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沧海-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满编编制该有八万的骑兵部队全部缩编到了王审琦直属的捧日军下,保持了这个番号,这一军也一直有足额两万多人。

    赵炅走后不久,明军先锋就已经开始试探性攻打长安了,两日内明军大队猬集,把长安围得水泄不通。长安守将得了赵炅严令还是要死守的,因为他赵炅据说只是带着捧日军“巡狩北疆、备御辽人”,并没有说抛弃自己的臣民地盘走了逃跑主义路线。不过,这个当口但凡不脑残的,谁都知道赵炅的废话有几分可信度,加之赵炅也没那么多头撞南墙不肯回的死忠留在守长安浪费了,王审琦也带走了,剩下的路人甲级别的将领,象征性抵抗了数日,却听到明军中发动宣传攻势,说是北边已然传来消息:赵炅自去帝号,对辽国称臣。这一消息确认之后,长安守将也有了台阶下,顺势便借坡下驴投降了明军,长安算是半和平解放,至少内城没有遭到战火的摧残。

    赵炅投降为辽人带去了捧日军两万铁骑,包括随军的重甲利兵、火枪火炮、数千工匠。辽人接报后立刻传递消息去上京,想来耶律贤对此定然是大喜过望的,如今在河东北部地区和明军摩擦冲突不断的辽人,肯定是要趁着这个机会和明军大干一场了。

    随同赵炅投降辽国的,还有渭北和河套南部的丹州、同州、坊州、富州、宁州、庆州、原州、盐州八州地区——这也算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赵宋立国这么久,最后还愿意跟着赵宋一条道跑到黑的地盘和人马了。另一方面,西北地区在五代十国时候其实早就对中原王朝听调不听宣,和后来的西夏情形差不多,中原都是安抚为主。这样的桀骜之辈,只要大明不开出比宋人更加优厚的收买条件,他们也是不会主动南投的。

    与这八州情形相若的还有夏州、银州、绥州、宥州乃至通远军四州一军——这四州一军合称,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定难军节度使了,如今定难军节度使的位置是李光睿(注:按说这时候李光睿因为此前是宋臣身份,赵炅登基后,为了避赵光义的“光”字,李光睿改名叫做李克睿,不过为了怕大家看不懂,就用原名,何况如今赵炅这个昙花一现的皇帝也过气了)。李光睿便是后世西夏李元昊的曾叔祖;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李光睿之后的一代定难节度使本该是李光睿的侄儿李继迁,李继迁便是李元昊的亲爷爷,后世被追尊为西夏太祖的那位。只不过如今李继迁才**岁年纪,和钱惟昱的长子钱曙差不多,自然是没有任何实力的,定难军大权全部是他叔叔李光睿说了算。在赵炅的命令下,自忖跟谁都没差的李光睿也比较光棍,直接应允了名义上对辽臣服。

    算上李光睿的定难军,在大明灭宋的过程中,辽国相当于白捡了合计十二州一军的地盘。算上此前河北战役中辽国所得,乃至从刘继元那一路得到的河东地区太原以北州府,辽国从两年前至今,新增汉土达三十六座军州。要是再算上后晋时候就割让的燕云十六州,足足五十二州汉土,落入了契丹之手。很显然,这是大明一统天下路上下一个更强大的敌手了。

    

    钱惟昱带着顾长风林仁肇诸将策马入城。连同八岁的儿子、打着副元帅名号的钱曙也跟着巡阅这座曾经是大唐故都,并且在赵宋亡国之前客串了一年临时国都的城市。衰草残烟之间,百姓麻木不仁地顶礼焚香、箪食壶浆,明军也秋毫无犯,军纪严明,为这座城市保留了一丝元气。

    “一剑霜寒四百州,至今还差五十州。宋贼赵逆虽冰销,犹有鞑虏试吴钩。”

    “父皇,这可是父皇新作的诗么?”听着钱惟昱一边走马观尽长安残破,一边在那里碎碎念。如今好歹也是学问不赖的钱曙摇头晃脑地在那里揣摩,心中着实觉得此诗如同俚辞俗语,虽然押韵,平仄却不对,浑然不是父皇作诗的水平。不过做了皇帝的人,哪怕是诗词只有三分水准,寻常人也要吹捧成十二分,这种细节就不必在意了。

    “哪里是诗,国家金瓯尚缺,朕何来心思作诗,不过信口胡诌,以述时势而已。否则以这般用词,岂不是‘生吞活剥’一般?”

    “生吞活剥”典故本出唐初,到了钱惟昱这时代自然是但凡读书人都耳熟能详的了。原典大约是说唐初一个名叫张怀庆的家伙,喜欢略微加几个字后抄袭名人诗词。比如当时朝中大臣李义府曾写了一首五言诗,原文是:“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张怀庆将这首诗改头换面,在每句的前头加上两个字,变成一首七言诗:“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人们读了张怀庆的这首诗,无不哗然大笑,讽为:“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这就是生吞活剥成语的来源。

    钱惟昱这般自嘲,便是说,他不过是借了古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诗和贯休大师给大明太祖钱鏐写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一诗,巧取假借,以合今日之状况罢了,算不得作诗。钱曙听得懵懵懂懂,自然是只能如此理解。可叹顾长风林仁肇一般武将连这点微末的诗词造诣也无,也不知道生吞活剥的典故,所以让钱惟昱这个笑话说的颇为无趣,也就揭过不提了。

    。。。


483。第483章 变局



    一个月后,河东,代州。

    辽国皇后萧绰,用着天子的御辇,督押着大军缓缓而行。数十万辽兵,乃至从刘继元那里弄来的炮灰、北宋投降称臣后带来的仆从军、河北汉奸组成的新军,乃至部分党项人迫于威势派来凑数应景的骑兵如云的人马,连绵行军,把代州关外的草原,铺陈得如火如荼。这支部队,显然是来河东寻明军决战的。

    摆样子的病秧子皇帝耶律贤当然也是身在辇内的,只是这种泥塑木雕一般的存在,根本不能阻挡一夜坚强起来的萧绰行使那铁腕的皇权。

    “一夜之间坚强起来”这样的描述实在是太旖旎而充满歧义,尤其是发生在一个十七岁的少女身上,那就更引人遐思了,难道是无论大家往哪个方向想,那都是想错了。实际上,萧绰如今守着过日子的还是一个没治好宿疾、不能人道的男人;换句话说,萧绰从云英初嫁至今,还是守活寡的状态。那么,她究竟是怎么一夜成熟起来的呢?

    原因很简单。公元970年、乾亨二年五月末的一天,萧绰的父亲萧思温,在陪同女婿皇帝耶律贤在闾山(今辽宁锦州闾山)出猎的时候,遭到贼人刺杀身亡。

    经过严查以及对嫌疑牵涉分子的严刑拷打,刺客被查明是朝中过气权贵高勋、女里组织派去的。动机倒不至于是谋朝篡位——毕竟其中一个姓耶律的皇族都没有牵涉到,杀了萧思温也没啥用。高勋和女里谋杀的动机,只是不满萧思温把持朝政、傀儡耶律贤罢了。

    (注:萧思温于970年5月死于高勋、女里刺杀为史实。)

    死了父亲的萧绰,一夜之间完成了从一个虽有才智果断、却缺乏定性和忍耐的少女,到隐忍不拔、兼具委曲求全品质的当朝皇后的转变。

    宋人投降了,这本是一桩对辽国来说的大喜事,赵炅就如同当年被中原皇帝打得走投无路、投效大辽的石敬瑭那般珍贵。然而如今接纳赵炅乃至他背后的北宋的投降,所要面对的敌人也远比太宗皇帝耶律德光时要面对的敌人强大得多。唯一让辽人认识统一的一点好处是:南边的大明在宋人投降之前,已经因为河东投降大明一事和辽国撕破脸,不断武装冲突了。无论辽人结不结纳宋人投降,明人都不会和大辽保持和睦了。

    同仇敌忾,是一个民族主义上比较好用的筹码,汉人步步紧逼,为契丹人提供了一个很容易团结的氛围,故而,以萧绰一介女流,展现出了天赋非凡的斡旋手段之后,好歹也没有让萧思温被刺杀这件事情的负面影响蔓延开来。她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忍人所不能忍,摆出一副一心为国、为身为皇帝的夫君的样子,凄楚地换取南北院的一系列支持,一致对外。北院大王耶律屋质、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无不从命。

    在萧绰的统筹下,出兵南下阻止大明越来越膨胀的收复失地*,在忻州、代州阻击大明从太原防守反击的尝试,这一提议被顺利通过了。北院大王耶律屋质被任命留守上京,然而天子亲帅的皮室军自然是被皇帝耶律贤亲自带走了,北苑军也有相当一部分精锐被纳入跟随御驾亲征的行列。因为北院的最高指挥体系没有随军,皇帝耶律贤自己又没什么指挥才能,所以军中的指挥体系自然是需要南院系统出点力了。南院大王耶律挞烈当然是兼任了兵马副元帅,而东南行营招讨使、西南行营招讨使两个职位,则分别授予了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理论上,将来大辽和大明的军事冲突中,以河东为界,河北战场由耶律休哥负责,河套战场则由耶律斜轸负责。如今对代州…太原地区的作战,则是两路夹击,全局统筹的局面。

    

    六月初四日。大军没有全部进入代州城,尤其是中军御辇只是在代州城北二十里外的雁门关外驻扎,只有前军被派入关内打探消息。代州以北,出太行、阴山余脉的,原有“太行八陉”中的蒲阴陉、西陉两条陉道,各数十里,分别有紫荆关、雁门关设于山陉险要之处。其中蒲阴陉还有谷道分叉,在紫荆关一侧形成小道,为了堵住这条谷道,古时还设有一座声名不显的关卡——不过千年之后,因为林育荣林师长在这里打倭寇打了胜仗,这座名叫“平型关”的关卡才有名起来。因为地利的关系,以骑兵为主的大辽援军在前方战局不明的情况下贸然入关并不是一件稳妥的事情,萧绰出兵时,代州…太原之间的战场一直处于拉锯状态,自然有必要在大军到了之后随时确认前线战况,再做决断。

    萧绰坐在御辇帷幕之后,等了约莫半日,堪堪日落时分,才有心腹臣子前来向耶律贤禀报情况。

    “臣韩德让,参见陛下。”隔着帘幕,一个年近三旬的俊逸年轻文官规规矩矩地行礼。他乃是新任南院枢密使韩匡嗣之嫡子。自从五六年前时,在先帝耶律璟手上做了十几年南院枢密使的室昉病死之后,韩匡嗣便继任了这个位子,其子韩德让当时不过二十三岁,然年少有识,颇受南院大王耶律挞烈重用。这次与宫中接洽军务,耶律挞烈都让此人转达同传。(注:也就是说,在高平之战、吴越挖角杨继业、乃至后来陈桥兵变时邢州事变等十几年中,辽国的南院枢密使都是室昉。吴越人当年从北汉使用重金行反间计挖角杨继业时,辽国方面中计退赃的也是室昉。但是室昉资格老,寿命不济,如今已经老死了。本书年限跨度比较大,对于一些次要国家的次要官位上的角色,凡是中间十几年没出场、再次出场时换了名字的,一般都是原任的人老死了,后文大量辽人新人不再做特别说明。)

    “韩爱卿免礼,南朝兵马进展如何,可有消息了么。”萧绰也不避讳拿捏,直接就坐在帷幕后面代替耶律贤开口了,耶律贤有哮喘的毛病,平素多说话也是很艰难的。一边说着,萧绰一边也在观察韩德让,这个男人比她大十二岁,按说以萧绰的标准来说,韩德让该是老男人了,却不知为什么萧绰心中却有一种觉得韩德让颇有成熟男人韵味的错觉。

    “这个汉臣倒是颇为俊朗恩,不对应该是颇有男人味,那部胡子,便不是弱冠书生该有的了该死,我大辽男子,无论契丹还是汉人,不都该以英挺俊拔豪气为美么,有大胡子有啥不好的?为什么本宫总会不自觉地往那般南朝俊逸人物的标准上靠呢虽然那人也有一小撮三角形的齐整短髯是了!本宫定然是因为刚刚丧父,心中无主,才会这般慌乱觉得成熟男人可靠一些”萧绰一边隔着帘子观察,一边心中就是这样胡思乱想。

    “回禀陛下、皇后娘娘。刘继元刘节帅总督代州兵马与明人交战,最近数日来颇为不利,连败两场,如今忻州只怕是已经消息断绝,无法明确城中是否还有军民坚守。且根据刘节帅与耶律斜轸招讨使所探,明军在河西近日进展也颇为顺利,同州、延州各处与朝廷均已消息断绝,宋王曾下令各州据城自守,然明军掌握渭水、黄河舟师后,壶口瀑布以下游河西之地,尽数为明人所略。如今明军已经在延州打通了黄河河运,关中资粮也可直接与河东沿岸互通有无,因此可以快速投入河东战场的兵力也就更加充沛了。”

    河西之地,便是指黄河自渭水北岸往北转折之后,黄河以西的部分,和后世山西省对应“河东”的概念一样,与之相对的河西便是陕西省中部西侧。战国时候,魏国名将吴起最大的功绩便是经略河西,使秦国如遭遇跗骨之蛆,可见河西之地乃是河东进攻秦地的要害所在。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地理局势,主要是因为在河东…河西之间的壶口瀑布以上游部分,黄河两岸都是高山峻谷(比如河东在沿河部分就是吕梁山),水深流急,自古都是船只通航的绝地,也不可能徒涉渡河,一旦魏、晋失去了河西的桥头堡,再想进攻秦地的话就只有老老实实走河南道的洛阳…潼关…长安一线了。

    也就是说,在萧绰从上京匆匆带着大辽主力部队南下的途中,明国人在这大半个月里的进展实在是颇为迅速——但是萧绰也没办法,虽然赵炅投降大辽、自称宋王的消息二十多日前就传到了上京,然而她萧绰恰好遇到了亲生父亲萧思温被杀的大事,而且在萧思温被杀之前,萧绰其实是没有置喙军务的权力的——事实上哪怕是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在萧思温为相的时候,那也是没有方面大权的,只有南北院大王有那种档次的权力。

    萧思温被刺导致的大辽短暂权力真空窗口期,导致了如今局面的进一步恶化。

    “那么,两营招讨使那边可有新的消息,南院大王又可有呈言进御?以他们之见,如今我大辽大军,是否还应该联合汉、宋诸藩入关与明人决战?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