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边境线上的岁月-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运气,碰巧打到个野猪或者狸之类的动物,好歹也可以给缺少油水的同志们改善下清淡的伙食。
翻山越岭去打猎是一件既辛苦又充满刺激的事情,当然还潜在着无法估计的危险,所以我们决定偷偷地出去,不想让覃秀文她们知道。要是让女孩子们知道了,囚禁了这么久她们肯定会死皮赖脸地磨着要跟去,那副样子就象一群苍蝇叮上了血,任凭你怎样赶也是无济与事的。进山打猎总不能不带猎狗呀,经过几个月的风雨洗礼和精心调教,“大耳朵”已由一条嗷嗷待哺的小不点变成了一条威风凛凛雄壮机灵的大黄狗。它勇猛善战,寻常的狗与它打架根本就不是它的对手,三几个回合下来就会被它咬得夹起尾巴哀叫着头也不敢回灰溜溜地跑了。说到上山狩猎更是它的拿手好戏,它那灵敏的鼻子能嗅到远方躲藏得很隐秘的猎物,每次去打猎,在它的协助下我们从不会空手而归。“大耳朵”一直被女孩子们当成开心解闷的宠物,现在到处都不见它的踪影,肯定又是跑到女孩子的房间里享受常人无法享受到的温柔和欢乐了。
打猎不是上战场打仗,我们自己的冲锋枪是派不上用场的,与其他师傅商量借了两支半自动步枪。背起枪拿了两包压缩饼干塞进挎包,避开女孩子们的眼睛偷偷摸摸从屋后走上了通往深山的小道。随着我一声悠长尖利刺耳的口哨声,“大耳朵”像一支利箭一样从女孩子的房间里钻了出来向我们飞奔而来。
走入深山老林,脚不停步地连续翻过了两座山头,出乎意料的是在这冬日难得一见的好天气下却什么动物都没有发现,就连平时多不胜数的小鸟们也不知飞到哪去了,整个山林寂静得有点反常和让人忐忑不安。
有一个两旁山岗长满茅草和灌木丛的山谷里,一条清清的小山溪潺潺作响地顺着内高外低的山谷流出来。山谷虽然远离人们居住的地方,但里面的洼地上还是被勤劳的人们种上不用人管理的大片红薯和木薯。这两种东西是野猪最喜爱吃的食物,这里离村庄很远很僻静,长势不错的木薯和红薯地自然就成了野猪觅食的好场所。野猪的嗅觉很灵敏,它的特性也多疑和狡猾,要想打到它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我们蹑手蹑脚摸到山谷里的时候,野猪早已闻风而逃,留在眼前的只是遍地狼藉。很多木薯和红薯被连根扯起,白的、红的、黄的薯块被啃咬得满地都是,小山溪本来清澈的水流也被野猪们搅拌得浑水直流。很显然,野猪群在我们到来之前曾在这里大肆地觅食。在山里,野猪比我们强得多,要想找到它们光靠我们两个人和一条狗根本就无法办到。走了那么远的路一无所获,累是其次,一泄气就更不想动了,在小溪旁一块大石头旁我们坐了下来喘口气休息一会,今天看来是空跑一趟了。
我们一边吃着压缩饼干,一边聊着今天反常的现象,“大耳朵”一溜烟地沿着小溪往山谷深处钻去。一包压缩饼干还没吃完,山谷的深处突然传来“大耳朵”的狂吠声,叫声里充满了惊恐。我说:“怪事,“大耳朵”的叫声怎么这么的特别,难道遇上什么令它也感到害怕的动物?”
蒋宁说:“什么动物能让大耳朵都感到害怕呢?不会是碰上老虎吧。”
说到老虎我们浑身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老虎最喜欢的食物就是野猪,听说有野猪出没的地方往往也会有老虎出现,难道它也闻声而来?这家伙可不是吃素的,也绝对惹不起,真要是它来的话那“大耳朵”就完了。不容多想,我们不约而同地一蹦而起“咔嚓”一声将子弹推上了瞠,也顾不上收拾地上的物品马上朝着“大耳朵”狂吠的方向跑去。远远看到它在小溪边上的几块大石头上跳来跳去地狂吠着,一边叫一边还朝着我们的方向看几眼,看见我们跑近,好像觉得有了坚强的后盾,它扑叫得更猛烈了。我们顺着它猛扑的方向看去,情不自禁地也吓得后退了几步,只见一条浑身斑斓大腿般粗四五米长的巨蟒正在吞食着一只野猪,野猪的大半个身子已被它吞进嘴里,只剩下屁股和两条后腿露在蛇口外面。小溪边上一大块草地被碾得稀烂,看情景野猪曾与蟒蛇在此做过一场惨烈的生死大战。巨蟒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根本就不屑一顾,身子不停地慢慢蠕动着,嘴巴一伸一缩将野猪艰难地往肚里咽,蛇头后面的地方胀起一个圈鼓鼓的大包,这种血淋淋的凄惨场面正是大自然弱肉强食生存规律的最真实写证。
蒋宁慢慢地举起手中的步枪向蟒蛇的头部瞄准,我连忙推开他的枪说:“这条蟒蛇能长到这么大不知要经过多少艰辛岁月的风尘洗礼,不知吸取了多久的日月精华修炼才行呀。现在既然是老天爷安排我们与它相遇,我们就算是修德积福,放它一条生路吧。”
他用一种怪异的目光看着我,再回头看看正在有滋有味品尝着美味佳肴的蟒蛇说:“奇怪了,你什么时候生出一副菩萨心肠来啦?看看它口中那可怜的小生灵,恐怕你的善心也无法承救小野猪悲惨的下场。再说,蛇肉可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佳肴呀,你难道不想尝一尝?”说归说,他还是将枪放了下来。
我朝大耳朵挥了挥手,它听话地随着我们不声不响地退了回去。让这条巨蟒在这里一搅,猎肯定是打不成了,我们只好垂头丧气地打道回府。离工棚不远的田边一道清清溪流汇聚成一个四、五个平方大小的小水潭,小水潭里的水有点浑,时不时泛起一串一串的小水泡,好象有很多鱼在活动。
蒋宁盯着小水潭说:“猎没打成,抓几条鱼吃总可以吧,这个水潭的水这么浑,一定有很多的鱼。”
我找来一根树枝往水潭中一插,哇,水潭不大,水却有一米多深,蒋宁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回去找工具来,打不到猎物抓些鱼回去也行,今晚让大家高兴高兴。”说完将两个人的枪背起走回了工棚。
坐在水潭边的草子上,看着涟漪的水面,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时候;我从小就由在农村的姑妈带养,六十年代初期中国正碰上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的生活可以用缺衣少食来形容。我有五个表哥,最小的亚敬仅比我大六七岁。姑妈家孩子多劳力少,全靠勤劳的她起早摸黑挣工分来养活我们,还要顾及表哥们上学读书要交的学杂费。因此,每天太阳还没露脸她就起床煮木薯稀饭、熬猪食、喂鸡等等,天亮孩子们都吃过东西上学之后,她才胡乱的吃上一点稀饭随着生产队长大声叫“出工啰——”的声音,她又扛起农具做农活去了。我长到四、五岁的时候,姑妈和表哥们出工的出工、上学的上学,无所事事的我就满村子跑,上墙掏鸟(姑妈住在李氏大祠堂的厢房里,祠堂里的墙洞、柱洞中有许多的麻雀窝),有时也跟着村中比较大的孩子们到田野上的小水溪抓鱼。抓鱼用的工具很简单,只要一只粪勺和一个鱼篓就行了,看见浅浅的水中有一个新鲜的鱼洞,用粪勺在鱼洞的周围圈上一道泥堤,然后用勺子戽干水,再将鱼洞的泥巴用手爬开,嘿,一条胖胖的泥鳅鱼或鳝鱼就会出现在面前,半天下来就能抓到十多条鱼。晚上姑妈将鱼煎好,虽然没有油只能撒上一些盐巴,但那香喷喷的鱼味让人闻到就唾涎欲滴。
正当我闭着眼睛尽情地想吃鱼那美妙的情景之时,蒋宁扛着一把铁铲和一个铝桶回来了。我们七手八脚地将小溪的水拦住不让它流进小水潭里,然后轮换着用铝桶戽水。两个多小时之后,累得精疲力尽的我们终于将小水潭里的水戽干,我们迫不及待地在烂泥浆水中到处摸了一遍,结果让我们大失所望,水潭中别说大鱼,就是小鱼也没有一条,总共只抓到十三、四个拇指般大的小螃蟹和七、八个筷子头般大的小虾。“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正好是我们那时的最好写照。
垂头丧气地回到工棚,同事们早就吃过了晚饭坐在工棚前闲话聊天。何文俊走过来一看说:“跑去哪里玩了?象个泥猴似的就抓了这么几个小东西?”
听到我们说了经过他哈哈大笑起来:“怪不得只抓这几个小螃蟹虾米,那个水潭前两天我与陆叔刚抓了一次,收获可不小呢,大鱼小鱼可能有五六斤,几个人喝了一天的酒,好香呀。哈、哈、哈”。
原来如此,怪不得白忙大半天。幸好女孩子们去河边洗衣服没看到,要不又要听不少刺耳的风凉话。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奔波了一整天只有这点收获,当然不能白白放过了,点燃煤油炉,将螃蟹和小虾用水洗一洗,加上三、四把黄豆就煮了起来,时间不长,一股令人垂涎的香味在房间里飘荡,嘿,味道还真不错,——我们情不自禁贪婪地猛吸了几口气,好香呀。也不知打开锅盖看了多少遍,好不容易才盼到黄豆螃蟹汤熬好,蒋宁拿来一军用水壶的米酒,我们二个人就坐在床铺上你一口我一口喝了起来。
今天煮的黄豆螃蟹汤吃喝起来让人感觉特别的香甜,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米酒入口也让人觉得特别的醇。在平时,我与蒋宁可以说是滴酒不沾的,这一次,两斤多米酒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喝了个精光,而我们却一点醉意都没有。
许多年过去了,很多事情早已从我的记忆之中消失,唯有这一餐特殊的晚宴牢牢地烙在了脑海里,螃蟹黄豆汤的美味永远不会让我忘记。
在那种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生活,日子自然是极度苍白与乏味的,完全可以说是到了常人承受能力的最低极限。正因为在那种艰苦的岁月里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在艰苦的日子我们学会了忍受,学会了怎样处理和对待在逆境中所碰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也让我们学会了在枯燥无味的生活里怎样去寻求幸福和快乐。
五工区的工作环境特别差,韦副队长在每天的班前会上都会重重复复地说要注意安全生产的事,说归说,大家也认真地对待怎么才能安全生产的问题,但事故还是防不胜防的出现了,而且是一出就出了二件。
出第一件事故的是陈玉明。她驾驶的推土机由于后桥漏油沾污了刹车带,推土机失去刹车功能后轮打滑自然无法正常工作。韦副队长让她将推土机开回工棚旁边的临时维修点进行维修保养。回来时必须经过一段很陡峭的下坡路,这段路不但特别陡峭,还连续有几个急转弯。陈玉明驾驶着没有刹车的推土机在一处急弯处失去控制一头冲入三十多米深的河道里,还算上天有眼也算她福大命大,推土机从山上一路冲下去,碗口般粗的八角树也给撞断了好几棵,而她居然一点事都没有。当她从推土机里爬出来后全然不顾后果张开大嘴仰天大笑三声:“哈、哈、哈”。她这一笑不要紧,可是,推土机却陷入了困境。韦副队长与陆叔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硬是在陡峭的河岸边推出一条路,才将失事的推土机拉了出来。
在事故分析会上陈玉明自然要做检讨,要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当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读完熬了两天才写好的检讨书之后,几个师傅对陈玉明展开了猛烈的批评,那“哈、哈、哈”的三声大笑给她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其中要数唐旭的发言最激烈,他说:“陈玉明发生事故据我分析认为有二点至关重要,一,出了这么严重的事故还敢笑,说明她对国家财产的损失一点都不感到心痛,对自己出的事故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主要表现在责任心不强,说好听一点是技术不过关,临时应急能力不强,这一点可以说是人民内部矛盾。二,出了事故还敢放声大笑,说难听一点就是有磨洋工偷懒的可能,利用机械事故拖工程的后腿,这也是破坏生产的一种表现。我希望组织认真调查,看看她是不是有这种动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绝对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一听唐旭说完周日红就接上了口:“唐师傅,你这样说就太过火了,出了事故应该批评,应该接受教训。可是话说回来,又有谁会愿意出事故呢?说话可要有根有据,现在不是文化大革命,无限上岗上线不合适吧。再说陈玉明就是想搞破坏活动也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你去试试看,谅你不敢将推土机从那鬼地方开下去。”
覃文秀也接着说:“陈玉明的事别扯得太远,大家来到这里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国家的需要,在这里大家应该共同协作齐心合力将工作搞好,尽快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我认为不应为这种事无限地给她戴高帽子,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不利于团结,不利于生活,也不利于展开工作。”
我们这一群平时要好的朋友都为唐旭这样说陈玉明感到忿忿不平,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开来,都说唐旭师傅不该说出这样不利团结无限上岗上线的说话。唐旭是一个老师傅,被一群年轻的后辈一说自然感觉很没面子,因此对我们几个年青人指手画脚骂了开来。年轻人火气重,被骂了几句心里挺不服气,舒心平挽起衣袖就想动手打唐旭,我们也一下子将唐旭围了起来,眼看一场斗殴即将发生,会场一下子乱了套,群情鼎沸眼看就要失去控制。
这时韦副队长站了起来提高声音说:“大家别乱,这里是会场不是斗殴场,你们还有没有组织观念?打斗能解决问题吗?大家畅所欲言谁都可以发言,但必须一个接一个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一窝蜂地说谁也听不清楚。我的看法是陈玉明的事故只能说是一次意外,只要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工作中小心谨慎地处理问题,这种事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同时希望她能加强技术方面的学习,向师傅们多多请教,尽量避免事故再次发生。唐旭师傅的话说得是重了点,但出发点也是好的,大家也不要往心上挂,搞好团结,共同把工作做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经韦副队长一说,大家的情绪才安定了下来,陈玉明再次做了检讨,表示以后一定努力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防止不必要的事故发生。看在眼泪汪汪楚楚可怜的份上,大家终于放过了她。
这一件事故刚处理完毕,紧接着又发生了一件流血事件,这一次受伤者是张立忠。
这一次事故又是谁也没想到的意外。在推土工作的时候侯玉燕驾驶的推土机由于操作失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