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陵新传-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3个建议一下子打乱了美国的阵脚。艾登宣布休会。美国等15国及南朝鲜紧急磋商。复会后,首先史密斯发言,否决苏联的建议。泰国宣读《十六国共同宣言》,企图强行结束对朝鲜问题的讨论。

周恩来再次发言,深感遗憾地说:就连这样一个表示共同愿望的建议,都被美国代表毫无道理地断然拒绝。会议已开了这么久,我们不能功亏一篑,建议“日内瓦与会国家达成协议,他们将继续努力以期在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朝鲜国家的基础上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周恩来说:“如果这样一个建议都被联合国和有关国家所拒绝,那末,这种拒绝协商和解的精神,将为国际会议留下一个极不良的影响。”

比利时外长、老外交家斯巴克为周恩来的诚意所感动,起而响应,说:周总理的意见有合理成份,可以研究。并说:“周恩来外长的建议和十六国宣言精神不矛盾。希望以后恢复对朝鲜问题的讨论。”

周恩来抓住时机第三次发言:“如果十六国宣言和中国代表团的最后建议有着共同的愿望,那么,十六国宣言只是一方面的宣言,而日内瓦会议却有十九个国家参加。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用共同协议的形式来表示这一共同愿望呢?难道我们来参加这一会议却连这点和解精神都没有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末我不能不表示很大的遗憾。”

斯巴克接着说:“我本人赞成大家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这个建议。”

史密斯又气又急,瞪着眼睛看着斯巴克。但是比利时毕竟不是南朝鲜,史密斯不好发作,急忙派人送了一张条子给斯巴克。

这时,艾登主席说:“比利时代表认为中国这个建议表达了本会议工作的精神。如果大家同意,可否认为,这个声明已为会议普遍接受。”

会场短时间的寂静,没有人表示反对。

英国人气急败坏史密斯仓惶站起来说:“在请示我的政府以前,我不准备表示意见,也不准备参加对刚才有人建议通过的决议。”

周恩来以缓慢和沉着的语气第四次发言。他说:“我对比利时外长所表现的和解精神感到很满意。会议主席的态度也值得提及。然而我必须同时指出,美国代表立刻表示反对并进行阻挠,这就使我们大家都了解到美国代表如何阻挠日内瓦会议,并阻止达成即使是最低限度的、最具有和解性的建议。”

会场鸦雀无声,静得让人心跳。周恩来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我要求把我刚才发言载入会议记录。”这马上得到会议主席的同意。

周恩来的入情入理、机敏智慧的发言,将美国政府顽固好战的立场揭露无遗。

这场舌战真是妙不可言。

后来,史密斯私下表示:会议结束后,他就辞职,不愿再干这个副国务卿的差事了。既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又不能根据事实真相办事。

第三节拉开解放大陈岛战幕我军决定先攻一江山岛为了打击美国人在日内瓦的嚣张气焰,5月15日至20日,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部队先后攻占大陈列岛的东矶山、头门、高岛、龙金岛、雀儿岱等岛,拉开了解放大陈岛的战幕。

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认为,下一步应先攻占一江山岛。

一江山岛位于浙江省台州湾外东海中,由南江、北江两个小岛组成,相距110—250米,中间相隔一条江,形成南北对峙,这就是—江山岛名的由来,岛上面积共1。7平方公里。其北江岛稍大,东西宽1900米,南北长100—700米不等,面积约1平方公里;南江岛东西宽约1010米,南北长约300米,面积约0。7平方公里。该岛西北距浙东陆地黄岩县海门镇(现为椒江市)30余公里,东南距大陈岛16。6公里,北距头门山9公里,为上、丁大陈岛的前哨阵地。

我国大陆解放后,国民党军残部纷纷撤逃,一部退踞浙东近海岛屿,同大陆人民解放军形成隔海对峙的态势。虽其兵力有限,但其用心良苦,企图以大陈、披山、一江山等岛为依托,屏障台湾,进而实现反攻大陆之黄粱美梦。因为一江山岛的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地形的险要,台湾当局对它更是倍加关注。国民党“国防部长”俞大维说:“一江山岛是大陈岛的门户,大陈是台湾的屏障,一江不保,大陈难保;大陈不守台湾垂危!”他还和美国军事顾问一起专门对一江山岛作了防御部署,配备守军1100余人,岛上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有较强的火力配备。蒋介石对一江山岛设防特别关心,提出了“保卫台湾,必先固大陈;要守住大陈,必确保一江山岛”的口号。为守护这扇大门,宋美龄曾代表蒋介石亲临该岛“慰问”官兵。蒋经国也在台“国防部长”的陪同下,到该岛巡视。

“解放台湾”口号响彻神州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渠道,向全世界表示解放台湾的决心。人民解放军的海空力量逐步移向东南沿海,精锐野战部队也在陆续调入东南沿海地区。

1954年7月23日,《人民日报》的社论《一定要解放台湾》中指出,蒋介石集团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在台湾苟延残喘,不断向大陆挑衅,破坏公海航行自由。中国人民再次向全世界宣布,一定要解放台湾,决不允许有侵犯中国领土的事存在。

7月24日《人民日报》在《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任务》社论中指出,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就是保卫社会主义建设,防止帝国主义的侵略,消灭蒋介石残存集团,解放台湾。

8月1日,朱德在纪念“八·一”建军节大会上讲话指出:不要忘记台湾还未解放,不消灭蒋介石集团,不解放台湾,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就没有完成;台湾一天不解放,全国人民、全体解放军就没有洗清身上的耻辱。8月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发表《解放台湾联合宣言》,指出台湾是中国领土,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不容外国干涉,号召全国人民全力以赴完成这一光荣的历史任务。大陆的词作家和作曲家也谱写了激昂的歌曲,顿时,“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和歌声响彻神州大地。

战前周密准备1954年8月2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彭德怀主持召开了解放浙、闽沿海岛屿的作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总参谋长粟裕、作战部长张震、铁道部长吕正操、通信部长王净、海军副司令方强、空军副司令王秉璋和沈阳军区副司令邓华以及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等人。

张爱萍在会上作了解放大陈列岛战役作战设想——首先攻占一江山岛的专题汇报,同时佯攻披山,得手后,全力进攻大陈本岛。彭德怀对此方案表示同意,并说要充分准备,慎重初战,攻则必胜。。8月24日,彭德怀又听了华东军区“进攻一江山岛的登陆作战方案”的汇报,并对此次作战问题作了很具体、很详细的指示。并说:“轰炸大陈岛的那一天,要想尽一切办法查明大陈港内及其停泊在那里的美军军舰,如有美舰在那儿,我们暂时不攻击,等他离开以后再打,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麻烦。我们的原则是,既不惹是生非,但也绝不示弱。。”

华东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和彭德怀的指示,对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作了战前周密的准备和精心的部署。同时在宁波组建华东军区浙东前线指挥部,由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浙江军区代司令员林维先、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彭德清和参谋长马冠三任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参谋长王德任参谋长。浙东前指下设3个军种指挥所:空军指挥所,由聂凤智任司令员;海军指挥所,由彭德清任指挥,马冠三任副指挥;登陆指挥所,由陆军第20军副军长黄朝天任司令员,海军舟山基地政治委员李志明任政治委员。

确定参加这次作战的部队有:步兵第20军之第60师1个团又一个营,地面炮兵1个多团,高射炮兵1个多团,火箭炮兵2个营及喷火兵和工兵各一部;海军航空兵7个大队,海军第六舰队,鱼雷快艇、登陆运输船艇各一部和部分海岸炮兵;空军航空兵15个飞行大队又1个夜航中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浙东前指组成后,张爱萍要求部队进一步摸清敌情。于是,参战部队立即从空中、海上、地面对一江山岛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侦察。运用多种侦察手段,实施多方向、多层次、多种方式的侦察。主要有:航空侦察,先后共进行了8次航空照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抵近观察,组织了7次侦察分队,抵大茶花礁、百夹山、雷鼓礁等处,对岛上进行侦察。其中,由登陆指挥员亲自率领侦察人员,以打渔为掩护,化装进抵岛1000余米处直接进行观察。另外,还通过隔海观察、越海捕俘、谍报侦察、雷达侦察、海面巡逻侦察等手段,进行反复敌情核对。

9月,浙东前指举行作战会议。张爱萍宣布作战计划:战役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夺取战区制空、制海权,掩护参战部队进行战前训练,同时创造孤立,围困,封锁大陈岛国民党军的战场条件;第二阶段为实施渡侮登陆作战阶段,以4个步兵营,隐蔽进入进攻出发海域,尔后在海、空军和炮兵的支援下,对南、北两个小岛同时实施登陆突击,主要突击方向是北江岛的西部和西北部,辅助攻击方向是北江岛的东北部和南江岛的西部。规定登陆突击应是在白天满潮时进行。

他分析解释说:这次登陆作战,第一,登陆地段只能选在登陆条件差的岛岸突出部,以避开岙部滩头地段敌火力封锁,这样既可出敌不意,又能利用地形直接迅速登上岛岸各主要阵地,割裂对方防御体系,各个歼敌。

第二,我军是首次举行联合渡海作战,缺乏经验,夜间登陆突击难度大,而白天能够准确掌握登陆点,减少因登陆地段狭窄而造成的混乱,有利于三军协同作战。至于担心白天渡海可能遭国民党空、海军袭击问题,由于我军已有夺取制空、制海权的把握,也就可以放心了。

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只俟时机成熟。

作为大战的前奏,双方的飞机、舰艇频繁在空中、海上纠缠格斗,都想把制空、制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美台加紧缔约步骤在人民解放军紧锣密鼓的备战过程中,台美之间共同防御条约也在加紧筹划。

1954年5月,美国国防部部长查尔斯·威尔逊和海军部副部长托马斯·盖茨来到台湾访问,他们是就双方缔结防御条约的问题,代表美国政府来与蒋介石交换意见的。

威尔逊说:“我国政府对贵方所提缔约的建议,认为很有这个必要。我们此行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想就此彼此交换意见。”

“好,好。”蒋介石微笑颔首。“我们愿与美国重修抗战期间的旧盟,在西太平洋上对付共产国际的侵略,成为中美两国共同防御的责任。我们中华民国参加这个安全体系之后,不独其能弥补太平洋防线的空隙,且能强固我后方基地,更可使我今后反共复国事业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我国政府也认为,缔结防御条约是有利于我们双方的。”威尔逊表示说。

蒋介石点点头说:“美国在东亚应该拟定和奉行一种摆脱老殖民主义影响的政策,否则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叶公超说:“中美之间缔结一个条约,是在日本、韩国、菲律宾和中华民国这四个最直接有关的亚洲国家之间进行一种集体安排安全的先决条件。”

威尔逊点头表示同意,随即说道:“根据目前台湾现状,我们向总统先生提个建议,能否全面自大陈、马祖、金门等外岛撤退,集中兵力防守台澎。我国政府认为,如果双方缔约,条约也只适用于台湾和澎湖地区,而不能包括其它地区。”

蒋介石收敛了脸上的笑容,美国驻台顾问团也曾提出过这个建议,已被他断然拒绝,现在对方又将此提出,他心里自然感到不愉快。

“这些岛屿,是我们反共复国的前哨阵地,是不能轻易放弃的。尤其是金门、马祖,它们不仅是前哨据点,也是防卫台澎的屏障。对这些岛屿来说,不存在撤退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强防的问题。”蒋介石停了一下,告诉对方说:“我刚刚下了命令,派部队增援大陈、金门。”

“我们可以理解。”盖茨插上来说。“我认为有必要提醒一下总统先生,目前我国在远东的海空力量因需保护巡航地域很广,只能顾及台澎地区,如果要将范围扩大到贵国的全部岛屿,除非从美国本土再增派海空力量到远东来,而这是不现实的。”

叶公超说:“既是两国之间的缔约,似不宜将一方的一些领土摒弃于条约之外。”

蒋介石也强硬表示不能接受。

威尔逊无可奈何地耸耸肩,随即又提出台湾方面未经美国同意,不能对大陆采取任何重大的军事行动。

“反共复国是我国既定目的,”蒋介石不容置疑地说。“对大陆采取军事行动,是我们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应列入防御条约条款之中。”

威尔逊与蒋介石先后进行了3次长时间会谈,都不能就这两方面的分歧达成统一。

对于美国坚持未经它的同意,台湾方面不能采取任何重大的军事行动,蒋介石为了尽早签订条约,决定作出让步。

6月28日,叶公超通知蓝钦:“如能缔结共同防御条约,蒋总统同意在采取任何重大军事行动之前,先征求美国同意。”

8月24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美国己决定协助台湾防守台湾本岛和外围岛屿,并正考虑与之缔结一项双边协防条约,建立一个东北亚的安全体系。

新中国的抗议为了打击美国当局政府的侵略政策和制止国民党军对东南沿海的侵袭,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福建前线部队:在美蒋预谋签订条约期间,对金门国民党军实施惩罚性打击,以炮火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9月3日下午1时50分,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向大小金门、马祖发起猛烈炮击。顿时,金门、马祖岛上硝烟滚滚,火光弥漫。

我军的强烈火炮摧毁了国民党炮兵阵地7个,击沉炮艇、拖轮各一艘,击伤猎潜舰3艘,击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