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小海盗-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冷哼一声,道:“哼!就听你的,放过这帮欠。干。的蛮子一晚上!”
    “将军仁慈!”黄然立刻奉承道。
    李建波在一边没有说话,他已经被黄然恶心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第二天,后续的二万明军在总兵王宣、赵梦麟二人统帅下抵达萨尔浒,扎好大营渡过一个晚上,旋即被杜松被调到界凡城后面吉林崖后攻城。但是后金八旗军主力却已经陆续到达界凡城南的扎喀关,而杜松目光却注意在界凡城,并没有注意到八旗兵的到来。
    当时**哈赤已经年老,所以作战计划上,多数是**哈赤制定。但统领大军冲锋陷阵,已经该由次子代善代替。
    杜松虽然没有注意到八旗大军的抵达,但王宣他们却发现了,慌忙命令还没有来得及抵达吉林崖附近的二万明军回到萨尔浒大营驻守。
    到了此时诉讼也看到大批的八旗军陆续到达,但杜松已无法改变作战计划。无论自己率领的一万明军渡河吉林崖下,还是回到萨尔浒大营的二万明军渡河到自己这里。明军在渡河过程中都势必会受到八旗军的猛烈阻击,士兵反而更加容易溃败。
    于是杜松下令改而强攻界凡城的吉林崖,打算抢占吉林崖巨兽。当时吉林崖守军只有二百人出头。后金方面眼看要抵挡不住,后金前线总指挥、大贝勒代善命一千精兵火速增援吉林崖。
    有了这一千生力军,明军虽有火器之利,却也一时攻取不下。最重要的是杜松是违背命令率先发起进攻,辎重营的火炮都在半路上,此刻明军的火器其实不过是火铳。重型火器不过是九头鸟(抬枪)、轻型火炮罢了!
    代善原本打算分兵两路,以右翼四旗迅速打击正在进攻吉林崖的杜松部一万人。然后再以左翼四旗对峙浑河对岸萨尔浒山上的两万明军,伺机而动。
    时**哈赤从后方赶到,见到明军居然分作两部,当即大喜过望。
    并对代善这个安排做出了调整。**哈赤认为,“现已申时,天色已晚,命左翼四旗兵先击萨尔浒山上之兵,此兵败走后,其界凡之兵自必动摇。”后**哈赤又觉得合四旗的兵力也可能解决不了萨尔浒山的两万明军,于是又追加了一旗。这样,后金五旗共三万七千骑兵,突然向萨尔浒山方向发动猛攻。
    明军的萨尔浒大营由总兵王宣,赵梦璘等主持,他们用战车环营四周,做为防御工事,并在营外挖壕立栅,布列各类铳炮,用旗鼓壮威,准备严守,与后金展开一次大战。
    在激荡人心的擂鼓声中,大战开始了。**哈赤命令先锋军冲杀,明军立即点燃火绳,大炮轰鸣,眨眼之间,硝烟弥漫,炮弹划破天际,落在地上,立刻使得女真八旗血肉横飞。
    突前的八旗兵顿时倒下一片,战马也受到惊吓,开始乱奔。紧接着明军施放火铳,鸟铳、三眼铳、九头鸟等轻重型火铳齐射。被爆炸的火药燃烧得火红的弹丸劲射而出,落在人身上,立刻绽放出一朵朵血花。
    但八旗兵人数众多,而且悍不畏死,后续部队依旧排山倒海一般向明军冲来。
    八旗军志在必得,他们不计伤亡代价,仍然往前冲杀,同时无数的箭矢不断射向明军。
    明军终于扛不住了,八旗军的第二冲击波终于冲到了明军营垒里。短刃相接,明军哪里是八旗军的对手。一者明军过于依赖火器,对于贴身近战准备不足;二者明军士兵的防护也不好,身上连防寒衣服都不足,更被提什么盔甲了。
    于是,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营垒被攻破后,明军士气迅速低落,不过是约莫一刻钟兵只有,明军便败如山倒。萨尔浒大营内血流成河,明军死伤无数。
    明军开始纷纷渡河逃命,有不少明军在河中被淹死。最后一部分明军最终在得力阿哈一带被八旗军追上,尽数被杀。这两万余明军,自总兵王宣,赵梦璘以下,全部阵亡。
    却说围攻吉林崖的一万多明军,眼睁睁的看着远处萨尔浒方向的明军满山遍野的大溃败,早已慌了手脚。这时吉林崖上后金守军开始反攻,自上而下向明军冲杀。山下后金右翼三旗共两万多人,开始向明军冲锋。
    受到的前后夹击的明军阵型大乱,这一万多明军迅速被包围。同萨尔浒方向的战斗类似,虽然明军的火统使八旗军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代价,但无法阻止八旗军冲到近身距离。不着铠甲的老将杜松勇猛异常,竭力死战,最后身中十八箭力战而死。
    总兵王宣、赵梦麟尽皆战死。剩余明军后来被追击到硕钦山,全部阵亡。监军张铨被俘,誓死不降,被杀。
    至此,西路明军除了龚念遂一部率领的辎重部队仍据守斡珲鄂模外,其余皆被歼灭,西路军也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第233章 萨尔浒之战【2】
    在解决了杜松后,**哈赤虽然年迈,但年轻时候的果断却是一点也不减。只是休息了半个时辰,就连战场也来不及打扫,只能够交给界凡城那三百多名残存的士兵,来到打扫这一个参战兵力达十万人的庞大战场。
    明军北路主将马林,怯懦而狡猾,三月二十九日率兵至铁岭,即畏缩观望,借口等待叶赫兵马而驻军不前,并派游骑一千人伸向尚间崖一带,侦查八旗兵的情况和友军杜松的动静。oudu.
    四月十二日,获悉尚间崖有八旗兵马数百人,友军杜松已抵达吉林崖,攻打界凡城,马林便以争功之心,率两万兵马出三岔口至尚间崖依山结营。
    四月十四日,清晨,马林得到的消息比杜松攻下界凡城还要正经。经过得游骑再三侦查,还有溃兵作为人证。马林再不相信,此刻也不得不接受杜松全军覆没这个结果。
    马林当场就失控的惶恐万状,脸色发白的对手下人急声道:“全军速速北撤!”
    只是马林再快,也快不过**哈赤。明军兵马刚刚移动,探马就来报。“军门大事不好了!建奴杀到!距离此地不过十里地而已!”
    马林一听,当初快被气死了,一脚踢在那探马身上,那探马不知道是措手不及,还是马林那一脚的力量太大。一脚就踢的那探马翻在地上,嘴角流出一溜鲜血。
    明将龚念遂拉住马林,不过马林依旧不依不饶的手舞足蹈,咆哮道:“废物!你们怎么做事情的!居然让建奴到了十里路才来禀报!”
    龚念遂劝说道:“军门!现在不是计较的时候!建奴距离我们如此之近,现在撤退只会使得兵马演变为溃兵!莫不如固守待援为上策!”
    “没有错!没有错!都回到营寨中!准备御敌!”马林慌慌张张的大喊大叫。
    马林本无征战之才,慌乱中居然决定分兵防御,美其名为互为犄角。龚念遂虽然感觉不妥,但他原本是西路军的人,此刻那里好敢于马林的命令呢?
    分兵中,马林亲率标营和大同营据尚间崖。开原道兵备佥事潘宗颜则结营于尚间崖东南数里的斐芬山。急令参将龚念遂结营于尚间崖西南数里的斡珲鄂漠。成犄角之势,如同“牛头”,以拱卫自据的尚间崖为住,形成了消极防御的挨打架势。
    **哈赤见状自然大喜过望了,想不到明军如此无能。
    **哈赤立即抓住这个可乘之机,**哈赤在临时搭建的军帐中发号施令。“代善何在!”
    “末将在!”虽然是父子,但后金治军甚严,代善等子侄在正式场合,还是以上下级之称呼。
    “本汗命令你率两红旗兵马包围尚间崖,不许战斗,只许不让山崖上的明军支援他处!”**哈赤威严道。
    “喳!”代善中气充足,高声应道。
    **哈赤微微颔首,便看向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对二人道:“你二人率领两蓝旗兵马包围斐芬山,不许攻打,只许山上明军不能支援他处即可!”
    “喳!”二人毕恭毕敬的应诺下来。
    **哈赤接着又命令四贝勒皇太极、杜度率领两白旗包围斡珲鄂漠。
    一切准备妥当后,**哈赤亲自率领一千铁骑来到战场上,经过一番观察,**哈赤很快就发现了龚念遂营阵的弱点所在。当下就率领一千铁器发起冲锋,冲击龚念遂营阵薄弱的一隅,很快撕开了一个豁口。皇太极和杜度二人都是久经战阵之人,不用**哈赤吩咐,二人便率领麾下两白旗铁骑如同洪水般趁势从这个缺口中冲杀而如。
    后金士兵兵力两倍于明军,更被提格斗、劈杀、砍削等近战功夫比之当时缺乏训练的明军强。参将龚念遂虽然极力鼓舞,只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明军无论是兵饷还是冬衣都缺乏,这等军队士气高得到那里去呢?不到一个时辰,就砍掉了斡珲鄂漠营阵这个“牛角”。
    龚念遂营破战死,六千明军溃败。只是两条腿,那里是四条腿的马对手呢?更因为**哈赤鉴于还要去对付其他明军的原因,下令不要俘虏,使得六千明军血染斡珲鄂漠。大概这些明军临死前都很后悔,为什么自己刚才不拼一拼呢?
    至此西路军杜松部,完全覆灭。龚念遂所部仅仅相隔一天,就已经到了黄泉路上,跟随杜松了。
    歼灭龚念遂兵马之后,**哈赤即率领得胜的两白旗,驰援两红旗,攻打尚间崖。尚间崖作为马林驻守的地方,马林可不是一般的重视,环营三层壕堑。营中更是布置有西路军和马林部的火炮。
    只是如此也挡不住四倍于明军的八旗铁骑的冲击,反倒是壕内列阵的明军士卒被八旗兵气势吓倒,未作抵抗,便四散逃生。
    营中专司铳枪巨炮的枪炮手,未及引火发炮,已被八旗精骑飞舞的利刀削去头颅。
    马林见状惊骇万分,顾不上其他,便率亲兵数十人策马而逃。明军情况本来就被乐观了,此刻主帅居然逃跑了,明军士气登时崩溃,因之溃散。
    副将大同营总兵麻岩却不是马林之辈,见马林跑了。虽然心中愤恨,但依旧站出来,收拢败军,顽强抵抗。无奈此刻已经大势已去,明军虽然在麻岩的率领下誓死抵抗,后金军也一时死伤惨重。但明军最后寡不敌众,只守住了半日,最终被八旗军攻破大营。
    自副总兵麻岩以下,游击丁碧、葛世凤等将官悉数阵亡。麻岩战死,更是进一步打击了明军的士气,明军再也没有敢回身一战的勇气了。
    八旗建奴在马背上狂笑着挥动马刀,从容割下一颗颗尽是惊恐面容的明军士兵头颅。明军全营士卒皆殁,史书记载:“死者遍山谷间,血流尚间崖下,河水为之尽赤。”
    **哈赤攻下尚间崖后,乘连战连胜之威,立即率领六旗兵马会同包围斐芬山的两蓝旗。以十倍于明军的兵力,围攻潘宗颜营阵。
    潘宗颜虽然知道眼下已成孤军,但潘宗颜也的确有骨气。哪怕是他文官出身,也不比马林之辈,抛下大军独自偷生。潘宗颜高声谷物士气,号召士兵拼死相搏。鉴于有龚念遂和马林两部皆被屠杀殆尽的情况出现,潘宗颜部士兵虽然也两腿发软,却无人敢言降。
    潘宗颜将各类战车列阵于前,统炮布列左右,居高临下,全军以死守之志迎击八旗军。
    由于这里山势险要,八旗军的大规模骑兵无法发挥作用。**哈赤命令大部着厚甲的骑兵下马组成重甲步兵队列,手执长矛、大刀在前,轻甲步兵在后跟进,轻骑兵则在远处以弓箭遥击山上的明军。
    文官出身的潘宗颜俨然不惧,“奋呼冲击,胆气弥厉”,身先士卒,率军与八旗军展开对攻。一时统炮声大作,矢飞如雨,战斗十分激烈。
    由于八旗军的步兵相对于明军而言并没有多少优势,明军又拥有山险和火器的优势,使八旗军进攻不断受挫。山坡上不断抛下八旗军士兵的尸体,一时“死者枕藉”,**哈赤的脸色一片铁青。
    这时后金方面已经结束了尚间崖残余的战斗,大部八旗军向斐芬山开来,将斐芬山围得铁桶一般。明军四面受敌,在数倍于己的后金军的反复攻击下,最终弹尽粮绝,支持不住,被八旗军攻破。潘宗颜精疲力竭,后背被一箭射穿,壮烈战死。全军自潘宗颜以下,无一生还。
    斐芬山一战,明军虽全军覆没,但也给予后金八旗军以沉重打击。此战八旗军阵亡人数达数千之多,超过了守军。攻防战中明军充分发挥了火器的威力,另外,潘宗颜与所部明军,拼命死战、拒不投降的气概也在当时的数次战斗中较为少见。
    此战使萨尔浒战役中唯一一次破坏了八旗军速战速决策略的战斗,使战况发展为持久攻坚战,曾一度降低了八旗军的优势。只是由于兵力上的劣势,最终兵败。
    结营于尚间崖北三十里中固城的叶赫贝勒金台石、布扬古,闻马林兵败,当下吓的脸容都没有血色。二人顾不上其他,仓皇率领二千兵马逃回叶赫,哪怕明朝怪罪,他们也顾不得了。
    在个时候**哈赤虽然恨叶赫部在背后插自己一刀,但成大事者轻易不以感情影响自己。**哈赤恨归恨,但并没有派兵追杀,集中兵力,杀向东路军。
    八旗军在北线的大获全胜,彻底宣告了杨镐的分进合击战略的失败。令人悲哀的是,东路明军的主将刘綎对北线所发生的战事一无所知。所以,明军的悲剧将会一而再的重复下去。春秋中文社区
    明军的四路主将中,刘綎的声名和战绩最为显赫,“綎于诸将中最骁勇。平缅寇,平罗雄,平朝鲜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明史-刘綎传》
    刘綎是将门之后,从少年时期起,刘誔几乎在他参加的所有战事中立下了战功,因而在明朝军队中享有盛名。刘綎参加了万历三大征中的播州之役和援朝之役,均立下大功。播州之役中军功在全军排第一。援朝之役中军功仅列于总兵陈璘之后,而排名在“东李西麻”中的西麻――总兵麻贵之莣。?
    刘誔由于战功卓著,进左都督,世廕指挥使。这个官衔在武职中当时仅次于名将李成梁。而李成梁是何许人。?**哈赤义父,前辽东总兵,现在四路总兵之一李如松就是他儿子。
    而刘誔一脸铁针般的短须,虎背熊腰,力大无穷。《明史-刘綎传》称,“綎所用镔铁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刘大刀’”。
    虽然弓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