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人;传我令去;将高松首绩取来”他厉声喝道。
    “刺史;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听得他这样命令;底下顿时乱了;有人起身道:“此时不宜多树敌人;莫说杀不了高松;就算杀了;高松自有子嗣;刺史这可是将高松往唐人那力推啊”
    “高松反意已露;便是不杀他;他也会去投靠唐人”泉盖洪冷笑道:“倒不如杀了他;并了他部下”
    说到这;他摆手厉声道:“我意已决;阻拦者与高松同罪泉荔”
    “在”
    “你与与罗九河一起;去取高松首绩来”
    “是”
    泉荔乃是他亲信;罗九河手中的汉军;乃是他目前能动用的最大的一支部队。此二人出门之后;泉荔看了罗九河一眼;心中暗道:“刺史令我与罗九河一起;怕是对罗九河也起了疑心;毕竟那边可是汉人;而罗九河是汉将;手中又是汉军既是如此;我倒要盯紧了这厮。高尹成既死;我便是刺史麾下第一将;此汉儿何人也;也能与我并列?”
    罗九河倒是神色如常;他们点齐兵马;向着青泥浦方向追去;追了两里许;也没有看到高松部的身影;倒是在路边;跪着几个人。
    “尔等何人?”泉荔上前问道。
    “小人等乃是本城百姓;方才青泥浦高娄肖经过;令小人等在此迎候将军。”那人奉上一张纸:“他留了一封信;如今奉与将军。”
    那人呈上信;一个士兵接过之后交给了罗九河;泉荔咳了一声:“拿来与我看”
    罗九河默默将信交与他;泉荔拆了一瞧;然后勃然大怒:“狗贼;竟敢如此”
    他也不将信交与罗九河;径直揣入怀中:“追吧”
    “钳牟丁;你那信真有用么?”高松缩着脖子;好让刀般的北风不至于将自己耳朵冻坏;他神情有些犹豫地问道。
    “自然有用;如今高尹成既败;无论他是生是死;泉盖洪手中能用的就只有罗九河的汉军;故此若有人来追;必是罗九河。我那信乃是离间之计;只要罗九河看到;必然不会全力追击”钳牟丁自信满满地道。
    “万一他还全力追呢?”
    “所以我才请明公快走啊;咱们只要走出了卑沙城地界——不;只要走出二十里;他们就不敢追了。要知道;高尹成的败兵既然到了;也就意味着唐人的前锋距此不远;而且我们一走;其余诸部必散;泉盖洪岂敢放罗九河远去
    如钳牟丁所料;虽然泉荔还想猛追;可才追出十里;后边便有一骑追来;带来泉盖洪的新令;令他们速速返回卑沙城。
    回到卑沙城之后;泉荔又看了罗九河一眼;想到此次追击未立寸功;他笑着道:“罗将军;此行辛苦了。”
    “不敢;不敢;泉将军才辛苦。”
    “我们这就去见刺史;莫让刺史等久了。”
    他的话让罗九河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便是感觉不对劲又能如何?
    二人入内禀报追击的经过;然后泉荔便将那信递给泉盖洪;泉盖洪看了之后神情异样:“好逆贼;果然狂悖不过暂时先放过他;前边得到消息;唐军先锋已经在十里外出现了”
    罗九河正在想着那信中可能是什么内容;听得这个消息;顿时吸了口冷气:“来得好快”
    “若非如此;我也不会召你们回来。”泉盖洪咬牙切齿道:“这唐人果然是贪心不足;竟然还敢来犯吾境;如今我兵力不足;如何守城;你们可有妙计
    罗九河正待说话;旁边泉荔却抢着道:“但凭刺史定夺”
    “既是如此唐狗自南而来;但如今看来;那叶畅狡计多端;须得备他分遣一军绕道至城北罗九河;你领三百人守卫城北;多派侦骑;如何?”
    罗九河心中一凛。
    汉军总数约有一千;原本都归他统属;装备、军饷都比不上高尹成统领下的高句丽部。如今可以说;汉军成了卑沙城中最重要的武力;而泉盖洪一句话;便夺了他七成的兵力。
    不过他不敢反对;他心中明白;此时自己的地位甚为尴尬;就象此前出征不令他去一般;此时守卫;最关键的南面与东面;也不会交与他。
    “是”他只沉默了很短时间;然后应道。
    “好;你乃我心腹爱将;有你在;我们便后顾无忧。唐军远道而来;必不能久;而且天寒地冻;他们若在卑沙城外呆的时间长了;锐气消耗尽了;我们便可反击;那时还须借助你之武勇。”
    “是”
    罗九河又应了声。
    泉盖洪分派防备任务之际;城南数里之外的山上;南霁云举着望远镜;远观卑沙城。
    卑沙城乃是一座山城;位于大黑山之上;山势虽是不高;但甚为险竣;想要强攻下来;并不容易。
    “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与我们在陇右见着的那几座城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南霁云心中暗暗发愁:“真要攻此城;没有数万兵马;根本不可能”
    甚至数万兵马都难;因为部队在攻城时根本展不开;当初太宗皇帝遣郧国公张亮破此城;也不知是如何行事的
    想了好一会儿;南霁云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而且从城外的寨子来看;卑沙城有了准备;实行坚壁清野;他手中如今只有不足三百的骑兵;就算想要破坏对方坚壁清野的意图都很困难。因此;唯一的选择就是放弃突袭的打算;回军返回。
    这让连打了数场胜仗的南霁云多少有些不过瘾。
    他的三百骑为前锋;叶畅亲领大军在后;在凤凰山之战获胜后;叶畅再度征募民兵;这一次参加者更为踊跃;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适龄的汉人青壮;都已经成为了团练兵。
    旅顺团练乃是叶畅给这支部队取的新名;在这一次征募后;叶畅手中的团练兵已经达到了四千人;除了留五百人守卫都里与旅顺外;其余人手;尽皆出征。高尹成部留下的军械武装了他们;让他们不至于连武器都没有。
    除此之外;叶畅还给崴子寨以北的各个寨子下令;令其供应粮草、民夫。这些寨子原本都不听从旅顺;而是受青泥浦或者卑沙城遥控;而现在却是时移事易了。
    在离卑沙城二十余里的三岔口;南霁云与叶畅主力相遇;此时叶畅已经扎下营寨;而营寨外边;还有一些各种打扮的人在风中哆嗦着。
    “那些人是怎么回事?”南霁云牵马入营时问道。
    “附近寨子派来的;没有送粮草来;参军令他们在外等着。”卫兵笑道:“这些墙头草;支应高尹成的时候倒是殷勤;如今我们来了;反倒没有粮草——就该让他们多喝喝西北风”
    南霁云也笑了起来。
    不过进了叶畅大帐;他看到一个熟人正坐在马扎之上;见他进来;那熟人慌忙起身行礼:“南将军”
    “钳牟丁?”南霁云有些惊讶:“你不在卑沙城中;怎么会在这里?”
    “某如何会在卑沙城中”钳牟丁笑道:“某与某家明府一心忠于朝廷;如何会与卑沙城中的叛贼在一起。此前因为叛贼势大;与之虚与委蛇罢了;实际上我家主公是是”
    他想了一会儿;突然冒出一句“心在曹营身在汉”来;南霁云愣住了;而叶畅也哈哈大笑起来。
    “这是《绣像三国志演义》中的一语;说的是关云长”钳牟丁解释道
    南霁云顿时也笑了:“好叫你得知;这书可是我家参军所著;原句该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曾想你这辽东偏僻之地;竟然也有此书流传”
    钳牟丁顿时惊得几乎呆住;他转向叶畅;然后拜伏在地;少说有七分真心地道:“荒僻野人;如今服矣;不想叶参军竟然是如此大才之人;无怪乎破高尹成如擒三岁小儿一般”
    “好了;闲话不说;你此次来究竟是什么用意;我心中有数;但青泥浦此前做了些什么事情;我心中亦是有数。”叶畅笑毕摆手;正容道:“我只想问一句;高松是想死还是想活;是想荣华富贵;还是想灰飞烟灭”



第233 谁人更扫黄金台
    青泥浦如同都里一般;也是汉人客商往渤海国、黑水一带的重要商埠;高松能据此为基业;甚至遥控都里;除了手中兵马之外;便是因为他是一个识时务者。
    卑沙城强盛时;他便向卑沙城称臣;而今旅顺占了上风;他也立刻派出钳牟丁;前去试探旅顺的口风。
    “情形如何;那位叶参军究竟是怎么打算?”
    听得他急切地追问;钳牟丁心中有些快意;但同时又有些为难。
    “明府;这一次;咱们只怕做差了啊。”他哀声叹气地道:“叶参军有令;让我们立刻去他军前效力”
    “什么?你有没有说我偶感风寒?”
    “说了;可是叶参军连我们刚刚从卑沙城中脱身都知道明府;叶参军在辽东有探子细作”
    能将他们一举一动都打听清楚;那肯定是有探子细作在行事;高松眨巴着眼睛;好一会儿之后道:“反正不能去;去了他军中;岂不任其宰割了?”
    “可是他知晓泉盖洪是我们挑唆的”钳牟丁又叹气了。
    当初高松欲行借刀杀人之计;挑唆泉盖洪攻打都里;钳牟丁便持反对态度。钳牟丁更倾向于与旅顺搞好关系;最好能通过旅顺名正言顺地拿到大唐朝廷的封敕。可高松未从其计;这种情形下;想要轻松从叶畅那边过关;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无妨;大唐君臣都是一般;无非便是要我等称臣纳贡罢了;我重重贿赂之”高松又道。
    “这位叶参军却非这等人物;他说了;高尹成被生擒时也声称愿降;可他以为不诛之不足以戒来者。”咽了口口水;钳牟丁看了高松一眼道。
    他说得还很含蓄;叶畅说得更不客气;让他直接告诉高松;负荆请罪都没有用;何况只是口头上的臣服?大唐不需要心怀鬼胎的墙头草;高松唯有两个选择:去他军前效力或者在他攻下卑沙城之后转攻青泥浦。
    “时代变了”钳牟丁能够隐约感受到这一点;可是高松却没有这般感受。
    饶是钳牟丁说得委婉;高松听罢还是冷笑一声:“且看他如何攻下卑沙城吧;若真能攻下卑沙城;我便是去拜谒也不迟。”
    “若是能攻下卑沙城;这积利州就算是定下来了;积利州人口总数有近十万;放在中原只相当于一个县;可在辽东;已经算是人口不少了。有十万人口;我之大计便可以得成。”
    与此同时;三岔口的军营之中;叶畅环视帐中诸人。他的声音尚未歇;然后;他又道:“如今周围各方势力;多持观望;我们不能乘机夺取卑沙城;让卑沙城喘过气来;再想攻取;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而且;卑沙城下;我也好上表奏明朝廷;真正在辽东制立制度。”叶畅最后道:“一州之地;朝廷怎么着也得意识一下吧;诸位若是想封侯;便在于此了”
    顿时众人都是精神一振;叶畅注意观察;甚至连南霁云这时的神情都与平日不同。
    唯有善直;倒还保持本心;或者对于莽和尚来说;所谓封侯;还比不得一顿美食重要吧。
    “虽是如此;卑沙城不好攻;想要夺城;必出奇计不可;诸位可有什么想法?”叶畅又道。
    他如今兵力少;不可能为了省事而去拿人命填这座卑沙城;故此须出奇计才行。
    卑沙城这些日子可谓人心惶惶;泉盖洪得知唐军在距离卑沙城不足三十里处扎营;便将部下驱赶起来;整日里巡城修城;昼夜轮换;唯恐给了唐人可乘之机。他的部下也知道事关重大;没有一个口出怨言的。
    唯一清闲的人;就是负责北门的罗九河。
    虽然泉盖洪口头上说北门重要;实际上大伙都明白;唐人不可能绕过大黑山跑到北门去;故此罗九河所守之处;其实是最无威胁之地。泉盖洪甚至再度从罗九河手中调走了一百五十人;只留给他一百五十人;几乎彻底剥夺了罗九河的兵权。
    罗九河心中憋闷;却不敢形诸颜色;越发兢兢业业;唯恐给自己惹来祸端。他这日正在城上巡视;却见一头驴踏着薄雪而来;仔细看去;乃是水云观观主陈宣微。
    “宣微道长如何会到这里?”罗九河讶然道。
    “眼见便是年关;贫道欲入城买些红纸、香油咦;罗将军怎么亲自上城值守?”
    罗九河叹了口气;他笃信道教;故此在大战之前还曾去水云观祈福;此时见陈宣微来此;便下令开门让他见来。
    谁知他命令一下;旁边一人却道:“罗将军;此事不可;刺史可是有令;不得他军令;任何人都不准出入卑沙城;以防唐人奸细”
    罗九河愣了愣;不禁颓然。
    他知道泉盖洪不信任他;却不曾想;这个名义上来助他防守的家伙;竟然是来监视他的。陈宣微在水云观修道多年;卑沙城中人几乎都认识他;他比叶畅来辽东可要早二十年;他如何会是奸细
    无非就是为难他罢了。
    “啊呀”卑沙城并不高;他们在上的说话;城下陈宣微自然也听到了;他面露难色;然后道:“既是如此;我也不入城了只求罗将军替我将红纸香油送出城;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罗九河心中歉然:“理当送上贵观;罗某也许久未曾去礼敬;罢罢;今日罗某便暂休一日荔丁;这北门守卫便烦劳你了。”
    荔丁正是被派来监视他的那人;见罗九河识趣;他笑着道:“罗将军放心;只管交与我就是。”
    罗九河买了纸和香油;令亲兵带着;便出了卑沙城。陈宣微与他惯熟;稽首道谢;几人便缓缓离开。
    山路雪地湿滑;甚难行走;到后来众人只能牵着马驴。陈宣微回头笑道:“此路令老道想起曾听过的一首诗来。”
    大唐诗风甚行;樵夫孺子;皆能背咏;辽东近唐;亦有诗风。罗九河身为汉人;虽是身在胡营;却也能欣赏。当下便道:“道长所记的;必是好诗;请为我试吟之。”
    陈宣微捋须吸气;然后吟道:“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太白之诗”罗九河听得这两句;心中顿时记起;这诗乃开元年间李白所作;此时流传已广;罗九河亦是能背。那“拔剑四顾心茫然”一句;令他大起共鸣之心。
    他将门世家;自负才气;却厕身于胡虏之下。以前还可以以甚得重用自我安慰;可现在泉盖洪猜忌之心已经表露无疑;他便是自欺欺人也做不到了。
    故此;待陈宣微吟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之句时;他忍不住应声同吟;到最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他声音却压抑下去。
    吟罢之后;陈宣微笑着看了看他:“罗将军心情不好。”
    “让道长见笑了。”
    “将军听得这一首;可知李太白去年又做了一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