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阁罗凤的脸上;竟然没有一点屈辱或者失败感;相反;他隐约有种兴奋。他想从叶畅的脸上看到失望;因为他很明白;叶畅想的;可不是他的投降。
    叶畅想的;是他死;但他偏偏不死;哪怕叶畅断绝了他的种种退路;他还是不死。他要活下去;而且还要活得漂亮;活给叶畅看;也活到看到叶畅的下场。
    “倒是当机立断;你果然是个人物。”马到了阁罗凤面前;叶畅下了马;却没有从阁罗凤手中接过代表南诏王权的玉印;而是轻声说道。
    阁罗凤抬着头;笑着道:“畏于大使之威罢了若是大使愿意;我原可以早降的。”
    “我说过;朝三暮四之叛逆;闹腾着想得好处的日子;一去不返了。”叶畅冷冷地道。
    “我已经遣王弟阁陂往成都;向剑南节度使杨公请降。”阁罗凤亦是低声说道。
    叶畅没有想到他还有这一招;眉头再度皱了起来。
    “臣南诏王阁罗凤;向大唐天子请降;大使既为天子钦命兵马使;还请受降”
    阁罗凤再次将手中代表南诏王权的东西举了起来;叶畅却仍然没有接。
    感受到叶畅眼中的恼怒;阁罗凤心中生出无限快意;他惊讶地发觉;自己投降;都能让自己这般欢喜。
    因为没有让叶畅遂意;没有让这个坏了他大计的唐人全功;所以才欢喜。
    叶畅略略沉吟;那边高适上前来;看也不看阁罗凤;凑到叶畅耳边低声道:“送至长安;也难逃一死。”
    这话阁罗凤听到了;阁罗凤的嘴角无声地抽动了一下;只要不是当场死;他深信自己到长安后不会死亡。他在京中为侍卫过;对李隆基极为了解;对当今大唐的朝廷;他也绝不陌生。
    谀辞、贿赂;足以⊥大唐朝廷上数十上百的人为他说情;而李隆基也会对有一个臣服自己的蛮王感兴趣;把他当小丑养起来。
    “死不了;他走通了杨钊的门路;便是走通了贵妃娘娘那边;只要到了京城;就死不了”
    “无妨;从此处到京城距离还远着;路上暴疾也是会有的。”高适又低声道。
    叶畅笑着摇头:“高兄;杨钊性子我很清楚;他可不是会遵守约定的人。当初我在京中在成都;都与他有约定;说是军务归我;他但安坐成都即可。但这擒名王之大功;自己跑到他手上去了;他怎么会放下?想必他的使者就要到了;定然也有让我将阁罗凤交与他的书信。”
    阁罗凤又无声地笑了笑;他抬头看着叶畅;与叶畅目光相遇;虽然面上没有露出任何异样;但那目光中;却深深隐藏着得意与仇怨。
    高适细细一思;必须承认;叶畅说的有理。
    杨钊肯定会来抢阁罗凤的;虽然他有约定不管前线军务;可是阁罗凤派人千里迢迢向他投降;这可就不是前线军务了。他为了功劳;完全可以狡辩;说此非军务;而是教化;他可以伸手管辖。
    “便宜了这厮;也无妨;他到长安之后;便是留下性命;总得受些活罪。”高适想到这心里也有些不快;瞪了阁罗凤一眼。
    阁罗凤却恍若不觉;仍然是一副极为平静的模样。
    叶畅正待说话;却见后边传来呼声:“叶大使;叶大使”
    叶畅回过头去;只见数骑飞奔而来;但到半途;便被唐军分出十余骑拦下;那骑上之人急得跳脚直叫。
    叶畅看过去;认得他;正是杨钊身边的司马崔圆;算是杨钊手下心腹。
    除了崔圆之外;还有数人;其中一人在马上摇摇晃晃;看起来坐都坐不稳;正是阁陂。
    “果然来了;来得也当真是巧。”叶畅道。
    高适不认识阁陂;但认得崔圆;自然明白;这应当是杨钊派来的人。而这个时候;杨钊派人来;为的是什么事情;不用细想也知道。
    高适心中气愤;几乎觉得胸膛要炸开来。
    平蛮定边无一策可用;抢功夺勋唯恐落于人后;这等人物;若不是靠着裙带;如何能爬得高位
    叶畅眯着眼;没有作声。他不下令;那边就不敢将崔圆、阁陂放过来。
    阁罗凤盯着叶畅的表情;看到阁陂与一个唐人官员过来;他原本还有些担心的;现在完全放下心来。
    来得真巧
    他与叶畅心里想的一模一样;不过叶畅心里是憋闷;他则是狂喜。
    叶畅此时;应当如同吃了一个苍蝇般难受得要命吧这厮军政确实厉害;可是面对这种猪队友;他能如何?
    叶畅眯着眼;向高适道:“那僧人是阁罗凤之弟阁陂;你让他过来。”
    “崔圆呢?”高适一惊问道。
    “先让他等着。”
    高适不知叶畅意欲何为;只是觉得叶畅似乎要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他略一犹豫;想到叶畅此前的种种行事;便哑然一笑:“好;我便见一见;你如何疯一回吧。”
    他转身过去;到了崔圆面前;拱手道:“原来是崔司马。”
    叶畅说让崔圆等着;他却觉得;帮叶畅拖住崔圆更好。崔圆奉命而来;情知此次任务并不好完成;故此不敢在高适面前拿大;恭敬行礼;然后道:“高公;杨侍郎遣我前来;是有事要禀报叶大使;还请高公替我通禀一声。”
    “不急;不急;此僧何人也?”高适一指僧阁陂。
    “此为阁罗凤之弟他”
    崔圆正待说明阁陂来意;高适又一口打断:“原来他就是阁陂;叶大使正与阁罗凤谈起他;阁陂;你先过去;叶大使有话问你。”
    当着崔圆之面;阁陂不疑有他;催马上前;却立刻被拦住;他只能步行到了叶畅身边;见兄长跪着;便也跪了下来。
    “阁陂;你奉令前去成都;此行如何?”叶畅温声问道。
    “得幸见着了杨公;杨公已经允我南诏降了。”阁陂盯着叶畅道:“让大使失望了。”
    “呵呵;也没有什么失望;我原本就无意在云南久呆;原本是想等情形安定之后再走;现在看来;只能提前了。”
    叶畅此语;让阁陂终于觉得有些不对;他看着叶畅;疑惑地道:“大使此语何意?”
    “你记得上回你来见我时;我曾经说过么;阁罗凤;你;皆是此次叛逆之恶首;因为你们谋叛;数以万计的汉家儿郎丧命于云南之地;若不治你二人之罪;不可安逝者之魂。”叶畅慢慢地道:“你们倒是狡猾;一个去成都;一个自缚;想以此逃脱千刀万剐之刑。”
    阁罗凤与阁陂对望了一眼;从叶畅的话里都听出了怒意。
    但叶畅便是发怒又能如何;如今他二人降都降了;杨钊也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叶畅为边将;岂能当着杨钊使者的面;当着两方数万将士的面;拿他们奈何?
    只要崔圆上来说话;他们就会被交接;由崔圆看管;那个时候;他们更无忧矣。
    阁陂还想再说什么;叶畅却拔出了配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阁陂倒是有些胆气;跪在那儿;目不斜视:“大使何苦来哉”



第360章 司马远至意所为
    “算你们走运;我不能将你们千刀万剐了;但你们以为这样就可以逃脱一死;那就大错特错”
    叶畅前半截话;让阁罗凤与阁陂都是将心放下;但后半句话;又让二人心悬起。还不待阁陂说什么;叶畅猛然收刀;刀刃划开阁陂颈动脉;血顿时狂飙出来。
    阁陂捂着伤口;想要堵住血;但大动脉已开;哪里还能堵得住
    他一边惨叫;一边拼命向后缩;惊恐的眼睛看着叶畅;目光里满是不解。
    这等情形之下;叶畅怎么还会杀他?
    叶畅微微一笑;转向阁罗凤。一直很平静的阁罗凤;这个时候也瑟瑟发抖;他想要向后逃;却被身边两个唐兵紧紧夹住。
    “叶大使;叶大使;使不得啊”崔圆被高适缠着;原本没注意的;但听得阁陂的惨叫;侧脸一瞧;顿时脸色惨白;也大叫起来。
    但他的声音随着叶畅斜睨过来嘎然而止。
    叶畅那冰冷的眼神;让崔圆毫不怀疑;自己再要阻挠;只怕连他也要被杀死。
    “你好大的胆子你你怎么敢这样做;朝廷必然要治你之罪”在呆了好一会儿;地上的阁陂都开始抽动之后;阁罗凤才回过神;惊恐万状语无伦次;原先的淡定从容荡然无存。
    “你以为朝廷会如何治我之罪;了不起罢免我的官职;那正合我意;这个剑南兵马使;你以为我真很想当么?”叶畅噗的一声轻笑:“你看错了我;也看错了自己以为你真很重要?”
    一边说;叶畅的刀又架在了阁罗凤的脖子上;那刀上湿漉漉的;还有阁陂的血。阁罗凤瑟瑟发抖;再也不敢看叶畅;只能斜看着那刀:“别;别我已经降了;我降了”
    “抱歉;我只需要你死;不需要你降。”叶畅一边说;一边又再度挥刀。
    阁罗凤如同阁陂一般;被他直接割断了血脉;叶畅举起手中的刀;刀上血缓缓流下来。
    “逆贼已死;现在入城”叶畅又下令道。
    诸军顿时欢呼;然后入城。叶畅翻身上马;看着开进太和城的士兵;好一会儿;才转过头来;笑吟吟地与崔圆招呼:“崔司马远来辛苦了;不知这风尘卜卜的;可是有什么急事?”
    崔圆张了张嘴;却是一个字都没有发出来。
    他出现在这里;而且与阁陂一道前来;那么杨钊是什么意思;已经表露得很明显;可现在;叶畅两刀下去;丝毫没有给杨钊留颜面;其为人嚣张跋扈;可见一斑
    原本杨钊拉叶畅下水;将他弄到剑南节度来当这个兵马使;双方的关系就近乎破裂;而叶畅搞开中法;请杨钊予以方便;双方关系有所修复。可是随着这两刀下去;崔圆明白;那种修复只是表面。
    叶畅这两刀;既是按自己意愿行事;也是给杨钊的强力警告;休要再乱伸手;只要过界;叶畅不会与他客气
    而且叶畅做出这样的决断;完全出乎崔圆意料;他以一个官僚政客的眼光来看;叶畅此举;实在是愚不可及。
    阁罗凤活着;能换取更大的功劳;死了;只不过是威慑一下那些蛮人;使他们在一二十年内不敢再叛罢了。如何取舍才最有利;以叶畅最会计算的;怎么会算不明白?
    “叶大使此间之事;我我恭喜大使;立此殊功;霍去病、班超;亦不及君”
    崔圆原本是准备说此间之事他会源本报告给杨钊的;可是一想到叶畅方才屠阁罗凤、阁陂如杀鸡一般的神情;到嘴的话就又变了。
    “既是如此;我就不多留崔司马了;你早些回去;禀报杨公;哦;顺便替我恭喜他;此间事了;他可以回京了。”叶畅淡淡地道。
    崔圆行了礼;如蒙大赦一般;飞奔而去;连停下来喝口水的念头都没有。这一奔奔行了十余里;他才回过神来;看着跟随自己的随从;忍不住破口大骂:“狗奴;没有用的东西”
    随从被骂得莫名其妙;崔圆骂了两句;才觉得心头的恐惧发泄了不少。可是细思方才;他不禁长叹了一声:“叶畅气势已成只怕是第二个李相公了
    是的;方才叶畅对他笑得很和气;可是给他的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却与被称为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差不多;甚至比李林甫更可怕些;毕竟叶畅的中的刀还在滴血。
    此行差使没有成功;回去如何交待;也是崔圆要思忖的问题;他想来想去;觉得自己最好还是如实说与杨钊听。
    他快马加鞭;沿途驿站不停换乘;也用了五日时间;才回到成都。听得他回来;杨钊笑着对鲜于仲通道:“崔圆可任事;这么快就回来了;想必是马不停蹄好;好;此事既然办妥;鲜于公此前之旧过;想必能揭过去了。”
    鲜于仲通也甚是振奋;他指挥蜀军南征失利;原本是极丢面子;但现在阁罗凤千里迢迢派人来向杨钊请降;甚至答应入京戍卫;这令叶畅也未竞全功。在鲜于仲通看来;自己的颜面多少挽回了些。
    更重要的是;杨钊与他商议;只说阁罗凤是通过他请降的;他于其中也可以分润一些功劳;虽不说完全能将功赎罪;却也足以⊥他到朝中任一个闲职;等事情过个两年再换一个美差。
    “侍郎回京;指日可待;不过这剑南之地;乃侍郎在京中立足倚仗;不可以轻易让与别人。”在等崔圆进来之际;他对杨钊道。
    杨钊笑而不语;鲜于仲通心知他所想;又开口道:“愚此言非为自己;而是为侍郎。叶畅与侍郎;终究不是一条心;此次侍郎得阁罗皮献降;他必嫉恨侍郎功高;若留他在剑南;剑南再非侍郎所有矣”
    “不会留他在剑南;我与他早有言;朝廷会新设云南节度使;他为首任云南节度使。”
    “哦?”鲜于仲通一惊;这等事情;杨钊此前并没有和他说起;他心念一转;便知道自己有些失去杨钊信任了;这绝不是什么好事;略一思忖;他开口道:“既是如此;侍郎回京之后;不如留崔司马剑南节度使。”
    杨钊笑道:“崔圆可没有边事经历。”
    “南诏既降;蜀地自安;不过就是安戎城罢了;佐以良将;不愁守不住。”鲜于仲通道。
    正说间;崔圆已经进来了;杨钊笑着道:“崔司马辛苦;方才鲜于公已经将这剑南节度使许与你了。”
    崔圆神情却没有一丝兴奋;他顾不得客套;拱手便道:“侍郎;事情不妙;叶畅将阁罗凤与阁陂都杀了”
    “哈哈什么”杨钊一跃而起;神情变得极为古怪。
    鲜于仲通也瞠目结舌;几乎不相信自己耳朵所闻。好一会儿;他回过神来:“他如何敢如此;他如何能如此”
    这可是大功劳;而且阁罗凤、阁陂已经向杨钊请降;这就是杨钊的功劳;叶畅毫不客气将他们杀死;就是完全不给杨钊颜面;就是抢夺杨钊的功劳
    原本凭借这功劳;杨钊不仅仅可以回长安;甚至有可能升上一级;在六部中混个尚书之职;可现在全没了。就算杨钊上书朝廷;说阁罗凤向他请降;没有活人;有什么意义?
    叶畅甚至可以耍无赖:阁罗凤欲请降;也应当是向身处前线的叶畅请降;怎么好端端地去千里之外寻杨钊降?是不是杨钊见他在前线打得好;故意编出来与他争功?
    再看杨钊;杨钊已经气得全身真哆嗦。
    “没有良心的狗奴;山野村夫;贬夫走卒之辈”一连串的咒骂从杨钊口中狂喷而出;这可不是一般的仇;乃是断杨钊上升之途啊:“当初就不该助他;让他被弄死来果然是忘恩负义之辈;贺知章、韩朝宗、李适之一群助过他的人都被他坑了”
    他这般大骂失态;倒将自己的市井出身本性曝露出来。鲜于仲通垂头不语;那边崔圆更是哭丧着脸;从不曾见杨钊这么怒过;现在谁也不敢出面相劝。
    骂了好一会儿;杨钊算是冷静下来;看着崔圆道:“他怎么可能杀死阁罗凤;莫非他攻入太和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