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雪洗天下-第4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电梯,像是一个游乐园里面的大玩具,汉诺威的旅游业也相当的发达,每天,站在办公室里的海默都可以看到无数拿着一本旅游手册的旅游者慕名来到这里,坐上倾斜电梯,然后上到市政厅顶层的观光台上,以一饱汉诺威美丽的风景。对来到这座城市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体验,每年,特别是在汉诺威射手节举办期间或汉诺威举办什么大型的国际会展的时候,来到这里的人,都非常的多。

看着办公室下面街道上的人流,会让海默的心变得平静起来,每次要写什么稿子地时候。只要在窗前站上一会儿,基本上,稿子的内容就已经出现在海默的脑子里了,海默的稿子非常的辛辣与尖锐,在德国,大概也只有《日报》这样的媒体乐于把海默的稿子放在报纸上,不说大地范围。至少在下萨克森州的媒体圈子里,海诺是非常有名地一个人物。前年,当德国社会民主党沙平免去时任下萨克森州州长施罗德对该党经济政策的许可权,被德国媒体称为“前途远大的德国政治新星”的施罗德又默默回到下萨克森州政坛的时候,海默就在《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施罗德被重新套上拴狗绳》,海默的文章在德国引起了巨大地反响,海默和施罗德是大学时代的同学兼好友。作为大学时代一起参加过反政府游行而被捕,一起追求过社会公正,一起给萨尔瓦多反政府游击队捐过款,一起曾被德国社会称为“颓废的68新生代”的两个老同学,五十岁刚出头的海默一直到现在都认为自己还是一个“愤青”,而且从未改变过,而施罗德这个曾经的“愤青”自从走上政坛后,就慢慢失去了当初的锐气和理想。变成了一个被同化的官僚,已经没有资格再做一名“愤青”了,也因此,海默在那篇文章里半点情面都没留给自己地老同学,在那篇文章的末尾,海默这样写到——“狮子的脖子上绝不会有拴狗绳!”

海默在今天早些的时候刚刚坐飞机从汉堡回到汉诺威。一回来在跟妻子打了一个电话后,就回到了办公室,像以前一样,在他脑子里酝酿着东西的时候,他端着一杯咖啡,默默的站到了办公室临街地窗前,海默是汉诺威队的球迷,在昨天,汉诺威队在主场上演帽子戏法二比零狂踩拜仁队,海默因为在汉堡而错过了这场比赛。要在平时。海默一定会因为自己错过的这场精彩的比赛而懊悔,可这个时候。海默满脑子的都是兴奋,昨天在汉堡经历的那一幕又不断出现在他的眼前……

在昨天,德国极右翼新纳粹的成员在汉堡举行游行活动,得到消息的海默提前一天赶到了那里,无论是因为个人的工作原因还是身为德国犹太裔地出身,对极右翼和新纳粹势力在德国地复苏和越来越猖狂,越来越暴力的活动,海默都非常地关注,而在昨天的汉堡,当上千名新纳粹的成员走上街头游行的时候,德国左翼激进青年的组织ANTIFA(ANTIFASCHISTISCHE AKTION——反对法西斯主义行动)所组织的游行队伍在汉堡的街头和新纳粹的游行队伍迎面相撞,两只游行队伍随即就爆发了冲突,那可是数千人冲突的大场面,石块,水瓶,爆竹,棒球棍在街面上飞舞,一千多人的极右翼游行队伍被五千多人的德国极左翼青年队伍冲击得四分五裂,那些平时在移民居住区里凶猛的提倡暴力和种族主义的新纳粹光头党成员被更加彪悍的反种族主义的左翼青年打得像老鼠一样仓皇逃窜,最后不得不依赖警察的保护离开了那里,挥舞着红旗(象征马列主义)和黑旗(象征以暴制暴的行动主义)的左翼青年们把新纳粹的纳粹旗帜踩在了脚下——这可比汉诺威队赢得的胜利更有意义。

真是一群很棒的年轻人啊!海默在心里感叹着,德国这群新生代的“愤青”们,仿佛让海默又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只不过现在的自己与这些年轻人比起来似乎已经“过时”,这些留着朋克发型,喜欢一身黑衣黑裤,走在时尚地带的“愤青”们,比自己酷多了,他们的理想,也更加的旗帜鲜明,行动,也更加的张扬和果断,热血而勇敢,他们是德国新纳粹和极右势力的克星和天敌,是G8峰会现场欧洲左翼青年们唯一的声音,他们反对自由主义在全球的泛滥,他们反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社会福利的进犯,他们反对那些“政治精英”们对国家非民主的统治方式,他们反对战争和种族主义,他们反对无节制的私有化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他们反对强权以各种理由对公民自由的侵犯……

经过昨天汉堡的那场大规模游行冲突,海默很清楚德国国内地那些极右翼媒体和势力会怎么称呼那些可爱而勇敢的年轻人——“狂暴的共产党人”“德国的新生红军派(RAF)”诸如此类的称号一定会落在那些年轻人的头上……

不行。我一定要为那些年轻人们做一点什么!海默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提醒他自己,在窗前站了半个多小时,一篇文章就出现在海默的脑中——《ANTIFA在行动:将纳粹砸碎》,文章下面还有一个副标题《没有他们,德国未来将会怎样》——一个小时以后,完成文章地海默就把文章发到了《日报》的总部,如果不出意外。在明天地《日报》上,就能看到这篇文章。

写完文章。时间差不多已经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今天的天气不错,海默的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在离开办公室之前,海默打电话到市里的一家花店,让花店下午的时候送一把红玫瑰到汉诺威音乐学院给自己的妻子,海默地妻子是那所学院的一个音乐老师。就像海默在朋友们面前说的一样,维持夫妻关系的秘诀只有一个——“对自己的妻子,你要永远像只认识她三周一样……”。

就在海默刚刚把办公室的门关上,正要离开的时候,海默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在门外犹豫了一秒钟,当电话铃第三次响起地时候,海默把电话抄在了手里。电话那边是海默的一个老朋友。

“嗨海默,在国际会展中心那里,有你感兴趣的新闻……”

“国际会展中心?那里不是正在举行着工业博览会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可在这里举行了差不多50界了,要说新闻50年前已经发生过了!”海默在电话里调侃了他那个朋友一句,“你知道我对那些机器和材料之类的东西不感兴趣,而且那里的媒体已经够多了。我不是什么《工业》杂志的专栏编辑,我写地是政治评论文章,只对政治新闻感兴趣,谁想要做广告的话可以直接打电话到报社的总部,我现在可是正要出去吃午饭呢!”

“相信我,你一定会对现在发生在工业博览会上的事感兴趣的!”

听电话那边的朋友讲得那么肯定,海默反而被提起了一丝兴趣,“哦,那里发生的事与谁有关?”

“中国人!”

“中国人?”

“呵……呵……还有美国人,要是你还记得上周你在酒吧里和我说过什么的话。你现在应该到那里去看看。相信我,你不会后悔的!祝你中午有个好胃口……”

……

一直到驾车从汉诺威市政厅到赶往汉诺威国际会展中心的路上。海默心里依旧在想着电话里那个老朋友所说地事,说真地,上周和那个老朋友在汉诺威那家新闻媒体从业者常去的酒吧里喝酒时自己到底说了些什么话,海默自己都有些不记得了,海默只记得那天晚上两个人喝了很多地啤酒,也谈了很多话,鬼才知道自己说的是哪一句。而那个老朋友提到的“中国人”这三个字却让海默心里涌过一阵异样的情绪,在海默的家族里,这几个字有着特殊的分量,六十年前,一名勇敢而正直的中国外交官顶着纳粹巨大的压力,为留在德国无数已经陷入绝望的犹太人开辟了一条从德国通往中国的“生命通道”,当时海默的祖父还有海默的父亲和母亲一大家子人,正是从中国的大使馆里拿到了那名中国外交官签署的“救命签证”,整个海默家族才避免了被纳粹送进毒气室的命运,海默的祖父还有他父亲他们当时逃到中国的时候几乎已经一无所有,一家人就住在中国申海的一条小胡同内,一家人的生活没有一点着落,正是因为有周围那些朴实而善良的中国人的有好而无私的帮助,海默他们家才渡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在海默出生的时候,海默的父亲已经回到德国了,但从小,犹太家庭对孩子的严格教育就让海默在心里记住了“中国人”这三个字对海默家族的意义。海默没有去过中国,但在汉诺威。海默家里一直都安排在汉诺威各所大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来家里寄宿,并给予那些中国地留学生各种帮助,这些年,在汉诺威中国留学生的圈子里,许多人都知道了海默……

别的不说,就算只因为这一点,也足够勾起海默的好奇心!

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这个全球影响最大的专业展会中。关于中国人的,而且还是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究竟是什么呢?开着车地海默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想不出来,海诺在心里就把发生在汉诺威有关中国人的“新闻”回想了一遍,看看有什么线索,但想来想去,依旧毫无头绪,在汉诺威。唯一有一条和中国人有关地重要新闻,还是发生在两年前——一家收购了捷豹和路虎的中国公司,两年前在汉诺威,在大众汽车的眼皮子底下,成立了一个高规格的,很大规模的汽车研发中心,那个中心有许多的中国人,还云集了欧洲许多一流的汽车研发方面地人才。在那个中心成立的当天,德国大众公司在法兰克福交易所的股价大幅重挫11%,由于大众汽车的股票在德国DAX中占有较大的权重,大众股票的下挫,在当天直接拖累DAX指数下滑,德国的媒体那个时候都在惊呼。“中国人来了……”,“大众汽车在中国旱涝保收的好日子要到头了……”,海默地小儿子,现在就正在那个汽车研发中心工作,提起那个研发中心,海默的小儿子曾对海默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人决心想要做什么的话,还真没有人能挡在他们前面……”,以前海默的小儿子在提到那个汽车研发中心的时候都会用“中国人”这样的字眼来说,而两年后。提到那个研发中心。他已经习惯说“我们”了——“……当初我们公司收购捷豹和路虎地时候,作为我们和福特公司还有英国那边的汽车工人工会达成的一项附带协议。福特公司在英国的发动机工厂和变速箱厂在以后的两年内将继续生产,为中国那边的工厂提供原装发动机和变速箱,但大众公司在去年已经和福特公司达成了收购福特公司在英国工厂的协议,用我那些中国同事的话来说,大众想要给我们釜底抽薪,想要卡我们的脖子,不过不用当心,美国人的东西其实都很粗糙,我们这边早已经研究出更优秀地发动机和变速箱……”

……

每年地四月,被称为“世界工业发展晴雨表”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就会在德国汉诺威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家展商,都会云集这里,向外界展示着自己的最新技术成果,寻找着拓展商机的机会,这次展会,与其说是世界工业展览的一次盛会,还不如说是德国制造业企业展示德国强大制造业实力的一个窗口,在每年的数千家展商中,德国企业的数量都要占到其中参展企业的一半左右,而来自中国的企业,数量同样不少,每年都有数百家来自中国国内的实力型企业云集汉诺威,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变化,中国参展企业的数量,这几年来,基本上都是展会的前几名,除了中国企业以外,还有不少来自日本和韩国的企业,而当海默驾车到达汉诺威国际会展中心的时候,看着会展中心外面汹涌的人潮,海默才在心里叫了一声糟糕,刚才来得太匆忙了,在电话里,根本没有问清那个老朋友所说的那个关于中国人的新闻,到底是在哪一个展区,到底是哪一家中国公司,面对着几十万平米的汉诺威国际会展中心和里面的数千家参展企业,还有那些不说话根本就分不出来到底谁是中国人,谁是日本人的黄色面孔,让海默一阵眼花。

要是这样一个一个展区的找过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得到那个地方?站在会展中心的入口处,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正当海默在心里叫着苦,正要掏出手机给自己的那个老朋友打电话的时候,海默的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海默先生,没想到你也在这里?”

“啊,张,你也在这里?”海默转过身,就看到寄宿在他家里的那个在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工学院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张云飞,和张云飞在一起的,还有几个中国留学生,看样子他们是一起过来的,其中有两个熟悉的面孔,海默曾在自己家里招待过他们,几个中国留学生似乎早已经听过海默的大名,一个个都有礼貌的跟海默问好。海默注意到,这几个中国留学生似乎都有些激动,一个个强自压抑着,像张云飞,这个可爱的中国年轻人一激动的时候耳朵就会发红。

“对了,海默先生,你在这里等人吗?”

海默笑着把自己来这里的事说了一遍,没想到海默刚说完,那几个中国留学生互相看了两眼,一个个脸上的表情似乎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

“海默先生,如果你想找那个关于中国的新闻的话,那就和我们一起进去吧,我们也是在学校里听到了那个让人激动的消息,才急忙赶了过来……”

……

正文 第493章 扬威汉诺威

这些年来,随着全球工业技术日新月异的革新和进步,每年的汉诺威工业展,在不同的展区内,都会分出许多不同的主题,今年也一样,过程控制、能源、表面工艺、材料、零部件外包、微型系统、研发和创新等等,都是今年汉诺威工业展的主题,作为东道主,德国的企业自然在其中占有很大优势——海默随着张云飞和那几名中国留学生刚一进入展区内,在那最显眼的一个位置处,就是德国大众公司的展台,几台大众公司的焊接机器人,正在那个展台上把一辆大众Transport的白车身舞来舞去,充分展示着大众公司的技术实力,在大众公司的展台那里,围着许多人,可海默和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