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送走安禄山之后;叶畅转回头;现在;他将要一个人面对李林甫了。
    利用回去的这一点点时间;叶畅好生整理了一番思路;今日之事;实在太过诡异。
    首先;安禄山来拜访李林甫;应该是事先有通知的;他不一大早来;却是午后来;大约就是自恃李隆基恩宠;不将李林甫放在眼中。这与安禄山的出身也有关系:李适之、裴宽先后任范阳、卢龙节度使;安禄山的发迹与这二位也有关系;他最初时肯定是倾向于这二位的。李林甫对此应该是心知肚明;所以今日便有意震慑安禄山。
    然后;李林甫安排他来接待安禄山;也应该是向安禄山示意;晓得他与安禄山的恩怨;特别是安禄山安排刺客之举;或许已经完全被李林甫知道了。同时;也是向李适之等人示意;证明叶畅完全投靠了他;此后李适之等人就算再有心;也不可能将叶畅拉拢回去。
    最后;便是叶畅自己李林甫对叶畅;确实与别人不同。在他心中;可能真将叶畅视为女婿的最佳人选;既是如此;顺手托叶畅一把;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若真是如此;那倒让人不知所措啊。
    对李腾空这位女郎;叶畅很有好感;甚至可以说;是在同龄女郎中叶畅瞧得最顺眼的。
    若她不是李林甫的女儿;叶畅是很有兴趣迎娶的;他如今年满二十;也是到了娶妻之时。但是;因为李林甫的缘故;叶畅对李腾空多有顾忌。
    李林甫的权势不会长久;即使持续到死;在他死后;他的敌人也会蜂拥而至;将他的家人撕得粉碎。其中最为痛恨李林甫者;正是前后两代皇帝的李隆基与李亨。
    “先不管那么多;只作什么都不知道吧。”心里琢磨了会儿;叶畅道。
    再见李林甫时;李林甫问了些辽东风物;又问海外仙山之事;叶畅心中一动;便笑着道:“某敢出海寻仙;实是因为有一样宝物。”
    “哦?”
    “此宝难觅;某亦是辗转所得;只有三具;此次来拜谒李相公;便将其中一具带来;以为赠礼。”
    李林甫会意地笑了起来:“怕不是给老夫的礼物吧?”
    “不敢;不敢。”
    “我不管你是送给老夫的;还是送给空娘的;只有一句;你给我记着了。”李林甫眯着眼;看着叶畅;神情转为肃然:“空娘纯真热忱;你不可以骗她
    这般将话挑明来;让叶畅方才的打算又落了空;他自诩机智;但与李林甫相比;毕竟还是嫩了。
    犹豫了会儿;叶畅还是决定;继续装傻。
    “李相公说笑了;李娘子宰相之女;身份之贵;仅次贵主。畅不过一介匹夫;专心向仙;岂敢欺宰相之女?”



第224章 西窗共语话叛胡
    从李林甫府出来;一路上黄衫客都是默默无语;直到宿处门口。叶畅觉得有些古怪;回脸问道:“四兄为何不说话?”
    “五弟;李林甫其人;还是能远避则远避为好。”
    “四兄是怕我与李林甫过从甚密?”
    “对;李林甫其人;只有利用利害;而无情义;五弟奔走于其门下;不知何时;便会为其所卖。便是侥幸尚存;李林甫年迈;又有罪于太子;其富贵恐难传子孙。”
    “四哥说的是”叶畅动容道。
    黄衫客与他的结交;可以说是因势而成罢了;严格意义上说;他与叶畅的关系;根本比不上贾猫儿、南霁云和善直;而且与贾猫儿等人的利益完全绑在叶畅身上不同;黄衫客有自己的事业;在整个团队之中;他与叶畅的距离最远
    自然;他接触到的核心机密也最少。倒不是叶畅有意隐瞒他;但是他既然留在洛阳;那么辽东的一些事情不知道也属正常。
    叶畅一向以游侠视之;却不曾想;他竟然能思考得如此深远。时人都见李林甫得宠;权势滔天;便是杨氏亦不敢捋其虎须;黄衫客却已经觉得;李林甫的富贵;不可能持续到下一代了。
    “你是有主意的;自不需我多言。”黄衫客又道。
    叶畅在宿住又等了两日;李隆基仍未见他;便是以往只要他到长安必然来纠缠他不放的李虫娘;也连着几天未曾来缠他;这让叶畅不免有些惊疑。
    李隆基要骂他;早就该来骂他了吧?
    就在他犹豫间;李林甫忽然又召他去相见;不过此次却没有让他见李腾空;而是直接引他到了月堂。
    “叶畅;明日你就出京吧。”一见面;李林甫便开口道。
    叶畅大吃一惊;他虽然不愿意在长安久呆;可是让他明日离京;这是何意
    “陛下不会见你了。”李林甫象是知道他心中所想;又开口道:“奚人、契丹人已反”
    叶畅顿时想起李林甫对安禄山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契丹与奚人那边;莫让他们闹得太凶了。
    那么;契丹人与奚人的叛乱背后;只怕又有一个阴谋。安禄山当时那紧张模样;显然;这个阴谋的主谋就是他
    契丹与奚既反;那安禄山就必须尽快赶回范阳
    李林甫也希望安禄山离开长安;若任这个胡儿讨李隆基欢心;真成为牛仙客第二;以边将为宰相;对李林甫也没有什么好处。安禄山虽是胡儿;心眼比起李适之要多得多;留此人在朝与自己争权;智者所不取也。
    “安禄山已经北返;他上奏天子;请拨兵甲财货与你;令你游说安东都督府诸州土酋;骚扰松漠;务必令契丹不得与奚人并力夹击营州”
    叶畅双眼一张;心中又惊又喜。
    此前他虽然得到李隆基默许;以积利州录事参军、襄平守捉之职便宜行事;但有衔无职;更无一兵一卒相助;很大程度上;徒有虚名罢了;莫说当地豪族土酋不将他放在心上;就是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将这样的名头挂在嘴边;唯有应付之时才用之罢了。但有安禄山之荐;则完全不同。
    “老夫已经上书陛下;否决此议;并遣人斥责了安禄山。”李林甫又道。
    这一句话便让叶畅冷静下来;叶畅没有急着回应;只是等着李林甫的解释
    见他如此沉静;李林甫暗暗又点了一下头:不愧受其所重之人;经历过这么多事情之后;在原先多智之外;又加了沉毅的品性。多智尚不足夸;沉毅才是真正难得。
    “十一郎又长进矣;以往我颇担心你好炫智而冒失;今不惧矣。”李林甫道。
    这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了;李林甫其人;口中含蜜;说得不急不徐;闻者如沐春风。叶畅欠身行礼致谢;却仍然没有答话。
    “汝在辽东;与安禄山少些来往;安禄山其人;外忠内诈;恐你为其所欺也。”
    “是”
    “不过亦无须得罪之;此人奸猾;今后圣眷极深;宜如君子遇鬼神。”
    也就是让叶畅对安禄山敬而远之;叶畅心里甚是奇怪;李林甫待自己为何如此之厚;难道真只是为了女儿么?
    望着叶畅;李林甫捋须微微笑了起来。
    狡兔须有三窟;他权倾天下十余载;眼见无数政敌兴勃亡忽;如今年迈;自然会考虑身后之事。他有一子也曾经跪于他面前;劝他多为为以后考虑;当时他嘴中未语;心里却深以为然。
    自古以来;为权臣者;几乎没有一个好下场。名声好得象霍光一般;也保不住死后族灭的结局。他虽得李隆基信用;但却恶了太子李亨;为相时得罪的人又太多。他活着;自信能掌控一切;但若是他死了;子孙必为仇人杀戮无遗余矣。
    诸子皆无才;唯有招才子为婿;即使不为婿;为门生亦可;一有力门生;能护他子嗣。
    叶畅是人选之一;还有一个人选
    想到这;李林甫看着垂眉低眼站在自己身边的一小吏。
    卢杞。
    “卢杞有大才;十一郎;若你有意;我令卢杞去辽东助你;如何?”
    叶畅目光凝动;微微笑道:“只要卢郎君不惧烟波浩渺;有何不可以的呢
    卢杞若真是去辽东;叶畅有一百种方法让这厮正常死亡;即使李林甫怪罪;叶畅也必然会下此手。
    卢杞想是知道叶畅心意的;脸色微动;却没有说话。果然;李林甫笑道:“只不过如今我离不得卢杞;十一郎;你身边有堪用之人;只管举荐与我。”
    叶畅听得这里;心里暗暗发笑;既然李林甫给他添堵;那么他也回敬一下就是。
    “李太白;文章之名垂动天下;相公欲用人;某便荐此人。”
    李林甫愣了愣;他方才以卢杞刺叶畅;不想叶畅转手就以李白刺他了。在心中骂了一声小狐狡耳;同时也大感满意;若没有几分手段;自己如何敢将女儿、子孙托付与他
    “尚有他人否?”
    “宰相欲用人;先试其一即可;何须多哉?”叶畅笑道。
    “李太白文章辞翰之臣;虽名满天下;却几无牧守之学;又无远略;轻薄无行;非真才也。”李林甫淡淡地道:“是我难为你了;如今四野几无遗贤;才智之士;充盈朝堂;你如何荐得人来?”
    叶畅不禁愕然。
    李林甫对李白的评价;甚得叶畅之心;李白当真是举世无匹千年一位的大文豪大诗人;却绝不是一个好的牧守一方的地方主官;更不是一个优秀的有战略眼光的谋士。相比而言;只是劝农劝恤民;杜甫怕是比他都要强。但李林甫由李白身上;推断出天下没有遗贤;这可就是强盗逻辑了。
    不待他回应;李林甫便又道:“行了;契丹与奚人复反的事情;你已经知晓;你可以出京回辽东了。”
    离了李林甫府;叶畅皱着眉;心中甚为讶然。不过才行了没多远;便又见一人笑盈盈站着;向他招了招手。
    “吉公在此;有何吩咐不曾?”见是吉温;叶畅问道。
    吉温与他最初有冲突;但在弄翻韦坚、皇甫惟明等人的事情上;两人算是合作了一把;虽然合作得并不愉快。此时叶畅尽管不愿意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他与李适之等所谓清流已经彻底反目;也必须暂时依靠李林甫的力量自保
    “得知君要远行;仆在此恭候;为君送行耳。”
    黄衫客听得这句话双眉一展;斜睨着吉温;手也握在腰间刀柄之上。吉温瞧了他一眼;哑然一笑:“真壮士耳;不过我与十一郎乃是积年交情;相识至今;已近四载矣。”
    黄衫客看了叶畅一眼;叶畅微点头;赶前几步;与吉温并行。吉温谈笑宴宴;看上去甚为殷勤;与他聊了些辽东风物;然后又转到朝廷中的局面上来;末了;吉温低声道:“契丹、奚人谋逆之事;朝中多有攻讦叶郎者。”
    “与我何于?”
    “朝中那些清流都说;是你妄论边策;又写三首诗;致使公主不得和亲;乃有二胡叛乱之事。”
    “笑话;二胡叛乱;岂是区区公主和亲与否能改变的;若是和亲;无非就是倒贴两位公主性命与清白罢了”叶畅闻言勃然大怒:“彼辈无计安边;先欲以妇人之躯和亲;后欲以士子之诗归罪;尸位素餐祸国殃民者;皆彼辈之谓也”
    吉温深以为然;然后笑道:“虽然此议为相公压制;但君还是早日离京;远离这是非之地为好。”
    叶畅点了点头;见叶畅会意;吉温便告辞而去。
    吉温所谓的送行;无非是替李林甫说他不适合说的话罢了;既是示恩;又是催促;总而言之;就是让叶畅与所谓清流划清界限;同时早些离开京城这是非之地。叶畅对此心知肚明;不过;李林甫最终目的是什么;他还没有想清楚
    他绝对猜测不到;因为自己向来的表现;让李林甫把他视为身后可以维护自己子孙的人选之一。
    但是叶畅并没有依李林甫之言;立刻离开长安;他还在等一个人。当日傍晚;他所等之人终于出现了。
    此时的杨钊;早没有初入长安时的风尘狼狈;他身长玉立;相貌丰俊;随从皆是鲜衣怒马;一个个神采飞扬。
    “十一郎;你在辽东做得好大事业”见着叶畅;他便笑吟吟地道。
    叶畅见他这模样;神情依旧亲近:“杨兄来之何迟也;若再晚一日;畅出京矣。”
    “公务繁冗;实是无暇;非钊有意怠慢。”
    杨钊说的话半真半假;他确实不想有意怠慢叶畅;但是如今京城之中风声正紧;叶畅看似闲人;实际上却成了旋涡中心;他有意观望;故此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来见叶畅。
    叶畅上前抓着他的手;叹息了一声:“杨兄;我知你心;若我待罪下狱;能救我者;唯杨兄耳”
    一边说;一边拉着杨钊入内;杨钊哈哈大笑:“知我者;果然畅然”
    两人入内坐定之后;杨钊想到方才叶畅那话;笑吟吟又问道:“十一郎;你为何觉得;这些时日我不出来见你;实际是准备救你?”
    “那是自然;契丹、奚人反复;朝廷诸公归罪于我;而杨兄与我交称莫逆;若非为救我计;如何迟迟不发帖召我拜谒?”
    “或者是冷眼旁观;没准还落井下石呢。”
    “旁人或会如此;杨兄绝不会”叶畅摇头:“听闻章仇大夫将入为尚书;此皆杨兄之力;欲报其恩。某与杨兄;患难之交;杨兄既愿助章仇大夫;又如何会坐视我落难而不恤?”
    杨钊闻言大喜:“十一郎所言;正合我心”
    事实上;杨钊确实有意在必要时拉叶畅一把;但是;前提是叶畅没有落入必死之局。此时杨钊还很小心谨慎;不敢过于嚣张;凡事唯李林甫马首是瞻;故此;在得知李林甫二见叶畅之后;他顿时来见叶畅。
    两位公主与杨家乃是大仇;推动她们女儿和亲最力者;正是杨氏;而攻讦叶畅的人当中;也有不少为见风使舵想要奉迎杨氏者。杨钊当然不会细细与叶畅分析此事;他只是稍稍说了哪些人在骂叶畅;自然都是李适之一党。
    末了之后;杨钊也道:“十一郎;京中虽好;以某之见;你还是早些离开为好。”
    “哦;我也有此意;既然圣人不愿见我;我明日便动身;准备离开长安;回辽东去。”
    “好;好对了;辽东有什么土仪;莫忘给我带些人;我替你送人。”杨钊毫不掩饰地道:“待此间风波了结之后;总得让贤弟的官职再升上一升;让那些奸贼们羡慕嫉妒恨”
    听他说起“羡慕嫉妒恨”;叶畅觉得有些怪怪的;他含笑点头;然后又问道:“我欲跨海求仙之事;圣人那边有没有什么吩咐?”
    “如今他在气头之上;哪有心吩咐这个;倒是我想知道;你所说日本盛有黄金之事;是真是假?我寻了几个遣唐使相问;可都说绝无此事”
    叶畅哈哈一笑:“日人粗鄙;懂得什么;他们是坐于宝山之上而不自知兄且放心;少不得你一个富可敌国;终有一日;王元宝在你面前也只是这个
    一边说;他一边伸出一根小指头。



第225章 封桩岂可灭虏贼
    对李隆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