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黯夜将袭-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小军朝着几个金属球的方向走去,走了几步忽然想起来什么:“小马,用放射性检测仪查查有没有问题。”
旁边一个同事急忙放下背包,开始翻找起来,掏出一个饭盒大小的检测仪,打开开关,一边四周晃动一边慢慢接近金属球的位置。仪器指针只有微小的偏移,和自然山体的放射性几乎差不多。
几个人放心的走到4个金属球的旁边,小心的用镊子夹起来仔细端详。
金属球的重量有重有轻,不过都是实心的,最大的一个虽然有鸡蛋大小,但比其他三个都要轻,可以猜测是比较轻的金属,而且刚才在正中心模拟太阳的就是它,另外三个金属球看起来都是常见金属,其中一个银白色的小球正在慢慢的蒙上一层模糊的外壳,张小军几乎可以肯定这是钙金属球。不过一切还是得回到基地的实验室具体检测。
5人小队最后检查了一下周围,确定没有遗漏的东西,关掉了录像设备,开始沿着山谷返回。
天空还是不晴朗,乌云低低地压在山顶,之前的路已经基本被冲毁了,他们只得另找一条路。
第二章
张小军看着手中的表格,复杂的参数他兴趣不太大,他关心的几个数据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四个金属球的成分分别为钙、镁、铝、氧。
他抬头看看站在旁边的曹海良,晃晃手中的表格:“金属氧?”本来口气想严肃一点,但是看着对方窘迫的表情,实在有点想笑,“你没弄错吧?这个结论……可不能随便下啊。”
曹海良虽然是材料学的大学生,不过一毕业就到这个比较偏的地方来工作,还没有太多的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出错也有情可原,张小军并不打算追究,他很理解这种情况,说来他自己的专业是理论物理,也是临时指派才来到这里做小组长,上级对这项研究到底要走什么方向也是毫无头绪。
曹海良紧张地解释:“我也思考了很久,但是用现有的设备只能得出这个结论……我自己都不太相信,这不时限到了……”
张小军笑了笑:“没事的,我知道你的难处,前两天已经申请到了专业设备,还有一个研究员,明天就能到位。”
曹海良也咧开嘴不自然地笑笑:“那太好了,我生怕弄错了,这几天都没怎么睡觉。”
张小军放下手中的表格:“前三个金属球的成分就这样吧,我觉得应该不会有太多问题,等新的研究员来了主要分析最后一个就好,你的工作已经很不错了,回去睡个觉吧。”一边说一边朝曹海良挥挥手,看着曹海良转身,又补了一句:“对了,新来的是个小姑娘哦。”
曹海良这才放松下来:“哎?是吗?这地方还有女生愿意来啊?”
张小军看着他嘴角掩饰不住的高兴也觉得好笑:“人家就是调过来工作一段时间而已,这么短的时间哪能找到合适的人呢,从其他部门临时指派的,你可要抓紧机会。”
曹海良“嘿嘿”笑着:“看您这话说的,我先睡觉去了。”
等曹海良走了,张小军才又拿起检测表来仔细看,他并非完全不相信最后一个金属球的检测结果,只是这个结果有些太离奇,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甚至怀疑曹海良是用什么办法测出来的,如果真是氧金属,首先常温下保持金属态就不可能,至少他所知现在的技术还没办法达到,更别说以他们的条件来检测成分了。
他闭上眼睛揉揉太阳穴,从上次诡异的雨天,已经过去了4天,这几天他也一样没好好睡觉,想要搞清楚的问题太多,而且一点方向都没有,最后他只能寄希望于这几个金属球上,这样才对曹海良还有其他同事逼得紧了些。他站起身,看看表,已经是晚上9点多,干脆也回宿舍睡个觉吧,这次躺下来一定要什么都不想。
第二天一早上班,曹海良本来对新同事有些小期待,在这个大部分都是中年人的研究所里年轻人很少,隔壁的兵团大院也不能随便进去玩,所以大多数时间他只能和另一个办公室的小马聊聊。不过远远看到张小军领着一个女同事过来的时候,他使劲揉了揉眼睛。
张小军还没走近就开始对曹海良说:“来,小曹,认识一下,这位就是新来的同事程雪,以后你俩一起配合工作,你这两天多带她熟悉一下环境。”
程雪伸出手,本来想郑重的问一句你好,不过看到曹海良呆呆的眼神还是没绷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张小军有些不解的看着眼前的两人,然后也笑了:“你俩认识啊?”
程雪放下手,不去理会曹海良的窘迫,转头对张小军轻快的说:“张哥你猜对了,其实我俩是大学同学。”
“哦?”张小军看看曹海良,“你小子见了老同学怎么不表示一下啊,程雪你别介意,他这人平时也不是这样,这两天太累了吧,一直没休息好。”然后指指对面的桌子,“你就坐这里吧,正好你俩也认识,平时交流应该不困难,这我就放心了。”
程雪走到桌前:“张哥你先忙吧,其他的事情我问曹海良就行了。”
“行,行,中午吃饭时候咱再聊。”张小军眼里含着笑意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程雪放下刚领的笔记本和笔,从肩上放下包,掏出来杯子、小勺、一小瓶喷雾剂,护手霜……一边摆放一边笑盈盈地看着此时低着头的曹海良:“怎么,装不认识我啊。”
曹海良好像终于下定决心一样抬起头来,回应一个僵硬的笑:“没想到是你啊。”
程雪手上的动作没停:“是啊,上边安排的时候我本来还犹豫了一下,没想到这么巧吧。”摆好了东西她坐下来,“一会儿一起去实验室吧,新设备和我一起来的,听张哥说这事儿特别急,我想快点开始工作。”
说到工作,曹海良才觉得轻松了一点:“行,等等就让你见证奇迹发生的时刻。”
张小军看着手中的分析表,眉头皱了皱:“所以这就是最终结果?”
程雪看看曹海良,示意他来说,曹海良赶紧接上话:“是的,这是我俩没日没夜做实验的结果,因为没法直接检测到它的成分,只好用了排除法,最后锁定为金属氧,这个结果基本上是可信的。”说完后有点紧张得看着张小军。
张小军沉思了一下,抬头看着两人:“我相信你们的工作,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这东西我打算交到上级部门去,毕竟有点超出常识范围了,我们有必要更加谨慎一些。”
曹海良和程雪都点点头。
张小军接着说:“不过你俩还是要和我一起讨论一下这些金属球包含的意义,明天上午咱们一起去那个山谷里转转,现场可能更好描述一些,顺便,就当是休息休息。”
程雪高兴的说:“行啊,我挺喜欢爬山的,以前上学时候我和曹海良还比赛爬山来着,”说着看看曹海良,“他那时候跟我打赌,说我赶不上他的速度。”
“那我猜,小曹肯定输了。”张小军看着嘿嘿笑着的曹海良,肯定地说道。
“他才不好意思说呢,”程雪瞥了一眼曹海良,“你私下里问他吧。”
“你们的秘密呀,我估计还有不少。”张小军说着从抽屉里抽出一叠有点泛黄的纸,递给眼前的两人,“这是30年前的金属球检测报告,好容易找到的,你们仔细研究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帮助。”
曹海良有些疑惑地看着检测报告:“你是说,30年前也发现过这种金属球?”
张小军说:“是啊,我知道的细节不多,大部分都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当年的金属球都是普通金属,钙、镁和铝,后来没研究出来什么结果,也就没再继续了。”
曹海良一边翻着检测报告一边说:“也就是说,这两次都有这三种金属啊,所以它们之间可能有什么联系。”
“对,”张小军的眼神向远处聚焦,“我也觉得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问题,所以翻了很久以前的资料,幸亏文字资料在搬家时候还都保存着,那三颗金属球就没这么幸运,早就找不到了。”
程雪小声嘟囔着:“钙是20号元素,镁是12号元素,氧是8号元素,铝是13号元素,他们之间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
张小军笑笑:“咱们都好好想想吧,明天上午去爬山清理一下头脑。”
爬山时候是晴天,张小军特意没爬的太快,慢慢领着曹海良和程雪从上次洪水冲击的山谷里爬上去,他似乎还能感受到那天山洪在脚下奔腾汹涌的感觉。
曹海良躲开一块大石头,往山顶的方向看了看:“这洪水真厉害,这么大的石头都给冲下来了。”
“是啊,”张小军指指上次他躲避洪水爬上去的那个山坡,“我就是在那儿摔倒的,当时真怕自己就交代在这儿了,顺着洪水一起冲下山去。”
曹海良摇摇头:“那可不是什么好玩的,我小时候去旁边景区爬过山,好像叫梅力更还是什么,回来时候遇上下雨,山洪把国道都给冲断了,我站在边上,看着有只山羊被洪水翻滚着冲走,当时吓得不轻,我以前看到黄河的水流也没那么恐怖。”
张小军笑笑:“当时可没顾得上害怕,要不然腿软就惨了。”
程雪一路上都比较轻松,不过一直在思考着什么事情,不太说话,这时候开口了:“张哥,我和曹海良昨天想了很多,我们有个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
张小军停下来,转身看着正在迈过一个小水坑的程雪:“尽管说,咱们正好也休息休息。”
程雪也停下来,找了块大石头轻轻坐上去,理了理头发,抬眼看着张小军,说:“这个想法可能有点离奇,不过我俩越讨论越觉得有意思。如果30年前那个小队没有破坏正在进行实验的现场,很可能留下的金属球也会是4个,而且,他们代表的是日期。”
“日期?”张小军想了想,“你们这俩小鬼头,真的是用1天时间想出来的?”
程雪有点惊讶:“看来张哥你也有这个想法?”
“我也是想了好久,这是其中一种猜测,不过没有太多理论支撑。”
“好吧,”程雪继续说,“我们把金属球排列组合了一下,选出最可能的日期是这样:30年前的金属球排列出2012年某月13号,和发生异常的日期正好对应,如果当时现场没有被打断,我想第四个很可能是6号碳元素,这个月是6月,符合对应原则,从这次发现的金属氧来看的话,碳元素被做成金属球的可能性很大。”
张小军一边听一边低头陷入沉思中,一会儿抬起头来:“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人,他们是在提醒我们下一次异常出现的时间点,根据这次的金属球来推断,就是……2012年8月13号,也就是不到两个月之后。”
程雪点点头:“这次的间隔时间有点短。”
“好处是很快就可以验证。”张小军不自觉的来回摸着下巴,“如果到时候真的验证了这个理论,我们的研究可能会立即受到上级的重视。”
三个人接下来都没说话,各自想着心事。
休息了一会儿张小军挥了挥手:“继续爬山吧,先不谈工作了。”
第三章
张小军看看旁边严阵以待的一队人,办公室的几个人基本都来了,曹海良和程雪都是第一次出任务,所以显得特别紧张,本来他不想带着他们,今晚万一有什么危险,他也不好交代,不过禁不住他们俩的央求,还有,马倩替他们说的那句话。
说到马倩,他看了看站在树后的人,光线很暗,不过还是能看到她一身野外作业服,粗布裤子和吸汗长袖衬衫,长发都挽在帽子里,瘦削却不单薄的身材显得很精干。
他拍掉刚趴到胳膊上的蚊子,果然还是马倩细心,自己只想着夏夜里的闷热,没想到野外的蚊子会这么厉害,驱蚊胺也快抵挡不住了,短袖绝对是败笔。
上面说过可以找任何可靠的人加入项目,但如果项目进入保密流程,这些人将不会继续参与,他想来想去,大概只有马倩合适,就这样他还是过了好久才下决心打电话。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平静,让他有些慌乱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他在心里摇了摇头,这么多年过去,他们都成熟了,他想多了。
马倩没有太多考虑就答应下来,平静的好像他们只是普通同事关系,记得当年他们分手时候马倩哭了一晚上,他装着无动于衷,说理解她父母的决定,但他心里针刺一般疼,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痊愈。
张小军又转头看看曹海良和程雪,这两个家伙大概和自己的经历异曲同工,虽然没问过他们,不过他心里感觉得出来,他们俩的故事和他的一定很相似。他自嘲的笑了一下,虽然他们不是一个年代的人,不过发生在身上的故事都是一个一个的循环,再怎么翻新也逃不出那个大圈圈。
他让两个孩子躲得远一点,这样风险小一些,他不太在意自己的安全,到这个岁数还没结婚,大概有时候真的不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不过他今晚的重要任务是保护马倩的安全,他毫不怀疑一旦有危险,他会奋不顾身的扑到马倩前面替她挡着。
“老张!”马倩的一声轻喊打断了他的思绪。
张小军走到马倩身边:“红外线摄像机装好了?”
马倩最后调整了一下三脚架:“应该没问题了。”她挥手赶走张小军肩膀周围飞舞的蚊子,“再涂点驱蚊胺去,要不今晚你别想好好工作。”
“遵命!”张小军说完忽然觉得有些尴尬,已经这个岁数了,怎么突然像小孩子一样。
马倩也发觉了,瞥了一眼:“别不正经,有孩子在旁边呢。”然后看了看四周,“我看应该差不多了,就等着他们吧,你也真大胆,他们也没说时间,你就这么确定是晚上?”
张小军正打开驱蚊胺的盖子:“我也是猜的,不过我的直觉应该还可以,这不白天他们就没出现嘛。”他心里没说的是,如果今晚也没有出现,那么关于金属球是日期提示的说法就是错误的,他们一段时间以来的准备工作也将白费。
马倩找了个地方坐下:“那我的直觉也告诉我,今晚不会有什么危险,不会比你们近距离观察放射物更危险了。”她抬眼看着往身上喷驱蚊胺的张小军,“我真搞不懂你们几个人,别人就不说了,你一个学物理的,看到蓝色放射状闪光还站那么近,最后才想起来测量放射性,你到底怎么想的。”
不过还没等张小军回答,她忽然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