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哗;好酒;果然好酒”
    顿时一帮人涌上去;王乃左拦右拦;却是一个都没拦住。好在他在自己寨子里积威甚深;他自己寨中之人倒是没有过去。别一个寨主喝了碗酒;见他们站在那没动;笑着道:“王寨主为何不饮?”
    “你们这些蠢货;汉人最是狡猾;谁知这酒中有没有毒药”
    此话说出之后;那些在喝酒的寨民顿时停手;一个个用异样的目光看着闻宝儿等人。闻宝儿二话不说;拿起一个碗便给自己舀了半碗;然后一口喝干。
    “唔?”没料想他会如此表示清白;王乃有些发愣。
    “实不相瞒;这酒便是我家的。”闻宝儿又道:“我知道王寨主将成为都里之主;故此讨了这个差事;与这几位一起来献酒。我今后还要贩这烈酒来都里;到时还请王寨主哦;王里正行个方便。”
    “你所言是实?”王乃还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他转向庞庶;闻宝儿可是谁人都不认识;但这个庞庶则有不少人认得。
    庞庶连连点头;心里却在想着被拘着的一家老小。
    “原来如此”见大伙喝酒都没事;王乃算是放下心来;也去舀了碗酒;尝尝之后;向自己的寨人示意:“果然好酒。”
    顿时众人又闹哄哄去抢酒;王乃还等喝;那边闻宝儿低声道:“王里正;小人还有下情容禀。”
    “你说。”
    “镇子里知道你们来;正在准备给寨主的贡物。”闻宝儿低语:“寨主;只给你的贡物。”
    王乃既然会时不时扮一扮盗匪山贼;自然就听明白了闻宝儿之意;他看了看周围;虽然崴子寨的人最多;可别的几个寨子加起来;人就比他们寨多了;故此那些寨子的人才不大听他的话。
    “他们想要什么?”
    “寨主;这都里以后可就是寨主你的;他们闯进去;杀了人便是杀了你的佃户;抢了金银就是抢了寨主你的家当。”
    王乃断然拒绝:“我若不进镇子;这都里如何能归我”
    “寨主自然是要进的;不过只请稍候片刻;等大伙藏起些东西——藏起来的;今后便是献与寨主的;而不须被他们分走。”
    闻宝儿满嘴胡言乱语;王乃知道其中必有诈;他琢磨来琢磨去;心中隐约感觉不对。莫非这个唐人就是在骗他进镇;那个唐国的官员并没有如他们所说离开?
    想到这里;他更不敢轻举妄动;便不动声色;与闻宝儿胡诌;想要套他的口风。两人绕来绕去;绕了好一会儿;那边都开始将肉切下来升火烤着吃了;王乃还没有弄明白这闻宝儿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众人大吃之后;王乃的耐心用尽;正待对闻宝儿发作;却发觉闻宝儿已经悄然退远了。
    “兀那唐人;速速过来;我有话问你。”王乃大声喝道。
    闻宝儿站在远处;笑眯眯地道:“不劳寨主相问;某实话实说;来此不过是为了迟滞寨主罢了。”
    “迟滞?”王乃冷笑:“以为我不知你是在拖延时间么;你拖又能如何;那唐国小官带来的就是几十人;便是杀高宝晟;也只是靠着偷袭刺杀;今日我带着五百人来;取都里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他倒是会虚张声势;分明只有二百余人;却号称五百;闻宝儿远远一笑:“你且看看身后。”
    王乃回头一望;便见身后远远的有烟尘起来。
    他心中一动;当即大叫:“回头;列阵;列阵”
    不待他这边阵列好来;身后便已经看到了大旗;上书“大唐襄平守捉”六字;只不过王乃一伙无人认识。饶是如此;他们也知情形不妙;一个个紧张起来;然后便看到一队二十骑;出现在大旗之下。
    大旗前一骑人长得甚为雄壮;健马上除了载着他;还搭着一个人;那人到了阵前;也不说话;将被搭在马身上的人往地上一掷;然后;这边便有人惊呼
    因为在这二十骑的马脖之下;都系着血淋淋的人头首绩
    “这是节儿”王乃一眼看到那地上之人;竟然就是他的儿子王节;不禁大叫出来。然后众人便认出;挂在马脖子下的首绩;竟然都是留在崴子寨的人
    “崴子寨已破;尔等家人亲族;尽落入某掌控之中;尔等若是想战;必是满门诛灭;若是愿降;尚可有一条活路”骑在马上;一身盔甲的南霁云冷冷说道。
    他声音洪亮;大声喝斥之下;诸寨之人都是慌乱。别的寨子心中就要嘀咕;连最强大的崴子寨都被一击即破;何况他们的寨子?而崴子寨的人都是心胆俱裂;地上的俘虏与首绩;证明这个唐人将军所言必不虚
    他们的寨子已经被攻破;家人落到了这些唐人手中
    王乃兀自不服;正待再说什么;突然间听得身后锣响;然后从两边山林中;一队队执着武器的汉人结阵而出;阵势严明;军容肃整;看上去竟然是训练有素的大军;其人数足足超过两百名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阵列整齐;举手投足之间;皆显纪律。王乃所携的寨民;与他们相比;便是乌合之众
    这一刻;王乃的同伙便都慌了;老窝被抄;对方还有伏兵;这些伏兵看起来竟然是精兵;他们仅存的斗志迅速消退。
    他们却不知;这些人并非真正的军人;乃是第一批来自洛阳的灾民与叶氏子弟的混编;平时里叶畅强调的纪律性;让他们至少在列阵行走上;与军人有八分相似;故此才能震慑出这些悍勇的山民。
    “我等奉大唐皇命而来;常怀仁心;不欲多作杀伤;跪下投降者全家免罪;执刃顽抗者满门尽诛;勿谓言之不预也”
    南霁云又是一声喝;那些人还在动摇间;他已经张弓在手;对着王乃便是一箭射去。
    一箭中的;王乃几乎是应声而倒。虽然他已经努力闪让;避开了要害;可这一箭还是贯肩透入;巨大的冲击力让他无法在马上坐稳。
    他的栽倒;便是一个信号;余众面面相觑;然后开始有人零星放下武器。待发现他只是受伤;而不是死掉;此时已经有十余人弃械了。
    “其余诸寨;若助我等擒获崴子寨之人;便是有功;既往不咎;还有重赏”叶畅此时出现了;他又喊了一声。
    如今强弱之势;就算是傻瓜也瞧得出来;其余五家山寨的人;如今正琢磨着怎么脱身;听得这话;顿时大喜。胡虏之间;岂有信义可言;顿时几个寨主交换眼色;然后就达成了一致。
    转眼间;其余数寨;兵刃直指;对着崴子寨之人。爬起来的王乃见此情景;犹不甘心;大叫着便向叶畅这边冲来。
    他看出叶畅乃是首领;只想着挟持叶畅;却不曾想那边南霁云冷哼了声;催马而来;一槊刺出;便从后背穿透他的身体;将他高高挑起
    “高令不会放过你们的啊”他最后的惨叫回荡起来。



第217章 强秦昔日谋偏蜀
    距离都里约一百余里外;便是青泥浦。
    都里是个小地方;镇子加上周围方圆十余里内的村落;总共人口也只有四千多不足五千人;大多是汉人。而青泥浦则要稍大;全部人口加起来有近八千;相当于都里的一倍。
    都里多是汉人;这里汉人则占了一半;高句丽人、扶余人、沃沮人、粟末人、新罗人等等诸部占了另一半。自安东都护西撤之后;大唐的政令便不能到此;二十年前渤海国侵攻莱州;舰队便曾驻扎于此。
    后来渤海国虽畏于大唐之威;不得不放弃此地;但实际上如今青泥浦的“清泥浦令”;仍然是一个新渤海国的高句丽人。此人亦是姓高;名松;亦是原高句丽宗室;高宝晟正是在他支持之下;才能在都里镇坐稳的。
    “什么;崴子寨的那些废物不但不曾成功;反而让那些汉人突入寨中;杀了个落花流水?”
    新来的消息;让高松异常愤怒;他连着摔碎了几个瓷器;然后又有些心疼:这可是来自大唐刑窑的白瓷;若是送到渤海国去;一件足以换来一头牛
    在愤怒之余;高松也觉得恐惧。
    身为破国之人;高句丽被灭时他尚未出生;但依然还记得;他的父亲提到当时情景时;眼中的恐惧。如今从都里传来的消息说;那伙新来的唐人;自称乃是大唐官员武将——莫非大唐在沉寂了许久之后;终于又将目标对准了东北
    “不是说土蕃人缠住了大唐;大唐抽不出兵力来嘛”喃喃自语了声;恐惧让高松不得不慎重:“既是如此钳牟丁”
    他身边一个着汉人服饰之人闻言出来:“明公;我在这里”
    “你最懂唐人;你说说看;唐人是不是真的要打过来?”
    若大唐真举国来攻;莫说辽东这四散之地;就是新罗、渤海两国联手只怕也是抵挡不住。
    “不可能;明公方才不是说了么;土蕃人在西;大唐忙着与其纠缠;而且北边还有突厥人的残部;他们不可能抽调全国之力来。”
    “都里那边的唐人是怎么一回事?”
    “料想应当是登州或者莱州的边将;想要立功;故此渡海而来。”
    “若真如此;那倒好了;高宝晟那个蠢货;无端去招惹唐人;否则有他在;至少能打听得些详细的消息”
    却是高宝晟没有将叶畅那区区几十人放在眼中;以为自己便能解决;故此没有报与青泥浦这边。然后叶畅以雷霆之势扫了高家;连个零星漏网的都没有;待青泥浦得到消息;都里的情形已定;高松不知叶畅深浅;便又唆使崴子寨去攻。
    不曾想崴子寨的人尚未攻到都里;自己老巢先给叶畅遣南霁云急袭给端了;再以其家人相威胁;迫使青壮不得不投降。如今崴子寨与周边另外三个寨子;尽皆被叶畅破寨;所有人口;全都迁到了都里。
    “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弄明白;是不是唐人又要大举返回了”高松看着这个部下:“你最通汉学;便由你为我的使者;去都里一趟;明里只说奉承大唐官使;暗里打探他的虚实;究竟来了多少人马;是哪路将领领军;其人是贪鄙还是清廉;都得探明来”
    钳牟丁应了一声;看了周围一眼;确实;高松喜用高句丽人;故此身边没有什么合适的汉人幕僚;唯有他因为与新罗的关系不一般;反倒是最精通汉学的。比如说;高松自称青泥浦令;别的人便用令长、县令、主人之类的称呼呼他;还有于脆用高句丽的酋长名称呼的;唯有钳牟丁;却依着汉人称县令的尊称;呼之明府。
    “事不宜迟;小人这就出发;不过;明公;小人既是前去奉承;须得备用一些礼物。”
    高松有些肉疼地吸了口气:“好吧好吧;那百年份的老参;你带一棵去;还有皮货什么的对了;上回收到的那张白虎皮;给他送去。”
    “主人也太大方了;不过就是一个唐臣;那白虎皮;就是献给唐朝的可汗都足够了。”
    “正是;正是;不如献与渤海王;请渤海王支援我等”
    底下一片反对之声;钳牟丁却是明白高松的意思:“明公果然有谋略;此乃汉人强秦灭蜀之计也”
    其余人都一头雾水地看着他;那高松也是眨巴着眼睛;脸上却是自负的神情。
    “当初秦国欲灭蜀国;便送厚礼与之。”钳牟丁对此亦是一知半解;不过众人的神情;还是让他暗喜:“诸位;平日里我就说过;汉学之中;有大智慧;要大伙与我一起习汉学;否则明公计策用意;诸位都不知晓;自然会出声反对。”
    “咳咳此话以后再说;钳牟丁;你速去速回;休要耽搁。”
    钳牟丁依言而出;他从青泥浦来;自然选择乘船;借着洋流;只用了一天的功夫;便到了都里。不过;让他惊讶的是;进入港区的那水道南边;树起了一块新的石碑;石碑上的文字却是“旅顺”二字。
    钳牟丁认识这两个字;也能猜出这两字的含义;不过为何会在这里树起这座碑;他就完全不知了。
    当他的船在都里靠岸时;发觉往常嘈杂的都里港如今却很安静;除了一队人执武器等着之外;街上几无行人。在他登岸之后;立刻有人迎上来:“尔等何人;来此何为?”
    “某乃平郭县令高公所遣;前来拜谒朝廷天使者;还请通禀一声。”
    “平郭县?那是哪儿?”有个巡逻兵士讶然问道。
    “便是青泥浦。”钳牟丁啧了一声:“前燕之时;名为平郭;如今虽是羁糜州县;未曾正式定名”
    “好了好了;什么前燕后燕;我等只知道大唐大汉。”那人打断了钳牟丁的卖弄:“你要见守捉将军?那要去旅顺;咱们这边;只有南将军在”
    “南将军?”
    “正是。”
    钳牟丁听说是位将军;便想先见一见探听一下虚实;便拱手:“那好;我便先求见这位南将军。”
    “将军在营中操演;贺老三;你带着这位使者去对不住;使者;你的手下就只能在这里等着。”
    “奉礼物的人呢?”钳牟丁道:“我可是给将军带了礼物来。”
    “礼物先放在这吧;你只管放心;我们有军纪;前两日小偷小摸的已经受罪了;绝不会动你的财物。”
    这话钳牟丁只是听听罢了;他跟着那个贺老三;一路上小心打听;很快便得知;这贺老三原是都里的汉人;被募为民兵才八日;今日正轮着他们巡视;便在伙长的带领下于都里各处巡逻。
    也就是说;这厮是在崴子寨的人被击败后征入的。钳牟丁心中盘算;应当是唐人的兵力不足;才会急着征发这些人物。至于什么是民兵;钳牟丁想来;就应该是府兵之类的。
    贺老三却不知自己已经泄露了消息;只是得意洋洋地说起自家分到了二十亩永业田——但他是孤男一个;如今又应募为民兵;家里田便没有人种;原本以为完了;却不曾想;他们这些民兵每日除了训巡逻之外;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耕作;耕作的目标乃是他们自己的永业田。
    等于是说;大伙都在耕自己的田;哪个敢不使气力而人多又有好的配合;往常一人用十日未必完成得了的活;如今十人半日就解决;自然就有时间训练巡逻了。
    正是这种同耕之制;让原本对参与民兵心怀不满的贺老三变得欢欣鼓舞;只觉得这世上再没有比叶郎君更好的官。
    听得他满口夸赞那位叶郎君、叶守捉;钳牟丁心里对那位唐人的官员又高看了几分。来这里才几天便能如此得人心;其人能力;非同一般。
    终于被带到了军营;这军营便在都里镇北;原是高家的一片田地;如今搭上了三排简易木屋;周围还用篱笆围住。隔着老远;就听得里面有人喝斥之声;钳牟丁伸头望去;却是一群衣冠都不整齐的民兵;正在接受训
    贺老三帮钳牟丁通禀之后;他便被带入军营之中;不过那位南将军并没有立即见他;而是让他等着;他也正好乘机打量一下此处的兵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