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七步成湿-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月十三,秋高气爽。
  这正是曹操班师归朝之日。汉帝认为曹公许久未见家人,定是十分想念。便命曹家之人都前去迎接曹操。
  曹植第一次见年轻的帝王。
  刘协九岁为帝,如今尚未至弱冠。他身着一夕黑底红纹长袍,虽常年养尊处优,俊朗的面容却因内忧外患而略显忧愁。瞧见曹丕,笑容满面地交谈几句,顺带夸奖了其他曹氏兄弟,而后便安安静静地坐在椅上,遥望远方。
  司空归来,君王其实并不需要当街相迎。只是一则曹操已掌控大权,二则刘协为人懦弱,是以便不顾孔融劝说亲自来了。
  视线中很快出现了一群黑点,极快逼近城门。为首列十余名武将,身骑高头大马,精兵胄甲。马车,兵马绵延不绝。目之所及,尘土飞扬,无穷无尽。
  所有人的心,皆提了起来。
  为首是辆并不豪华的马车。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曹操的马车。
  帘后伸出一只手。
  这只手苍白劲瘦,指尖修长。这只手甫一出现,便吸引所有视线。
  曹植眉头高高挑了起来。
  然令人失望的是,出来之人绝非司空曹操,仅不过一位清瘦而俊逸的男子。他身着一袭苍蓝长衫,眸光深邃而纯净。见所有人目光集中在他身上,也不怯弱。待下了车,躬身静候一旁。
  ——他是谁?
  这人不若武将威武,定是个文官。但有资格坐在曹操身旁的荀彧已年近四十,绝非如此年轻。
  曹植注意到他掩唇轻咳了两声。不管他是谁,若因伤寒而与曹操同坐一车,定是曹操极为器重之人。
  帘后又伸出一只手。
  这是一只黝黑强壮的手,手指亦是粗糙而有力的。对比先前,这只手算得上粗鄙、难看,但曹植非但不觉得粗鄙难看,甚至不由自主心惊胆颤了起来。
  ——这才是曹操的手。
  然后,他终于见到了他的父亲。
  他身形并不高大,修长。相貌也绝不俊朗,英武。然他仅是站在那里,甚至无需一动,便给人以深不可测,翻手为云则世人莫敢不从之觉!
  传说中的……霸王之气?
  曹植眼睛下意识缓缓眯了起来。
  心底滋生的是难以忽略的敬佩、忌惮,他狠狠闭了闭眼,再睁开之际,眼中已充满与曹丕等人无差的期许、濡慕……
  曹操的目光已放到了刘协身上。
  他看着面前年轻的帝王,面上神色无一人能猜透。正当所有人皆猜想他下一步作何表现时,曹操居然拂开衣摆,躬身就要跪拜:“臣曹操叩见陛下。臣蒙皇恩庇佑,幸不辱命,得以诛杀吕贼收复徐州。”
  他之后,众人皆拜,一时声势滔天,震耳欲聋。
  刘协见状赶紧上前一步托着曹操双手,将人扶起。他满面感动与笑容:“曹司空辛苦了!”
  曹操闻言反而躬身一礼:“微臣叩谢皇恩。”
  曹植都忍不住勾起了唇角。
  这两人,一个在四年前挟天子恨不得取而代之,另一个为其掣肘恨不得夺其权啖其血肉,但如今君臣相见,景象居然如此和睦,甚至不明所以之人都要感叹动容——演技该多好的两人啊!
  哪像自己,只会装可爱还得被人欺负呢!
  两人又说了几句恭维话,刘协便忧虑道:“朕听闻袁绍已聚兵马欲取许县,不知爱卿可有对策?”
  曹操恭敬道:“此事需从长在议,陛下不若先行回宫,听微臣细细道来。”
  软弱的帝王叹了口气:“朕也唯能依爱卿了。”语罢,便上了撵车打道回宫。
  曹操则转身道:“曹仁。”
  “末将在。”
  “你先将兵马安排妥当,再随我进宫。”
  “得令!”
  曹操摆了摆手:“奉孝就别去了。你大病未愈,就回府上好好歇会罢。”
  一旁静候在旁的青年男子这才开了口:“奉孝多谢主公。”
  最后曹操才看向了自家人。
  他目光扫过卞氏等女眷,眼中居然有了一分柔情。而后瞧着许久未见的孩子们,约是想到了常年征战,他最终只感叹了一句:“都长大了啊!”
  曹操既随刘协回朝堂了,曹家一家子便都在卞氏带领下回了家。
  如今大敌当前,曹操定不会长期逗留,也可能今日客宴众将,明日便要出发。卞氏叹息,上下忙碌了起来。
  卞氏给郭嘉安排的院落,是与曹植一路的。虽有仆役,曹植还是带着郭嘉认认路。
  一路相对无言,唯有郭嘉不时轻咳,曹植便随意找了个话题:“我闻郭先生得了风寒需好生静养,先生可还安好?”
  郭嘉笑了笑,既无谦卑亦无傲慢:“奉孝无碍,多谢四公子关心。”
  曹植一手搔了搔后脑,傻笑了起来:“不谢不谢,无碍便好。”
  而后两人又是相对无言。
  院落终于已在眼前,曹植道:“便是此地了,请军师安心住下,你们好生伺候军师。”
  四名仆役应下,进屋收拾了起来。
  “如此,我便……”
  曹植正要离开,不想郭嘉忽然俯下身,更凑近于他。双目相对,曹植只觉眼前双目说不出的深邃莫测。“年前我听闻四公子受袭一事,现下四公子可否将当夜情形细细说来?”
  ——年前庙会当夜之事,知晓的人只有卞氏、曹丕、杨修,而此后他也闭口不谈此事,知晓之人亦皆保持沉默,除了曹丕莫名通缉几人。
  曹植瞳仁下意识微缩。
  看来自家父亲之于郭嘉的信任,需重新估计了。
  但,此刻郭嘉忽然询问,又是何故?
  是随口一问,抑或特意而为?若是特意,是否他推断出对方何人?
  曹植心念几转不过瞬息。郭嘉紧紧凝视小孩,见他异常表情也似未曾发现什么,依然微微而笑。
  曹植眨了眨眼。
  郭嘉见之,也眨了眨眼。
  曹植努力想了想,眸中浮现出一丝委屈道:“那个……其实我都差不多忘记了。”
  “四公子记得多少,便说多少。”
  “嗯……我记得那一日雪色倾城,天很冷,没有阳光……额,晚上本无阳光。我突然想看看庙会,便带着小厮与两名侍卫出了门……”曹植缓缓说着。他似是边回忆边一字一句说。他用了大量词句形容了庙会之盛大,而后用寥寥数词说完从他发现自己陷入危机之后的事。
  郭嘉静静听着,没有半点不耐。他凝视着小孩,恍若看透人心的黑眸里浮着淡淡笑意:“这么说来,四公子是看出了那几人的不凡,所以才打算逃跑?”
  “呃,对啊。”
  “然后你发现城门也为他们所控?”
  “……啊?呃,是啊……”
  “接着你利用他们来回找人的时间,攀着车底出了城门,躲了一夜?”
  “……嗯。”
  郭嘉忽然换了个话题:“如今袁绍兼并公孙瓒,拥兵十数万,而我曹营不过三万兵马,居然要与之为敌——四公子可觉惧怕?”
  曹植再眨了眨眼,缓缓摇了摇头。
  “哦?”
  曹植咳嗽一声,摇头晃脑天真道:“夫子说,荀令君与郭奉孝既在,有何堪忧?”
  “四公子的夫子是杨修?”
  “是。”
  郭嘉略一沉思,而后缓缓笑了起来。他笑的模样甚是温和,眼中也没有任何高高在上:“我知道了。”
  他说罢,转身进屋。留小孩一人在原地,狂擦冷汗。
  因迎接曹操归来,是以曹植误了清晨学习。曹植回去的时候,见杨修悠闲坐于亭中,一手持琴谱,另一手挑动琴弦。
  曹植坐到他边上,道:“先生,郭军师问了我去年庙会之事。”
  “哦,你如何回答?”
  曹植不假思索道:“就照实说了呀。”
  杨修放下琴谱,嗤笑一声:“要能信你这话,我就和你一般傻无二了。同算无遗策的郭奉孝说话,感觉如何?”
  曹植心中两行宽面泪,斩钉截铁道:“好,太好了!”
  杨修掀了掀眼皮:“哦?”
  “郭先生温和有礼,哪怕与我一个小孩说话也未曾有丝毫的倨傲清高,让人简直如沐春风。”
  “呵呵。”
  “……”
  午后曹操归家,当夜大宴。
  翌日,曹操将诸事安排妥当,召曹丕、曹彰,曹植三人入书房。
  先考校了三人功课,对曹丕与曹植对答如流十分满意,而后训斥了只知武学而不读文史经论的曹彰。
  曹彰却道:“儿以为,身为大丈夫,应如卫青、霍去病一般,领兵十万纵横驰骋于无垠沙漠间,驱逐戎、狄,立大功、建名号!”
  曹操瞥了他一眼,转而问曹丕与曹植道:“今次之战,你们如何看?”
  曹丕静思片刻,斟酌道:“儿以为,袁绍虽兵强马壮,但为人好猜忌,嫉贤能,营中人才凋零。而父亲麾下有荀大人、郭大人,贾大人等贤才,用兵已胜一筹。”
  曹操颔首道:“丕儿说的不错。”
  他起身走了几步,笑了起来:“为父二十岁的时候,十分钦佩袁绍。为何呢?因为他是四公之子,家世显赫。三十岁的时候,为父与他同朝为官,面上尊敬,心中却瞧不起他了。为何呢?因为正是他,引董卓入朝,使朝堂动荡。而为父,早告诉过他,这么做不亚于引狼入室,他必将自取其祸。四十岁时,为父与他各为一方霸主,简直开始鄙视他……”(这一段话引自新三国)
  三人静静听着,心中计较半点不显。
  曹操道:“丕儿所说一点不错。彰儿,你呢?”
  曹彰略带稚气的声音坚决道:“父亲定可大获全胜,儿愿随父亲出征!”
  曹操点点头,又看曹植道:“植儿,你呢?”
  曹植却只是道:“父亲精兵所至,定可所向披靡。”
  曹操看了曹植一眼,什么也不说,又对曹彰说:“既然如此,你便随我一同前往官渡。我知道你心里所想不外乎领兵打仗,自然需耳濡目染。”
  曹彰闻言大喜,几乎安奈不下激动之情:“孩儿听令!”
  曹操不管他,又对曹丕道:“丕儿,我将许昌交由于你,但只留八千老弱残兵。你,能守得住么?”
  曹丕愣了愣,而后斩钉截铁道:“父亲放心,儿定能守住!”
  曹操这才挥了挥手:“好了,都下去罢,好好向夫子们学习。”
  见难掩欣喜的曹彰与神色还算淡然的曹丕,曹植心下想的却是五个字。
  世子……之位么?


☆、8如此野心

  十一月下旬,又是一个寒冷的冬日。
  曹操已引兵至官渡,他走时带走了曹彰,命曹丕掌八千老弱守住许昌。
  不管前线如何紧张激烈,曹植的日子一如从前。
  上午随杨修习文,下午与王奇习武。
  前些日子许昌又下了场大雪,整座城都慵懒了。
  杨修将竹简置于一旁,淡道:“今日你我不习文,来说说这一场战事罢。”
  曹植愣了愣:“啊?”
  杨修轻笑了声,他唇角斜勾,双手交叉置于双腿之上,姿态优雅清傲:“袁绍领兵十万,骑兵两万,而我军最多三万精兵,双方不可同日而语。我平日教你文学礼仪,却绝不想你只懂这些,而不懂奇谋诡计。”
  曹植恭敬道:“学生洗耳恭听。”
  杨修竖起一根手指摇了摇:“不不不。不是我说,是你说。”
  “呃?”
  “现在唯有你我两人。你是怎样的人,我已有所了解。我想听听作为曹公的儿子,你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
  自那日他说“曹植不同从前”后,曹植便再不直说那些怪异的想法了。杨修一方面对他的戒心表示了赞赏,另一方面也觉得莫名不悦。
  曹植双眼缓缓浮现出三分天真七分困惑:“……学生不太懂诶……”
  杨修掀了掀嘴角:“呵呵。”
  “……”
  “为师忽然想到,卞夫人每隔三月总要来询问为师你的学习进度。你说,我该怎么回答好呢?”
  曹植想了想,继续用着天真的语气说道:“学生以为这场战我方有荀大人,贾大人,郭大人,非赢不可。”
  “你说下次若为师同你母亲说你顽劣不堪,会如何呢?”
  曹植伸手擦了擦额上并不存在的汗,道:“更何况人心所向,父亲英勇无敌……”
  “顽劣不堪似也不足以形容,再应加上目无尊长、举止轻佻吧。”
  曹植含泪:“我真不知道……”
  杨修干脆绕起了口令:“你知我知,我亦知你知我知。四公子,你这样很不好,给为师带来了极大困扰。”
  曹植表情几乎要哭出来了:“学生是真的不懂啊啊啊啊啊……”
  杨修定定看了他许久,笑了起来:“你当真不愿说,那便由我来说吧。”
  ……呃?
  曹植正准备撒泼打滚否认,突然听闻此言,一时有些转不过脑子,只能傻傻眨眼。
  “曹公为与袁绍一战,早已扫除障碍。如今袁术病死,张绣归降,刘备溃逃,刘表中立,而孙策守江东,局势甚为明朗。”
  曹植眨了眨演,挺直了脊背仔细听讲。
  “此前,朝廷希望此战主和——献帝不愿战,正因双方差距悬殊。但曹公主战,甚至急战。我想这几日你应反复琢磨着郭奉孝曾询问之事,想来心里也有了计较罢。”
  曹植呼吸顿了一顿。
  事实上他这几日确实一直在琢磨此事,但由着杨修说出来,这感觉仿佛是肚子里的一条虫儿……爬出来了。
  “当然,你心中所想我就不猜了,我来说献帝。他是否以为曹公一心送死,继而打算一搏?”
  杨修说道这里,冷笑了声。他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
  曹植心跳骤快。
  一年前有人欲抓获曹家兄弟,计划失败。后曹丕查得,有人与画像中人交谈过,依稀记得北方口音较浓。他曾猜想许多次袁绍为何这么做,皆无所获。直至不久前,方才恍然大悟。
  袁绍确实很有可能对付他们曹家之人,但直接杀了曹氏兄弟还正常点,要抓他们去战场上威胁曹操,未免太可笑了罢!
  想来,也唯有他人嫁祸了。
  至于嫁祸之人——刘表、公孙瓒,孙策等人哪有如此闲情,唯一符合的人,不正是许都这一位么。
  作为一个憋屈的帝王,献帝终于不满曹操控制,欲真正掌权。第一步控制曹家人,尤其是曹氏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