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倦客红尘-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人,竟然是温如玉。
“这位公子……?”姬红袖迎上去。
温如玉看着她,微笑道:“你是这里的老板娘?”温和动听的声音,象春风轻轻拂过。
姬红袖的心突然怦怦跳起来,脸上微微发烫。道:“是的。我叫姬红袖。”
“红袖姐,在下来江南游玩,经过秦淮,听说你们这儿有位姑娘叫江南柳,十分善舞。不知我是否有幸见她一面?”一句“红袖姐”让姬红袖的脸更烫了几分。
“公子……从哪儿来?”姬红袖忍不住好奇。
“长安。”
“公子贵姓?”
“温。”
“温……?”老板娘看着他,看得很仔细,“看公子这样的人品气度,倒让我想起传闻中的一个人来。”
“是谁?”
“鲲鹏王爷温如玉。”
温如玉淡淡一笑:“我不认识他。长安姓温的人多了。听说这位王爷是个古板之人,根本不懂风月。老板娘怎么会怀疑是他?”
姬红袖仿佛觉得有道理,点点头道:“我家江姑娘身体不好,好久不跳舞了,也不见客。只是……公子这样的人品……想来她多半会见。公子稍待,我去同她商量一下。”
“多谢。”
过了一会儿,姬红袖走出来,脸上有困惑之色,道:“温公子,我家姑娘脾气有些怪。她非要公子续一首词才能让公子进去。”
温如玉扬眉:“想来江姑娘是位才女,这种见客方式倒也有趣。好吧,让我看看。”
姬红袖拿出一张粉色信笺,上面题了半阙《虞美人》:
烟水秦淮当年梦,故国数载东风。断肠人去玉楼空,可堪旧游时节见行宫?
温如玉呆住。难道这位江南柳已识破他就是温如玉?否则为什么拿鲲鹏王国的旧事作词?
这词分明是说鲲鹏王国短短数载,如今昔人已逝,王府早就烟消云散,旧址上建起了康朝的行宫。温如玉故地重游,情何以堪!
提起笔来,续上下阙:
繁华寥落千古事,忍看苍天拨弄。丹心只许为苍生,一任笙歌散尽夕阳中。
姬红袖拿着他的下阙进去,很快又出来,含笑道:“温公子,江姑娘有请。”
温如玉道:“多谢红袖姐。在下还想请红袖姐帮个忙。”
“温公子不必客气,有事只管吩咐。”
“今日不管发生什么,请红袖姐代为保密。”
姬红袖怔了怔,郑重地点头答应。
江南柳的房间里飘着淡淡的清香,没有绮丽之色,没有旖旎风情,只有琴一张、画一幅、书几册,瓶中插着几枝梅花。
江南柳用白色的纱巾蒙面,只露出一双妩媚的眼睛。
温如玉凝视着这双眼睛,这双眼睛他并不陌生,只是眼神却完全不同。没有撩人的味道,却隐含着淡淡的忧伤。
“王爷?”
“正是。姑娘如何猜到?”
“听红袖姐的描述,小女子已经猜到几分。待王爷续了小女子的词,小女子便确定无疑了。”江南柳眼里露出浅浅的笑意,道:“大家都说王爷是君子,果然名不虚传。当今皇上有诸多地方对不起你,而你却宽容大度,一心为国。看王爷的词,真令小女子油然而生敬意。”
温如玉道:“姑娘过奖了。其实皇上心地善良,英明睿智,是个好皇帝。有时候他也无奈罢了。”
“他真是这样的人吗?”江南柳怅然道,“你觉得他是个可以托付的人么?”
温如玉心中一动,已明白了什么,微笑道:“皇上有情有义,姑娘可以放心。”
江南柳仿佛有些欣慰。
“如果我猜得不错,姑娘才是真正的林媚儿。”温如玉道。
“王爷真是绝顶聪明。”
江南柳轻轻摘下面纱,轻轻叹息。
温如玉微微一呆。这张脸与宫中那位林媚儿一模一样。难道是孪生姐妹?亦或宫中那位是易容的?不会,温如玉马上推翻后一假设。梅如雪是易容高手,若宫中的林媚儿是易容的,她不可能看不出。
只是世上真有如此相像之人?
“林姑娘可愿将事情*告诉在下?”
林媚儿垂下长长的睫毛,神情仍有犹豫。
“林姑娘若是觉得不便讲,在下也决不勉强。”温如玉的目光宽容而坦诚。
林媚儿抬起头:“其实王爷已猜到十之*,对不对?”
“对。不过还是希望林姑娘证实。姑娘若是有什么为难之处,不妨对我明言,也许我能帮得上忙。”
林媚儿忽然起身跪下,眼里泛起泪光:“若我将事情*说出来,求王爷放过我伯父与父亲。”
温如玉连忙扶她起来,和声道:“林姑娘不必如此。此事我不敢代皇上承诺什么,但我会求皇上放过他们,皇上是个明辨是非的人,相信他会听我的话。”
“有王爷这句话就够了。我相信王爷。”林媚儿露出笑容。
“林姑娘好像很了解在下?”温如玉困惑。
“伯父将朝中发生的事都讲给家父听,我正好在旁边听到了。而且民间也流传着王爷很多故事,老百姓都对王爷赞不绝口呢。说王爷有经天纬地之才,皇上因为有了王爷,如虎添翼,才令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
“林姑娘,你千万别这么讲。”温如玉心里忽然觉得不安,经天纬地之才?若被景剀听到,他会怎么想?上次梅如雪背后说的话已经被景剀听到,幸好他没追究。可是,如果民间都有这样的说法,他会不会真的对自己有所猜忌?
林媚儿柔声笑道:“王爷是怕娥眉谣诼,古今同忌吧?王爷胸怀磊落,俯仰无愧,何须担心小人诋毁。”
温如玉动容,这女子真是玲珑剔透呢,自己眉心一动,她就能知道自己想什么?
忍不住微笑道:“林姑娘过誉了,在下愧不敢当。”
顿一顿,又道:“如今宫内那位林媚儿对皇上构成很大危险。我看姑娘是位贤淑女子,深明大义。希望姑娘帮助在下解开谜团,在下万分感谢。”
林媚儿点头。
温如玉离开时身边跟了位唇红齿白的少年人。姬红袖瞪大眼睛,想说什么,却被温如玉微笑的眼神挡了回去。
第九十三章 高山流水
长安城外十里,僻静的幽篁馆。
今夜月色皎洁。
竹林中高悬着几盏灯笼,林外守着四名侍卫。
两个人像飞鸟般飘落林中,衣袂翩跹。一个白衣,一个银衣,眸子中星光点点,笑容在两人脸上荡漾。
“温如玉,你真是个神奇的人,这样的难关居然被你闯过去了。”星罗口气中充满赞赏。
“可能我的运气特别好吧。”温如玉淡淡地道。
“你用了什么办法化解相思掌的掌力?”
“老实说我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总之我将它吸收为己用了。”
“你总能创造奇迹。我不管你怎么医好自己的,只要你能活着就好。”
“谢谢你。”
“我们之间不必言谢。”
“这些天宫中有没有异动?”
“我的侍卫不分昼夜潜伏在宫中,幸好没出什么事。你们那位皇帝还活得好好的。”
“谢天谢地。”
“我倒不担心洛花会对你们皇帝下手。她的目的不是要他死那么简单,她是要夺了他的江山,让他彻底失败,比死都痛苦。”
“我明白。但她现在心理不正常,变化多端,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听你口气对她还有怜惜之情?”
“她帮过我很多。而且,在我印象中,她一直是个坦坦荡荡的人。她应该是那种大气的人,即使较量也应该光明正大,不应该使阴谋诡计。”
“你啊。我不知道该说你什么。你总是把人想得太好。”
“好了,我们不说洛花。我们比试。”
“好。”
“乔统领。”温如玉叫道。
“王爷。”乔诺飞身落下。
“呆会儿若是受不了琴声,就带兄弟们走远一点。”
“是。”
星罗的琴声响起,顷刻之间仿佛流水般漫过整个幽篁馆。
一丝寒意悄悄涌遍全身,侍卫们一步步后退,只觉得那琴声如同摄人心魄的魔音,令人全身神经都绷紧起来,血液冻结。
满院的竹叶纷纷摧落。
“一年不见,王子功力精进如斯。”温如玉的声音响起,低沉而动听,却仿佛盖过了那摄魂的琴声,令人的心安定下来。
然后另一缕琴声响起,仿佛一只温柔的手,抚平烦躁不安。
“温如玉,你是谦谦君子,可我受不了这么温和的琴声,来点凌厉的吧。”星罗抱怨道。
温如玉微笑。琴声忽然一转,仿佛疾风骤雨,铁骑铮铮。霎那间天地之间只剩下这神秘的琴声,在闻者心中奔腾不息。
满园竹子都颤栗起来。明月悄悄躲进云层。一股寒意象雾一般散开。侍卫们早就躲到园外,即使隔那么远,也仍然觉得胆战心惊。
星罗的额头上渐渐渗出汗来。
温如玉看着他,有些担心,道:“我们到此为止吧。”
“不行,我一定要分个高低!”星罗执着地道。
温如玉点头,袍袖轻挥,琴声再变,仿佛金戈铁马,冰河解冻,气吞万里如虎。
“铮”的一声响,星罗的琴弦断开一根,哇地吐出一口血来。
“星罗,你怎么样?”温如玉变色。
星罗抖衣站起,叹息一声,苦笑道:“我没事。温如玉,我还是不如你,我输了。明日我便回碧海国去,七日内签好通商文书送来。”
“好。”
“你们中原有句话,叫‘既生瑜,何生亮’,似乎很适合我们俩。”星罗感慨。
“我们不要做瑜亮,我只希望,我们是伯牙子期。”
“好,那我们下次见面时,只弹高山流水。”星罗的眼睛在灯光下看来很柔和,有种女子般的秀气。唇边的笑容暖暖的。
温如玉点头。
“你们那位皇帝我总是对他不放心。若是将来他对你不好,你可愿到碧海国来帮我?”星罗问得很认真。
“不,若真有那一天,我便退隐江湖。我们是朋友,我可不想你为君,我为臣,那样岂能再弹高山流水?”温如玉微笑。
星罗哈哈大笑:“温如玉,你真是个有趣的人。此生遇到你,是我一大幸事。”
“我也是。”
第六天。
朝中传闻,温如玉已出关,却因为无法化解相思掌的掌力而被迫散去了一身功力。
“王爷,雁公子飞鸽传书,他在居崤关、栖凤关、西陵关盘桓数日,分别与各关将军商议、安排城防部署,以备乌萨突袭。现在已进入乌萨地界,会随时向王爷禀报行踪。”乔诺在温如玉书房。
温如玉满意地微笑:“雁儿果然不负所望。”
第九十四章 娥眉谣诼
晨光熹微中,总管太监李默推开一家庭院的小门,里面有人出来,将他接进去。
“李公公,这是我们臣相送你的礼物。如果公公帮忙做好此事,她还另有重谢。”
“你们臣相太客气了,此事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只是……此事若泄露出来,我……”
“你放心好了,我们决不会让你担风险的。将来我们成功之日,公公便是大功臣,可以享尽荣华富贵。”
“我知道。只是与王爷素无嫌隙,无端去陷害他……”
“公公可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况我们只是不想他出现在战场上,别无他求。”
“可他已经失去功力,难道对你们还有威胁?”
“他是个无法预料的人,谁知道他是否真的已失去武功。上次他死了都能复生,我们不敢掉以轻心。何况,他用兵如神,即使没有武功,也是很大的威胁。我们大王一心想除去这个障碍……公公费心了……”
语声越来越低,渐渐听不见。
繁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
微服的景剀在李默地引导下,走进一家酒楼。
酒楼上刻着“谪仙楼”三字,墙上书着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字迹铁划银钩、大气磅礴。
景剀微微一愣,道:“这好像是如玉的字迹。”
李默笑道:“皇……老爷真是目光如炬,这正是王爷题的。这处酒楼是王爷的产业。”
“哦?我怎么不知道?”
“王爷常常接济穷人,他盖了个专供贫苦孩子免费读书的学堂,一应开销都从谪仙楼出。”
“这些事……他竟不告诉我。”
“王爷做很多善事,老百姓都知道,就是他不喜欢宣扬罢了。”
两人临窗坐下。李默道:“王爷喜欢结交文人雅士,经常与一些饱学之士到这里来饮酒、吟诗,指点江山,他们出了许多诗集,在民间流传很广。”
景剀神情微动:“难怪宫里还流传着他的词。这个人看来爱好很广啊。”
“是啊。他是天下著名的才子呢。”
景剀叹了口气道:“他还有什么事是不会的?”语声听不出是赞赏还是嗔怪。
李默点好酒菜,两人闲闲地品着,看这楼上的格局清新雅致,令人浑然忘俗。景剀心情不错。
忽然隔壁桌上两个读书人的谈话吸引了他们。他们的声音不高,却恰好可以让景剀与李默听清。
“你看这长安城,现在越来越繁华,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过了。我每次到这楼上来饮酒,就忍不住感慨良多。”
“哦?感慨什么?”
“我想,如果没有鲲鹏王爷这样治国安邦、胸怀天下的贤臣,我们康朝哪有今日的繁荣?”
“是啊。王爷有经天纬地之才,不仅琴棋书画、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而且极懂经营之道。自从他进入朝廷,皇上可谓如鱼得水。他这样的人简直不是人间所有!”
“我听说他以前曾退隐江湖十年。若是皇上早点用他,这十年,我朝岂非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上以前当他叛逆,一直追杀、*他。只是王爷心胸宽广,不计前嫌,才答应入朝为官的。我总在想,皇上的才能比起王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当年,若是康宣帝立三子景皓为太子,今日的王爷便是皇上了。这岂非是我们老百姓之福?”
“嘘……你不要命了?这样的话也敢胡说!”听的人骤然变色。
“可我说的是实话啊。”说的人声音低下去,却还坚持着。
景剀的脸色已越来越难看,双眸中射出针尖般的光芒。
李默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地道:“老爷,这些市井小人之言,不必理会。”
景剀的目光渐渐幽深,唇边浮起一丝冷笑。
“对了,你听说了吗?乌萨国可能又要兴兵了。上次那个不可一世的乌泰被王爷轻轻松松地打败了。这次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