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小海盗-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这里面的度,唐继光交给宁完我去掌握。毕竟唐继光远在铁山,接到消息后,都已经是数日了。再想计策,那个时候局势又不同了。
    唐继光在东江镇优哉游哉的处理事情,北京城那里依旧是一片大乱,熊延弼因为意气之争。并没有在广宁大战中出力,战后还带兵撤退到山海关,这使得自山海关外一带的辽西走廊失陷。明朝这个辽东经略使,此时真的是名存实亡了。
    好运的就是这些年来后金快速扩张,使得后金虽然明知道有一块肥肉在边上,却因为肚子圆溜溜了,吞不下去。使得后金只是占据了广宁、义州一带,也就是辽西走廊北端而已!其他地方却没有因此得以幸存。你后金不要!自有人来要!
    一直沦为配角的蒙古人出场了!
    漠南蒙古的朵颜、哈刺慎、老拔都等十余部蒙古趁机夺取辽西走廊,抢掠辽左难民财物,掠人为奴。
    朝廷捉了熊延弼和王化贞后,一时之间。群龙无首。
    朝廷经过商议,任命蓟辽总督王象乾为辽东经略使,王象乾大惊失色!你。妹的!现在辽东是什么情况。?如果不是朝廷划了山海关到辽东那里,现在那里还有什么辽东可言。?俺不干了!
    当然了,不能够这么明白的说出来。王象乾装病!王象乾聪明。!说自己眼睛看不到东西,腰酸骨痛,而王象乾现在已经七十七岁人了!他这话还真叫朝廷上的人难以说他譿。F涫嫡庖彩敲鞒奈弈危背跄切┩蚶笳鞯睦辖赖乃馈@系睦稀:帽日馔跸笄菜闶且淮迹背跬蚶笳髦坏牟ブ葜鬯膊渭悠渲小?
    不过叶向高这些东林党人可不是傻瓜。他们也看得出王象乾的推搪之词了,你这个老家伙!让你当蓟辽总督却一副‘廉颇虽老。尚能饭’的样子,现在见辽东溃烂,立刻一副我很老的样子!好,你既然老,那就别当官了!
    内阁经过会推,乃让王象乾告老还乡。不过让谁来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呢?
    最后思来想去,内阁让王在晋来担任。不知道内阁是不是很喜欢姓王的呢?挑选出来的两个人都姓王。
    这王在晋,乃是万历二十年的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历官江西布政使、山东巡抚,进督河道,泰昌时迁兵部左侍郎。
    唐继光实在不明白,这朝廷选官用什么标准的?王在晋这家伙除了资历外,一无是处。他是兵部左侍郎而已!可不是兵家大将。!一天领兵的日子都没有,连山贼都没有剿灭过,怎么打建奴。?不明白归不明白,但内阁的任命还是下来了。
    实际上王在晋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被推举去当这个辽东经略使,辽东经略使虽然是正一品,但王在晋对此一点也感不到高兴。王在晋内心真实的想法,也是想拒绝的!王在晋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没有什么能力,在军事上最多也就是纸上谈兵一说!实际上在八股文、小说文横行的明朝,王在晋看过的兵书,恐怕就是所谓的《三国演义》了!
    不过王在晋不比王象乾,王象乾都七十七了,不当官就不当,反正王象乾那年纪,活一天算一天的。但王在晋才五十有六。!放在民间也许是老人,但放在官场上,绝对算得上是年轻力壮的官员!须知明朝对于官员致仕的要求是七十岁!而且那些当高官的,不犯错,你想继续当,还可以当到你死或者自己告老还乡的时候。而王在晋这个年龄,理论上还有二十四年才退休,实际时间恐怕更加长,现在需要的就是奋斗!
    如果拒绝了内阁的任命,看看王象乾就知道是什么后果了。王在晋能够怎么样?无奈捏鼻子认了。王在晋也不算傻,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去找了王象乾。王象乾这老家伙虽然有些不顾国家大义、独善其身的味道在里面,但他的能力毋庸置疑的。
    王在晋却找王象乾,便是请教王象乾,自己到了山海关后,应该怎么做?
    王象乾也算是够厚道,虽然被内阁逼的告老还乡,但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给王在晋听。王象乾的想法很保守。他如此说道:“得广宁,不能守也,获罪滋大。不如重关设险,卫山海,以卫京师。”
    大致意思就是说,就算收复了广宁,也不能够守得住,到时候这个罪过就大了!不如防守山海关,保住京师为妙。
    王在晋也拿不定主意,想了想,又想到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熊延弼,他去问熊延弼这意见怎么样,熊延弼意见不同王象乾,他认为应该先守后攻。
    王在晋便认为,无论怎么样,都得先守住再说!
    而在这个时候,也出了一个少年英杰,此人便是鼎鼎大名的袁崇焕了。唐继光也是从朝廷送来的邸报中才知道。
    袁崇焕是广东人,万历四十七年科举考试中,中三甲第四十名,赐同进士出身。任命为邵武知县。在官场上算是粉嫩的新人,才刚刚当官三年而已!
    刚刚好,今年是三年限期过去,遵照朝廷的规定,袁崇焕要到北京朝觐。接受朝廷的政绩考核。他到了北京的时候,正是是辽东刚刚失陷十多天,京城内一片混乱,考核自然是押后了。
    袁崇焕也够大胆,经常到山海关那里观看,打听边事。也不怕建奴破关,或者遇到逃兵打劫。
    这个时候京城里面各级官员,说到辽东的事情,都脸露怯色,不敢前往上任。因为辽东的事情太过重要了,这次考核也是辽东边事为主的,考核自然需要有调查了。其他官员想着怎么溜之大吉,糊弄过去。袁崇焕却也不怕,一个人请命前往关外调查。”
    袁崇焕就是在这个明朝关外局势空前严重的态势下,单骑出关,巡视形势。
    因为袁崇焕这个举动,得到朝中大佬的赏识,有胆气!好,就你!于是破格提拔!先是担任兵部主事,后来又提拔为山海关都指挥佥事,这可是正三品官职!袁崇焕之前可是七品芝麻官而已!不过袁崇焕也够魄力,为了平复其他人对他的非议,他还亲自出关,到山海关外百里处前屯收拢辽东流民。
    唐继光也眼红。!这可是袁崇焕。
    思来想去,唐继光还是决定尝试下,上奏折朝廷,请求把袁崇焕调到东江。叶向高这会聪明了,二话不说,拒绝了唐继光的要求。
    看来叶向高也看得出袁崇焕是一个人才。唐继光对此虽然不甘心,但也只能够如此。不过这也勾起唐继光揣测。
    究竟是什么揣测呢?且听下回分解!

第345章 后金来使
    从袁崇焕那里,唐继光得到了启发。想起了明朝末年的名将似乎都是比较年轻的,卢象升死的时候不过是三十八岁!洪承畴投降清朝的时候也不过四十九!但那个时候已经是崇祯后期了!现在是什么年代?
    还是天启初年而已!唐继光揣测天启年间,应该就是这些名将初露头角的时候!而这个途径中,无疑科举就是最好的了。君不见袁崇焕才当了一任县令,就一跃为辽东经略司中重要人物吗?还得了正三品的官謜。?康木褪墙砍錾恚绻涣烁鼍偃恕⑽渚偃耍趺纯赡艿玫匠写罄腥绱松褪赌兀縝xwx。
    至于为什么不是万历后期呢?这就和萨尔浒之战有关系了,萨尔浒之战是在万历四十七年才发生的,在这之前明朝上下毫无居安思危之心,等到萨尔浒大败,紧接着沈辽大败,乃至于今日的广宁大败,这才逐渐把一些痴迷于太平盛世的士子给敲醒!
    那些年纪三十多岁以上的,大部分都已经为八股文所局限了思维,最多只能够称之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其中代表人物也就袁崇焕一个罢了!
    唐继光思索一番后,打定主意,今年回北京城叙謜。U獠唤鼋鍪俏苏欣咳瞬牛且蛭衷诙蚬倘皇枪滦诤M猓彩鞘枪攀橹械姆傻亍5蛭绱耍蛑校鼙偃Ψ浅4螅?
    这也就罢了,之前权力再大。兵不过两万,但现在东江镇遥控朝鲜,募兵六万,合计兵力达八万!须知全盛时期。辽东兵力也不过是十五万左右!而且这还是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每年输出数百万两银,征调全国之兵,这才有如此规模。
    理论上说唐继光,现在他如果想自立为王,明朝也没有唐继光什么办法。
    那些东林党的御史,自然不会放过这等往唐继光身上泼污水的机会了。至于会不会逼唐继光真的造反,他们却完全不顾。想当初。熊延弼不就如此吗?堂堂经略使,掌兵不过万余。自己手下的巡抚王化贞却拥兵十四万,最后乃至于,熊延弼也要把手下兵马调给王化贞来作战。当真是经略使不是经略使。巡抚也不是巡抚。要不然如此,熊延弼何至于后面意气用事,把本来能够挽回些许的局面都放弃了,直接带兵撤退到山海关。
    须知广宁城后面还有锦州、松山、塔山、宁远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坚城。还不是熊延弼被东林党气的!
    难道东林党人不知道这样做,是自绝一将才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熊延弼的能力比王化贞更加高吗?他们知道,不过他们太过自信。更是现在党争已经到了非黑即白的地步,毫无道理可言。
    唐继光被认为是齐楚浙党一派的人,光是这一条。就足够那些东林党人对唐继光咬牙切齿了。
    这次叙职,也是有唐继光向天启帝表忠心的因素在里面。好让自己的位置安稳。如果和天启帝关系打好了,到时候让天启帝把几个新科进士调到东江镇。也容易多了!
    只是想到党争,唐继光的心情也禁不住有些低落。
    十二月七日,唐继光这边打点行李包袱,那头就有人禀报,说是建奴使者来了!
    听了这话,唐继光大为诧异,这建奴派使者来?我们是不共戴天的死敌。!自己这里也没有捉了什么建奴的大人物,双方应该没有什么诉求的。?
    “可是真的是建奴使者。?”唐继光对来报信的戎兵,不可置信的说道。
    戎兵一脸肯定的样子,斩钉截铁的说道:“小人怎么敢在这事情那里糊弄军门你呢?那使者就在江口堡外面候着,张参将亲自前往勘察,这才派小人来通报军门!”
    这下子由不得唐继光不信了,摸了摸刚刚剃去胡须,光溜溜的下巴,问道:“那建奴派来的使者叫什么。?来找本官所为何事呢?”
    “来人自称正白旗甲喇额真,白格。至于出使东江镇,并不肯说出来,说要见了军门,才可道出!所以小人也不知道他找军门所为何事。”戎兵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唐继光再次摸了摸下巴,思索一番,心道:虽然不知道这努尔哈赤派人来干什么,但无论怎么样也好!在东江镇我这大本营,怕他什么?难道那使者还敢行刺不成?见他一脸又何妨!唐继光咳嗽一声,说道:“嗯,就见一脸吧!本官开具一份路引给你们,你们派人护送那白甲来铁山吧!沿途别给那白格打听东江镇风土人情的机会!”
    那戎兵闻言笑了,说道:“启禀军门,张参将已经给小人吩咐过。如果军门答应见那些建奴使者,就让小人代为请求,希望军门允许派士兵护送那建奴使者,并且白昼休息,黑夜赶路!如此便可使之东江情报不失!”
    唐继光闻言,哑然失笑。“哈!哈!这张盘真是狡猾。!这都想到了!行,就按他说的来办!”
    古人作息很有规律的,讲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到了晚上,四下阴暗不说,还没有人,恐怕那建奴使者长了一双猫一般能够黑夜视物的眼睛,对此也只能够望洋兴叹。不可能打探到什么情报!
    等那戎兵走了后,唐继光仔细思索应该如何接待那建奴使者。那建奴使者这次来,又是为了什么。想了想,唐继光还是没有琢磨出什么来。
    这让唐继光禁不住叹息,手下无人!宁完我远在汉城,其他人领兵打仗、冲锋陷阵倒是一把手,叫他们想计策,恐怕就没有这能耐了。
    最后唐继光不得不派亲兵尚可喜去寻毛文龙来,这毛文龙恐怕就是唐继光麾下唯一有些能耐的人了。
    毛文龙也算是足智多谋的了,不过他也猜不透努尔哈赤派使者来的目的。最后毛文龙只能够如此总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因为要等建奴使者白格的到来,唐继光不得不推迟赴京叙职的时间。三天后,一个黑夜时分,几乎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白格来到了铁山城。
    不过如果让白格有选择,他绝对不会如此低调。一路上他想观看东江镇的情况都没有,白格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唐继光善意的在深夜接待了白格,主要是唐继光想早一天处理完毕,早一天走。随同的还有毛文龙,之所以是这样,唐继光不想授人话柄。万一那该死的努尔哈赤用反间计呢?这事情并非没有前科的,看看李永芳、孙得功这些汉人出身的将领就知道了。
    白格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女真人,典型的女真人打扮,身上着裹厚厚的毛皮,放下毡帽,便露十多条出金钱大小的猪尾巴,耳朵上穿着两个黄金打造的大金环,手指上还戴着七枚戒指,完全一副暴发户的样子。
    白格后面跟着十多名护卫、奴仆。
    唐继光和白格两人客套见礼后,唐继光慢悠悠的问道:“使者来寻本官,所为何事?”
    白格用蹩脚的北直隶官话说道:“俺来见唐将军,是代为送上我家可汗的书信!”
    唐继光更加好奇和惊讶了,努尔哈赤给自己的书信?
    白格从怀中拿出一明黄色信封,上面还有火印,表示没有被拆开过。
    接过来,唐继光看了毛文龙一眼,毛文龙脸无表情。唐继光刮开火印,拿出里面的书信。毛文龙立刻挪了挪身子,站到唐继光背后,好方便看上面写着什么。
    唐继光有些后悔让毛文龙来了,毛文龙这家伙可是对自己一向心里面都不怎么服气的。如果这努尔哈赤语言里面有什么不妥当的,比如说之前多亏唐军门告知某某消息之类的,唐继光当真是跳到黄河那里,都洗不清。
    幸好努尔哈赤没有诬陷唐继光,实际上努尔哈赤也不可能想到,如此机密的事情,唐继光会让一个和自己有一些不对劲的人掺和到里面。
    努尔哈赤的书信显然不是他写的,也不知道找了那个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