隆基看了他一眼;神情甚为不悦。
    高力士心里咯登一跳:自己猜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