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尚有慧眼;早看出叶郎君非同一般;若非和尚;今后道门大兴;我释教便无遗类;有了和尚;便是道门大兴;我释教亦能跟在其后捡些汤水。”善直咧嘴笑道。
    和尚这番话;让南霁云愕然;没想到这个莽和尚;竟然还有这般心计
    “不过也是;叶郎君平日里可是瞧不大起释教;虽然最初时有人说他是得了韦陀点化;但他自己从来都是否认的;别人说他曾梦仙;他却不否认不过;和尚;你真认为道门会因叶郎君而大兴?”
    “那是自然。”
    “叶郎君有这个本领?”
    “三十年内;必成宰执。”
    他二人窃窃私语;叶畅是听不到的;在秦老丈等相迎的人陪伴下;他们进了洛阳城。
    只畅的目的地乃是大观园;从他去陇右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大观园也已经完成了基本框架;剩余的都是一些修修补补。与在大观园的贾猫儿、李治等相遇;自是一番热闹;而黄衫客此时也留于此处;叶畅见到他后一拍他的胳膊:“韩兄;你在这边正好;有件事情;我要与你商议。”
    “我也有事情要与叶兄弟你说呢”黄衫客神情有些异样。
    “哦;韩兄何事只管说”
    “到了洛阳;才知道叶兄弟你之手段。”黄衫客想了想:“特别是那些灾民之安置十一郎;我是个爽利人;你瞧我还能在何处帮得上忙么?”
    叶畅心中顿时一喜;安置灾民;有人认为他只是滥好人;却不知道这些灾民安顿好了;便是活招牌不仅仅能给他带来两千余忠心耿耿的手下;更可以吸引象南霁云、黄衫客这般还带着些侠义之心的人
    这些人原本处在大唐的底层;却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才能。象南霁云;箭术绝不在李晟之下;只因没有一展才华的机会;才蹉跎至今。黄衫客与南霁云还不一样;黄衫客年轻;更容易冲动;故此一见洛阳灾民的情形;在长安又听说南霁云于陇右杀犬戎的功绩;顿时便心动;有意要跟着叶畅;谋一个出身。
    “韩兄是爽利人;某亦不虚绕;正有借助韩兄智勇之处。”叶畅看了黄衫客一眼:“韩兄一向最敬虬髯客;定让韩兄做一番不逊于虬髯客的功业出来
    黄衫客大喜。
    在此也得到了李白与杜甫的消息;李白原本是在洛阳城等着叶畅、高适的;但是因为叶畅被拘;高适倒是途经洛阳与他会面;再加上一个进士落第的杜甫;几人相见甚欢。高适离开洛阳之后;李白与杜甫也各自回家;只不过他们相约;将要一齐去齐鲁一游。
    但也有不好的消息;贺知章回乡之后;旧年去世;消息虽然传到洛阳有些时日;可叶畅是如今才知晓。
    对贺知章;叶畅心中有些愧疚;但也只能如此了;他暗暗记下这事情;今后有机会;定要帮助贺知章后裔。
    贾猫儿领着叶畅在大观园四处转悠了一圈;整个大观园的工程完成了八成;许多场所都开始正适营业;不过入内的店铺还不算多;主要都是叶畅自己开的店铺。
    “十一郎;如今看来;咱们这综合市场并不如预想的好。”贾猫儿面带忧虑地道:“一年只有千贯的收益;这么大一片地方也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将你投入的钱赚回来。”
    为建大观园;叶畅除了建园本身投入之外;还给了洛阳府十余万贯钱;每年才千贯收入;一百年也收不回这成本。叶畅却不慌;笑着道:“如今赚钱;只靠着书市;收益自然有限。贾兄你放心;后半年就会有大量货物运来;到时候;在洛阳城中咱们是独家;不怕没有顾客来”
    叶畅很清楚为何大观园的生意会冷清;除了书市;目前暂时无人可以竞争之外;其余店铺;无论是卖南北杂货还是卖东西风物;在洛阳城中早就有了竞争对手。要想将大观园真正做起来;必须依靠独有的商品;至于独有的商品;很快就会上市了。
    “有十一郎这话就好;待下半年;我们也基本全部完工。”
    “李娘子呢;你这边情形如何?”
    “云德楼如今情形尚不足以维持;郎君虽是奇策百出;可是那些艺人终归是要训招募;而且整个大观园人流不旺;来云德楼的人自然不多。”李治听得问自己;不慌不忙地说道:“郎君也只管放心;下半年前;终会步入正道
    “原本就不是一蹴而就。”叶畅对这个进度并不意外;他自己人不在洛阳;能做到这模样;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看了看诸人;他凝神沉思了一会儿;然后道:“李娘子;我们有些男儿之事要说;还请李娘子回避一下。”
    李治愣住了;她抬眼望着叶畅;见叶畅神情坚持;当下起身行礼:“奴这便去”
    “郎君待她似乎不太客气”她走之后;贾猫儿有些忧虑。
    “这也算是给她的一个考验。”叶畅看着留下的诸人:“贾兄;你与我数载的交情;一起做过不少大事;自是不必说了。善直师、南八与我在阵前同生共死;韩兄只为一诺便为我做下杀人的勾当;大伙都是过命的交情。李娘子她如今与咱们却还不到这个地步;接下来我说的话;她不能听”
    众人神情都是一凛。



第201章 别有天地可建功
    自天宝元年到天宝四载;三年时间里;叶畅四处奔走;百般筹划;其中艰辛甘苦;除了他自己之外;别人都很难体会得到。
    而最近半年;特别是长安的这一个月的经历;让叶畅下定决心;要将自己早就有的计划提前。
    这个计划;放在此时;是很有些大逆不道的。叶畅敢对善直、南八等人说;是因为这些人当得起他的信任;但对李治;叶畅却不这样认为。
    但是李治对他今后的计划又有用;故此;必须给李治一定的考验;包括方才故意将她支走。若只因为这点小事;李治便生出怨憎之心;那么此女便无法担当重任;反之;则可以考虑让她慢慢接触叶畅的核心机密。
    留下的诸人;神情都严肃起来;叶畅既然说到这个地步;显然;接下来的事情;肯定是有些与国法不容的。
    “今次在陇右;在长安;善直师;南八;你们觉得最大的危险在何处?”
    贾猫儿心中一动;叶畅这般问;危险自然不是来至犬戎这类明面上的敌人。善直有些茫然;挠了挠新剃的光头:“危险?洒家未曾觉得危险啊”
    南霁云横了他一眼:“背后。”
    善直向身后望了望;什么也没有看到;当下道:“也没有危险啊”
    “是背后;原本看似自己人的”
    善直这才恍然;“阿弥陀佛”了一声;不再说什么。叶畅点头道:“正是背后;诸位;坦率告诉诸位;我手中如今除了棉纺之外;又有一种新的产业;几乎可以日进斗金;其收益之大;胜过此前任何但是我却不敢为之;眼睁睁看着无数钱却不敢去赚;便是怕着背后。”
    “我思来想去;狡兔三窟;若是不给人知晓这产业是我的;只以为来自于海外异邦;或可换得安宁。恰恰此时;我海船已成;故此;我有意扬帆海外;寻一异域之地;建一基业之本。”
    听得他这样说;众人都齐吸了口气。
    这可是危机无限的事情;叶畅却说得如此轻松
    “诸位;我之海船;能抗一般风浪;比起水师的巨舰更为坚固;故此海上并不是那么危险。”
    “可大海茫茫;叶郎君;如何能寻到安身立命的基业之所?”
    “司南。”叶畅道:“有司南在;便是海上;亦能分辨方位。另外;我所说的安身立命之所;离大唐本土亦不会太远。”
    “何处?”
    “安东都护府弃地。”
    叶畅终于将自己的目标说了出来。
    所谓安东都护府弃地;大致在另一世的辽东半岛一带;在灭高句丽之后;这里便归属于大唐安东都护府。但是因为路途遥远;特别是陆路要经过契丹、奚等族控制的区域;而新罗、勃海郡国等又不时骚拢;故此大唐步步退缩;屡移都护府治所;就前年;更是撤至辽西故城。
    整个辽东半岛;几乎就成了无主之地
    此处民族混杂;汉人有;高句丽人有;契丹、鞍羯、奚、新罗诸族混杂。原本安东都护府在时;各州官员;颇有汉人;但安东都护不停西撤;如今各州官员已经多为异族。
    “那儿不好过去吧?”
    “好过去;自登莱乘海船;沿途每百里便有岛可避风停锚;不过四五百里即可于都里镇登岸。我在武陟之船;大伙亦当知晓;但此船能力;诸位或许不知。逆风逆流亦可前行;一个时辰平均下来;能行二三十里;也就是说;自登莱至都里;快的话只需要一日半;慢的话也不过是三日;比起长安到洛阳;也不过如此”
    叶畅所言;让众人都是一喜。
    “只是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去了辽东;当地人怕是不允吧?”
    “允不允;乃大唐说了算;普天之下任何重大决定;都理所当然由华夏出。”叶畅昂然道:“我不瞒诸位;如今我是在募集人手;只要人手能足;我便会想法子自朝廷获取一个名义”
    “名义?”
    “对;或辽东守捉;或其余什么职司。”叶畅说到这;神情一正:“我不瞒大伙;我争取这个职司;走的是玉真长公主的门路;名义上是准备海外寻仙访道。”
    叶畅抛出来的这个计划;实在让人心中讶然。众人一时之间;只考虑这其中的风险;根本无法考虑其间的收益。过了一会儿;贾猫儿有些犹豫地道:“十一郎;我觉着至少有几项需要慎重考虑。其一;前朝炀帝与太宗皇帝征高句丽时;都是历经千险;数十万大军尚且如此;遑论咱们区区几人?其二;安东都护府年年西侧;怕亦是朝廷力有不逮所致;连朝廷都守不住之地;咱们能否守住?其三;你所言辽东;乃苦寒之地;我们啊呀;棉衣、火坑;十一郎你早有布置?”
    众人也是霍然惊觉;其余事情都是人力可抗;唯有天寒地冻;非人力能抗之;但叶畅先是在中原推广火炕;然后又引进棉花;这两样确实将辽东的寒冷考虑进去了。若真是叶畅早有准备;那当真是深谋远虑
    他们都看向叶畅;只见叶畅微笑颔首。众人恍然大悟;心中暗暗敬服。
    贾猫儿想到这一点;此前的思路便被打断;顿了好一会儿;才继续说道:“尚有其四;辽东之地;当真有利可图?若无利可图;如何招募人手;相随郎君?”
    这第四点有些勉强;不过众人也是深以为然的模样。叶畅再看其余人:“贾兄说了他的想法诸位呢;有何疑惑;某一并解之。”
    南霁云道:“某并无顾忌;豁了性命陪郎君就是;想来郎君亦不会亏待某家人。”
    善直也摇头;表示他没有什么顾忌的。叶畅轻轻敲了一下座椅扶手;然后开口道:“贾兄前两个顾虑;其实是一件事情。前朝炀帝与太宗东征时;辽东乃高句丽国所盘踞;以一国之力抗衡;又有天寒地冻、山河之险;大军施展不开;故此麻烦甚多。而今名义之上;此处乃大唐府州;新罗人妄认祖宗;垂涎此地久矣;鞍羯人建渤海郡国;亦暗中于涉此间事务”
    如同叶畅所言;现在的辽东;正因为插手的势力太多;反而倒成了三不管之地。新罗虽是垂涎;却不敢过于冒犯大唐这个宗主国;因此唯有悄然下手。渤海郡国虽是在辽东穿行无忌;甚至曾经借道辽东攻到山东的登莱;但他们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在北面的黑水。而当地原高句丽遗民;既有想要复国的;也有想要自立的;更多则是打酱油的——这正是一个机会。
    “我们并不是说要立刻怎么要;只是在辽东南部;寻一个立足之基;有此基石;我们将赚钱的产业移到此方来;朝廷的权贵再想伸爪子;伸一只剁一只就是。”
    介绍完辽东情形之后;叶畅总结道。
    “若是有人摘桃呢?”
    “营州之乱后;朝廷对辽东便几无控制;如今营州一带;又是契丹、奚人杂居;节度使安禄山好大喜功;必逼其为乱;好立军功以邀朝廷之赏。到那时;谁还能伸手伸到辽东来?”
    “人手;朝廷不会允许我们招募太多人手吧?”黄衫客一直没有开口;此时突然道。
    “人手问题好解决;我们只需有几百人的核心即可;辽东自有汉人;而诸胡与大唐车书本一家;稍加诱导;便可使之入华夏汉人为主;归化为辅;有几百人;便可控制几千人;有几千人;便能影响几万人。若能有几万人;便不虞不可立足。以我等之能;立足一年;便不虞自保;能有三年;便可进一步了
    这个规划;解决了最后一个疑问;众人都沉思起来。叶畅见他们还有些犹豫;笑道“其实;辽东气候与山东、河北无异;水土肥美;物产丰茂;此天授华夏之地也。我等至此;行班超之事;青史留名;便在此耳”
    贾猫儿、黄裳客都是游侠出身;南霁云亦以忠义自诩;让他们背离大唐;多少有些心结;但让他们当大唐的班超;则再无心节。黄衫客第一个奋然振臂:“朝廷任官;非有门路者不可得进;如今我等自创一片天地;归来再看朝廷诸公一副何等嘴脸”
    “正当如此”贾猫儿也道。
    “大丈夫能得青史留名;何惧马革裹尸”南霁云道。
    “阿弥陀佛辽东可有好吃的?”这是善直的态度。
    在场诸人;算是敲定了大略;接下来便是细节。或真要去辽东;靠着他们这几人显然是不成的;至少要有数百名勇猛敢战之士。叶畅自家宗族子弟;随他去陇右的二十余人;自然不是问题;族中还可以选募二十余人出来。另外;修武、武陟二县宗族势力;再选出五十余人;亦不难。事实上;叶畅完全可以在这两个县;招集数千人的队伍;只不过这样会犯朝廷忌讳罢了。
    然后就是秦老汉他们这样的灾民;其中抽百余人;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些灾民得了叶畅几乎救命之恩;而且跟着叶畅看得到前途;故此也都愿意相随。
    这两百人为骨于;再招一些流民;凑个千余人;便可以在辽东择地定居;有个数月熟悉周边情形;便可以进一步拓展了。
    “两京游侠儿;逞勇斗狠之辈;亦或可用?”黄衫客听得叶畅谈起远征人员组成;总觉得核心力量少了。叶畅所说的骨于;便是战斗力量;这两百人用于街头斗殴;那自然是人多势众;可用于远征;则明显不足。
    “兵在精而不在多;这两百人;我可是要当一千人用的。”叶畅略一犹豫:“我在乡中;素有威望;子弟们家中多得我好处;故此乐意服从效力。洛阳城之灾民;已经以纪律约束了一年有余;我待他们又有恩;他们也会听从于我。两京游侠儿;虽是勇悍;却无纪律;军阵之上;个人武勇威力有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