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畅愕然相望;南霁云上前道:“愿斩此虏;请立令状”
    叶畅劝了两句;南霁云越劝越怒;只觉得叶畅的每句话都是长敌人之志气;压自己之威风;他几乎抢白叶畅;叶畅迫不得已;便道:“二哥既是如此说;那我许你出战”
    得此命令;南霁云大喜;上马提槊;便出营而去。那边撒喇见唐军中出来一人;别人却仍然缩在营中;哂然一笑;不以为然。
    南霁云催促不急不徐;他近河而来;见撒喇盯着自己;心中念头一转:“方才五弟的意思;分明是怕我不是此虏对手;倒要让他见识见识自己的手段。若是击败对方;还不显自己武勇;非得杀死对方才成可是若一摘弓;对方必然戒备;隔着河想要射中不易;倒不如这样”
    想到这里;他将自己的弓从马背弓囊中摘了出来;果然;他一摘弓;那边原本不注意他的撒喇顿时盯紧了他。南霁云将弓一扬;竟然就这样抛在地上;然后继续向前。
    撒喇有些讶然:这个汉人究竟是做什么;为何到阵前来反而把弓扔了?
    南霁云这一举动;也让后边的叶畅有些惊讶;而张镐、王昌龄;则更是奇怪:“南八神射;我等都知;他此时把弓扔了;如何去败敌?”
    叶畅看着南霁云没有直接到撒喇对面;而是向着河上游缓缓前行;大约行了百余步;才寻了个浅滩;催马过河。他单人独马;又弃了弓;那边撒喇回头一摆手;没有让身后的随侍过来。
    “南二哥必取贼首矣”叶畅见到这一幕喜道:“传令下去;准备强行渡河”
    “啊?”张镐有些讶然:“你昨日到方才那些言语;都是激南八尽全力;这个我与王公都知晓;不过你怎么看到现在;便能确定他必取贼首?”
    “你们只管看就知道了;二哥智勇双全;只要他肯用心;便是我军之飞将
    张镐与王昌龄又望过去;见南霁云过了河;马又继续向前;仍然是保持那不疾不徐的节奏;片刻之后;距离对面的虏将只有四十余步。
    这个时候撒喇脸上露出了冷笑;他身上也有弓;可是却不取弓来射南霁云:“兀那汉狗;你来此何为?”
    他用契丹话说的;南霁云根本听不懂;在撒喇身后二十余步外;随他而来的契丹人都笑了起来;有通汉话的;便译了过来。
    南霁云听得之后;脸上带着笑;摇了摇头。
    “你这汉狗过来;莫非是来送死么?”撒喇又道。
    他一边说;还一边在马上挥槊;眼中却是寒光闪动;只等南霁云到了一定距离;便要突击将之擒杀。
    南霁云摆手;做出不是来交战的手势;含含糊糊说了一句话;却说得不是很清楚;撒喇不知是何意;忍不住回头望了通汉话的那个部下一眼。那部下正待翻译;突然间脸色一变;大叫道:“小心”
    原来就在这时;南霁云距离撒喇已经只有不足三十步的距离;撒喇一回头;那边南霁云猛然用后脚跟一踢马腹;马顿时开始加速;三个眨眼的功夫;那马就象离弦之箭一般冲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撒喇刚又回过头正对南霁云;他反应不慢;两手各抓一槊;对着南霁云便挺刺过来;脸上也浮起不屑的狞笑。
    在他看来;南霁云这般乃是自己找死。
    南霁云也脸露笑容;迎着对方双槊而去;两人眼见交错之时;他才猛然挺槊;马槊左右各摆;撒喇手中的双槊竟然就给他借着马的冲力荡开;顿时门户大开
    撒喇脸上的狞笑变成了错愕;对方动作之快、判断之准;已经超过他的预想
    马飞奔中;南霁云的槊也用老了;不能再收回刺击;故此他于脆以槊为棍;借着马力;用槊柄将撒喇从马上扫了下来
    此时叶畅下令:“渡河”
    撒喇的随从们也怒呼;催马要赶来救援。
    撒喇跌在地上;摔得七昏八素;身上又着了甲;一时间爬不起来。
    南霁云苦练的马术此时发挥作用;他一抖缰绳;那马打了个转儿;只冲出去不足十步就斜斜兜回;而此刻撒喇才从晕眩中清醒过来;自地上爬起身;眼见南霁云又转了回来;他情知不妙;掉头就跑。
    撒喇在前跑;南霁云在后追;而南霁云之后;撒喇的随从们又追过来。三者间的距离原本是相差无几的;但是撒喇靠着双脚跑;哪里能与战马相比;故此他的随从尚在南霁云身后十步左右大叫时;南霁云已经追到了撒喇背后。
    手中的槊斜斜向下;借着马的冲劲;狠狠穿透撒喇的背甲;然后一挑;撒喇只觉得后心一疼;身体就不再受他控制;腾空而起。
    身体在空中;撒喇最后看到的是;河对面的唐军蜂拥而来;根本不再是开始的懦弱。他心中想起弓辅的话语;然后就被懊悔的黑暗吞没了。
    双手执槊;南霁云回头望去;见撒喇的随从们也与他快要追了个首尾相衔;他瞪目怒吼:“牧奴;可认得阿翁我?”
    这一声如雷;追着他的契丹人见撒喇几无还手之力的被杀;原本就心惊胆战;被他一吼;不免稍有迟疑。而此时;唐军后方;鼓声如雷;杀声似潮;成百上千的唐军对着小河便冲了过来。
    若是撒喇还活着;他埋伏在山林中的人手便要准备半渡截击了;但是撒喇已死;契丹人又是由诸部组成;各有头领;眼见唐军势大;几乎无人敢再战;顿时就向后退去。
    无人截击;唐军渡河便极顺利。原本这小河就不深;不过是为了便于辎重过河才要搭桥;两千精兵过河之后;便向着契丹人追去。
    撒喇将手下兵力分为二部;一部四千人;乃是在辽东依附契丹的各族;被放在了稍远处;另一部两千人;乃是他自己领来的契丹迭剌本部;埋伏在河岸那边的密林之中。依附而来的辽东各族隔得远;他们马少;胆气又薄;最先逃的就是他们。而契丹迭剌本部则藏身密林;原本是准备在唐军过河时半渡而击的;现在主将阵死;友军奔逃;他们也无意再战;可偏偏归路;却被抢先渡河的唐军四百骑兵截断。
    两千对四百;人数上倒是占了绝对优势;只是这些唐军骑兵只要缠住他们片刻;后边步卒甲士跟上;那么人数上的优势就会转到唐军这一边来。故此那些契丹人乱了一会儿;便向着山林深处退去。
    这只能算是饮鸩止渴;他们骑着马;如何能穿过辽东的密林故此不一会儿;他们便纷纷弃马;步行逃窜



第276章 逆贼汝祖孙万荣
    “杀敌五百一十七人;俘敌两千七百四十四人;缴获战马八百六十三匹;其余兵甲若于”
    既到了军中;便要为军中效力;王昌龄的临时差遣;就是军中主簿;专门负责计载军功。此战结束之后;他将文吏们统计出来的战果汇总;报告给叶畅听。
    “好;大胜”张镐喜形于颜色。
    众人都看向叶畅;叶畅笑嘻嘻地端起水壶;在南霁云面前的杯子里倒了一杯热水;然后亲手给他奉上:“二哥;战前小弟小瞧了二哥;实是不该;今日见二哥神勇;吾受教矣。军中不得饮酒;就以这水一杯;暂敬二哥;待竟全功之后;回旅顺为二哥再摆酒庆功”
    南霁云捋须微笑;端起杯子一饮而尽:“那牧奴竟然也敢称是契丹部中第一勇士;土鸡瓦狗;插标卖首罢了”
    众人都是大笑;这是甚为流行的《三国志绣像演义》里关羽斩颜良文丑时的话语;事实上军阵之中;两边大将单挑对决的可能性并不大;象南霁云这般获胜的;当真是少之又少。
    “再敬;再敬;南八武勇不逊于关二;而智计又远胜之”张镐在旁起哄道。
    于是叶畅便又替南霁云倒了一杯水;南霁云一饮尽之。
    “俘虏里有三个乃是高句丽、室韦部的酋首;竟然敢随同契丹作乱;须当严惩。其余人员;依我之意;当罚为苦囚;诸位以为如何?”叶畅目光闪动道
    “自当如此;原本想着利用秋收之后农闲;多垦辟一些荒地、多修一些道路的;如今给这些该死的胡虏耽搁了;罚为苦囚;已经是叶司马仁慈;给了他们一条生路”张镐道。
    “正是正是;军中兵甲尚不足;制约此事者;便是铁料不足。”南霁云也表示赞同。
    王昌龄对这个插不上什么话;只是记起叶畅给他的资料中;积利州在卑沙城东北靠近建安州处;开辟了一座铁矿;叶畅名之为莲山铁矿。旅顺的重要产业之一便是冶铁;以来自东牟的煤;加上这莲山铁矿为原料;目前建成了两座炉子;都采用了与大唐中原不同的冶炼方法;每日可产铁五百斤。
    莫小看了这五百斤;只要原料充足;一年便有十八万斤;而整个大唐一年铁产量;也只是一千万斤。但是对于百废待兴的积利州来说;这点产量还是少了;各种各样的工具、日常器具要用上铁;军事上武器、盔甲要用上铁;再加上还需要向中原出售些铁以打开市场;五百斤铁;完全不够用。
    王昌龄记得叶畅曾与他提过规划;要在三年之内;让旅顺的铁、钢产量都翻上两翻;而制约这个目标实现的;就是铁矿石与石炭的不足;归根到底;还是人力资源的不足。
    “那就定了;此事便交与覃勤寿去办理;虽是苦役;在榨于他们最后一滴价值之前;我不允许他们出现太多的伤亡。”叶畅笑着道。
    旁人都习惯了叶畅这种风格;一笑置之;王昌龄却不免觉得可怖;他有些同情那些俘虏了。
    “另外;从俘虏口中得到口供;契丹人加上所裹胁的安东诸族;一共有六万余人;建安州所是依我们此前所约坚壁清野;也不过一万余守军;大伙如何看此事?”叶畅又问道。
    “六万余人;绝不可能。”王昌龄道:“我曾游历边疆;契丹一部不过两三万人罢了;而且还包括老弱妇孺;方有此数。”
    “正是;契丹人不过两万;其中能战之士不超过八千。”张镐也道:“其余裹胁诸族;各怀鬼胎;若我等无今日之胜;他们或许还能与契丹人同进退;今日大胜之后;其慑于大唐之威;只怕要劝契丹人降了。”
    众人商议的结论;虽然契丹号称六万;真正能战之士也只是一半;不足三万人;今日一战;斩杀俘虏便超过了三千;其余逃散者就算归营;也意味着其总数折损了十分之一。契丹人是游牧民族;若占上风;那必然凶悍如狼;可若处于下风;便又绵弱似羊了。
    听得他们这样议论契丹;叶畅心里不免有些感慨;此时乃大唐盛时;周边诸族;几乎都是被大唐陌刀砍了个遍的;故此唐人对他们有一种心理上的优势。什么少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在这个时代纯粹是个笑话。
    “倒是有一人不得不小心;方才俘虏说了;那被南二哥所杀的牧奴名为撒懒;他此来之前;有一高句丽谋士;名为弓辅者曾劝其谨慎用兵。”叶畅道:“此人熟悉辽东情状;乃是契丹人入牟盖州之后所招募;又颇有机智;故此契丹迪烈汗颇倚重之。”
    “启禀主公;此人我曾见过。”钳牟丁也随在军中;他听得弓辅的名字;便开口道。
    因为身份的缘故;他在军中向来谨言慎行;这一开口;众人都看向他;他倒也不是很慌;便将在建安州城里与此人会面的情形说了一遍。闻得他所言;众人对那弓辅认识便更进了一步。
    “看来倒是个有几分智谋之辈;在建安州中与你相会;乃是私下想要离间建安州与我们的关系。”张镐道:“似乎倒可以利用一下”
    他在叶畅手中;尚未立什么功劳;而且他为人不喜繁琐庶务;故此便想抓住此战的机会。不过他的活跃也帮了叶畅大忙;以前战略战术;只依靠叶畅一人决定;现在则有了商量的对象了。
    “张公;如何利用法?”
    张镐捻须想了一会儿;略有些犹豫地道:“来一场蒋于盗书?”
    说到这里;他有些兴奋地道:“对;就是蒋于盗书;既有南八斩颜良;自然就该有蒋于盗书”
    他们在这里商议如何对付契丹人;契丹人那边也在商议如何对付他们。
    撒喇的败军;部分逃散;大多数还是回到了建安州城下;与契丹大部会合。得知撒喇被唐将一对一阵斩;迪烈脸色不由大变:“不意大唐在此;亦有如此勇武壮士”
    弓辅也是觉得毛骨悚然;那撒喇号称契丹第一勇士;虽有吹嘘的成份;但其人武勇;弓辅是亲眼所见的。迪烈从盖牟州打到建安州;八百里间破大小四十余城;其中有十余城都是撒喇带兵攻下。可是在唐将面前;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唐军人数亦有过万;这如何是好?”弓辅喃喃道。
    逃回的败军除了渲染南霁云的武勇之外;对唐军的数量也有所夸大;叶畅所带部队只有五千人;可在他们嘴中;变成了一万五千。弓辅心知这个数字有水份;可没有想到被夸大了两倍。
    “你不是说;积利州唐人只有五千军队么?”迪烈看着弓辅;有些恼怒:“五千人怎么变成了过万?”
    “这莫非大唐派了援军?是了;是了;我们三月时便到了盖牟州;这么久的时间;大唐可能派了援军;只是不知;派来的援军数量迪烈汗;如今敌暗我明;不宜猝然与之交战;先遣人去探探虚实吧”
    迪烈点了点头。
    这是不得已的选择;契丹人围建安州城号称六万;实际上能战之士也只是三万;大多数都是各怀鬼胎的新附各族;就是这样撒喇还送掉了几千。大唐来的若真是一万余人;即使不能击败契丹人;却也足以牵制他们;令其无法全力攻取建安州。时间拖延下去;原本观望中的辽东各部恐怕都会生变;而大唐的新援军也可能越聚越多。
    “派谁去?”迪烈问道。
    这一次他不想派弓辅去;一来如今己军军心不稳;需要这个高句丽人在身边出谋划策安抚辽东诸部;二来;他也有些许信不过弓辅。
    “孙可折通汉文汉话;可以为正使;再带两个也粗通汉话的去便可。”弓辅建议道。
    契丹人此时少有姓;有姓者皆姓李、孙;乃是大唐赐姓;这孙可折之族祖;便是当初得了大唐赐姓的孙万荣。孙可折曾经在柳城呆过;为安禄山效力;其汉语水准;不在弓辅之下。
    迪烈也觉得这个孙可折乃是使者的合适人选;便点头同意。
    得了迪烈之命令;孙可折领着二使快马加鞭;迎向唐军。在距离建安州城约二十里处;正好与唐军相遇。此时唐军正安营扎寨;听得有契丹使者前来;叶畅笑着向张镐一挑拇指:“张公所料不差;果然派人来了”
    “让钳牟丁来陪此人吧。”张镐道。
    钳牟丁作为迎使;来见孙可折;发觉来者并非弓辅;钳牟丁暗暗有些失望:若来的是弓辅;按照张镐之计;那可是他立功的大好时机。
    “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