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雪洗天下-第4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在世界经济商品生产链条环节中的一个作用,而世界经济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个链条却是利益分配链条,在这个能更准确定位各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占有位置的链条中,中国所扮演地角色只有一个——世界民工!中国在做着全世界的民工。“民工”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带有某种心理定位的词汇恰恰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最生动的写照。在中国的各个城市里,人们对民工的认识是什么样地呢?干最脏最累的活,拿最少最低地报酬,还要经常遭人的歧视与白眼,这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完全一般无二,没有民工们的付出,就没有城里人优越的生活。同样,没有中国的付出。也就没有世界经济的“进步”。

就在许多中国人还在为所谓地“世界工厂”称号而欢呼的时候,那些为此欢呼的中国人却从来不会考虑这样一个与中国“世界工厂”形象相矛盾的问题,为什么在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却无法诞生出哪怕一家能挤进世界500强行列的装备制造业企业?这样的尴尬,和一个穷人号称自己是地主,但家里却每天在喝稀粥又有什么区别?要知道。早在二十年前,中国已建立了拥有103753户、职工941万人、机床191。6万台、锻造设备43。9621万台,包括八个机械部地独立完整、产品配套的机械工业体系,建立了包括现代冶金设备制造业、采矿设备制造业、大型电力设备制造业、飞机和汽车制造业、大型及精密机床制造业等现代机械工业,拥有了强大的制造业实力,而这样放眼全球都没有多少个国家可以赶得上的雄厚的制造业实力还有中国如此广阔而肥沃的市场土壤,难道还不足以孵化出一家一流地装备制造业企业?而当某些人觉得开放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甚至连国外别人淘汰后的豆腐生产线我们都要当作宝贝一样引进来的时候。对于上面提到的那个矛盾,也就不难理解了。

国外权威的研究机构,其实早就含蓄的点明了中国这个“世界民工”的身份——

“……中国处在国际分工链条的低端,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这就客观上推动了其他国家向更高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

……

“目前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地四分之一左右。日本、英国、法国也都在15%到20%之间,明显高于中国不足10%地水平,中国事实上承担了中低端产品的生产责任。也正是中国承担了这些中低端产品地生产,发达国家才有条件有余力在高端产品上集中他们的力量和财力,实现更多的突破和成就。”

在高达80%的外贸依存度后面所日益显现出来的那个中国经济的世界民工的形象,其实是在拷问着我们一个问题,中国经济,输出的,究竟是商品,还是我们真实的国家财富?我们换回来的,究竟是可以让我们变得独立而富裕的真金白银。还是不断让我们变得羸弱而日益失去自主能力的精神鸦片?

认真解析中国产品的出口结构。我们就不难回答这个问题。

根据国内有关部门的统计,在去年,中国向世界出口了50多亿双鞋子,差不多平均为地球上每个人制造了一双鞋,中国为制造这些鞋子付出了巨大的,包括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成本在内的所有代价,这些消耗的成本,除劳动力因素和能源因素以为,很多都是不可再生的,但中国的企业仅仅获得了这些鞋子出口利润的五分之一,其余五分之四的利润都被拥有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发达国家厂商所获得。在我们为了出口采取竞次策略而人为压低本国的劳动力资源价格,土地资源价格和其他生产要素价格的时候,这种出口,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财富转移,在强调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完全人为的把这些要素资源的价格划分成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我们卖出去的东西由较低的国内市场定价,而我们需要买进来的东西则由较高的国际市场来定价,这种财富转移的后果,实际上就是以牺牲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地福利为代价,把中国庞大的底层劳动者群体变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最底层——让中国的底层成为了世界的底层!也让大多数依靠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生存的中国企业,彻底沦为了像浮游生物一样的世界经济食物链地最底端。尤其搞笑的是,中国扩大外需地出口政策,其本质是想解决国内内需不足的措施,但其实际效果,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想象得到。在那些血汗工厂里日夜劳作但只获得一点微薄收入的中国工人,是否具有消费能力?除了那些出口的商品以外,中国的工厂其实还正在不断的制造着另外一件“东西”——一个越来越庞大地,仅仅可以维持着自己生存底线的,没有多少消费能力的中国广大的劳工阶层!

如果上面的数据还不足以让你理解中国外贸所具有的这种畸形的以财富输出为主的特质地话,那么,考察一下中国这些年来煤炭、稀土、钨、锡、锑这些国家战略资源的流失情况,对中国外贸额度挤进世界前三甲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想必你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尤其让人心痛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这些宝贵的国家战略资源通过出口大量流失地时候,它们的出口价,甚至远远低于开采它们的成本价,除了可以计算的开采这些资源的那部分成本价以外,我们所付出的更大的,一个难以估量的成本,就是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

中国地伤痛一向是别国地机会。这样的好事,对别地国家来说,几乎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所以我们看到,日本人用对中国援助的方式,支持中国人赶紧修铁路。修港口,修好以后呢,我们一火车一火车的煤炭就被日本人运到了下关码头用水泥封好以后去填海,我们的战略资源储备就变成了他们的战略资源储备。当我们的稀土卖得和土一样便宜的时候,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稀土储量大国的美国,其最大的稀土矿芒登帕斯矿已经悄悄封存,还有美国的钼业公司现在也基本停产,他们在干什么呢?他们每年只干一件事,那就是从中国进口这些东西,然后运回国内的仓库封存,欧洲也一样,欧洲惟一一家稀土冶炼厂法国罗地亚公司也压缩了产量,转而大量购买中国的产品,因为中国人实在卖得太便宜了。除了稀土以外。钨的情况也类似。据中国色金属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以35%的钨资源向世界提供80%的供应。美国等国家近年却几乎没有开采国内的钨精矿,而是大量采购中国的钨精矿作为战略储备。每当国际市场供应紧张时,他们就抛出储备,打压钨价。而中国确是一方面出口大量的钨资源,另一方面却是以7倍的价差来购买钨制品……

中国人卖得越多。赚的钱却越少,以稀土产品中稀土氧化物为例,目前我国氧化铈出口价格每吨仅为0。9万元左右,而5年前为4万…5万元;99%的氧化钕目前每吨不到5万元,5年前则为10元;99。999%氧化钇价格下跌得更让人痛心,从5年前的每吨20多万元降到了现在的5万元……我们几乎是陷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的陷阱之中。在许多地方,为了短期的GDP和一些急功近利的经济指标,在地方政府和一些官员的干预下,外面的价格越是低,我们就要卖得越多,我们卖得越多,外面的价格越是低……就这样,当我们打肿脸充胖子,掉落牙和血吞的时候,我们赢得的也不是一片喝彩,而是国外不断的反倾销调查……

了解中国外贸的这个现状,不禁使有的外国人感叹,“这个地球上,难道还有比中国人更傻的人吗?”——中国人傻吗,还是中国人不懂得对外贸易?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管子就提出了“内守国财,外因天下”的外贸理论的基本原则,而时至今日,对比现状,却不由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情沉重!

也许乐观的人会觉得我们上面所举的事例与数据太片面了一些,并不能完全说明中国外贸的现状。在这些人地眼中,中国外贸的格局相比起以前来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在我们出口的东西中,除了衣帽鞋袜和自然资源这些低端产品以外,在附加值极高的高端产品中,中国出口的产品也越来越占有一席之地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似乎也越来越强了——真地是这样吗?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权威资料统计,在过去10年中,中国工业机械地出口总额增长了20倍,而其中,外资企业的出口比例却从原来的35%跃升到接近80%,占据了中国工业机械的出口总额的绝对份额,也在同一时期,在最能体现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出口中,外资企业占据地比例更是达到了92%,绝对的垄断,中国企业在这些领域的声音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其他高新技术行业的情况也基本如此,外资在中国出口中的超高比例,与其他与中国相似的后发工业化国家如韩国、印尼、泰国等国的情况相比,相当的不寻常,中国完全是“独树一帜”,外资在中国经济中这种日益凸现出来地的“代替效应”,正在从高端企业和高端制造业开始,对中国经济进行着悄无声息的渗透和发挥着越来越强的影响力。

——外资在中国的成就,难道也能成为我们骄傲的本钱?外资地国际竞争力难道等于我们中国人的国际竞争力?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被牢牢限制在外贸依存度越来越高的低端行业的时候,它对中国经济的未来,难道是一种光明的预示?

正文 第471章 巨龙的黄昏(四)

……

在较高的外贸依存度背后,表明的是中国经济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已经达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而在内部,中国经济对外资和外资企业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外资和外企正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从高端行业开始,不断向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渗透,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中国民族企业和民族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在不断被这股强大的力量削弱和边缘化。纵观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所有东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史,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这样的特例,即一个国家仅仅靠依附国家外部的力量,而不是自己内部的力量而崛起的。事实上,与之相反的是,外国市场和外国资本对本国经济发挥着决定性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标志,它几乎是过去两百多年来所有被殖民国家经济的典型特征!

中国经济所日益表现出来的这种越来越明显的依附性特征,到底预示着什么?那些每年汹涌进入中国的FDI们,带给我们的,又是什么?现在,我们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了!

中国最初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外资的初衷与设想,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把外国人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学到手——“师夷长技以自强”,“让你赚点钱,但我得到的却更多!”,中国人的这种想法和初衷是很好的,但是看看现在地实际效果。我们不得不说,我们自己太“一厢情愿”了。在我们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后,别人也会把他们最好的东西送给我们吗?商务部去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承认: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没有达到,跨国公司在中国已显露垄断苗头。这份报告的潜台词,则是把外资和外企在中国最后一层很具有欺骗性的温柔面纱给揭开了。

马克斯曾说过,资本来到世间,每一个毛孔都带着肮脏地血液。资本存在的唯一地目的。就是逐利,除此以外。它不会对任何其他的事感兴趣,当我们以为外资“除了赚钱”还可以来“帮助我们发展”的时候,无情的现实给与我们的只有嘲笑,这样的认识,好比觉得外面来地狼出了会来家里吃肉以外,还可以像狗一样的帮我们守门和防贼一样。而当中国人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勇敢的跃入“自由贸易的大海”的时候,那些汹涌朝中国围上来的跨国公司和FDI们难道是我们在疲惫时可以依靠的救生地浮木吗?不。它们只是闻着血腥味过来准备饱餐一顿的鲨鱼,中国对外资过度的利益让渡和开放政策无疑是打开了它们来中国参加这场饕餮盛宴的大门。

在改革开放二十年后,只要了解一下外资在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规模,知道的人都会吸上一口冷气——在中国已开放地产业中,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几乎都是外资控制的,中国的28个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拥有多数资本控制权。看看去年《中国统计摘要》上面的数据。去年外资对中国有效率的内资的比例已经高达58。7%,只要把这个数据与其他国家的数据对比一下,我们就能感觉到它的可怕,同期,美国的外资与内资地百分比仅为6。2%,加拿大8。3%。巴西5%,韩国1。1%,亚洲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平均为2。8%。这个数据反应地是外资在中国的投资规模水平,当中国在这个方面平均超出其他国家十倍几十倍地前提下,它给我们带来的,真的是发展吗?看看SZ市这些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就不难找到答案。

SZ市是中国国内一个典型的以吸引外资的城市,在最近几年,SZ吸引外资的规模在中国的大城市排名中都是前几名,今年SZ市更是夺得了第一,超过了申海,SZ的国内生产总值也首次超过深城,位居中国城市第四。SZ市的GDP虽然在外资的推动下上去了,但SZ市的经济真的就发展上去了吗,老百姓的生活水准就提高了吗?现实是,当外资在SZ市的经济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时候,SZ市政府的财政收入这几年一直没有上去,反而还略有下降,SZ的人均收入普遍低于民营经济发达临近某省的许多城市,其商品零售总额、储蓄余额、私车的拥有量、人均住房面积等甚至比不上内陆城市蓉都,而该市的空气污染等环境指标,宜居指标等,却向反面在增长。

SZ市这种“只富外商,不富国人”,只见GDP空洞的往上增长,其他方面却呈现出不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正是今天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

凭借其雄厚技术与经济实力的外企,长期所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不仅进一步压缩,代替了民企的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