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长安琉璃行的胡家、广陵米行的沈家、苏州丝行的韩家”
    那吏员拿出了一大串名刺;都是著名的豪商;而且其中数家;都在成都亦有分号;鲜于仲通即使未曾与之打过交道;也听说过其人。
    或许这些人都比不得王元宝那般富可敌国;但他们加在一起的影响力;却比十个王元宝加在一起都大;因为在他们背后;往往都有朝中权贵、宫中贵人的身影;或者于脆就是山东世家的产业
    “这怎么可能”鲜于仲通喃喃地说了声。
    “请他们进来吧。”杨钊虽是骄傲;听得这些人;想到他们背后代表的势力;却也不敢太过托大。
    不一会儿;众人纷纷进来;十余位富商济济一堂;纷纷向杨钊见礼。
    杨钊注意到为首者;乃是覃勤寿;不由心里一跳。
    这个覃勤寿;乃是叶畅的人;帮叶畅在成都建柜坊;也就是安东银行分号;叶畅初入成都时;便带着他来见过杨钊;请杨钊多多与他方便;故此;他没有送名刺来。
    杨钊如今对叶畅的手下相当了解;覃勤寿原本是叶畅在家乡的旧交;多年以来;叶畅对他都是极为信任;在提出银行之论后;便带着覃勤寿为之。覃勤寿也不负所望;先是在长安助叶畅办第一座银行;接着叶畅回辽东办第二座时;他留在洛阳办了第三座;现在又到成都来办第四座。
    “原来是覃勤寿汝等来见我;不知有何进言?”
    在杨钊面前;诸人自然没有座位;杨钊待他们礼毕之后便直接问道。
    “仆等欲筹资助边;沿途经历;请杨公行个方便;下令与诸州县主官
    覃勤寿代替众人发言;其实这个命令;叶畅完全可以下;不过他不想杨钊在背后捣乱;故此还是将一切挑开来为好。
    杨钊也明白他的心思;心里暗叹了一声;若是放在当年两人交情好的时候;叶畅绝对不须要这般小心翼翼;他也绝对不会猜忌;现在这模样终究是立场不同。
    他此时就完全没有想到;正是他;将叶畅拉下这潭污水的。
    “等一下你们究竟做何打算;竟然如此好心;要筹资助边?”旁边的鲜于仲通开口道:“若其中有诈;谁能负起此责?”
    “此公何人也?”覃勤寿讶然道。
    有认识鲜于仲通的本地商户;便介绍了鲜于仲通身份;覃勤寿闻言;执礼甚恭:“鲜于公;为国分忧;乃我大唐万民之天责。我等虽是商贾;亦知若无大唐之兴盛;便无我等之财富;故此”
    “你看某象是傻子么;某曾为剑南节度这般高官;难道你不知道这世上做官的比奸商更会说谎?”鲜于仲通口不择言;打断了覃勤寿的话语。
    “哈哈”覃勤寿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他毕竟不是叶畅;若是叶畅在此;早就打脸打回去了;你自己这等废物官僚;无报国之心;以为百姓就也无报国之心?
    不过这些豪商们;倒真不是为报国而来;杨钊见覃勤寿神情;便知道这其中另有奥妙;当下缓缓道:“我与叶十一;多年至交;覃勤寿;当初叶十一引你来我府中时;他曾与你说过吧?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说与我听;我也好相助
    “这个;叶郎君提出一策;名为开中法。”
    “开中法?此为何意?”
    “就是”
    叶畅没有说这个方法需要保密;故此覃勤寿便说了出来;叶畅其实是将明时的开中法提前到唐朝用了出来。豪商们为叶畅提供粮食、物资;在结算之后;可以换取安东银行的票引;凭借这票引;可以以低于正常价格一成半的价格;从辽东收购辽东产的商品;而且凭借此票引;这商品运贩天下时无须给付入城关税。
    且不说低于正常时一成五的进货价格;单是免除入城关税一项;便足以⊥豪商们趋之若鹜了。
    而且;叶畅能赚钱;乃是所有豪商们的共识;跟着叶畅;就算吃不倒肉;能喝些汤也不错。
    待听得覃勤寿说完这开中法;鲜于仲通的嘴巴已经合不拢了;而杨钊却忍不住击节赞叹:“叶十一竟然还藏着这般妙法”
    这确实是妙法;谁都知道;大唐拓边最麻烦的事情不是四周的戎狄;而是如何往边疆输送粮食、器械;对朝廷来说;这是极大的压力。朝廷征发百姓运送;属于服徭役;往往逼得百姓民不聊生。而现在转到商人手中;则属于商人雇工;商人得支付报酬;民夫便是有怨气;也是先撒野向商人;而不是朝廷。
    在有的时候;商人便替代朝廷承受了民怨;他们求利;朝廷求稳;倒是相得益彰。
    杨钊为户部侍郎时间也有两年;越是咂摸这个;他便越觉兴奋;这样一来;朝廷几乎不花费什么;只是少收些税——那些税也原本就是被各级官吏层层扒皮扒掉的;没有多少能入国库——而欲做之事却完成了。
    他猛然想起叶畅修陈留到彭城的道路便是如此;朝廷一分钱没有花用;却得了这条道路之利
    当初看不明白;现在才知道;原来叶畅修路;其实是为这种开中法做试验啊。只不过当时此法初试;别的商人不敢涉足;叶畅便以安东商会名义;办安东银行;来投入此事之中。开了此头之后;那些嗅觉灵敏的豪商;自然纷纷跟进。
    “你们想要如何方便;只要本官能做得到;自然会给予。”想到这里;杨钊对叶畅的佩服可谓达到了一个顶点;心中明白;自己在理财方面;真的差了叶畅不只十万八千里。不过这没有关系;自己只要比叶畅会做官就行;哪怕叶畅本领再大;最后还不是被自己打发到各个地方;为自己捞取功绩?
    “杨公”鲜于仲通有些急了。
    杨钊微一摆手;向他使了一个眼色;这眼神有些冷;鲜于仲通接触之后;这才猛然醒悟。
    对于杨钊来说;久在剑南;终非好事;他最大的目的;还是回到长安中枢。当然;回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灰溜溜地等着杨玉环捞他;还有一种是风风光光凭借功绩。尽管李林甫有意堵住杨钊立功之机;但是有协助叶畅筑城这一事实;李林甫想堵也堵不住。
    自己再说话;那么横在杨钊回京之路上的障碍就是自己了;哪怕此前两人交情匪浅;杨钊也不会念什么旧谊——他与叶畅的旧谊;现在不就完全变成了相互利用么?
    “有几处需得杨公相助的;其一我们会在成都买一批粮;同时购一些斧锹等工具”
    需要杨钊做的事情;无非就是允许他们在成都买粮买物;还有就是允许他们雇请剑南道闲杂百姓为劳力;准这些劳力在剑南至云南的道路上自由迁移。此时为禁流民;百姓连出个县都要严加管控;何况这是去千里之外的地方
    “连你们都知为国分忧;本官岂能比不过区区百姓”杨钊听完他们的请求之后;义正辞严地道:“自然准了”
    他转向崔圆:“崔司马;拿纸笔来;待本官书写公文;令文吏挑过;盖上大印后颁发各处;务必令各地官员全力配合;不可有半点懈怠”
    崔圆拿来纸笔;但在递给杨钊的同时;小声提醒道:“若是许他们在成都购粮;只怕成都米价应声上涨”
    “无妨;我等来之前;已在山南、江南西道采购粮食;快则一月;慢则两月;必有大批粮食入川。”覃勤寿道。
    莫说有他这句话;就算没有这句话;杨钊也不会在意成都粮食价格上涨的问题;只要饿不着他;能帮他早些回长安;就算饿死个十万八万的人;那又何妨?
    出了杨府大门;诸商人都是松了口气;胡家掌柜笑道:“在长安时;这位杨公可不大好说话;不曾想在此处;竟然如此随和;诸位都是晓事理的;发了财莫忘了打点啊。”
    “你道他是随和;无非是看在覃兄的面子上;若换了我们单个来;只怕连杨府的门都难进去”有人道。
    覃勤寿嘿然一笑:“我哪有什么面子;真正有面子的是叶郎君;各位可都是识货的;此次叶郎君开边之事;乃是他《边策》、《国富》二论之实用;若是得成;此二论必成我大唐治国之略;到那时;咱们这些商贾;日子也会好过许多。就算不谈这个;单说此次叶郎君拿出来的好处;朝廷给的;还有叶郎君自己给的;足以⊥诸位赚得盆满钵满;诸位千万记得;莫在误了大事”
    “不须覃兄吩咐;咱们大伙心里有数;谁误了大事;就是断了大伙财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到时不用叶大使说;咱们这十余家;首先就不放过那厮”
    众人纷纷表态;覃勤寿闻言连连点头;但最后;他还是象漫不经心一般;补充了一句:“咱们这十六家;是叶郎君挑出来的;后边还有三十余家等着补上;若是有哪家觉得钱赚够了;不欲与大伙在一起;那就请早些退出去;有的是人要来呢”
    大伙都哈哈笑了起来。
    谁那么傻;会与钱过意不去;叶畅这一次付出的;可不仅仅是开中法那些大唐朝廷的政策;更承诺;事若得成;便成立西南商会;与安东商会并列;到时这十余家;就都是初始股东
    杨钊、鲜于仲通觉得云南乃是蛮荒之地;可是在这些商人眼中;这里却是宝地;因为叶畅已经例举了一大堆的物产;除了象牙、犀角这些之外;还有茶叶、珍果、糖类等。叶畅还说;在中原想要开矿不易;朝廷重重设限;但在云南;将来的西南商会将想办法从朝廷获取开矿之权;各家股东只要付出很小的代价;便可以开山凿地;获取埋藏在群山之中的无尽宝藏。甚至连金银铜矿;叶畅都暗示可以由众人开采。
    这些豪商哪里不知道;开矿冶炼能带来海量的利润;他们有的心思活络的;甚至开始盘算着私铸铜钱——在安禄山被安东都督府分去了平卢军之后;李隆基为了给他补偿;允许他在范阳设五座铜炉铸钱;故此安禄山才赚得脑满肠肥
    众人散去之后;覃勤寿召来一人:“你骑快马;昼夜兼程;速速去见叶大使;只说这边已经准备好了;沿途接应之事;还要烦劳他动动心思。”
    那使者二话不说;转身便走;没多久;他便一人双马;先乘船出了成都城;到了戎州之后再转陆路;直向滇南泽而来。
    一路上风光他无心浏览;托叶畅扫荡蛮贼之福;倒是没有遇到大的危险。待出了群山;进入滇南泽附近;周围情形;让他觉得讶然。
    只见一条大道被修了出来;虽然这条大道也只是二十里;宽也不过五尺;还只是一条黄土路;可比起山路栈道要平坦便利得多。大道两旁的丛林灌木杂草;都已经被烧得焦黑;露出底下的土壤;有些人正在其间挖沟引水。
    “看情形;乃是叶大使在进行军屯;只是他取滇南泽时间还不到二十日;便已经做出这么大的动静了?
    他却不知;叶畅也仅仅是完成了道路两侧半里左右的工程;毕竟手中有三万兵;哪怕只动用其中一万人;每天放两里的火;也足以将道路两侧清理出来了。此前开垦艰难;无非是人少罢了;只要人手足够;人心又齐;以汉人勤恳;这算得了什么?
    信使到时;正值傍晚;才一下马;便见那边人声鼎沸;仿佛是在争执什么;他等人通禀;便好奇地望过去。



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
    “果然;又是你们今日第一个完成;今天的头赏;又是你们的了;当真不愧是有铁牛在的”
    “哈哈;那是自然;咱们喝一杯去;瞧那些家伙;今日又只能跟着咱们吃灰了。”
    “若不是你们分得的地方容易;今日第一当是我们的”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一堆乱七八糟的话传入信使耳中;信使好奇地问了问;原来叶畅将每日的任务都分组;由部下诸军各自去承担;哪一组能拿第一;便可以获得奖励。
    奖励虽是不多;但对激起这些军士的好胜之心却是恰到好处;那信使是个明白人;一听就暗暗点头。
    若是奖励多了;士兵只想着获奖;再不愿去前线拼生死;若奖励少了;则起不到激励作用。
    他还待再问;便听得里边禀报之人回来;叶畅召他入内相见。
    叶畅一见他;不由笑了起来:“林希柽;你既然来了;想来覃兄那边事情办妥了?”
    “见过叶郎君;郎君所言不差;家主人已回成都;你要的东西;都已经在路上了”
    “那就好;那就好你远道而来辛苦;先去休息吧。”叶畅笑逐颜开。
    “这些商贾;当真可以成事?”蔡明在背后仍有些怀疑。
    所谓筑城;便从修路开始;他协助李白;为此事务;短短的二十日里;学到不少东西。
    “你只管放心;叶十一在《国富论》中说了;商贾逐利;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在某些时候;他们比起官府朝廷还要管用。”李白道。
    李白家中商贾出身;父亲为了逐利;甚至连碎叶城都去过;对于这些商贾们的性子;他可是很熟悉的。
    蔡明心里又嘀咕了声;总觉得有些将信将疑。
    叶畅并不准备再细说;但就在这时;外头有人禀道:“大使;前方紧急军情”
    “紧急军情?”营中原本有些无聊的善直、王羊儿顿时精神一振:“有仗打了”
    “让他进来。”叶畅道。
    果然如善直、王羊儿所料想;这紧急军情;来自于洱海。叶畅自己在此;令王天运领一万兵逼近洱海;如今兵力已达宗州;距离洱海甚近了。
    “你是何人?”跟着信使来的;还有一个着汉人服饰的壮汉;其人到了叶畅面前;叶畅不识;便问道。
    “某王归唐;故河东州刺史、新昌县开国子王公讳善宝之孙也;某之曾祖仁求公;亦曾为河东州刺史;曾请朝廷设姚州。”那人大哭拜倒行礼:“自南诏一并六诏以来;河东州已久不见天朝之官矣;先父心向大唐;故为小人取名为王归唐;今日得见大使;何其幸也”
    叶畅神情一动。
    来云南之前;他专门研究过一些云南的情形;知道这个王仁求;虽是蛮人;实际上祖上是汉人;乃所谓的白蛮;确实心向大唐;包括他的儿子王善宝;都曾经在长安为宿卫。
    “原来是善宝公之孙;那是大唐忠臣啊”他快步上前;一把将王归唐扶起:“王剌史;这些年你们受苦;我来晚了”
    王归唐当真是泪流满面。
    自南诏崛起之后;便日扩夜张;河东州就在洱海东南;南诏一并其余五诏;便将矛头指向此处。自此之后;象王氏这般心向大唐者;处境便艰难;而李隆基为了其扶植南诏对抗犬戎的战略;便对王氏等诸多抑制。
    现在南诏终于暴露出其狼子野心;对于王氏来说;也就意味着他们多年的苦熬;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大使;我们云南蛮汉诸族;盼大使如久旱望甘霖一般;还请大使挥天兵以西进;救万民于水火”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