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沧海-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平湖岛上没什么农作物,当地人似乎常年吃不到米饭麦面,平时就是以鱼类为主食。偶尔需要吃素平衡营养,也是拿一些岛上固有的、长得和杂草芦苇相似的蒿菜作为蔬菜。吴越士兵拿出白米和土人交换的时候,一升白米可以换到三四条数斤重的大海鱼,着实让吴越士卒吃了一惊,很快就有许多士兵拿出口粮来和土人换鱼吃开荤。

    钱惟昱和蒋衮略略巡视了一番,见土人已经消除了一开始对水师的敌意,也有些欣慰。毕竟这平湖的土人和大琉球又有不同,大琉球是有高山族土人的,在大琉球岛上生活了几千年了,只是没有自己的先进文化而已。这平湖的几百户土人,则是隋唐三百年来慢慢从福建逃荒逃难来的,毕竟是汉人,语言也还是说的汉话,看来不用一年半载,这些土人就可以和新移民彻底融合了。

    “蒋舶主,其实不要小看这平湖之地贫瘠,却还有一桩买卖你不曾想到。”

    “喔?倒要小王爷再指点一二。”

    “你看这平湖三岛,如同一个圆圈,首尾衔接,把中间的内湾围住。三岛的陆地面积只有千顷而已,但内湾的水域怕是有上万顷。这些水面普遍吃水不深,最多不过一丈,浅的只有两三尺,都是碎珊瑚的海底,如果用人疏浚港口、堆砌浅滩的话,足以改造出数千顷的盐田。到时候光是晒盐之利,只怕就不可计数了。”

    “晒盐?卑职不甚明白晒盐之事,可是闻所未闻啊,小王爷说的,可是晒制浓卤,然后再用大锅熬煮制盐的法子?”

    蒋衮听了一个盐字,还是比较上心的,但是依然免不了疑惑。钱惟昱听他这么一说,才想起可能如今的制盐技术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于是向蒋衮虚心请教了一下他所知道的制盐之法,这才明白一个事实:

    唐朝的时候,原来还没有直接晒盐的技术,当时人们最多是把海水晒制成一些浓卤水,也就是说把水分蒸发掉大半,把卤水中的含盐量从普通海水的3%点几提升到十几个百分点的水平,最后依然是靠大平锅熬煮浓卤制盐,初期的晒制,只是把蒸发量减去一大半,减少熬煮时候燃料的消耗罢了。

    一想到此,钱惟昱不由得心中一喜,想不到又被自己发现了一个强化国力的好买卖。

    事实上,如果听凭历史自行发展,海水直接晒盐技术是南宋末年初生的,元朝基本没有发展,到了明初的时候,才被政府的盐场大规模采用。而之所以历史会这样进展,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

    南宋以后,中国大陆上最好的晒海盐的场地,自然是苏北的盐城了如果看隋唐时候的中国地图和后世现代的中国地图,就会发现古今地形差距最大的,就在盐城和南通、上海两处。南通、上海的土地和古代相比长出来了上万平方公里,那是因为此后千年长江冲积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

    与南通、上海等地相比,盐城的陆地往海里“长”得更多,而且几乎是沿着整个苏北沿海平均地长出去一两百里地。这种地理奇迹,其实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在南宋以前,黄河是往北一直到契丹境内注入大海的,黄河因为泥沙甚多,下游千百年来积累泥沙成了悬河。

    从远古到北宋为止,黄河流域一直在汉人的领土上,自然有足够的水利工程投入去加高河堤,到了南宋,因为中原在金人手中,鞑子如何懂得民生,哪肯投入重金修河,因此河政废弛。

    直到南宋中期的时候,金人土地上的黄河决堤改道,往南夺淮入海,占用了淮河的下游入海河道。因为当时的黄河水已经泥沙很多,淮河河道根本扛不住那么多泥沙,很快就被淤废,导致此后前年淮河都没有入海口,形成了洪泽湖这个调蓄淮河水流的湖泊,另一部分河水靠其他支流或者运河注入长江。

    淮河失去入海口,对于两淮人民是一个大灾难,但是对于晒盐事业,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让此后一千年中国有了一个最稳定最适合大规模生产的盐田区,那就是盐城。

    因为淮河和黄河此前的冲击,盐城地区的近海水深很浅,同时淮北地区的气候导致其每年降雨比较集中,该干旱的季节很少下雨。同时日照也比较充足。

    天气暖和、日照蒸发充足、沿海滩涂水浅、降雨季节规律,还没有大江大河搅动海水暗流、潮汐稳定。这五点是一个世界级的海盐生产区所应当具备的条件。淮河淤废后的盐城,就具备了这全部五点,才成为了此后千年中国最主要的食盐生产区。明清两朝扬州盐商富甲天下,“两淮盐运使”衙门雄踞国朝最肥衙门六百年,靠的就是这个进项。

    此后一千年,盐城的劳动人民年复一年的在浅海筑坝围海、引入海水,随后堵塞入水口晒盐,取盐后重复这个循环一块块盐田因为年复一年的冲刷淤积成为陆地,于是人类就进一步往海里扩展领土千年之后,一层层淤废的盐田,就把苏北的海岸线往东海里面硬生生长进去了一两百里的宽度。这,就是古今中国地图海岸线变化的最大原因。

    当然,如今这个时代,宋朝都还没建立,黄河也没有夺淮入海。盐城这个产盐圣地的地理条件也还没有成熟,华北地区其他沿海城市不是气候不符合条件就是被黄河淮河的入海水流冲刷以至于水文状况不适合晒盐。从全国的范围上来讲,隋唐五代的食盐产能和南宋以后的食盐产能还差很大一个档次。食盐的昂贵程度,也比南宋之后要明显,各种腌腊食品在中整个中国的流传范围也非常受限,因此食盐贸易的利润,比后世还要高的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蒋衮在听说平湖可以开发大规模的晒制海盐的盐田之后,双眸一下子亮了起来,几乎要泛出幽幽的绿光。只有作为阿拉伯商人的伍丁对汉人的盐政控制不甚了然,所以没有那般兴奋。

    当下,蒋衮也不再矜持,向钱惟昱讨教起他口中的“晒盐之法”的具体生产方式。钱惟昱前世虽然是个比较渊博猎奇的工程师,但是对于制盐的细节倒是一知半解。只知道要靠潮汐涨落的时机把海水引入盐田然后拦起来蒸发,随后蒸发到快饱和之后把浓卤水再引到一个结晶成盐的池子里继续晒,而且结晶的池子要防渗水。至于别的技术细节,就不是他所能知道的了。

    不过饶是如此,仅凭这一知半解的解说,也足以让蒋衮眼界大开,盘算起未来的美好前景了。

    

    “这平湖晒盐,有四大优势,普天之下没有其他地方可比。首先这平湖地处南方,气候炎热,日晒充足,海水晒干的速度也比北方要快得多,这是第一利;

    第二,其他南方炎热之地,都有雨水丰沛的不利条件,这里西面的福建,东面的大琉球一年四季都有降雨,但是在平湖却没有。蒋舶主是做过大生意的,自然知道晒海盐的时候一旦有下雨的日子,会让海水蒸发的努力都白费,但是平湖这地方因为没有高山阻挡云团,不易积聚雨云,除了盛夏以外,等闲不下雨。这对于耕作农田固然不利,但是对晒盐却是最好不过了,整整半年的少雨季节,足够晒出几十批次的海盐;

    第三,这平湖的海湾水浅,而且水底的质地是碎珊瑚铺底相比于砂质海底更不易渗水,筑坝拦水的时候,晒出的海盐更不容易渗入砂层底部。

    第四,平湖海湾除了三岛之间的豁口以外,其余全部被三岛环绕,比普通闽浙两淮沿海地区防风防浪效果更好,海浪稳定,潮汐规律,筑盐田所需人工布置的沙坝工程量也小。

    综上所述,此处如果改造晒盐的话,同样的盐田面积,产量只怕有闽浙盐田的六七倍,而所费人工劳役却减省大半,蒋舶主,这样的生意,哪里去寻啊。”

    他娘的,早就知道跟着小王爷干肯定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如今通盘盘算之后,蒋衮如何还能忍?没说的,那就把全家老本压上,做这个开发平湖的总包商吧!本钱如果不够,说不得就找亚伯拉罕伍丁这个大食豪商合股了。

  

    。。。

    。。。


第36章 回杭



    钱惟昱的船队在平湖滞留了三天,三千水师士卒和几百流民奋战三天建起了上百所简易的木屋。泥瓦自然是没有的,屋顶也只能用现成随船带来的草席糊上湿泥铺好,等日头晒干板结。

    取土取石作为建材的同时,居民点周围也挖出了七八口深约一丈,方广五十步的大池子,算是未来雨季的时候蓄水用的,好让这块降雨不均匀的土地可以更好的适合人类生存。挖出来的土除了盖房,多出来的就堆积一旁准备肥田,抑或是填坑修补几条粗糙的土路。

    到了钱惟昱准备出发启航的时候,这个岛上好歹已经可以看出一些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了,钱惟昱让手下的书办录事留下了两千石军粮;还有几百石的芋头、山药、还带着根系土团的竹笋,算是作为岛民来年的种子。另外还有几十头耕牛和农具斧凿、二十条小渔船、若干中草药材等杂物,不足以一一道来。

    这些东西么,自然是钱惟昱做了一把“喝兵血”的贪官污吏从本次水师征闽的军需里面克扣挪用过来的,要说挪用物资贪为己有,自古以来还是军中将校最容易做:管军需的军官,等到战端一起,兵连祸结的时候,随手大笔一挥,哪笔军粮被敌袭的时候烧毁了,哪笔物资运输途中超耗了,那些军械武器作战的时候损坏了,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前世的钱惟昱对于这种喝兵血的渣滓那是痛恨非常,不过如今自己做了一任统帅,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倒也少不得让水丘昭券帮自己谋划好,上下其手地挪用。反正,作为一个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只要动机正确,可以不择手段。”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也是为了增强国力么?

    盖好了木屋蓄水池,留足了生产工具和种子口粮之后,钱惟昱从水师中拨出了两个营的人马,也就是两百名士兵,留在这里卫戍;由两名都头率领,担任这个殖民点的长官。至于船舶,则给他们留下了3条四百料的福船,好让他们万一物资短缺的时候可以去大琉球或者福建补给报信。

    另外留下一百户此前战斗中从建州逃亡来的流民,在水师士卒的管束下垦荒殖民。至于那些水师士兵,都是原来从顾长风他老爹的明州团练里面拖的人,钱惟昱可舍不得把他自己嫡系内牙水师当中的精锐战士留在这儿拓荒呢。

    

    从平湖出航,再往东去,只有一百里海路就可以到大琉球西岸。钱惟昱的船队正月十四重新,十五那天也就到了,一路上因为已经是浅水近海了,也没甚风浪,一路无话。

    正月十五这天早上,陆地就出现在了船队望手的视野当中,大琉球岛西岸是宽阔的沿海平原,土地肥沃,植被丰茂。钱惟昱深知这种间杂着热带雨林的地方热带疾病厉害,倒也不敢让士兵马上登陆,而是沿着海岸缓缓行驶,很快找到了一条宽阔过百米的大河。

    钱惟昱前世来台湾旅游过,还被高管请去台中住仿古民宿体验“华夏正统文化”。所以知道这十有**就是后世台中、彰化一带的浊水溪了,浊水溪是台湾第一大河,以台湾岛的弹丸尺寸,等闲找不到别的河有这么宽阔。

    钱惟昱算了一下纬度,几十公里的误差还不容易定夺,因此他也没有贸然就下定论,船队往北开了一个白天,天色昏暗的时候又看到一条略逊几十米宽度的大河,钱惟昱就知道应该错不了了。

    这第二条河应该就是后世彰化县北部边界的乌溪,而南面这条则是彰化的南界浊水溪。两河之间的冲积平原,就非常适合作为初次建立殖民点的根据地,这块地皮的沿海宽度大约是在70里地,沿海往内陆的纵深应该是50里左右整片地方都是肥沃宜居的所在。

    钱惟昱让几艘福船的水兵满载引火之物,上岸去放火烧林,大琉球的雨水比平湖充沛,气候也相对潮润,冬季本是最干燥的季节,吴越水兵也着实费了一番手脚才把森林大火放了起来,随后赶紧撒丫子划着小舢板上船,远远驶离海岸。

    吴越人下了碇石,在海湾里睡了一夜,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岸上烧了一夜的大火也渐渐看不见了,只有千丝万缕的黑烟还没散去,火头应该还没完全熄灭,但是已经往内陆深处烧去了,也不知道有没有烧死散居在此的土人。

    如果放在后世,这种行径得造成多少pm2。5数值的超标啊,不被环保分子打死就算不错了吧。钱惟昱恶趣味地想到,随后指挥着众人开船靠岸。

    因为有了此前在平湖的铺垫,蒋衮和伍丁这些大豪商对于殖民计划的了解也比较充分了,没有再对可行性提出什么质疑。大军上岸之后,依然是圈了一块地皮,把殖民点的范围划了一下,然后两个指挥的人马去砍树伐木,剩下的挖土筑墙,填坑修路,忙得不亦乐乎。

    唯一省力的是不用再和平湖的时候那样挖蓄水池储藏淡水,让许多工作轻松了不少因为大琉球完全不缺淡水资源,全年都雨量均衡;甚至在这里种地都省去了人工灌溉的活儿,全靠天上自然降雨就可以把一整年的灌溉都完成。

    与蒋衮相比,到了彰化之后,亚伯拉罕伍丁对于此前钱惟昱口中提到过的商人当总包方、代替朝廷出面“以工代赈”的殖民计划更感兴趣,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作为一个阿拉伯人,此前在平湖的时候,因为伍丁对食盐贸易在中国的利润不是很了解,所以不如蒋衮热心。

    但是同时又因为是漂洋过海来的商户,阿拉伯人对于靠近远东的补给中转地非常热心,因为他们每次远航需要的补给,都是大价钱从中国本地的商人手里买来的,他们平时也没有机会自己拥有万顷良田,不得不受一重利润的盘剥,如果可以在汉人的国家附近大量种粮而不用外购,对于他们返航的消耗肯定要减少不少,甚至伍丁都已经盘算开了未来自己弄到茶种然后在大琉球种茶叶,不必再从汉人手里进货

    各怀鬼胎之下,伍丁非常热心的出重筹认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