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小海盗-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选侍想挟天子以令诸,不愿意让朱由校和大臣接触。
    但东林党的人可不是吃素的,皇帝都不怕了!还怕你这个新晋妃子?当下一帮大臣唾沫横飞,杀的李选侍毫无办法!李选侍无奈之下,让朱由校与大臣们见面。
    杨羨。⒘跻粻G等见到朱由校即叩首山呼万岁,并保护朱由校离开乾清宫。李选侍在一边大呼小叫,想拦住这帮家伙,可惜都失败了。朱由校被大臣带到文华殿,旋即便接受群臣的礼拜,决定以本月六日举行登极大典。
    为了朱由校的安全,诸大臣暂将他安排在太子宫居住,由太监王安负责保护。李选侍挟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又提出凡大臣章奏,先交由她过目,然后再交朱由校,朝臣们强烈反对。
    朝臣们要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居哕鸾宫,遭李选侍拒绝。
    李选侍又要求先封自己为皇太后,然后令朱由校即位,亦遭大臣们的拒绝。
    与此同时,郑贵妃还想推举自己儿子福王来当皇帝。声称大行皇帝在生的时候,对福王最是喜爱。现在皇太孙朱由校不过十六岁。还是让福王来当皇帝更加适合。
    东林党那里愿意。?他们可是为了朱常洛为太子的事情和万历皇帝抗争了足足十五年年!这中间发生了多少波折。?福王又有多少机会都因为东林党的阻击,而被毁去。?福王对于东林党人的感官,想想都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让福王当皇帝?那东林党用暗无天日来形容都往小的说,十之**是挫骨扬灰!
    东林党人坚决反对。他们反对的还有道理!大行皇帝喜爱福王不假!但朱由校可是万历皇帝临终前册封的皇太孙。!怎么着?
    郑贵妃没有办法了,对于朝臣怨恨的她,便极力怂恿李选侍和朝臣对抗。而这李选侍则是郑贵妃献给朱常洛的美人,原本更是李选侍身边人,自然不会违背郑贵妃的意愿了。
    朱由校御乾清宫登极大典日期迫近。至初五日,李选侍尚未有移宫之意,并传闻还要继续延期移出乾清宫。
    内阁诸大臣站在乾清宫门外,迫促李选侍移出。朱由校的东宫伴读太监王安在乾清宫内力驱。李选侍万般无奈,怀抱所生八公主,仓促离开乾清宫,移居仁寿宫内的哕鸾宫。
    九月六日。朱由校御奉天门,即皇帝位,改明年为天启元年。
    至此,李选侍争当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图终成画饼。
    后宫和朝臣之间的明面上的对抗也落下序幕了,不过事情还没有完全结束。
    李选侍“移宫”数日后。哕鸾宫失火,经奋力抢救,才将李选侍母女救出。
    反对移宫的官员散发谣言:选侍投缳,其女投井。并说“皇八妹入井谁怜,未亡人雉经莫诉。”
    以此来到指责朱由校违背孝悌之道。
    朱由校在杨涟等人的支持下批驳了这些谣传。指出“朕令停选侍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厚养选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
    至此,“移宫”风波才算暂告结束。
    郑贵妃也失去了她的权势,被软禁在后宫中。她在朝廷上苦心经营的官员,也或是叛投他人,或是被贬。在其后的日子里面,郑贵妃也基本退出了大明的政治格局。
    唐继光也派人来上表,希望可以觐见新皇,顺便也去见一见,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大行皇帝朱常洛。
    不过朝官没有允许,主要是**星和刘一燝从中作梗,他们唯恐唐继光向新皇申辩。
    而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让齐楚浙党震怒的事情。熊延弼对于言官的攻伐愤愤不平,于是他做了一个相当不理智的动作。上表请辞!
    其实熊延弼也不是想请辞的,他也就是想表示一下自己的不满。不过军事上的能手的他,在官场上却是不折不扣的新丁。东林党那里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十月,天启帝登基不过一个月的时间,熊延弼革謜。?
    东林党以巡抚袁应泰代熊延弼,擢为兵部右侍郎。薛国用顶替袁应泰的位置,担任辽东巡抚。
    老将李怀信不服气朝廷的命令,卧床称病,乃告老还乡。
    贺世贤也对此愤愤不平,不过熊延弼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真的无知。对贺世贤劝说道:“我已经不在辽东了,老将军也告老了!你也走了!何人来守沈阳这辽阳屏障呢?”
    贺世贤乃安下心来,不再说辞官的事情。
    贺世贤虽然被安抚了,但李怀信告老还乡一事,还是让袁应泰感到忧虑。袁应泰乃上表,道:“臣愿与辽相终始,更愿文武诸臣无怀二心,与臣相终始。有托故谢事者,罪无赦。”
    袁应泰这话里面的意思很简单,我是想用心做事的,但恐怕手下人有不同的意见,希望皇帝你给我罪无赦的权力。
    天启帝听从朝臣的意见,下旨对袁应泰多加赞誉,同时还赐予尚方宝剑。
    手中有权,心中不慌!袁应泰乃大力排除异己。何光先,以贪污罪杀之!以无能据高位之名,裁大将李光荣以下十多人。
    李光荣大为不忿,不过另外一个人却心头大喜!这个人是谁呢?不是别人,正是唐继光!唐继光当下就派人到辽阳请李光荣,对于唐继光这雪中送炭,李光荣非常感动,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来东江镇任謜。L萍坦庖裁挥锌鞔罟馊伲罟馊俚H温砭位鹘恢。?
    李光荣乃是辽东边军当中少有的骑兵大将,骑兵大将可不必步兵。步兵可以统筹全局,不一定需要勇猛的武艺。但骑兵不同,骑兵的存在就是为了进攻而存在的。
    这使得骑兵比步兵更加讲究胆气、士气,胆气士气这些都虽然自身有一定因素,但如果大将冲锋在前面,效果更加大。
    另外战场上尘土飞扬,步兵还没有什么,可以步步为营,但骑兵可以吗?站在原地的骑兵,还不如一名步兵。骑兵需要仿佛一把利刃,插入敌人的弱点、要害上,将敌人分割。这就需要良好的方向感,还有敏锐的战场直觉。
    简单一点说,一个好的骑兵大将,需要文武双全。
    李光荣就是这类人了,不过骑兵讲究的是一刀致命,在高速中杀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使得骑兵的素质都可想而知了,满口脏话,酗酒的也不在少数。拿破仑手下的骑兵大将,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当了一年轻骑兵还没有死,一定会成为一个恶棍!”
    虽然国情不同,情况也会不完全尽同,但再怎么不同,用恶棍来形容李光荣也不算夸张。而袁应泰则是正宗文人,靠治理地方出众而上位的。
    当初山东爆发饥荒,袁应泰就是担任山东布政司参议,为了有足够的资金。袁应泰不惜挪用漕折马价和额外税数万两,为此事后被逼告病回家休养。
    操守上袁应泰没有的说,不过他这传统文人容不下李光荣,也不算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这才有唐继光占便宜的事情,如果熊延弼还在,那里有唐继光抢人的机会。
    不过唐继光的好运也用光了,十月解决了熊延弼后,御史台的人立刻将枪口转移到唐继光身上,短短十天攻伐唐继光的弹劾奏折都厚达一尺了!其中姚宗文最为激动,几乎是两天一份奏折。如果不是想不出太多攻击唐继光的话儿,恐怕一天十份的事情姚宗文都做得出来!
    不过东林党那里也不算都是伪君子,君子还是有那么几个的。杨涟出言为唐继光解释,认为唐继光于国有功。最后朝议后决定,罢免唐继光现在的官职,让唐继光到京城侯补官。
    简单一点说,就是唐继光保留级别,比如是正厅就是正厅。不过正厅担任的市委书记,那就不好意思了!没有你的了,看你自己运作了!运气好,过了二三年找到个位子。
    运气不好就好像姚宗文那样,荒废了差不多十年时间,这才重新找到一个位子。
    唐继光听了后,自然是勃然大怒,东林党这帮混蛋!居然敢这样做!他们难道就不怕没有了熊延弼和自己后,辽东守不住吗?
    不过仔细一想,唐继光却苦笑,东林党既然敢党同伐异,恐怕已经认为袁应泰能够稳住辽东局势。这说起来,还得怪熊延弼太有能力了!
    什么?有能力也怪?
    没有错,就是因为熊延弼太有能力了!将辽东经营得太好了!
    熊延弼先是把戚继光的侄子,戚金调来了辽东。戚金不仅仅是戚继光的侄子,从小就追随在戚继光身边,担任亲兵。参加过多次战斗,江南平倭,到蓟北戎边。再到**领兵,于万历朝鲜之战中,戚金更是第一个登上平壤城头,收复平壤。
    戚金更是朝野上下,公认的戚继光传人。
    除了再次出现的戚家军外,熊延弼还在辽东操练了十三万大军。这个数目,可是比当初萨尔浒之战前,辽东边军的数目要多上差不多四成!
    怪不得东林党对于辽东局势如此乐观了。(。。)
    p
    …

第290章 潜伏
    …。。
    这也使得袁应泰信心空前膨胀,唐继光都已经听说了,袁应泰准备出兵收复抚顺的事情了。*大概是这样,使得东林党认为,收拾了唐继光和熊延弼,对于辽东的局势没有影响。
    东林党的认为,可不代表东江镇将官的意愿!在得到了朝廷的旨意后,东江镇将官从上到下都大为愤怒。陈良策因为错了一次,这次可不敢错了。得到消息后,当日就带着三四个亲兵,率先来到铁山,向唐继光表忠心。“军门莫走!在我陈良策看来,东江只有军门一人!”
    唐继光虽然也怒,但知道自己不答应朝廷的事情,不好办。手下士兵大部分都是明国人,大明立国二百载,对于普通百姓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这使得唐继光就算闹造反,他们哪怕不会造唐继光的反,恐怕也不会为了唐继光而死战。
    而不造反,自己又有什么办法拒绝朝廷的命令呢?
    唐继光思来想去,最后化作一声叹息,对陈良策道:“这事情!晚些说吧!”
    “军门!这事情耽误不得!末将这就下去联名给军门正名!”陈良策斩钉截铁的说道。
    唐继光没有说粀。?
    陈良策也不知道是走好,还是不走好。
    但陈良策没有犹豫多长时间,又有人来求见了。这次不是一个了,而是一批了。唐冬元、王一宁、宁完我、张盘、吕世举、丁文礼、、塙直之、唐政重。就连新晋的李光荣和叶赫人莽古拔都都来了。东江实权人物,除了水军游击将军汉克姆斯和吕鸣飞外。其他人都来了。
    倒不是这两人对唐继光不满,汉克姆斯带着舰队到大洋岛那里巡逻,恐怕还不知道这消息。而吕鸣飞则在义州,距离铁山最远的。估计现在正赶着过来。
    这些人的到来,都省却了陈良策一个个的去找他们联名的麻烦。
    众人一进来,立刻乱哄哄的劝说唐继光。
    唐继光实在被他们吵的没有办法,打了个手势,乱得仿佛菜市场的大厅,登时静下来。这让陈良策心中暗暗庆幸,幸亏自己这次没有想着落井下石,冒出一些不应该有的心思。看看唐继光在东江的威望。恐怕就算是朝廷任命,没有唐继光的点头,这总兵官也当的不安稳。
    “朝廷在这事情上已经商议好!圣旨都已经下了!这事情无法违背!”唐继光缓缓的下定论。
    “军门!”听到唐继光的话,其他将官登时大吃一惊。齐齐惊呼。
    唐继光摇了摇头,道:“我知道你们很不甘心!我又何尝不是呢?不过联名上表这事情,不好做!一旦做了,要么就是朝廷屈服,要么就是遭到朝廷的清洗!如同孤注一掷!我们还没有到了需要孤注一掷的地步!”
    “这”众人登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事情我已经深思熟虑过了!不过你们也别灰心!东林党那帮家伙虽然掌握了御史台。但我唐继光也不是泥捏的!朝廷中!我唐继光也有人的!过了不了多长时间,我唐继光肯定会回来的!”唐继光冷冰冰的说道。
    宁完我犹豫了一下,说道:“但是军门,朝廷恐怕会派人来顶替军门!”
    “我会在这事情上尽力阻止的!实在不行”唐继光说到这里。看着陈良策,道:“马贼好像还没有剿灭完毕吧?”
    陈良策怔了怔。有些不明白,马贼的事情他已经在一个月前解决了。完全杀绝是不可能。不过剩下的都是漏网之鱼。
    宁完我不愧是谋士出身,立刻明白唐继光的话,拱手道:“下官也听说了这事情!这马贼据说还多在铁山一带活动!”
    陈良策明白了,不过他更知道,这是唐继光逼他做的一个表态。陈良策犹豫了一下,便一咬牙说道:“末将无能!这些马贼太凶悍了!就连军门都敢出手!”
    唐继光点了点头,其他人也明白了唐继光的粀。?
    唐冬元犹豫了一下,说道:“如果那人到皮岛呢?须知东江镇可不是什么安稳的地方!恐怕那人也怕建奴,有大海相隔,他心中才会安稳!”
    不等唐继光回答,唐政重已经站出来说道:“军门!最近海边倭寇出没比较多。!”
    “嗯!”唐继光满意的一点头。
    没有人说话了,所有人都知道,唐继光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王一宁到底是传统文官,有些不满的说道:“军门!你这样做,是不是太过过分呢?朝廷诸公也不是傻瓜!他们恐怕会想到这事情和军门脱不了关系,怎么会让军门再回到东江呢?”
    唐继光沉默了半响,道:“一宁!你也知道朝廷诸公对我过分了!那我为何要对他们客气呢?我对他们客气,换得了他们对我的客气吗?”
    “但是”王一宁还想劝说。
    但唐继光已经懒得和王一宁争辩了,摆了摆手道:“一宁,你处理公文太多了!要么下去休息,要么好好坐在这里闭目养神吧!”
    王一宁闻言,咬了咬牙,最后叹了口气,坐在椅子上。
    唐冬元犹豫了一下,问了一个敏感的问题。“军门!你离开后,东江的大小事情,由谁负责处置?”
    唐继光想了想,说道:“民政上的事情,就由你和宁完我、王一宁三人协商负责,解决不了的,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军中的事情,一切照旧!管好自己的就是了!”
    陈良策等人登时有些失望了,张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