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陵新传-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京的约翰逊和布菜德雷、塔斯塔德举行紧急磋商。中午和下午又陆续得到了朝鲜战况的进一步报告,获悉:南朝鲜第一师在瓮律、开城被歼,第七师被击溃,春川被围,江陵失守,共军主力指向汉城。麦克阿瑟、约翰逊、布莱德雷和诺斯塔德再次开会到深夜,会上,麦克阿瑟提出了一份“在亚洲遏制共产党的战略计划”,经约翰逊、布莱德雷等人研究赞同后,交由约翰逊向杜鲁门转达。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1。立即援助南朝鲜,并建议由台湾调一个军驰援南朝鲜;2。认为台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应以海空军保卫该岛,并给予蒋介石以广泛的军事援助;3。加强菲律宾和印度支那的军事力量;4。保卫日本的安全。征得约翰逊和布莱德雷同意后,麦克阿瑟连夜派出以费尔德为组长的“驻台湾军事联络组”进驻台湾,同时致电蒋介石,通报朝鲜战况和向台湾派驻联络组的决定,并询问蒋介石在确保台湾安全的前提下能否派一个军驰援南朝鲜以及台湾所急需的援助,并请蒋介石严密监视大陆中共的动态,对大陆沿海采取积极的行动,以探测中共对台湾进攻的紧迫性。

6月26日晨,李承晚再次向蒋介石急电求援,蒋介石便立即召集陈诚、俞大维、叶公超、周至柔、孙立人、王叔铭、桂永清、黄镇球、彭孟缉、萧毅肃、俞济时和王世杰等在阳明山“总统官邸”开会,直到深夜。

26日中午稍过,美军驻台湾军事联络组在组长费尔德率领下,由东京飞达台北。“国防部”厅长赖名汤。刘廉一前往接待,并陪同费尔德到阳明山会见蒋介石,费尔德向蒋面交了麦克阿瑟的亲笔信件。

当蒋介石“得悉北朝鲜发动了全面的武装进攻,已断定南朝鲜将难以进行有效的抵抗,所以他首先考虑的是用什么办法及时地对南朝鲜作有效的援助,以“击破北朝鲜共军的进攻”。蒋介石同费尔德等人从外交到军事,从保卫台湾到援助南朝鲜等备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决定派遣52军(附3师)立即作开赴朝鲜战场的准备,并对52军的干部配备、兵员装备的补充更换、运输等问题作了部署。当天下午蒋介石分别向李承晚、麦克阿瑟复电,表示一经同意,52军即可经空中和海上运赴朝鲜战场,投入战斗。同时通过外交程序向杜鲁门提出这项建议。

在美国布莱尔大厦杜鲁门召集的晚餐会宣读麦克阿瑟关于“在亚洲遏制共产党扩张的计划”时,宣布了蒋介石的这项建议。当时,约翰逊、布莱德雷和柯林斯从朝鲜战争的实际需要和军事原则考虑,都主张接受蒋介石的建议。杜鲁门也表示:当他听到蒋介石愿意派兵援助南朝鲜时,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应当接受蒋委员长的这番好意”。他并且希望看到有尽可能多的联合国会员国积极地参加“对朝鲜的行动”,他还希望联合国发出号召并组织行动。

国务卿艾奇逊则对台湾出兵南朝鲜一事坚决反对,他说:“当前台湾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区,麦克阿瑟明确指出了这个危险,所以我们才决定派

第7舰队和13航空队去保卫台湾,怎么反而叫台湾跑到别处去保护他人呢?况且蒋介石的军队并不见得比南朝鲜军队高明。这样就不如把这些需要给蒋介石的装备直接送给南朝鲜,其效果是可以预期的。”约翰逊马上进行辩解,说台湾只是缺乏海空军,其地面部队在亚洲地区的反共国家中却是最强大的。蒋介石要求派去支援南朝鲜的52军,是蒋介石在东北的60万军队中唯一没有被中共消灭的一个军。约翰逊认为在第7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后,从台湾调52军去增援南朝鲜是可取的。杜鲁门看到双方相持不下,争论不休,遂宣布暂予搁置,望待下次会议再从长计议。

6月27日,麦克阿瑟又向杜鲁门告急,并再次请求批准蒋介石的建议。

而艾奇逊却将他收到的建议蒋介石出兵的电报擅自扣压,并继续反对讨论蒋介石派兵援助南朝鲜的建议。

6月28日,蒋介石驻美“大使”顾维钧和胡适在白宫会见杜鲁门时,面交了蒋介石建议派军驰援南朝鲜的电报副本。杜鲁门表示他是十分愿意接受蒋介石的意见,同时答应将扩大对台湾的军事援助。

麦克阿瑟于6月29日,从朝鲜前线视察回到东京后,第三次急电杜鲁门,请其从速采纳蒋介石的建议。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上将也向杜鲁门进言,应当接受麦克阿瑟的请求,批准蒋介石的建议。杜鲁门、约翰逊、布莱德雷、柯林斯都主张动用蒋介石的52军,而不急于使用在日本的两师美军。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但可以争取时间,及时稳定战局,并且可以减少美军的伤亡损失,使有限的美国地面部队能够在紧急情况时使用到别的更重要的地方去。可是,艾奇逊和国务院却一致反对。艾奇逊用一种歇斯底里的神情提醒约翰逊和布莱雷德等人注意中共6月28日声明所包含的严重性和蒋介石关于援助南朝鲜声明发表后在西方盟国中所引起的震动和惊愕(注:中共声明即6月28日周恩来针对杜鲁门的6月27日所发表的声明。蒋介石声明,系指蒋介石在6月26日晚广播讲话中所讲对南朝鲜将进行军事援助和派兵驰援的事)。艾奇逊说:“中共的声明不只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威胁,而且是他们打算出兵干涉的预兆。如果蒋介石的军队开进朝鲜打击北朝鲜共军,毫不怀疑,中共必将加借地进行还击。那样一来,朝鲜战争马上就会扩大,局势的发展也必然难于控制,其结果不仅美国将要深深地陷进去,而且会把我们的盟友吓跑。”

蒋介石的建议和麦克阿瑟的三次请求,终于在艾奇逊的阻挠下,于6月30日被杜鲁门最后否决。

7月1日,52军各部队也先后收到命令,重新恢复正常的军事训练和沿海的防卫施工。

蒋介石二度准备出兵朝鲜是美军在朝的“圣诞节攻势”遭到了彻底失败之际,当时美第8军和10兵团都面临着极其危险的处境,麦克阿瑟立即请求采取下列步骤,以期挽回败局,减少美军伤亡:(1)紧急从台湾空这一个军增援第8军,进而救援在东线被围的第10兵团向兴南突围。

(2)请求授权他派飞机轰炸中国境年的军事目标,并封锁中国的海岸。

(3)促使蒋介石在华南、华东地区采取积极的军事行动以牵制中共,使其不敢向朝鲜战场增兵。

同时致电蒋介石告以南朝鲜在战争中的危急情况,请其仍派52军前往朝鲜战场解第8军之围,并说已分别从冲绳和菲律宾派出飞机和船艇载着补充52军的武器装备驶向台湾,以接运该军从空中和海上驰赴平壤地区。

麦克阿瑟希望52军从速完成作战准备,一俟杜鲁门总统批准,即可启航赴朝。他还请蒋介石火速派出一个参谋指挥军官代表团,立即飞赴汉城,会晤联合国军司令部参谋长诺斯塔德和第8军军长华克,当面商定52军到朝鲜战场后有关问题。

11月28日上午,蒋介石收到了麦克阿瑟的上项电报,下午便在阳明山召集紧急军事会议。参加者有周至柔、萧毅肃、侯腾、孙立人、王叔铭、桂永清、黄镇球、刘玉章、胡琏、刘安祺、唐守治、阙汉骞、赵家骧、陈麓华、郭永、王楚英、杨敬斌、何志浩、刘明奎,另外还有陈诚、俞大维、叶公超、王世杰、蒋经国及其美军联络组长费尔德等。蒋介石扼要说明朝鲜的战局和麦克阿瑟的请求后,宣布:仍然决定派52军驰援南朝鲜,限24小时内完成出发准备,要求空军加强对大陆的侦察,海军及金门、马祖的防卫部队要加强战备,随时应付共军的进攻;空军、海军均应密切同第7舰队及驻台美国空军的联系;另就加强台湾防务和增援前线岛屿作战的问题,52军的战备问题及将运到台湾的武器装备的接收处理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并作出了决定。

同时他又指派候腾、陈麓华、郭永、王楚英于29日凌晨飞往汉城,同华克等商洽52军到达朝鲜战场后的作战行动及其他有关事项。

麦克阿瑟于28日急电杜鲁门,要求空运台湾的52军驰援南朝鲜,杜鲁门接电后立即召集国防部和国务院有关首脑会议,研究有关问题。虽然柯林斯和布莱德雷主张接受麦克阿瑟的意见,空运台湾的52军援助南朝鲜并轰炸中国东北,但艾奇逊、杜鲁门都害怕苏联出兵和中共增加兵力,再加上英国的反对,杜鲁门于29日复电麦克阿瑟拒绝其建议。麦克阿瑟一气之下,又于12月3日再次给杜鲁门发去一份措词激烈的电报,电述朝鲜局势严重,如不采纳他的建议,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杜鲁门不仅不为麦克阿瑟的威胁所动,而且下决心要除掉麦克阿瑟,遂于12月6日给麦克阿瑟下了一道严厉的命令:(1)禁止他采取任何未经许可的行动,并责成他用现有的兵力保住阵地并尽力保存实力。

(2)禁止他发表任何未经国务院批准的政策性声明。

但麦克阿瑟却不甘心受杜鲁门的桎梏,分别向马丁、惠里等申述他与杜鲁门、艾奇逊在朝鲜、台湾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他已知道杜鲁门正在策划除掉他的步骤和设置整他的圈套,但出于与蒋介石的密切关系和要全力给予支援的目的,他在12月6日电告蒋介石取消52军行动计划的同时,向美国国防部建议将驻台联络组升格为“美国协防台湾军事顾问团”,保荐骑一师少将师长蔡斯任团长,进一步扩大对蒋介石的军事援助,并把南朝鲜的兵力扩充到30万人,再编25个师。这项建议在马歇尔、布莱德雷的赞同下,很快被批准。52军驰援南朝鲜的行动于12月6日第2次被取消了。

蒋介石前两次要派52军驰援南朝鲜之事已成为过眼烟云。但是,到了1952年5月,在李奇微调往欧洲,克拉克到东京上任不久,又刮起了一阵“从台湾调一个军去朝鲜战场替换美军”的风。于是,第三次从台湾国民党调52军开赴朝鲜战场作战的计划又在东京、台北、华盛顿之间热烈地讨论起来了。克拉克由意大利调到东京后,发现在苏联虎视耽耽之下,日本的防务极其空虚,除7万5千名警察外,竟无一营美国的地面部队,他非常吃惊,遂向五角大楼和白宫建议:从台湾抽一个军到朝鲜战场,以便从朝鲜战场抽出3师美军去防守日本。他满以为这项建议能获得通过,遂同时电告蒋介石预作准备。蒋介石明知只要杜鲁门还在白宫、艾奇逊还当国务卿,从台湾派军队去南朝鲜的事就永远无法实现,但他为了配合克拉克的行动,还是叫孙立人进行准备。到了6月下旬,艾奇逊又顶住了五角大楼和国会的压力,再一次使杜鲁门拒绝了克拉克的建议。克拉克深怀歉意致电蒋介石,请其撤销52军支援南朝鲜的安排。自此之后,52军驰援南朝鲜一事就再也无人提起了。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就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积极准备渡江出国与美军作战的同时,在美国方面,却出现了十分乐观的气氛。美国五角大楼的官员们认为“苏联和中国出兵干涉的时机已过”。所以他们判断美军在向鸭绿江边前进时,不会受到阻碍。

麦克阿瑟猖狂扬言要在感恩节(1950年11月23日)前占领北朝鲜,直达鸭绿江边。他曾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联合国军的空军具有绝对优势,共产党人要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他们的军队就会损失一半”,“红色中国的干预会被迅速报复的威胁所吓住。”美方要员们根本就没把中国放在眼里,更没料到经过长期战乱、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竟敢与美国相抗衡。这些错误的判断,是美国政府的战略上的重大失策,也是导致美军在朝鲜战场上失败的基本原因。彭德怀在安东部署渡江方案时曾说:“麦克阿瑟越猖狂,对我们越有利,我们可以利用敌人的错误判断,隐蔽渡江,对敌人进行突然反击。”毛泽东在此时也来电指示,“我各部派遣的援朝志愿军侦察队,均要扮装成朝鲜人民军,而不要称中国人民志愿军,借以迷惑敌人。”同电又指出:“稳定改变战局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利用突然袭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头脑毕竟还是比较清醒些,他在进入10月以来,不断收到来自各方面判断中国可能要出兵的情报。这些情报有的估计:“中共在满洲已集结了30万人的兵力。”有的估计“中共约有45万人的军队正在满洲集结”,这使杜鲁门“对中国在北朝鲜进行干涉的可能性日益担心。”于是杜鲁门紧急决定,必须和麦克阿瑟进行当面磋商,以便从麦克阿瑟那里得到关于中国出兵的第一手材料和判断。

10月15日,杜鲁门由华盛顿乘飞机经过30个小时的飞行,飞抵太平洋上的威克岛,与麦克阿瑟当面会谈,杜鲁门问:“中国进行干涉的可能性怎样?”

“可能性极为微小。中国在满洲约有30万军队,其中不超过10万至12。5万人部署在鸭绿江边,但只有5万至6万人能够渡江作战,他们没有空军,如果中国人试图前进到平壤,那将会出现一场最大规模的屠杀。”麦克阿瑟毫不含糊地回答。他向杜鲁门断言保证:“朝鲜战局是赢定了。中国共产党人不会进攻,我认为到感恩节,正规抵抗在整个朝鲜就会终止。”

杜鲁门和麦克阿瑟的会谈,使美国政府认为侵朝战争已近尾声。于是杜鲁门亲自授予麦克阿瑟一枚橡叶勋章,以示对麦克阿瑟在朝鲜所谓卓越功绩的表彰后,于10月16日返回美国旧金山。17日社鲁门得意地向全国发表广播演说:“我们在美国国内的人们对我们自己的陆、海、空军和陆战队战士们的卓越成就特别感到自豪。联合国要求我国为联合国提供第一位司令官也是我们莫大的光荣。我们有这么一位合适的入选来完成这个历史使命,真是全世界的幸运。这个人就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一个非常伟大的战士。”

就在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为暂时的胜利兴高采烈的同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领导下,正紧张地为出国作战加速准备工作。

17日上午,彭德怀指示参谋长解方带作战参谋龚杰随朴宪永过鸭绿江到达新义州李委员长处,商谈彭德怀司令员和志愿军渡江后进一步展开行动的具体安排。下午,彭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